青海纪行——心中圣地香巴拉

秋凉水水

<p>这是我首次踏上西部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处我去之前一直心心向往,去之后至今念念不忘的地方。</p> <p>九年前的七月,我与好友小水滴相约来到了蓝天白云、雪山草地、牛羊满坡、油菜花香的青海自由行。</p> <p>2011年7月9日晚7点,我俩坐上了上海到西宁的飞机,途中在西安转机,因飞机晚点等了二个小时,到西宁已是10日的凌晨1点,好在小水滴通过朋友介绍包车游的司机温师傅父子已在机场等候着,这才让我们第一次单独长途旅游略有些紧张不安的心踏实下来。</p> <p>虽说细心的老温师傅关照我们要休息好,说才来高原要有个适应过程,晚一点再起来,可激动兴奋的我哪睡得好,稍迷糊了会便早早地醒了。</p> <p>到西宁的第一天上午在酒店休息,10点钟小温师傅准时来接我们到西宁有名的清真店——益鑫手抓羊肉馆品尝青海特色黄闷羊肉与羊肉汤下的奇花面。所谓奇花面就是由西红柿、羊肉、萝卜、胡萝卜、豆腐干、香菜等用刀切成不规则的小块煮在一起,味道还挺不错的,这是我们到青海吃的第一餐当地食品,也是我们首次接触到的西部食物。</p><p>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便驱车往塔尔寺而去。开启了青海之旅的首站之幕。</p> <p>塔尔寺位于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莲花山南山坳中,距西宁25公里,据介绍说是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始建于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既是青海的名胜古迹,也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一进塔尔寺,就看见层层叠建在山坡上的寺墙,金碧辉煌、错落有致,典雅得让人眼角湿润;湛蓝的天空仿佛眩目的水晶,与绿墙金瓦的大殿辉映,美丽如梦;广场上的白色八塔圣洁庄严,塔身上的佛像五彩斑斓,鎏金的塔尖精美绝伦,鸽子栖息在塔上,一派祥和。</p> <p>我们一边沿着高高的台阶快速向上攀登,一边东张西望的看着景色,接近平台时,明明感觉抬脚的高度够了,却硬是脚下一绊,差点跌倒滚落山下,当时只觉得心跳加速,两腿无力,步子再也跨不出去,“高原反应”?一个念头立马冲进脑中,才来第一天啊,以后岂不是成小水滴的拖累了吗?难道我真如此无用?不甘心的我休息了一会,继续游玩。后来请教小温师傅,他说我这不是高原反应,在高原上没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动作幅度不能过大,即使是他,爬山快了也会像我这样。吸取教训以后,我但凡爬山登楼都缓慢一些,这样,再也没有任何的不适了。</p> <p>塔尔寺大经堂是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里面是不许照相的。从外面明亮处踏进大殿直感漆黑一片,里面只有供桌上摇曳的酥油灯发出微弱的光,使得大殿愈发显得幽深、神秘;殿里挂着各式精美唐卡、幡帏以及供奉的佛像、佛龛也因为昏暗的光线而更庄重、威严。参观的人在这样的气氛下也不由得放轻了脚步。</p> <p>大经堂正后方,是塔尔寺的主殿和核心建筑,是被誉为“世界一庄严”的大金瓦殿。这是宗喀巴诞生地,据传他母亲在他诞生时滴的脐带血而长了一棵菩提树,树旁建塔,而后建寺,这也是塔尔寺的由来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看到那棵青葱茂盛的菩提树,一种神圣的情感由然而生。</p> <p>在大经堂和大金瓦殿的走廊上,有不少信徒和僧侣在磕长头,这里面大多是远道而来的藏族牧民,磕长头是一种全身匍匐五体投地的参拜方式,他们大多要磕满一万个头来表达对佛的虔诚。</p> <p>在广场边回廊下,是一排转经筒。据说转一次经筒就等一于诵读一遍经文,就等于接受一次佛祖的亲吻和抚摸,不管你有多深的罪孽都可以得到救赎,使心灵抵达澄澈明净的世界。</p> <p>走出塔尔寺,我们来到了对面的山坡,坐在草地上,我静静地抬起头来,呆呆地仰望着那气势壮观的寺塔,仰望着寺塔上空飘浮的白云,仰望那冰清玉洁的雪山,仰望那海子一般幽蓝澄澈的天空。默默地感受着佛教信仰的洗礼,心灵也似这碧蓝如洗的天空一般纯净。</p> <p>  编辑:秋凉水水</p><p> 摄影:小水滴</p><p> 秋凉水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