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第7辑

王雨华

<h1><b> 前 言 </b></h1><p><br></p><p> 我是燕化退休职工,现已年过七旬。大学本科学历,曾经专攻摄影。1969年6月到东炼参加建厂大会战,1970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炼宣传部工作,1982年调《燕山油化报》任摄影记者。</p><p>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摄影创作最旺盛时期,为东炼和燕化公司拍摄了不少新闻照片,用照相机记录了那一段难忘的历史。后来,由于“服从组织安排”,我于1986年改任文字编辑,后来当了副总编和总编辑,整日伏案编撰稿件,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编”,摄影则成了“业余爱好”。2006年在《燕山油化报》退休。</p><p> 尽管如此,我仍酷爱摄影,难忘摄影,一辈子没有远离摄影。</p><p> 2016年九月中旬,在整理我过去用胶片拍摄的老照片时,发现还是有一些值得回味的摄影作品值得拿出来与亲朋好友共享,于是就用扫描仪扫描底片或照片,把它们做成了电子版,先是在手机“微信”朋友圈开了一个专栏,题目就叫《王雨华:“每天一张老照片”》,先后持续了118天。为了方便大家欣赏,我在每张照片下面加了一段文字说明,以便交代拍摄背景、拍摄过程和拍摄技巧,有的还附带发布了几张相关的其他照片。</p><p> 这些照片,大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拍摄的,也有个别是九十年代拍摄的,最晚至2002年。这些照片,基本都是人物特写和人物活动照片,没有包括我拍摄的装置照片和风景照片。</p><p> 许多朋友看了之后,给我发微信留言。大家普遍认为:“这些照片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这些照片非常好,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回味无穷!”</p><p> 2017年8月1日,燕化星城三里离退休职工活动站为我办了一个摄影展览,题目叫做《王雨华拍摄的燕化老照片展览》。这个展览的作品是在我的《每天一张老照片》基础上,又增加了几十张照片,一共凑了150张照片,每张照片下面都带有一段600字的文字说明。这个展览很受欢迎,持续了两个多月。</p><p> 为了纪念燕山石化公司成立五十周年,今年7月,我又从1971年至2005年用胶卷拍摄的燕化老照片中挑选了500幅照片做成5辑“美篇”在网上发布,奉献给曾经和正在为燕山石化公司的生产建设、改革发展和创新创优做出贡献的广大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单辑点击阅读量最高达7000多人次,5辑的点击阅读量总计达19000多人次。</p><p> 最近,我又在整理、编辑《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基本延续了《每天一张老照片》的风格,每张照片下面都有一段文字说明,以讲故事的形式交代拍摄背景、人物事迹、拍摄过程和拍摄技巧。</p><p> 现在给大家展示的就是我正在整理、编辑的《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中的一部分。希望大家喜欢。</p><p> 王雨华 </p><p> 2020年9月10日</p><p> 以下是《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第7辑。</p> <p>《燕化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首届年会·会场》王雨华 摄(1986.3.19)</p><h1><br></h1><h1><b>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首届年会》</b></h1><p><br></p><p> 《燕化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首届年会》,拍摄于1986年3月19日。</p><p> 1984年,为大力推进改革和转轨变型,探索新形势、新体制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燕化公司党委于10月9日成立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吴仪书记亲自任会长,副书记刘志峰和工会主席王振忠任副会长。</p><p> 会议还决定创办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内部会刊《燕山油化政工研究》。</p><p> 1986年3月19日,燕化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召开了首届年会。</p><p> 公司党委书记、研究会会长吴仪,公司党委副书记、研究会副会长刘志峰,公司工会主席、研究会副会长王振忠,以及公司研究会全体理事,各单位研究会领导及各单位党委书记、宣传部长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p> <p>《吴仪书记(右)在燕化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首届年会主席台上听董玉麟汇报工作》(燕化)王雨华 摄(1986.3.9)</p><p><br></p><p> 会议总结了公司研究会成立一年多来的工作,部署了1986年研究会工作计划,宣读了5篇论文,表彰了4个先进研究会集体和16篇优秀论文的作者,增补了23名理事。</p><p> 会议提出了研究会要坚持“研究活动以基层为主,研究课题以当前为主,研究目的以应用为主”的三个研究原则。同时提出:研究工作要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着眼点,以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出发点,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落脚点,把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作为研究的重点。</p><p> 会议指出,1986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加强企业的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如何维护政工部门的权威;如何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p><p> 会议确定:1986年要开好三个会:3月底召开加强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专题讨论会;9月份召开加强班组建设和维护政工部门的权威研究成果交流会;年底或明年初召开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会议还要求每一个会员都要在1986年撰写一篇关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论文。</p> <p>《刘志峰主持燕化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首届年会》王雨华 摄(1986.3.19)</p><p><br></p><p> 会议对在1985年研究会工作中成绩显著的东方红炼油厂、胜利化工厂、前进化工厂和曙光化工厂研究会颁发了工作奖,对阳安江等16名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p> <p>《燕化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首届年会·给四个单位研究会颁发奖状)王雨华 摄(1986.3.19)</p><p><br></p><p> 1987年4月17日,燕化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召开了第二届年会。研究会已经拥有75名理事,有下属分会23个,共有会员799人,不少公司及二级单位领导都在所在单位研究会中担任了领导工作。会议指出,仅1986年研究会就推出论文652篇,其中有77篇被《燕山油化政工研究》刊载,有14篇被省市级刊物及有关会议采用。1986年,公司研究会下属各分会还召开理论讨论会或研究成果发布会61次,宣读论文418篇。</p><p> 1985年和1986年,燕化公司研究会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先进单位,并荣获研究会工作奖。</p><p> 燕化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二届年会还向被评为先进研究会的东炼、胜利、前进、向阳、曙光五个厂的研究会和公司机关调研室小组及17位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了奖品、奖金及证书。</p><p> 燕化公司党委副书记刘志峰在会上发表了讲话。</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关于燕化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其他几张照片。</p> 1.《燕化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首届年会·宣传部长董玉麟讲话》王雨华 摄(1986.3.19) 2.《燕化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王雨华 摄(1987.4.17) 3.《郭玉辉、黄发文、宋维平、张光华在一起商讨如何进一步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问题》王雨华 摄(1986.10) <p>《聚酯厂仪表班班长何小杰》王雨华 摄(1986.3)</p><p><br></p><h1><b> 《聚酯厂仪表班班长何晓杰》</b></h1><p><br></p><p> 《聚酯厂仪表班班长何晓杰》,拍摄于1986年春。</p><p> 何晓杰,1962年生,北京人。</p><p> 1979年,何晓杰高中毕业后招工进入聚酯厂仪表车间,当了一名仪表工。</p><p> 何晓杰所在的缩聚班,负责缩聚装置130个控制回路、430个报警点和各种仪表的维修检校工作。为了尽快熟悉控制流程,掌握维修技术,他坚持勤跑、勤看、勤问。由于他勤奋好学,肯下苦功夫,一年后便能独立顶岗值班。</p><p> 1981年秋,缩聚装置开车后不久,炉子出现故障,停止了运行。当时设备正在升温,厂领导很着急。他们本想去请帮助开车的外国专家来解决问题,可当时正值深更半夜。正在犹豫间,值班的何晓杰闻讯赶来,很快解决了自动点火系统程序器出现的故障问题,炉子重新点着,装置又开起来了。厂领导高兴地说:“小何,你学徒期满可以直接转二级工。”</p><p> 八十年代初的那几年,跟何晓杰一起进厂的许多伙伴都走上了考大学、拿文凭的道路,他因工作需要几次都未能脱产学习。但是,他一直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钻研、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增长才干。</p><p> 缩聚装置进料与出料的仪表系统采用的都是德国西门子的程序控制系统。工作中,有时需要根据工艺要求修改部分程序,查找故障及语句错误,倘若不懂程序语言就无法开展工作。何晓杰一边向技术人员学习,一边自己摸索。经过反复学习研究,他终于掌握了装置上两套复杂的程序控制系统,之后处理各种故障、修改语句便应对自如了。</p><p> 有一年。因停电导致检修结束后有一块程序储存器出现故障,输入的信号无法进入。当时,装置正准备开车,时间紧、任务急,何晓杰利用平时学习的知识,果断地决定重新编排程序,把两个储存器的内容暂时压缩到一个储存器中去。由于他及时采取了果断的措施,程序启动后储存器运转正常,保证了装置开车的正常进行。</p><p> 1985年,何晓杰当上了仪表班班长。他带领全班同志刻苦钻研技术,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他还带领全班搞了几十项技术革新,并且注意勤俭节约、修旧利废,为厂里节约了大量资金。</p><p> 聚酯厂在生产中需要使用一种放射源——钴60,这种元素对人体有害。厂里每年大检修时拆装钴60是个危险的工作,何晓杰几乎每次都抢着参加。</p><p> 1986年厂里调工资,由于名额有限,何晓杰就主动找到厂领导,把厂里指名给他的调资名额让给了班里一位工龄比他长的职工。</p><p> 何晓杰带领的班组连续三年被评为燕化公司红旗班组,他本人也连续三年被评为燕化公司优秀班长、燕化公司先进生产者标兵。</p><p> 1989年,何晓杰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p><p> (王雨华) </p> <p>《精心操作》 王雨华 摄(1986年初夏·北京燕化公司地毯厂)</p><p><br></p><h1><b> 《精心操作》</b></h1><p><br></p><p> 《精心操作》,拍摄于1986年初夏。</p><p> 这幅作品表现了燕化公司地毯厂长丝车间女工精心操作,认真干好本职工作的严细、专注、一丝不苟的作风。</p><p> 地毯厂曾经是燕化公司的名片、燕化公司的骄傲、燕化公司被内外贵宾参观最多的“窗口单位”。拿我自己来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曾先后陪同万里、李德生、余秋里、郝建秀、陈锦华、盛华仁、李锡铭、段君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参观地毯厂,给他们拍摄新闻照片、撰写新闻稿件。此外,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外国友人、文化届著名人士、文艺界明星大腕等经常会被安排参观地毯厂,地毯厂俨然成了燕化公司的形象代表。</p><p> 燕化公司化纤地毯厂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建设的6个塑料加工项目之一。化纤地毯厂工程包括长丝、背衬、栽绒地毯和机织地毯4套装置和19项配套工程,分别从美国、意大利和比利时引进,可年产化纤地毯500万平方米。</p> <p>《燕化公司东风地毯厂长丝车间3》王雨华 摄(1986.6.7)</p><p><br></p><p> 该工程于1982年6月开工建设,1983年基本完成土建主体工程,1984年完成设备安装,1985年4套装置先后试车投产成功。1986年12月,化纤地毯装置通过国家验收,1987年1月1日正式交付生产。</p><p> 到2000年底,燕化公司化纤地毯厂累计生产丙纶地毯1892.66万平方米,其中栽绒地毯1289.62万平方米,机织地毯603.04万平方米,背衬6546.86万平方米,成为亚洲最大的化纤地毯生产基地。</p><p> 燕山牌地毯在1994年获“北京市名牌产品”称号,1992-1994年连续三年获内贸部等7家单位联合颁发的国产名牌产品“金桥奖”。</p><p> 燕山牌地毯曾多次铺进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成为国家最高礼仪用地毯;燕山牌地毯曾在第七届全运会和香港回归等大型庆典活动中使用;燕山牌地毯在国庆50周年大阅兵仪式中,第一次铺上了天安门城楼、铺上了国庆观礼台、铺上了金水桥、铺在了国旗护卫队举行升旗仪式的行进通道上。</p> <p>《燕化公司化纤地毯厂编织车间投入试生产》王雨华 摄(1985.5.5)</p><p><br></p><p> 燕山牌地毯的直销点和代销网点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各大城市,并远销到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燕山牌地毯在1991年-2000年,共实现销售收入9.64亿元。</p> <p>《燕化公司东风地毯厂机织车间1》王雨华 摄(1986.6.7)</p><p><br></p><p> 自从燕化地毯厂在1982年6月开工建设以后,我就经常去工地拍摄照片,报道地毯厂的建设进度,报道地毯厂的试车投产。</p><p> 这张照片是在地毯厂长丝车间投产后,我去那里拍摄的新闻照片之一。画面上的女工在认真整理长丝,不使它打结和断线。她那全神贯注的眼神,她那灵巧能干的手指,她那熟练利落的动作,表明她是一位认真负责、热爱本职工作的女工,她要为地毯厂的经济效益而奋斗,她要为地毯厂的崇高荣誉而奋斗,她要为地毯厂的产品质量而奋斗。我在现场观察到了、注意到了、认识到了她“严细、认真、专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于是拍下了这张照片。后来,这张照片不仅刊登在《燕山油化报》上,还入选了多个摄影艺术展览。</p><p> (王雨华)</p><p> 附:我在化纤地毯厂拍摄的其他一些照片。</p> <p>1.这是另一张《精心操作》。王雨华 摄(1986.5·地毯厂)</p> 2.《燕化公司化纤地毯厂背衬车间投入试生产》王雨华 摄(1985.5.5) 3.《地毯厂图案室》王雨华 摄(1986年初夏·北京燕化公司) 4.《化纤地毯陈列室》王雨华 摄(1986年初夏·北京燕化公司) <p>《庆祝“青年园”开园——燕化公司团委举办青年集体舞比赛》王雨华 摄(1986.7.1)</p><p><br></p><h1><b> 《燕山青年园举行开园仪式》 </b></h1><p><br></p><p> 《燕山青年园举行开园仪式》,拍摄于1986年7月1日。 </p><p> “燕山青年园”始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23亩,总投资40万元,与燕山影剧院遥遥相对,东口有一座象征青年气息的火炬门,园内中心广场有巨大的圆形自动喷水池。广场东侧是宽15米、高5米,由邯郸陶瓷艺术厂设计烧制的巨大现代陶瓷壁画——求索。壁画以黄河和长城为背景,十几个充满活力的男女青年以不同的姿势,表达了对科学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广场东北两侧分别为供游人休息的环形走廊。环廊向东是长近百米、宽几十米的春景园,环廊北侧是秋景园。“燕山青年园”于1986年“五四”青年节举行了落成开园仪式。</p><p> 1986年7月1日晚,数千名热情的观众聚集在燕山青年园观看了由公司团委为纪念党的生日而举办的共有13个单位的代表队参加的青年集体舞比赛。这张照片就是在天色渐暗、集体舞比赛进入高潮时拍摄的。当时,我攀爬到青年园东南角一个高架子上,只见广场四周围着五六层热情的观众,在广场里面有近百名青年男女围成两圈手拉手载歌载舞。为了取得一个比较特殊的光影效果,我把照相机的快门调到较慢的速度,并且还在镜头前加上了米字镜拍下了这幅画面。从画面上看,舞蹈的人群充满了动感,右上角的灯光还出现了十分耀眼的“米”字型光芒,更加烘托了广场上群情高昂的热烈气氛。</p><p> “燕山青年园”由燕化公司投资、区政府兴建,建成后为丰富燕化公司和燕山地区青年的文化娱乐生活开辟了新天地。</p><p> 可惜,2009年2月,由于修建“两湖一河”,“燕山青年园”被毁。 </p><p> (王雨华)</p> <p>《燕化公司机关托儿所老师在燕华园给孩子们讲述长廊上部廊檐下彩绘画面里的历史典故》王雨华 摄(1986年夏·燕山)</p><p><br></p><h1><b> 《幼儿园孩子游燕华园》</b></h1><p><br></p><p> 《幼儿园孩子游燕华园》拍摄于1986年夏。</p><p> 如果把占地240亩的燕山公园比作“大家闺秀”,那么面积不足20亩的燕华园就是“小家碧玉”了。这座精巧的街心公园位于燕山电讯站南侧最繁华的闹市区。小园主体工程完成于1984年,投资近100万元。园中不但有法国梧桐、铁杉、雪松、罗汉松等南方园林的树种,并且还可以看到许多类似南方园林的别致景点。“虹桥望月”是燕华园西南侧一处主要景点:碧水湖光之上架一汉白玉雕栏拱桥,桥旁垂柳依依、睡莲脉脉,绿水之中双鹤嬉戏,使人恍如置身南国。</p><p> 燕华园内有一处人工山水景观,假山数丈,群峰林立,峰巅飞瀑直下,山侧一怪石勒刻着著名书法家尹瘦石先生题写的“水芳岩秀”四字。</p><p> 园中还有“岁寒三友”、“绘画长廊”、“紫藤蔓架”、“亭榭石桌”等不同景点。这些景点加上园中茂密的树木、碧绿的草坪,使小园充满了优雅氛围。正因为如此,燕华园才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园林之一。</p><p> 1986年夏,我有一天到燕华园拍摄照片,发现公司机关幼儿园的一群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到长廊里游玩。老师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着长廊上部廊檐下彩绘画面里的历史典故,我觉得这个情景非常温馨,便举起手中的照相机,把它拍摄下来。</p><p> 2009年2月,由于燕山石化公司实施“两湖一河”环境改造工程,燕华园原有格局被打破,只留下了长廊、茶园等建筑和大部分雪松,公园则成为“两湖一河”北侧绿地的一部分。 </p><p> (王雨华)</p> <p>《燕化公司召开第一届消防体育运动会》王雨华 摄(1986.8.2)</p><p><br></p><h1><b> 《公司举办消防体育运动会》</b></h1><p><br></p><p> 《燕化公司举办第一届消防体育运动会》,拍摄于1986年8月2日。</p><p> 1986年8月2日,燕化公司第一届消防体育运动会在房山体育场举行。</p><p> 在此之前,燕化公司所属各单位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普及消防知识、落实消防组织、健全消防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消防竞赛活动,从而在思想上、人员上、物资上为召开这届运动会作了充分准备。</p><p> 上午9点,运动会正式开始,公司副经理楚孝忠致开幕词。他说,第一届消防体育运动会的召开,是一次消防知识的大宣传,是对公司所属各单位消防力量的大检阅,必将促进我公司群众性消防工作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对于确保公司安全、稳定、持续生产,实现“七五”期间完成利税100亿元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 公司所属25个单位的486名义务消防员和78名专职消防员分别参加了百米负重、识别选用灭火器材、灭液化气罐火、消防水带连接、运水桶接力赛、负重灭油火、干粉灭油火等共12个项目的比赛。</p><p> 这一天,天气晴朗,气温高达32℃。男女消防队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顶着烈日参加了一个又一个项目的比赛。比赛场上,高潮迭起:时而浓烟滚滚,时而泡沫四溅;运动员们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有的手持干粉灭火器奋勇扑灭烈焰腾腾的一箱油火;有的迅速冲上,只一秒钟就扑灭了正在喷火的液化气罐;有的数人一组,仅半分钟就将几十米长的水带连在一起……整个运动会别具一格,别开生面。</p><p> 比赛结果,向阳化工厂代表队获得义务消防队团体总分第一名,供销公司代表队和东方红炼油厂代表队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二、三名。前进消防中队获得专职消防队团体总分第一名。向阳化工厂代表队还获得了“精神文明队”的光荣称号。</p><p> 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万云、北京市消防总队队长陈维、燕化公司和燕山区的主要领导以及中国石化总公司、北京市委工业部、市经委、市总工会、市消防总队、市保险公司的有关领导参加了大会,并给获得名次的运动队、运动员分别发了奖旗、奖状和奖品。</p><p> (王雨华)</p><p> 附:我在燕化公司第一届消防体育运动会上拍摄的其他一些照片。</p> 1.《燕化公司举办第一届消防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王雨华 摄(1986.8.2) 2.《燕化公司举办第一届消防体育运动会·义务消防队员列队行进》王雨华 摄(1986.8.2) 3.《燕化公司举办第一届消防体育运动会·专业消防队员在比赛中》王雨华 摄(1986.8.2) 4.《燕化公司举办第一届消防体育运动会·义务消防队女队员在进行提水桶赛跑》王雨华 摄(1986.8.2) <p>《银催化剂专家金积銓》 王雨华 摄(1986年夏·北京燕化公司)</p><p><br></p><h1> <b> 《银催化剂专家金积铨》 </b></h1><p><br></p><p> 《银催化剂专家金积铨》,拍摄于1986年8月。 </p><p> 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银催化剂是乙二醇装置生产必须的催化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国一直依赖进口。1977年11月,燃化部将研制银催化剂的任务下达给北京石化总厂研究院。从那时起,金积铨就担任了银催化剂攻关课题组组长。 </p><p> 1979年,金积铨的课题组研制出Ys-1型银催化剂,1983年研制出Ys-2型银催化剂,1984年又研制出Ys-3型银催化剂。1988年3月,他们研制出的Ys-4型银催化剂选择性达83.5~84%。1990年5月,燕化研究院金积铨和他的同事们又研制出Ys-5型银催化剂,其选择性高于美国联碳公司0.5%。从此以后,中国结束了银催化剂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研发的银催化剂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p><p> 由于金积铨在银催化剂研制工作中的突出贡献,他在1986年被评为中国石化总公司劳动模范,1987年获“首都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p><p> 1986年8月,《燕山油化报》为了宣传金积铨的先进事迹,责成我去采访金积铨,并为他拍摄一张工作照。于是,我来到了金积铨工作的只有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墙上挂着银催化剂研制的工艺流程图,办公桌上有一台386电脑和其他几台小型仪器。金积铨就常年在这间小屋中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工作着。当然,他有时也会去他们研制银催化剂的“窑”上走走、看看,和伙伴们商量工作、分析问题、提出下一步研制工作的方向。 </p> <p>《金积銓在银催化剂窑炉前与同事们商量工作》王雨华 摄(1986年夏·燕化公司)</p><p><br></p><p> 我拍摄这张照片时,考虑到要让金积铨在燕化公司广大职工面前亮相、露脸,因此让他暂时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接受我的新闻采访。我和他面对面一问一答,在这个过程中,我连续拍摄了好几张照片,这是其中之一。我当时拍摄的是彩色片,反差不宜太大。由于小屋光照不够,我使用了闪光灯,并把光线强度控制在适中的程度,这样拍出来的照片色彩鲜艳、光比不大,影调和谐,看着比较舒服。 </p><p> 由于金积铨面对的是我这样一个“外行”,他不得不用最通俗的语言向我介绍银催化剂研制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因此,他在讲解中一边做手势,一边娓娓道来。我就在他讲解最专注的时候,抓拍下了这个镜头。</p><p> (王雨华) </p><p> 附:我拍摄的刘海燕经理关心金积銓研制工作的照片。</p> 《金积铨向公司经理刘海燕介绍银催化剂研制工作的进展情况》王雨华 摄(1991.3·燕化公司) <p>《陈昆(正面右四)宴请》王雨华 摄(1986年夏)</p><p><br></p><h1><b> 《陈昆宴请》</b></h1><p><br></p><p> 《陈昆宴请》,拍摄于1986年夏。 </p><p> 这幅作品表现了我们《燕山油化报》过去的一个老同事陈昆在深圳香港酒店请客时大家尝试一种特殊用膳方式时的情景。 </p><p> 记得那是1986年夏天,我奉命去深圳公差,与我同行的是公司经理办公室秘书贾逸。 </p><p> 有一天,我们去国贸大厦办事,在那里突然碰上了《燕山油化报》原来的老同事陈昆先生。 </p><p> 陈昆先生五十多岁,已迁居香港多年。他有一个哥哥,解放前去了台湾,一直经商,而且生意做得很大,据说在日本、香港和**都有他的产业。但是,陈昆和他哥哥解放后就断了联系。陈昆由印刷厂捡字工做起,后来当了记者,80年代初调入《燕山油化报》,直到前几年,他通过非常复杂的关系终于和他哥哥在香港见了面。不久,陈昆先生全家便迁居香港,摇身一变成了港商。这次,他从香港那边过来与中国石化谈合作项目。 </p><p> 我与他老朋友相见,自然十分高兴。他说,中午要请中国石化的朋友吃饭,就把我们“一锅烩”了。 </p><p> 中午12点多,我们来到一家非常豪华的香港人开的酒店,进入一个很大的雅间,十个人正好一桌。 </p><p> 那天的菜肴非常丰盛,头道菜是明炉烧鹅,二道菜是蜜汁叉烧,三道菜是蟹肉粟米羹。此外还有太白醉翁虾球、核桃炒鸡丁、清蒸海上鲜、蒸龙虾、西兰花沙嗲炒牛肉、虾子扒鲜菇、菠萝咕吐肉、上汤云腿炖群翅和鸡茸绍菜。主食有虾饺、烧麦、鲜肉小笼包和干炒牛河粉。最后还有甜品杏仁糕和一个果盘。 </p><p> 那天的酒是精心挑选的法国红葡萄酒,还有美国蓝带啤酒,大家随意享用,互相敬酒,气氛十分融洽和愉悦。 </p><p> 我这里主要想说的是这家酒店的上菜方式非常独特。 </p><p> 头道菜上来,服务小姐把它放在餐桌中央,让大家观赏一番后迅速撤下。她把菜端到角落的一张小桌上给大家分餐,每人一碗,然后再端上桌来供大家享用。 </p><p> 正当大家慢慢品尝时,服务小姐又端上了第二道菜。待大家看了一眼后,她很快又把菜撤了下去,也端到那张小餐桌上给大家分餐,还是每人一碗,然后再端上来放在每个人的面前。同时,她还把头一道菜撤了下去,其实这时盘子里还有许多明炉烧鹅没有吃呢。 </p><p> 大家正在慢慢享用第二道菜时,第三道菜又端了上来。服务小姐如法炮制,让大家看了一眼便拿走分餐,然后端上来让大家享用,同时又把第二道还没有吃完的菜端走了。 </p><p> 就这样,周而复始,等十二道菜上齐了,主食、甜点也上完了,大家居然没有吃饱。最后餐桌上只剩下果盘没有拿走。大家这时候谁也顾不上面子,很快就把盘子里的水果全都吃了个精光。 </p><p> 这种港式酒店的用餐方法,除了陈昆谁也没有领教过。在用餐的过程中,谁也不好意思提意见。我想,要是谁能说一句:“服务小姐,能不能把菜留下,我们还没有吃完呢!”兴许服务小姐就能把菜留下,我们也不至于吃不饱。 </p><p>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非常感谢陈昆先生,感谢他让我们享用了如此丰盛而特殊的一次午餐。我在就餐过程中拍摄了上面的照片,正面右四为陈昆,左一为贾逸,旁边空座是我的。</p><p> 临分手前,我忍不住问老陈:“这一桌花了多少钱?”老陈告诉我:“连小费一共花了1150港元。”我心想,这些钱要是在北京,请不了十桌,请个五六桌应该不成问题。 </p><p> 由于没有吃饱,回到宾馆,我和贾逸每人又吃了一包方便面。 </p><p> (王雨华) </p><p> 附:我在1986年深圳之行时拍摄的另外三张照片。 </p> 1.《陈昆先生与他的哥哥在深圳公园留影》王雨华 摄(1986年夏) 2.《镜中之我》王雨华 自拍(1986年夏) 3.贾逸与他的一个朋友“街头喜相逢”王雨华 摄(1986年夏) <p>《胜利化工厂供销科仓库保管班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班组”》王雨华 摄(1986.9.27·燕化公司)</p><h1><br></h1><h1><b> 《仓库保管班被评为全国先进》 </b></h1><p><br></p><p> 《胜利化工厂供销科仓库保管班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班组”》,拍摄于1986年9月27日。</p><p> 1986年9月27日,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周永浩、万云,北京市工交工委主任胡荣贵等领导专程来到燕化公司,向荣获“全国先进班组”》称号的胜利化工厂供销科仓库保管班颁发了“五一劳动奖状”。</p><p> 在此之前,国家经委在人民大会堂表彰了在四化建设中做出优异成绩的296个全国先进班组和119名全国先进班组长。胜利化工厂供销科仓库保管班是北京市13个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班组”中的一个,班长吴淑媛光荣第出席了大会。</p><p> 9月27日上午10点,周永浩、万云、胡荣贵等在燕化公司工会主席王振忠、胜利化工厂厂长李成国、党委书记王署华陪同下,来到胜利化工厂供销科仓库保管班,向该班17名职工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同时还视察了这个班所管理的库房。</p><p> 上午11点,胜利化工厂召开了有各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及部分班组长共80多人参加的大会。周永浩、万云向仓库保管班颁发了“五一劳动奖状”,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p><p> 颁奖大会结束后,燕化公司党委书记吴仪专程赶来,同周永浩、万云、胡荣贵、王振忠等一起和仓库保管班的全体职工合影留念。</p><p> (王雨华)</p><p> 附:我当时拍摄的另外四张照片。</p> <p>1.《胜利仓库保管班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班组·颁奖》王雨华 摄(1986.9.27·燕化公司)</p> 2.《胜利仓库保管班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班组”●领导们与仓库保管班工作人员合影》王雨华 摄(1986.9.27·燕化公司) 3.《周永浩、万云等在燕化公司王振忠、李成国、王署华陪同下来到仓库保管班,向该班职工表示热烈祝贺》王雨华 摄(1986.9.27) 4.《胜利化工厂召开大会。周永浩、万云向仓库保管班颁发奖状,并发表讲话》王雨华 摄(1986.9.27) <p>《王永健(右一)在间甲酚装置开车中》王雨华 摄(1986.10.4·燕化公司)</p><p><br></p><h1><b> 《王永健在间甲酚装置开车中》</b></h1><p><br></p><p> 《王永健在间甲酚装置开车中》,拍摄于1986年10月4日。</p><p> 间甲酚是生产高效低毒农药的重要原料,当年为使农产品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实现农药的升级换代,我国决定从美国引进间甲酚装置。</p><p> 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由北京石化总厂与美国UOP公司签订了引进合同。后因国民经济调整,间甲酚装置缓建。1982年10月,国家计委报国务院审批,同意恢复间甲酚装置建设。 1984年4月15日,间甲酚装置在曙光化工厂动工兴建,该装置采用美国UOP公司和Hercules公司开发的工艺,即异丙基甲苯法,通过美国K.W.kellogg公司承包引进,原设计年产间甲酚1.2万吨、BHT8000吨。</p><p> 间甲酚工程包括5个工段和厂际管线、东流水储运站等配套项目,由燕化建筑安装公司等单位负责施工。该装置于1986年10月建成试车,1987年7月15日生产出间甲酚和丙酮。但是,因引进技术不成熟,投入产出比高达70:1,因此只得停车进行改造。1988年6月进行第二次试车,投入产出比降至14:1,但异构工序有缺陷,装置于1989年2月再次停车进行改造。同年9月1日,装置进行第三次试车,终于在1990年4月17日打通全流程,生产出合格的间甲酚,次年3月21日又生产出合格的BHT。</p><p> 上面这张照片表现的是:1986年10月4日9点30分,工段长王永健(右一)按动电钮、启动机泵,将物料引进装置,间甲酚装置正式开工试生产。</p><p> 王永健后来担任燕山石化公司董事长。</p><p> (王雨华)</p><p> 附:间甲酚装置建成试车时的另外一些照片。</p> 1.《间甲酚装置举行投料开车动员大会》王雨华 摄(1986.10.4) 2.《间甲酚装置开工动员会·厂长讲话》王雨华 摄(1986.10.4·燕化公司) 3.《间甲酚装置开工·厂长签字》王雨华 摄(1986.10.4·燕化公司) 4.《间甲酚装置开工·与外国专家商量工作》王雨华 摄(1986.10.4·燕化公司)546 5.《解难题》(间甲酚车间开工之际)王雨华 摄(1986.10.4·燕化公司) 6.《王永健在间甲酚开车现场》王雨华 摄(1986.10.4) 7.《开车大会之前,领导们在一起聊天》注:燕化公司副经理司徒泽湘(右一)化工三厂党委书记王玉英(左一)燕化建筑安装公司经理陈纪元(左二)化工三厂厂长(左三)<div> 王雨华 摄(1986.10.4·燕化公司)</div> 8.《燕化公司化工三厂间甲酚装置(航拍鸟瞰图)》王雨华 摄 (1988年4月12日) <p>9.《燕化公司间甲酚装置全景》王雨华 摄(1990.4.15)</p> <p>《8万吨苯酚丙酮装置建成并试车成功剪彩仪式》王雨华 摄(1986.10.16)</p><h1><br></h1><h1><b>《苯酚丙酮装置建成并试车成功》 </b></h1><p><br></p><p> 《8万吨苯酚丙酮装置建成并试车成功举行剪彩仪式》,拍摄于1986年10月16日。 </p><p> 1986年10月16日下午,燕化公司向阳化工厂举行了隆重的8万吨苯酚丙酮装置建成并试车成功剪彩仪式。</p><p> 在经过历时30天的投料试生产后,向阳化工厂8万吨苯酚丙酮装置终于在10月12日下午生产出合格产品——苯酚、丙酮。</p><p> 剪彩仪式会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一派节日气氛。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中国石化总公司副总经理盛华仁、燕化公司领导吴协刚、吴仪、刘志峰、司徒泽湘和燕化老领导葛立兴等来到剪彩现场。</p><p> 总公司各部委,燕化公司各有关处室,参加装置建设的中建委一局、工程建设公司,及向阳化工厂有关领导和日本专家也参加了剪彩仪式。</p><p> 少先队员们高举五彩花环向各位来宾致意,向为参加苯酚丙酮装置建设和开车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致谢。</p><p> 向阳化工厂党委副书记王瑞华主持了剪彩仪式。总公司副总经理盛华仁为装置试车成功剪彩。盛华仁和吴协刚分别在剪彩仪式上发表了讲话。</p><p> 盛华仁说,这套国内比较先进的装置建成投产,将缓和市场上苯酚丙酮供求矛盾,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重要意义。</p><p> 吴协刚指出:苯酚丙酮装置是公司“七五”期间的重要基建项目,它的建成投产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生力军。他希望向阳化工厂再接再厉,稳定生产,年内能够生产出10000吨新产品。</p><p> 剪彩仪式结束后,盛华仁、吴协刚、吴仪等领导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正在进行生产的苯酚丙酮装置,并详细询问了装置的运行情况。</p><p> 苯酚丙酮是非常宝贵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医药、染料、塑料、合成纤维、溶剂等领域,在我国当时一直是短线产品,长期需从国外进口。向阳化工厂的这套装置投产后,国内需求量逐步可得到满足。</p><p> 向阳化工厂的这套苯酚丙酮装置是在1984年4月1日开始建设的。该装置采用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的技术和三井造船公司的设备,在国际上当时属于比较先进的水平,也是我国首套大型苯酚丙酮装置。</p><p> 该装置生产能力为8万吨,其中苯酚5万吨、丙酮3万吨。产品质量高于当时国内的其他装置,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投产后,年产值为2.2亿元,每年可为国家创利0.65亿元。</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关于苯酚丙酮装置投产剪彩的其他几张照片。</p> 1.《盛华仁、葛立兴、吴协刚、吴仪、葛立兴等在8 万吨苯酚丙酮装置投产试车成功的剪彩仪式上》王雨华 摄(1986.10.16) 2.《盛华仁在8 万吨苯酚丙酮装置投产试车仪式上讲话》王雨华 摄(1986.10.16) 3.《盛华仁视察化工二厂》王雨华 摄(1986.10.16) 4.《燕化公司引进8万吨苯酚丙酮装置建成投产验收合格与外商进行签字仪式》王雨华 摄(1986.10)_副本 5.《向阳化工厂8万吨苯酚丙酮装置》王雨华 摄(1986.10.20) <p>《工人技师考评答辩》王雨华 摄(1986年秋·燕化公司)</p><p><br></p><h1><b> 《工人技师考评答辩》</b></h1><p><br></p><p> 《工人技师考评答辩》拍摄于1986年秋。</p><p> 燕化公司从1986年7月开始,建立了在工人中考评技师的制度,在工人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技师考评需经个人报名、基层推荐、本人送交专题技术报告,并通过应知应会考试、技术答辩等一系列严格的考评环节,最后还要经公司技师考试领导小组审定方能获得通过。一旦工人受聘为技师,在受聘期间将享受相应的奖励、晋级及其他待遇。</p><p> 1987年5月18日下午,公司召开“首批工人技师颁发合格证暨聘任大会”。26名生产、检修一线的工人通过技师资格考核,经中国石化总公司批准,登台接受“工人技师考评合格证”和“聘书”。</p><p> 公司党委书记吴仪在聘任大会上指出,岗位成才是工人发展提高的康庄大道。成才之路是多渠道的,对在职工人来讲,走岗位成才之路是最现实的。要想成才,必须要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她希望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燕化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p><p> 当1987年7月燕化公司组织第二次工人技师考评时,15个工种的几百名工人报名应考,其中85名佼佼者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本领通过了严格的考试获得技师资格。1988年7月15日,公司召开“第二批工人技师颁发合格证暨聘任大会”。80名通过考试的工人当即被所在单位聘为技师,另有44名工人由中级工升为高级工。</p><p> 上面这张照片是我在“钳工技师考评答辩”现场拍摄的。一名钳工正在面对5名主考官回答问题,旁边还有5名副考官。</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公司召开首批工人技师颁发合格证暨聘任大会”的照片。</p> <p>1.《燕化公司召开大会,首批26名生产一线工人被正式聘任为技师。图为大会会场》王雨华 摄(1987.5.18)</p> <p>2.《公司领导给26名工人技师颁发证书,党委书记吴仪亲自给女技师颁发证书》王雨华 摄(1987.5.18·燕化公司)</p> <p>3.《燕化公司聘任的首批26名工人技师分两批领取证书后合影留念》王雨华 摄(1987.5.18)</p> <p>《机械厂劳动模范许一麟》王雨华 摄(1986年秋·燕化公司)</p><p><br></p><h1><b> 《机械厂摆线减速机专家许一麟》</b></h1><p><br></p><p> 《燕化机械厂减速机专家许一麟》拍摄于1986年11月。</p><p> 许一麟,北京人,生于1936年,燕化机械厂化机所高级工程师。</p><p>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许一麟曾在北京煤矿机械厂当铣工。当时,他发奋学习、钻研技术的精神闻名全厂。1962年,北京矿业学院函授部机械系招收在职函授生,他报名参加了学习。四年函授期间,许一麟的学习成绩总是在全班名列第一。1966年,许一麟以17门课程全优的成绩完成了四年函授大学的学业。</p><p> 在函授学习期间,许一麟就研究发明了自动升降台和液压千斤顶,搞出了螺旋三齿轮刀排,还参与了新型螺旋锥铣刀、棒铣刀的设计研制。</p><p> 1971年,许一麟从北京煤矿机械厂调到燕化机械厂工作。他痴心钻研技术,坚持革新技术,并把他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青年同志。他先后主持设计制造了机卡刀片研磨机、刃磨机、综合式机卡车刀、精铸车刀模具等一系列新型设备,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1977年,许一麟因大胆革新、成绩出色,被评为北京市“革新能手”和“先进科技工作者”。</p><p> 减速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通用机械,摆线减速机耗能低、体积小、效率高,目前已在机械行业中广泛使用。</p><p> 1977年,燕化合成橡胶厂洗胶罐上使用的进口摆线减速机坏了,国内有关厂家不愿意生产这种型号的摆线减速机,机械厂便承担了这项仿制任务。测量、绘图、加工、制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造出的10千瓦摆线减速机,拿到现场一试,没过5分钟就因为齿面胶合而烧毁报废。机械厂发誓要攻下这个难关, 厂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许一麟。在公司和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许一麟将一台进口摆线机全部拆开,解剖分析,反复测量计算,终于弄明白了机械厂仿制摆线机失败的原因:主要部件的加工精度不够。而加工精度也是我国机械行业当年的普遍问题。许一麟之后抛开传统摆线减速机的模式,另辟蹊径,设计出一种适合我国现有加工条件并能自动吸收制造误差的全新结构的摆线减速机。</p> <p>《机械厂劳动模范许一麟》王雨华 摄(1986.6·燕化公司)</p><p><br></p><p> 过度的劳累,压垮了许一麟羸弱的身体,他旧病复发(1957年,患有严重肺结核的许一麟因肺部空洞在安贞医院做了胸膜外填球手术,13个兵乓球大小的塑料球填进了许一麟左侧胸部),左胸腔塑料球长期摩擦发炎,胸内充满脓液,周围的肌肉已经腐烂,许一麟不得不第二次住进医院,进行了又一次大手术。</p><p> 出院以后,许一麟拖着半残的身体继续废寝忘食地投入工作。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新型摆线减速机的设计日臻完善。1983年10月,两台10千瓦样机通过了各种负荷试验和3000小时的工业性运转试验,各项性能均达到了设计要求。</p><p> 1984年,许一麟又主动提出了研制100千瓦大型摆线减速机的任务。厂里专门选派了几个大学生给他当助手,并组成了一个攻关小组。1987年,他们终于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台采用新型弹性浮动针轮技术和其他两项专有技术的100千瓦大型摆线减速机的研制工作。1988年,由许一麟和他的攻关小组研制的“弹性浮动针轮摆线减速机”技术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同年,在广州国际专利和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上,该项成果荣获银牌奖。</p><p> 1989年,许一麟被北京市和国务院先后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p><p> 许一麟终因劳累过度,不幸病逝于1993年11月1日。</p><p> (王雨华)</p> <p>《李德伦在燕化讲解交响乐》 王雨华 摄(1987.2.11·北京燕化公司)</p><p><br></p><h1><b> 《李德伦在燕化讲解交响乐》</b></h1><p><br></p><p> 《李德伦在燕化讲解交响乐》,拍摄于1987年2月11日下午。 </p><p> 在燕化公司党委书记吴仪的倡议下,由公司工会、宣传部、团委联合举办了“交响乐欣赏讲座”,邀请我国著名音乐指挥家李德伦来公司作交响乐欣赏专题讲座。吴仪书记和公司200多名干部职工一起参加了讲座。</p><p> 讲座结束后,许多听众不愿离去,围着李德伦提出了许多关于交响乐的问题。李德伦则耐心地一一作答。</p><p> 我认为,这个画面比刚才听讲座时的画面要生动得多,于是就抓拍下了这个镜头。</p><p> 画面上,吴仪和许多听众一起看着李德伦,认真听他讲解,李德伦则挥动右手,耐心讲解。人物虽然众多,但主体人物非常突出,陪体人物也非常生动。</p><p> 另外,把吴仪书记安排在画面中心,十分抢眼,这也符合她的特殊身份。</p><p> 由于在室内拍照,光线较暗,我不得不使用了闪光灯。为了让更多的听众在画面上露脸,我站在椅子上采取了俯拍的角度,很好地解决了人物脑袋叠加的问题。</p><p> 李德伦,1917年6月6日生于北京。1936年参加北平歌咏团联合会从事救亡歌咏活动,1938年就读于辅仁大学历史系 ,1940年考取上海国立音专 。1942年,在上海组织同学成立了“中国青年交响乐团”。1946年从上海国立音专毕业,随后前往延安,任延安中央管弦乐团指挥。1953年,在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指挥 。1957年,在莫斯科指挥爱乐交响乐团与俄罗斯共和国合唱团演出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1957年9月回国后,担任中央乐团交响乐队首席指挥。1980年,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指挥荣誉奖。1986年1月,指挥中央乐团在北京音乐厅开业系列音乐会中演出。1987年,在首都体育馆指挥11个音乐团体、800多名演奏者举办了“交响乐之春”音乐会。同年,为普及交响乐,筹建“交响乐爱好者学会”,担任会长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燕化公司邀请李德伦来公司作交响乐欣赏专题讲座。</p><p> 1980年,李德伦获文化部授予的指挥荣誉奖。1986年,获匈牙利政府文化部授予的李斯特纪念奖章。他曾先后指挥了贺绿汀、马思聪、罗忠榕、吴祖强、陈培勋等中国作曲家数十首交响乐作品的演出,并在国外演出《黄河大合唱》、《山林之歌》等20余部中国作品,曾与国际演奏家奥依斯特拉赫(Oistrakh)、梅纽因(menuhin)、斯特恩(stem)、马友友、尼古拉耶娃(Nikolayeva)、施塔克曼(stackman)及中国的傅聪、刘诗昆、沈湘、郭淑珍、胡坤、吕思清、薛伟等数十位音乐家合作演出。</p><p> 多年来,李德伦致力于交响乐的普及与发展,他在北京、天津、广州等20多个城市组织乐队训练演出,促进一些地方如北京市、山东、内蒙乐队的建立及北京音乐厅、广州音乐厅的兴建。并到全国各地大学,工厂及机关团体举办“交响乐讲座”。</p><p> 李德伦曾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艺术指导,常任指挥、中国交响乐团顾问、北京交响乐团顾问等职务。</p><p> 李德伦于2001年10月19日病逝于北京。</p><p> (王雨华)</p> <p>《延安文艺协会向燕化公司赠送的礼品中有一幅题词“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书法作品。公司领导吴协刚和吴仪向大家展示这幅作品,表示要永远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王雨华 摄(1987.2.12·燕化公司)</p><p><br></p><h1><b> 《延安精神永存》</b></h1><p><br></p><p> 《延安精神永存》,拍摄于1987年2月12日。 </p><p> 这幅照片表现了党委书记吴仪和经理吴协刚代表燕山石化公司接受中国延安文艺学会赠送的“艰苦朴素 勤俭建国”书法作品时的情景。</p><p> 1987年2月12日,中国延安文艺学会组织的慰问演出团一行50多人来到燕化公司,与干部职工进行联欢,共度元宵佳节,同时对广大职工进行慰问演出。公司党委书记吴仪、经理吴协刚、副书记刘志峰、工会主席王振忠等热情接待了延安文艺学会的老战士们。向他们介绍了燕化公司的生产建设和职工的生活情况。 </p> <p>《中国延安文艺协会组织的慰问演出团一行50多人来燕化公司进行慰问演出,与广大干部职工共度元宵佳节。燕化公司设宴招待延安文艺老战士们,吴仪书记给客人敬酒》王雨华 摄(1987.2.12)</p><p><br></p><p> 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属文化部领导下的社团组织,成立于1986年,是由曾在延安战斗、工作过的文艺老战士为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而组织的一个群众性团体。学会的成员多已年过古稀,最小的也已60多岁。 </p><p> 老战士们上午参观了东炼、东风、前进等厂,下午老战士们和公司数百名机关干部一起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会。延安时期颇有影响的著名老歌唱家、表演艺术家李波唱起了脍炙人口的《兄妹开荒》,当年以演唱“蓝花花”闻名延安的刘燕平唱起了《赶牲灵》、《刘志丹》,孟于、欧阳山尊等也表演了拿手的节目。观众中有人随着熟悉的曲调轻声哼唱,时而还忘情地叫好。一位青年工人说,这些年过花甲老同志的表演也许不如当年了,但他们的歌声使我们感动,也觉得与延安精神靠近了。 </p><p> 联欢会上只备一杯清茶,但近三个小时的活动却没有一人中途退场。联欢会结束时,许多人自发地站起来,鼓掌欢送老艺术家们离去。 姚雪垠、尹瘦石、崔子范等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一批中青年艺术家也热情前来参加演出。 </p><p> 著名书画家尹瘦石、崔子范、李琦等和大家一起举办了书画笔会,当场创作了多幅书画作品赠送给燕化公司。 </p><p> 晚上,中国延安文艺学会组织的慰问演出团在燕山影剧院为燕化公司1800多名干部职工举行了一场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慰问演出。著名表演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下午专程从市里赶来,为燕化职工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p> <p>《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专程从市里赶来,为燕化职工演出了精彩的豫剧清唱》王雨华 摄(1987年2月12日)</p><p><br></p><p> 演出结束,公司党委书记吴仪和经理吴协刚代表燕化公司向延安文艺学会赠送了一面锦旗,上面书写着“继承延安精神 开创一代新风”十个大字。延安文艺学会则回赠了一幅写有“艰苦朴素 勤俭建国”八个大字的书法作品。在吴仪和吴协刚把这幅书法作品高高举起展示给现场的广大燕化职工观看时,我迅速拍摄了这幅照片。 </p><p> 画面上,吴仪书记和吴协刚经理显得特别激动。吴仪在答谢讲话时说:“我们一定要发扬延安精神,继承革命传统,提倡艰苦朴素作风,努力奋斗,把燕化公司建设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p><p> </p> <p>《演出结束后,吴仪、吴协刚、刘志峰上台祝贺演出成功,向延安文艺协会赠送了锦旗和画毯。吴仪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王雨华 摄(1987.2.12)</p><p><br></p><p> 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著名剧作家陈明(丁玲的丈夫)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都是曾在延安扭过秧歌、跑过旱船的。坚持为人民服务、深入生活的方向要许多人去实践,去身体力行。希望延安精神能够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p><p> (王雨华)</p> <p>《徐肖冰与侯波:伉俪摄影家》 王雨华 摄(1986.4.12)</p><p><br></p><h1><b> 《摄影家伉俪徐肖冰与侯波》</b></h1><p><br></p><p> 《摄影家伉俪徐肖冰与侯波》,拍摄于1986年4月12日。 </p><p> 这幅作品表现了著名摄影家徐肖冰与侯波伉俪相亲相爱、相伴终生,虽已暮年,但为了钟爱的摄影事业仍孜孜不倦追求创新的大师品格。 </p><p> 徐肖冰当年已70高龄。1937年秋,他扛着35毫米的“菲尔莫”电影摄影机和吴印咸老师送给他的“雷丁那”牌照相机到了延安,1938年加入“延安电影团”,是我党创建电影机构的最早成员之一。他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电影摄影大师,又是一位有影响的摄影艺术家。侯波当年62岁。1949年以后,她在中南海主持摄影科工作长达12年,为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成为我国著名的女摄影家。 </p><p> 这幅作品是我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一次集体采风活动中拍摄的。徐肖冰与侯波夫妇后来应我之邀,来燕山石化公司举办了他们在北京的第一次摄影艺术作品展览。</p><p> 1988年2月12日至3月3日,燕化公司隆重举办了首届职工艺术节,主要内容包括:职工业余和北京市专业文艺团体演出,职工书法、美术、摄影、集邮、盆景、根雕展览,还有元宵灯会、花会表演等。著名摄影家徐肖冰与侯波夫妇也应邀前来燕化公司举办了他们的首次摄影艺术作品展览。整个艺术节期间,参加活动和观看展览的燕化职工及周边的房山居民达到空前的20多万人次。 </p> <p>《徐肖冰 侯波与燕化公司领导在开幕式上合影》王雨华 摄(1988.2.12)</p><p><br></p><p> 我因为早在1983年就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与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的徐肖冰比较熟悉。当他听说我们燕化公司将要在1988年春节期间举办首届职工艺术节,其中还有职工摄影艺术展览时,便非常感兴趣。他表示,他和夫人侯波也可以拿出一些摄影作品到燕化展出,“算是为工人群众服务嘛!”我听了之后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p><p> 当时,我与另一个朋友就与徐肖冰商量了展览内容、展出形式和展览规模。回到公司之后,我马上向党委书记和宣传部长作了汇报,他们也非常高兴,同时表示一定要把展览办好。 </p><p> 燕化公司首届职工艺术节综合展览部分安排在新建成还没有投用的燕化商业大楼举行。“徐肖冰侯波摄影作品展览”占据了整个二层大厅,共展出他们夫妇俩创作的200多幅作品。展览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延安时期的照片,第二部分是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照片,第三部分是建国以后革命领导人活动的照片,第四部分是近年来拍摄的一部分彩色风光和人像照片。这些作品反映了两位老摄影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新闻摄影领域收获的丰硕成果,不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更具有极其重大的史料价值,其中前三部分的许多作品已成为国家档案馆珍藏的历史文献。 </p><p> 为了办好这个展览,两位老人不辞辛苦,特意从市里赶来指导布展,并参加了展览的开幕式。 </p> <p>《徐肖冰向吴协刚 曹湘洪等燕化公司领导讲解展出的作品》王雨华 摄(1988.2.12)</p><p><br></p><p> 在整个艺术节期间,前来参观“徐肖冰侯波摄影作品展览”的人流总是络绎不绝。那些开国元勋的群像,那些抗日英烈的雄姿,那些壮丽山河的画面,记录了抗日战争和建设新中国的真实情景,再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既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又使人们受到了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 </p><p> 他们夫妇俩的摄影作品展览为燕化公司的艺术节增添了无限荣耀、无比光彩。 </p> <p>《燕化职工观看徐肖冰 侯波摄影展》王雨华 摄(1988.2.12)</p><p><br></p><p> 徐肖冰、侯波夫妇在燕化逗留了两天,受到公司领导的热情接待,也与燕化公司的摄影爱好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p><p> 在这两天里,我大部分时间都陪伴在徐老和侯老身边,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老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职业摄影家的专业素质。我还为徐老和侯老拍摄了许多有纪念意义的照片。</p><p> (王雨华) </p><p> 附:我和蒲忠当天拍摄的另外两张照片。</p> <p>1.《徐肖冰认真地给热情的观众签名留念(左一为蒲忠)》王雨华 摄(1988.2.12)</p> <p>2.《侯波(右三)与燕山摄影协会会员聊天(右二是我,左一是孙毅)》蒲忠 摄(1988.2.12)</p> <p>《燕山集邮协会秘书长张力向燕山油化报记者于维亚介绍自己的邮票》 王雨华 摄(1988.2.12)</p><p><br></p><h1><b> 《燕山集邮协会秘书长张力》</b></h1><p><br></p><p> 《燕山集邮协会秘书长张力》,拍摄于1988年2月12日。</p><p> 1988年2月12日至3月3日,燕化公司首届职工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集邮、盆景、根雕等展览在新落成还没有投入使用的燕山商业大楼里隆重举行。由30多部专题邮集共3000多枚邮票组成的邮展,集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堂,令参观者受益匪浅。一批批观众在炼油厂集邮爱好者张力展出的48幅龙年首日封和明信片前流连忘返,不断地发出一声声惊叹:“呦!这么多龙。”“嘿!全是张力的。”更有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中小学生在同伴间相互议论:“你看龙票、龙图案、龙字,嘿!连邮戳都是龙。”“张力真行!”“张力是哪儿的?他怎么收集了那么多的龙?”</p><p> 张力当年30多岁,时任燕化公司炼油厂油品车间党支部书记,同时还担任北京市集邮协会邮展委员会学术委员和燕山集邮协会秘书长。</p><p> 张力从9岁开始集邮,到1988年已经坚持了20多年。他收集保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所有邮票,足有几万张,并把它们分十几个专题保管。如《新中国奠基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中华健儿威震体坛》等。此外,他还收集了许多国外珍稀邮票。张力说,这些邮票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每枚邮票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是为纪念某个人,有的是为纪念某个事件而发行的。收集整理邮票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p><p> 为了在龙年到来之际把全国各地的首日封和明信片上种类繁多的龙的形象献给公司首届职工艺术节,张力利用全部业余时间,把同全国各地邮友交换来的首日封和明信片逐一进行整理、分类和注释,整整一个星期,他都是夜里2点以后才入睡。现在,邮品如期展出,他的展品在龙年伊始为观众展现了多姿多彩的龙的形象,增添了艺术节的热烈气氛,他感到十分欣慰。另外,他在给“龙”的专题邮票进行注释时,增加了邮品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比如,他在整理展品时,发现有两个首日封的邮戳上都印有“龙潭”二字,一个首日封是江苏南京发行的,另一个首日封是吉林省吉林市发行的。张力就在注释时写道:“两个首日封上的邮戳名均为‘龙潭’,一个在江南,一个在东北,可谓妙趣横生。”通过类似的注释,把有关龙的传说和龙的知识传播给广大观众,也是他作为集邮爱好者在精神上的享受。</p><p> 在这次集邮展览上,张力参展的两部分展品,一部分被评为一等奖,一部分被评为二等奖。他衷心地感谢大家对他的鼓励,同时也希望各级领导和群众进一步支持燕山集邮协会的工作。 此照片是在《燕山油化报》记者于维亚采访张力时在邮展现场拍摄的。</p><p> (王雨华) </p><p> 附:我当时拍摄的其他几张照片: </p> 1.《燕化职工群众在认真地观看艺术节上展出的集邮作品》王雨华 摄(1988.2.12) <p>2.《张力(中,戴帽子)向北京市集邮协会客人介绍参展邮品》王雨华 摄(1988.2·燕化公司)</p><p><br></p><p> 第7辑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