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宜兴埠,建于宋末元初,有着七百多年历史,比天津建卫还要早一百多年。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其在历史上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有过值得书写的一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宗教文化方面,这里曾建有距今六百多年历史,在天津有较高知名度的道教场所___碧霞宫;有建于明万历48年(1620),早于清顺治16年(1659)建成的天津大悲院的佛教场所___普荫堂(老佛堂);也有之后建成的西佛堂(新佛堂);有建于清初,以信奉“儒、释、道三教之理”的“理门公所”;有建于1906年早于天津西开教堂十年的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文化方面,宜兴埠自古就有家馆、私塾教育传统,清末及近代更是兴盛。光绪三十一年温世霖之母徐肃静创办温氏私人幼稚园;1905年,温世霖及其母创办了“佩贞”女子学堂;1906年温世霖创办了天津六所民立小学之一的民立第五小学(后改为宜兴埠公立第二小学);1920年天主教会开办教会学堂;1928年时任天津督学温瀛士创办了“普育学堂”(后改为普育士范学校)。除民办校外,光绪三十二年有官立中等农业学堂;民国时期还设有两所公办学校,即市立第十二、市立第十三小学(解放后均与民立五小合并为宜兴埠小学)。</p><p class="ql-block"> 另外,民国时还建有天津唯一私家图书馆___温家图书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教育家张伯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宜兴埠深厚的教育文化的影响,在这里古代曾有林相芝中进士,白嘉谟中举人,秀才众多位;温长湧成为天津第一位武状元;温长溥为武进士。近代产生天津首位女教育家,曾被孙中山先生授予“民国贤母”匾额的徐肃敬;民主革命活动家、教育家温士霖;著名近代天津教育家、体育活动家、政治家、南开大学创始人校长张伯苓;“南开校父”严修;教育家温瀛士等。这里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温朋久以及国家总理温家宝的故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商业文化方面,由于宜兴埠自古就是小商业者的聚集地,商业气息浓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着较强的生产和经营商品的意识。民国时期甚至更早以前,这里就有众多加工经营业,商业店铺遍布大街小巷。天津近代工业为数不多,以王伯辰为代表的有着实业救国雄心的古镇人,也曾开设有多家织染、地毯等工厂,有些产品曾获国际大奖。宜兴埠在清代曾是天津五大粮食集市之一,与之相伴产生和建立起多家粮食加工作坊,以及粮食经营店铺。除此,旧时的宜兴埠,商业店铺和经营品种各式各样。有五金杂货铺、酱货铺、猪羊肉铺、食油店、皮货店、干鲜果店、棉布店、小百货店、理发店、食品店(包括包子铺、馒头铺、煎饼铺、糕点铺、豆腐房等)、邮政代办商铺、棺材铺、当铺、钱庄、中医诊所和中西药铺、水铺、缝鞋制鞋作坊。有经营澡堂子、旅店和照相馆。还有专营大雁野禽加工、鱼虾水产品、荞麦皮和香草、高梁帽收购、粽子叶售卖、煤炭与柴草售卖场所等。经营地多在宫前街、宫后街、宫西街、东贩市、西南弯、南北下坡等。除固定店铺,也有推车挑担走街串巷锯盆补锅的、焊铜器焊锡器的、磨剪子磨菜刀的,行业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在宜兴埠一半以上家庭都有小商业经营,形成了特有小商业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民俗文化方面,宜兴埠有着几百年以上历史的诚音、和音法鼓老会以及永鲜莲香会、永乐和永长高跷会、永兴少林会、庆乐地秧歌、小车会、鹤龄会、中幡会、花棍会、永全舞狮会、腰鼓会等十几道花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外,宜兴埠民间体育、艺术文化和活动也非常繁多和盛行。清代与民国时,境内先后建有私人弓箭房,举重场所及武术拳房等设施。摔跤、篮球、足球队、排球队等民间体育组织也多有建立。清末成立有皮影剧团,民国时期成立有京剧团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宜兴埠民间还有许多公益性组织,有建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的民间救火组织__“公善首局”,以及相继建立的上善西局,其救火设施现存天津历史博物馆;还有1938年建立的专为乡邻操办白事、分文不取的“抬理会”(办事处所俗称“孝工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古镇宜兴埠是宗教文化、传统教育文化、小商业经营文化和民俗文化,以及体育文化等其他文化并存的地域。是一个各种人才汇聚、相互包容,彼此相互尊重,生活气息相当浓厚的地方。这里的人们思想开放,紧跟时代,性格热情、直爽、豪放,既有着为人的大度,也有着经营的细腻。所以,在这里,能够涌现众多对中国社会有影响和推动作用的文化、政界名流,以及产生众多商界、企业界名家,也就不足为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