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美食剪纸,话节日民俗

知心姐(张志新)

<p>  传统节日食品,在物质匮乏,食物供应不足的年代里,是十分难得的美味,无论是饺子、粽子、还是月饼只有过年过节才能享用,所以享用美食成为人们期盼节日来临的首个理由。</p><p> 2004年春,我们在大姐的提议下,着手创作民俗节日美食系列剪纸,三姐妹在讨论中回忆着儿时盼过节的那种渴望,回味着与之相关的有趣故事,那时总感觉节与节之间距离太长,几乎是掰着指头,数着、盼着、等着,到节日这天,美味诱人,食欲大增,若不定量,直吃到老肚撑到极限,哪有心理会这节日美食之来历及文化内涵,更体会不到大人们在那个年代过节的愁与累。</p><p>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物质丰富,人们普遍能量过剩的今天,这些节曰美食已暗淡了许多,在食用时,更多的是回味继承他们背后的历史和文化。</p><p><br></p><p><br></p> <p>饺子又称扁食 ,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p><p>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是集面食、肉食、菜食于一身,兼充饥调味于一体的高级食品,素有“饭中王"之称,“好吃不过饺子"等美誉,过去只在春节或待客时食用,所以吃饺子的次数成为家庭生活水平的象征,吃得越多证明家庭越富有。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动手包着、煮着 热腾腾可口的饺子,兴高采烈地共度佳节,再将几个硬币分别包入饺子,谁吃出来谁就成为最幸运,最有福的人,这种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正是;</p><p>正月初一过大年儿,家家户户包饺子儿,</p><p>你和面来我扞皮儿,美味饺子香煞人儿!</p> <p>  二月初二,民间传说,冬天龙蛰伏,二月二曰龙抬头,实际是指春雨开始降临之意。是曰拂晓,家家赶早去挑水,水桶上系一红线拴一铜钱,一直拖回家中,称“引钱龙"。早上饮食吃豆腐脑,或油条面条,中午喝红面或荞面饸络,面软筋光滑,形细长顺溜,浇肉丁汤菜,味美可口。正是:</p><p>二月二龙抬头,引钱龙,剃龙头,喝饸饹,祈丰收!祝愿生活顺溜溜!</p> <p>  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已节三者共同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民间制作的昭示春天来临的百样寒燕面食,是乡村巧妇感自然之变,借柔软面团,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一个美妙神奇的艺术世界。在我们的记忆中,</p><p>正是:</p><p><br></p><p>捏“寒燕”,蒸寒燕,寒燕插在葛针尖,</p><p>剪片绿叶贴上面,吊在墙上风吹干,</p><p>既当零食又美观,企盼春来大地暖。 </p> <p>  五月初五 端阳节,俗称端午,是祭奠中华民族图腾神龙最为重要的节日,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祭奠屈原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曰,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咱晋北人包粽子原料主要是黄米、红枣丶苇叶。苇叶以上年伏天的干苇叶最好,叶阔味重。粽子粘筋软甜,凉爽适囗,苇叶特有的香味,尤为诱人食欲。正如“五哥放羊"中唱道:</p><p>五月里五端阳,黄米粽子包沙糖,</p><p>红糖那个白糖都撒上,</p><p>问一声五哥你吃得香不香?</p><p><br></p> <p>  七月十五蒸面人习俗,历史悠久,儿时记忆特别深刻,在十五前,乡村巧妇们三个五个聚在一起,发好白面,通过搓揉捻捏,剪压扎挑,盘枣点豆,一个个独具民间风格的动物,人物、植物面塑形象随之而生成,待饧好上锅蒸出后,白白胖胖,憨态可掬。然后点施丹青,成为民间馈赠亲友,孝敬长辈的最好礼品。晋北风俗晚辈送长辈是面寿桃,寓意祝福老人长寿安康,送男孩儿为面羊,羊为祥瑞之阳物,送女孩为鱼,也有爬娃娃等,总之,亲戚朋友间互相赠送,体现的是尊老爱幼,欣赏得是面塑工艺,传递的是亲情和友情。</p> <p>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人们期盼丰收和家庭团聚节日。月饼成为中秋节的传统食点和亲朋好友互送的必备礼物,月饼的造型圆又圆,纹样精巧别致,赏心悦目,象征着团圆和睦,皮酥馅甜,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全家人围坐在摆满水果,月饼的圆桌旁,祭月神,吃月饼,共享天伦之乐。寓意家家团团圆圆,生活甜甜蜜蜜!中秋前,全家人自己动手打月饼,选自己喜欢的原料制皮做馅,既能达到经济合算,又能体验制作快乐,岂不美哉?</p> <p>  十月初一为寒衣节,晋北习俗早晨多吃油糕,也称“起场糕",即秋收结束之意,然后以糕饼,五色纸为供品上坟祭祖,意为逝者送新粮和寒衣。“糕"与“高"同音,芝麻开花节节高,有象征吉祥之意,油糕的制作,从米面加工到蒸揣油炸有一套精细工艺,种类分片糕和馅糕,馅糕又有糖糕、枣糕、豆馅糕等,其口感软绵香甜,是晋北人喜欢的一种美食,现炸糕外脆里筋尤为好吃!</p> <p>  腊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得道之日,人们沿用佛寺风俗,做腊八粥,吃素食,忌吃荤,故有“荤年素腊八"之说。腊八粥的主要原料是黄米、江米、豆类、红枣、核桃仁、花生米、南瓜、红薯等,从中选八种原料,在腊月初八凌晨,生火做粥,在太阳“出宫"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吃完腊八粥,意为“腊八早粥,来年好收“,传说吃得迟易得红眼病。</p> <p><br></p><p><br></p><p> 我国传统节曰丰富,每一个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制作品尝和赠送相应的传统节日食品,也成为民间百姓庆祝节曰的独特方式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