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弯弯,书声朗朗

大兴镇教育

<h3> 汽车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爬行,两旁的青山与我作伴。山路弯弯,每一弯总是那么惊心动魄,每一个弯又给人柳暗花明的别致。<br> 我们前往大山深处的村部,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一路上不知转了多少个弯,上下多少个坡。银白色的水泥路是唯一的参照物。远处,一片山间平地上飘扬着五星红旗,一栋红墙白瓦的建筑在翠绿的大山的映衬下格外显眼。我和同行的老师说:村小和村委应该就在红旗那里了。九分石头一分土,称为石山王国的都安,山间的平地是何等的珍贵。我想:稀有的平地留给了学校,山里的孩子们终于可以在操场上自由的活动了。<br> 停好车,下车的那一刻我听到了校园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的读书声在青山的环绕之下回响于耳畔。此行的目的是到一位学生家中进行劝返。山里的孩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会在初中阶段就辍学。作为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一个环节,确保一个都不能少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国家的栋梁,身为人民教师的我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大山里的孩子只有努力读书才能飞出这重重高山。由于路没有修好,我们只能步行前往学生家中,走了接近一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一个坳口,往下看,看到一个被青山围住的山窝窝,窝里有十多间房子,大多是破旧的瓦房,显得十分破败和冷清,只有少数几间水泥平房显得“格格不入”。在这里,山中的洼地叫做“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靠着洼地中较为平坦的土地安家生活。人均不到一分地的山弄里,艰苦的自然条件战胜不了坚韧的劳动人民,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有利扶持,这里每天都有所改变。来到学生家,喊了学生的名字。这时,牛栏里走出一位身材瘦小的人,跟他说明了来意,最终确认我们要找的正是他。了解了家庭情况,得知他是单亲家庭,母亲早早就离家而去,在外工作的哥哥和父亲一年也只回家一两次,排行老二的他要照顾生病的爷爷,还要照料几只羊。通过做思想工作,学生答应随后同我们一并回校。我心中有了一些成就感,我在想:他回到学校,哪怕学习成绩没有进步,但是他在学校里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基本的生活知识,这些都会给他以后步入社会提供帮助。<br> 返回村部的路上,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像一只只野兔一样跳上路边的小岔路,然后迅速钻进野草和树木覆盖的山道,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生在大山的孩子们,这一刻成为了大山的精灵。<br>  到现在,我还记得深山中的朗朗书声,书声中传达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憧憬。难忘的经历让我负重前行。我要求自己: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脱贫的工作要求,托举民族的希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