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美好时光

乡音城韵

<h3>  三年的师范生活,我是在江西永新度过的。三年的异乡师范生活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美好的记忆,让我常常怀想。</h3> <p class="ql-block">  三年,我爱上了永新这座小城!</p><p class="ql-block"> 永新小城是个令人难忘的地方。这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这里,有很多让我们敬仰的人物,贺子珍、贺敏学、贺怡三兄妹的革命传奇故事就广为流传,革命气息浓烈而感人。这里,龙源口桥、毛泽东旧居等一批红色革命旧址能常让我们重温历史,铭记磨难,感恩致敬英烈!经受一场人性的洗礼,这是永新小城给我最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永新小城是个遍布美食的地方。那一串串滚烫鲜红的麻辣油豆腐,纵然把你呛得泪流满面却还是止不住的跃跃欲试;那一碗碗的汤粉即便是配上最简单的榨菜丝,都能让你吃得“嗦嗦”作响,若再加点肉丝,那绝对是人间美味!神奇的是无论我们怎么弄,就是弄不出那种味道,是不是一方的水土真的只服一方人呢?永新狗肉,远近闻名!特别容易让人想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场景,只可惜,一向吃不贯狗肉的我还没尝出个中滋味就毕业了,但我可以从旁人的无限满足告的表情告诉你:甚香!</p> <p class="ql-block">  永新小城还是个人情味特浓的地方。撑渡的老艄公、小粉店的阿姨、甚至拉板车的小贩都会成为我们邻居般的存在。想家的时候,我们常常在小粉店借着辣椒的劲边吃边留着眼泪,本想掩饰的小情绪总也逃不过小粉店的阿姨,吃完了她又常常会给我们添上一勺,总是笑着跟我们说加量不加价,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曾几何时,我们的食堂饭票也一度在小城里小面积使用,那种被信任的感觉至今想起成了满满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  永师,是记录在东华岭上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如果永新小城是我从不褪色的记忆,那东华岭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之所以至今还念念不忘这座山,是因为在这座山上我有了人生中最美的遇见!</p><p class="ql-block"> 这里,我遇见了最好的老师!二十年周年的聚会上,我们与班主任邓树英老师夫妇相见的那一刻,他们竟一见面都能叫出我们的姓名、学号(当然,这特别强调一下绝不能忽略了我们的副班主任,邓老师的丈夫洪涛老师),我们都怀疑他俩一定是收藏了我们当年的点名册。其实,想想当年,这又算得了什么?那时我们六个学期的来回,洪涛老师接送了五次,那时没有高速,没有高铁,大巴在大山间蜿蜒颠簸,一个来回的四天时间足以把帅气的洪老师变得胡子拉渣,哪个晕车,哪个胆小,他能有不知道的?后来我们有一个学期坚决不让洪老师去接我们,嚷着要自己走世界的那种,结果随着排队、转车,被挤得想哭的时候才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被接送的幸福,我想这种幸福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形容绝不过分。</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当年由于气候不适应,冬天我们很多同学生了冻疮,毫无经验的我们束手无策,痒了抓,抓了痛,痛了哭!于是邓老师给我们熬了一壶又一壶的萝卜叶子水,给大家泡手泡脚,且不说功效至少让我们的心不再害怕了。我们就这样如孩子般被邓老师夫妇关怀备至地关爱着,每一个同学的名字早已植入其心,又岂能那么容易忘掉?</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学习氛围特别浓,老师的教学也特别卖力。当时学校各种小社团遍地开花,管弦乐队和东华关文学社尤其突出。说真的,我尤其喜欢这种氛围,可以选自己所爱,学我喜欢的,贪心的我恨不得把所有的这些都学个遍,可惜选择有限。在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下,我让旁人羡慕着进到学校管弦乐队里浸润了一年多,又更是幸运地进了文学社里混了点日子。虽然学艺不精,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我的认知由此开始转变,拾得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习中,师生的包容让我进步特别快,收获特别多。紧张的乐队生活,让我学会了在忙碌中充实、提升自己;想放弃的时候,老师对我的耐心开导和指引令我忏愧,教会我没有放弃的理由。那时的东华关文学社是最让我羡慕的社团,也很努力地成了其中一员,但由于乐队长时间的集训,我不得已准备选择退社。汤金明老师让罗同学给我捎的话至今没忘,“叫她不用退社,参加不了活动,能继续交稿就行,老师一样帮她批稿”。这样的特权唯恐只有我才有吧?这难以置信的传话,让我喜出望外,激动得有点不行!心里发誓每周一定要按时交作业(即便后来经常未能按时完成,但确实又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后来,我参加并临时主持了文学社的毕业茶话会,在这些大爱的师长面前,我除了感动,实在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我的感受。一切仿如昨日,我何其幸运,才换来今生的这场师生相遇!东华关文学社之所以办得那么成功,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文学人才,这些了不起的文学指导老师就是它制胜的法宝!当然,还有许多那些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的任课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东华岭承载了永新师范几十年的历程,重复着温暖,轮回着感动,见证了我们一代代永师人的成长,感恩里每一位参与我们成长的师长!</p> <p class="ql-block">  这里,我还遇见了最可爱的同学!我们的相遇很简单,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五十四个人就这样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小集体。刚开始很新鲜,没多久随着语言、地域的不同,很快我们就形成了各种的地方派系,各种的成见和不服急坏了班主任邓老师,她召开了一节节的班会、主题会费尽口舌与智慧化解同学间的矛盾,大家慢慢发现这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一起挺有意思的,后来不知是受教育多了,还是觉悟真的提高了,大家开始慢慢熟络并热情起来。于是,班级里又出现了另一番景象:谁和谁走得近了一点,上课碰巧提问到了就是一阵唏嘘;每个科任老师都被总结出了各自的口头禅;三年换了三个教室可是人不变,糟糕的是,自己也会被人比较,有时候自己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多少个蝉鸣的下午我们都在为了未来迷茫、不知所措。渐渐地,邓老师的凝心法术把我们紧紧拧在了一起。于是一系列的活动,一场场的比赛,我们也赢回了一项项的班级荣誉,尤其是每年的体育运动会,更是我们班流光溢彩最绚丽的时候。慢慢的,邓老师逐渐变得喜笑颜开,让我们觉得她一定是在为战胜了这班爱淘气的学生而满心欢喜,不过她的这种笑我们喜欢。</p> <p class="ql-block">  怀念当年的205寝室,怀念一大早上12个人忙得像热锅上的一群蚂蚁般的滑稽可笑;怀念冬日的星期天,一大盆面包馒头陪伴的一整天,学会了打毛线,为自己亲手编织的第一件毛衣兴奋不已;乏味时,没心没肺的开着彼此的玩笑,然后爆发出肆无忌惮的狂笑,直至引来检查人员的敲门警告才作罢;怀念经常和莹只占一张床,为的是少叠一张被子;更怀念那一声声不经意的“我帮你!”,这种温暖的感觉历久弥新。至今,经常与我结伴相缠走在大街上的风景,就是从永新师范走出来的姐妹,这种感觉二十多年来与日俱增从未褪色。想念这里与我们共度了三年相互包容至亲至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发生在东华岭的故事特别多,它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鸟,都成了我脑海中最美的景!</p><p class="ql-block"> 怀念,是记忆绽放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忙忙碌碌穿梭于各地的各个角落,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如今的永新小城早已充满了现代都市的气息,当年的永新师范也已不复存在,但人生旅途中这段师范生活已成一段美妙风景储存在我脑海里。有人说“旧时光是生命的经典怀旧曲,让人意念不断让人怀旧不断!”是的,能常常怀念的,都是记忆绽放光彩的部分,既是经典那又何尝不常常去想念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