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好友戎先生邀约甘南行正合我意,因为想去甘南是很久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甘南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虽属藏区,却没有西藏的高海拔,若有高反,甘南行便是西藏行的最佳替代品。</p><p class="ql-block"> 做攻略依然是本人。甘南值得去的地方很多,但核心景点主要是:扎尕那——甘南精华所在,号称亚当和夏娃起源的世外桃源;郎木寺----有人说不到郎木寺,便未到甘南;拉卜楞寺——被誉为“世界藏学府”。不想很疲劳又想领略完这些精华,我们南京飞兰州,当地租车,按顺时针方向采取小环线,第一站甘南州州府合作市,最后一站临夏市八坊十三巷,然后至兰州飞回。</p> <p> 既到兰州,不尝一碗“一青二白三绿四红”的牛肉面是对不起兰州的。百年老店马子禄牛肉面是兰州的一张名片,于是出了机场直奔一家靠近马子禄的酒店住下,为的是方便次日吃面。</p> <p class="ql-block"> 兰州另一张名片是穿城而过的黄河,吃过面顺便看一下。水位比上次来兰州时高出很多。</p> <p class="ql-block"> 甘肃有大片沙漠,但文化却呈现过片片绿洲,黄河岸边的这些场所进去看看便已了然。</p> <p class="ql-block"> 从兰州去甘南有一段高速,进一服务区休息,见一“读者小站”,进去和店员聊聊,小站是曾成甘肃文化现象的《读者》融合发展的一个项目。</p> <p class="ql-block"> 复前行,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特点越发明显,路边山头的植被逐渐茂密,裸露的黄土越来越少,藏族特色的村庄也多了起来。一路有许多观景台,可停车休息,又能欣赏风光。</p> <p class="ql-block"> 车到合作,直接去了米拉日巴佛阁。佛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毁于文革,现存建筑重建于1988年。米拉日巴佛阁是为纪念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第二代祖师、密宗修行大师米拉日巴而修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佛阁高九层,供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p> <p class="ql-block"> 对藏传佛教知之甚少,围墙外一对藏族青年拍婚照倒引起我的注意。一身藏服,不像汉族地区,身材适合不适合是不是西式婚礼全不管,女孩无一例外都是婚纱,哪怕穿得极其丑陋把形体的缺点暴露无遗。看着墙角女孩的神态,忽然想起卞之琳的《断章》,改造一下:你站在墙角看郞君,一侧的我在看着你。</p> <p class="ql-block"> 合作是1996年才获批建立的城市,城市不大,十分整洁。合作藏语音译为“黑错”,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因此合作又称羚城。</p> <p class="ql-block"> 晚间的合作市文化广场成了锅庄的海洋。从曹老师拍回来的视频看,场面很有艺术感染力。与之相比,各地大妈们的广场舞就显得稀奇古怪没一点美感可言了。后悔只顾在客房打牌,否则也凑上去锅庄它几下。</p> <p class="ql-block"> 在合作睡了一宿,准备去扎尕那了。说到扎尕那得提到一个人:美国植物学家、人类学家、长期在中国西南考察、被誉为“西方纳西学之父”的著名旅行家约瑟夫-洛克。美国人洛克与苏格兰人傅礼士是那个时期活跃在中国最多产的两位植物猎人,一百多年前,洛克由四川经卓尼扎古录(也称麻路)进入扎尕那,一路流连忘返,为景色所震撼,说是如果真有亚当和夏娃起源地,应该就是扎尕那。洛克当年行走的路线被后人称之为“洛克之路”。</p><p class="ql-block"> 在合作几经打听,没人知道洛克之路,更没人知道洛克此人。在一个送货司机聚集地,问从扎古录到扎尕那有没有一条山道,方有人知,说是那条道非常难走,此前才被洪水冲毁。我们决定冒险一试,分段摸索,首先导航扎古录。到了扎古录学校,再往前开便不再有岔道,经过各种信息比对,确信我们走的就是洛克之路了。</p> <p class="ql-block"> 提到洛克,网上有种评价,认为他到甘南掠走了大量文化瑰宝,应该差评。史料说,洛克到卓尼后买走了禅定寺卓尼版《大藏经》,装了90多箱寄到美国。洛克走后,禅定寺遭兵乱两次焚烧,卓尼版《大藏经》刻板被毁,洛克买走的《大藏经》便成了绝版,今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分馆。且不说战火,即使后来的文革,《大藏经》若不被洛克买走,会是什么命运还真难说。</p><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今被驴友誉为“神秘甘南人文金奖自驾线”,很长一段,路与洮河结伴而行,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洮砚的老坑石就出自这里。</p> <p> 路边大片的青稞已经泛黄,青稞架已做好了准备。</p> <p class="ql-block"> 甘南第二大寺院贡巴寺是洛克之路的必经之地。寺院经堂和佛殿有20多座,鼎盛时期僧人700多,有380多座僧舍。寺院在1958年反封建斗争和文革中毁坏殆尽,1980年后逐步复建至今天的模样。</p> <p> 转经长廊和僧舍很成规模。</p> <p> 前来转经的信徒也是不少。</p> <p class="ql-block"> 在贡巴寺找地方吃午饭时,巧遇刚考上合作市高级中学的高一女生周毛克。周毛克能说标准的汉语,主动替我们和当地人当起翻译。她说她的名字是藏语的谐音,意思是龙女,她是专程从合作赶来转经的。她有个叔叔是研究藏学的博士生,曾对她说作为藏族后代,不能不熟悉藏族的文化。女孩很可爱,遗憾的是未能留下女孩的影像。事后上网搜索合作市高级中学高一新生名单,周毛克入学考试成绩排在第六名。</p> <p class="ql-block"> 有百年藏寨之誉的卓尼县尼巴乡的尼巴村是洛克之路上的又一必经地。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以及历史上四世藏王均出自卓尼,文化底蕴深厚。尼巴村有200多年历史,村子海拔3000米,有300余户人家。如今,老村子住户已经不多,更多的人家已在山脚住上新房。</p> <p> 走洛克之路到扎尕那必须翻越光盖山。</p> <p class="ql-block"> 翻越光盖山正逢下雨,路越来越难走,有些路段我们的旅行车险些无法通过。今天的路况尚且如此,如果没有一种信念,当年的洛克是很难来到扎尕那的。</p> <p class="ql-block"> 路虽难走,景色却极好,洛克在其著作《生活在卓尼寺院》中就曾说他“平生未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光盖山旧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反光而得名,属迭山山脉的一部分,拥有罕见的第四世纪冰川遗址,海拔3000多米,山顶积雪终年不化。</p> <p> 翻过光盖山,便是扎尕那了。</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独特,四周都是壮观的石壁,据说已入选中国国家地理“全国非著名十大山峰”。到扎尕那时正是雨后,群山云雾缭绕,果然犹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很美,但开发水平和管理水平一般。和戎先生、曹老师在仙女坡散步,看到坡上各种各样的野花,忽然明白作为植物学家的洛克当年长途跋涉来此的理由了。</p> <p class="ql-block"> 离开扎尕那又下起了雨,快到若尔盖草原时竟又飘起了雪,就在此时,收到远在南京的好友发来的微信,提醒甘南下雪了,好让人感动。</p> <p> 一下雨,泥石流堵路是这儿的常事。</p> <p class="ql-block"> 到了若尔盖花湖,气温极低,抓手机的手变得僵硬。雨给草原蒙上了厚厚的面纱,什么也看不见,只得从宣传栏上盗图两幅。</p><p class="ql-block"> 花湖指的其实不是花,是五彩斑斓的湖。</p> <p class="ql-block"> 人对事情的处理态度应该是一个随情况变化而变化的函数,既然花湖什么都看不见,又冷得坚持不住,便立即调转车头,赶往郎木寺。</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是个镇名而不是寺名,一镇跨两省,白龙江穿镇而过,以江为界,南川北甘。白龙江说是江,其实就是两三米宽的沟。</p> <p class="ql-block"> 一到镇上,远远看到红石崖屹立在镇子的一头,虽是阴天,但从云缝中透出的细微的残阳,还是把山体映照得血染一般,像当地的图腾,与另一头的雪山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读书多的戎先生说,很多武侠小说都提到过郎木寺。镇上藏民、喇嘛、当地人和天南海北的游客混杂,的确像来到武侠小说里的边城小镇。</p> <p class="ql-block"> 白龙江川甘两侧皆有寺院,北岸为赛赤寺院,南岸为格尔底寺院。据说在格尔底寺院可以看辩经,辩经时肢体动作丰富,远看像吵架,可惜我们没能看到。</p> <p> 镇上已有了现代风,小资情调的店面不少。</p> <p class="ql-block"> 从郎木寺到拉卜楞寺,路过著名的尕海和桑科草原,同行的宣教授见了草原就激动,停车拍照是少不了的。</p> <p class="ql-block"> 到拉卜楞寺时是下午,斜阳中,龙山脚下的拉卜楞寺更显威严。</p> <p class="ql-block"> 寺院的建筑很壮观,在这些建筑面前,即使不是信徒,也由不得不生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在藏语中意为佛的宫殿。该寺是格鲁派(即黄教,中国藏传佛教)6大寺院之一(搜了一下,另5座为甘丹寺、哲蚌寺、扎色伦布寺、色拉寺、塔尔寺),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有6大学院、48座佛殿、500多座僧院,有世界最长的转经道,全长3公里多。</p> <p> 在转经长廊,见识了什么叫虔诚。</p> <p> 寺院正在举行什么仪式,不懂,只能看看热闹。</p> <p class="ql-block"> 距拉卜楞寺近一小时车程,有一八角古城遗址。古城初建于西汉年间,为汉白石县旧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是十字形的,据说在这样的城墙之下,所有地方都在城墙上弓箭手的射程之内,防御没有死角。这种设计证明,八角古城曾是兵家必争的边寨重镇。</p> <p class="ql-block"> 八角古城说是遗址,但至今仍住着七十多户汉藏两族居民,行政建制是村。在这样的遗址,四条汉子留下张西部片的造型,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甘南,从狭义上理解只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广义上却已延伸至甘肃南部以及临近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的那一片神秘的地域。按这样理解,临夏八坊十三巷,便顺理成章也是我们甘南行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临夏古称河州,八坊十三巷是河州民族风情古街区,从唐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在这里相映生辉,说是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并不为过。</p> <p> 水泉大寺,是众多清真寺中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 在八坊十三巷遇到两件事很有意思。一是我们在一家叫作“百和农家院”的小院品尝当地特色茶三泡台,茶间我们拿出扑克正准备掼蛋,之前很客气的老板马上过来严肃地说不能来钱,还专门强调“你们来钱我们同罪”。原来,回族是严禁赌博的。</p> <p class="ql-block"> 另一件事关于酒。游伴戎、陆、严三先生均好酒,但抓着酒瓶走了几条街,竟找不到一家允许喝酒的饭店。好不容易与一卖烤串的小店协商,进店根本没门,只答应摆张小桌在路边喝,而且烤串师傅不时过来提醒适可而止,说是被老人看到让我们喝酒,他们是会被骂的。</p> <p class="ql-block"> 本指望甘南行的最后一站会在痛饮中收官,想不到竟这样在当地人这种不停的警示中草草收场。对本民族风俗严格的遵循和对老人的敬畏,不由得又想到前几天一路上看到的各种虔诚,直到今天都十分难走的洛克之路,也把洛克当年的执着诠释得淋漓尽致。忽然间冒出个问题:这个社会还剩多少敬畏和虔诚?一个族群没有敬畏和虔诚,将会变得怎样的疯狂和野蛮?甘南行对我们来说,收获的是不是仅仅就是一次简单的审美体验?</p><p class="ql-block"> 甘南,已不是一般旅游意义上的甘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