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微创意:课前三分钟,打造学生秀场。

Crystal-hp

<p>班主任微创意:“课前三分钟”,打造学生“秀场”</p><p>一、“课前三分钟”:德育可以无形,润物必定有声</p><p>所谓“课前三分钟”,是指班主任根据班情,利用课前零散时间或辟出课堂40分钟的前三、五分钟时间,专门组织开展蕴含教育契机和内涵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该创意摒弃简单粗暴的说教、有板有眼的啰嗦,而是针对学生身边鲜活的教育契机,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小活动、小项目、小互动。</p><p><br></p><p>从发展维度看,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趋向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儿童观点采择的适当干预,能正向引导其价值观的发展。班主任要成为塑造小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常态化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p><p><br></p><p>小张和小李昨天放学时打架了,有孩子来汇报了怎么警示所有学生?</p><p>小徐早上进校主动和值日老师打招呼,被广播表扬了怎么引导大家?</p><p>调皮的小王几次进教室都把门“咣当”一关不准后面的同学进来,怎么不让大家效仿?</p><p>有些逆反的小薛做操时故意“手舞足蹈”,引得后面的男孩子跟着瞎做,怎么处理?</p><p>……</p><p>德育无形,润物有声。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在真实地发生着,有心的班主任就会善于抓住每一个现象或个例,有的放矢地纳进“课前三分钟”的内容里。</p><p><br></p><p>二、“课前三分钟”:占课不是本意,调和方为初衷</p><p>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不能持久做到注意力集中、专注,所以用三、五分钟进行教育,效果是明显的。但是,这会不会占用了学生课间休息的时间,剥夺了学生放松调节的自由;就是放在课上分出的三、五分钟时间,又会不会是在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p><p><br></p><p>占用时间不是班主任的本意,让学生得以从中受益才是初衷。小学生在校学习6小时,如在校就餐时长就将达8小时,且是以课堂静坐听讲的时间居多,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难免会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形。与其抱怨学生难以教育、听课效率不高,不如另辟蹊径,尝试新的实践路径。</p><p><br></p><p>可以是督促学生整理好文具、书本,养成上课前的准备习惯,静等上课;</p><p>可以说天气变化,提醒家人添衣盖被、雨天防滑;</p><p>可以聊个人卫生,小刚的短发显得有精神,小方的指甲剪得很干净;</p><p>可以话节日,劳动节去哪儿出游,儿童节怎么来庆祝;</p><p>……</p><p>“课前三分钟”的形式不用刻意,效果才显用心。班主任还可以安排讲几则小故事、名言、警句欣赏。一个故事,能让学生们课间多了津津乐道的话题;一句名言,或许会让学生们记得很长一段时间。精彩的“课前三分钟”,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转移到课堂上来。</p><p><br></p><p>三、“课前三分钟”:单一不是全部,全科融合育人</p><p>“课前三分钟”创意,要的不仅仅是班主任单一的德育实践来彰显班级管理工作的高超智慧,还要引导、动员所有的科任老师都能参与进来,将“课前三分钟”安排进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堂,将课堂四十分钟变为“3+37分钟”的教学模式,从而拓展该创意的实际作用,即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转向全面培养能力、展示才艺、培养自信的“学生秀场”。</p><p><br></p><p>数学课,数学老师可以开展口算小比赛活动,屏幕出示口算题目或是口算本,限时三分钟完成,当堂出结果每天一评比;开展“小老师”精讲数学题活动,每次两、三名学生,各讲一道易错题,让“学进去、讲出来”的学习理念轻松实现;开展学习经验或优秀作业介绍活动,强调了作业方法的同时,还用表扬先进激励了大家。</p><p>英语课,英语老师可以开展“一分钟新闻口语发布”活动,既让学生关心到了时事,还练出了英语口语的水平和大大方方开口表达的胆量;开展“每天一故事”活动,按着学号或抽签安排一名学生讲一则英语小故事,时长不超过三分钟;开展“每天一首歌”活动,学生放歌一首,老师打着节拍、众人和唱,英语训练的教学目标愈发接近。</p><p>音乐课,音乐老师可以开展“才艺表演”活动,自由报名,每天限定人数,时间可以从三分钟延长至五至十分钟,增强展示学生的技艺与自信心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孩子坚持发展才艺的决心;开展“经典赏乐”活动,每天一首曲子,静静地聆听,音乐老师加以三言两语地点评,陶冶着学生的稚嫩心灵。</p><p>……</p><p><br></p><p><br></p><p>教育学生不是班主任的专利,所有的课程都有着育人的功能,所有的教育人都有着育人的责任。班主任要整合学科资源,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也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课前三分钟”创意能从一定程度上赋予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锻炼到学生,利于学生的正向成长。</p><p><br></p><p>四、“课前三分钟”:有的方能放矢,全面发展素养</p><p>一般人对于班级管理的理解是,铃声一响,学生就会迅速回到教室并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而事实是,眼下的小学生并未受到过于规矩的纪律约束,尤其是上音、体、美等术科课前,异相丛生:</p><p><br></p><p>铃声响起才起身去上厕所;</p><p>说说笑笑,全然不当回事的;</p><p>抢夺学习用品搞恶作剧的;</p><p>探头探脑窥视窗外的……</p><p>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每堂课前班主任或老师都要停下来整顿纪律的话,完全可以有效地组织开展“课前三分钟”,只有激发出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获得意料中的效果。且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应对,以保证创意实施的效果,以语文为例加以解析。</p><p><br></p><p><br></p><p><br></p><p>低年级:吵闹的课堂可能会超出想象,小朋友个人的自信展示能让喧闹声立即得以安静,羡慕守纪律的孩子得到了上台的机会,也在老师的刻意安排下,让那些略显胆小、不说话的小朋友变得开朗、大方、自信。也许就是简单的“临时说话”,也能展示小朋友充满鲜活色彩的趣味生活。</p><p>中年级:“日记分享”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了他人的生活题材,坚持不断分享,自然而然地产生成就感,也充实了孩子们的作文素材。“美文推荐”活动,可以注重句段评价的环节,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也易于让老师捕捉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进行思想教育的引领与渗透。</p><p>高年级:“每日辩论”活动则更具针对性,让追求个性张扬、思想独立的高年级学生也能得到肯定、认可、尊重、理解的评价;“一天一演讲”活动可以展示孝敬父母、爷爷奶奶的故事或做法,在真实事例中悄然引发学生内心的良善。</p><p><br></p><p><br></p><p>多年的实践显示,“课前三分钟”可以有效调节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可以调节沉闷的课堂氛围,带来新鲜“空气”,激发热情;可以增加班主任和授课老师组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课前三分钟”最重要的是,指向的是学生真实的发展需求,实现的是学生真实的素养发展</p><p><br></p><p><br></p><p><br></p><p><br></p>

三分钟

学生

班主任

老师

开展

课前

课堂

小学生

创意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