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老师,有优秀的,也有的不是好东西

驴@行者半山

<p>唐代的韩愈同志说圣人无常师,为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正确废话解套。</p><p><br></p><p>孔子在某些方面的确生而知之,比如从小就会祭祀礼仪,是无师自通,估计孔子前世就是巫师,等到15岁,他娘让他跟鲁国的国师(大巫师)深造婚丧等礼仪,成了大师,不过此前,孔子靠帮人办丧礼,赚了很多。孔子学会这套繁杂的套路之后,四处宣扬,搞得大家又喜欢又恼怒,齐景公的国相晏子就看不惯孔子的“克己复礼”“吾从周”的把戏,什么都搞仪式,误国殃民。晏子学问大,而且看穿还说穿,让孔子在齐国升官发财娶小老婆的美梦粉碎。</p><p><br></p><p>孔子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御,就是御车之术,开牛车技术,孔子开车是跟当时天下第一的老夫子学习,这老头没有留下名字,是今日驾校的太祖,很多驾校都不立像奉养太祖,学生开车老被处罚。不过,孔子的开车技术,天下第二,至今无人敢说自己第二,大概是说老子开宝马奔驰,当然天下第一。</p><p><br></p><p>至于数,就是今日之数学,孔子到了四十多岁,才向一个小孩学习并成才,有记载,孔子驾车出游,遇到一个小孩自己跟自己玩,而且拦住孔子的车队,孔子考他问题,都难不住,反而被小孩问倒了,“天上零零有几星,眼前眉毛有几枝”,孔子从此悟了,大哲大悟,成了数学专家。这个不留名字的小孩也算是孔子的老师,至于列子列御寇同志记载的《两小儿辩日》,孔子也被两小儿问倒了,算孔子的老师。</p><p><br></p><p>孔子在听了丝竹交响乐《韶》之后三个月不知肉味,就像他的挺扛学生一路被人剁成肉酱之后不敢吃肉酱一样,孔子对乐的痴迷,源于他搞婚丧祭祀礼仪的需要,同时,教他琴的老师师襄,水平太高,高到被司马炎杀的竹林七贤的领头嵇康(临死前弹《广陵散》),都自叹不如。礼未崩乐未坏时的古乐太师苌弘(碧血丹心第一人),也是孔子声乐和礼仪音乐的老师,这两个人都带坏了孔子,让孔子后来凡事都追求最好,他的学生就因为追求最好而累死很多人。</p><p><br></p><p>孔子还有一位更装逼的老师,郯子,懂得上古时期少昊氏时代的官名都用鸟的名字来替代,大概是,鲲鹏老鹰是天子,猫头鹰是国君,知更鸟是士大夫,总而言之,大鸟就大官,小鸟就是小官,鸟蛋就是办事员…孔子就很认真的跟他学,所以,现在我们也还有不少鸟官,也都来源于孔子的推广。</p><p><br></p><p>被尹喜捉拿的老子李聃写了修养类的反省书《道德经》,孔子曾经三次向他学礼,李聃爱装逼,不怎么带他玩,所以,孔子从李聃哪里回来之后,更装逼,目的不外乎学习李聃。孔子也向孟苏、夔靖叔学习周礼,学得如何,记载不详。</p><p><br></p><p>孔子跟谁学习认字?这个没有记载。 </p><p><br></p><p>孔子还有很多老师,可惜都把孔子带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