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重温孔子教育思想10句

G.HUANG_lt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教师节有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重温孔子教育思想10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黄国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师节,重温孔子关于教育的一些重要思想,非常重要,可以温故而知新:</p><p class="ql-block">1.有教无类,2.学无常师,3.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4.学以致用,5.实事求是,6.言传身教,</p><p class="ql-block">7.教学相长,8.寓教于乐,9.举一反三,</p><p class="ql-block">10.德育为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1. 有教无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子曰: “有教无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论贫富、地位、职业、智愚,都应该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管你是谁,只要有一条干肉拜师,我都会收他做弟子,努力教诲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字经》里讲:“性相近,习相远。” 每个人其实出生的时候都相差并不多,但是后天教育条件的巨大差异,使人们的命运,竟成天壤之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私学自孔子始,以前学校只收贵族子弟。孔子的办学方式打破了当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公平。人类平等,首先就在于教育平等和法律平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育不公,必然造成社会阶层固化,贫寒子弟上升无门。这一方面窒息社会创造力不利社会发展,另外还会积聚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教育公平,阶级流动,仍是中国和世界许多地方的重要话题。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有教无类”始终只能是一句口号;即便“有教”,教学资源的巨大差异,必然仍会造出“有类”,被教育者的分槽喂养,自然仍会成为不同物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育资源不平等,寒门难出贵子,阶级固化,跃迁困难,仍是当今中国与世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2. 学无常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不但“有教无类”,而且“择师无类”,所有人都有受教育权,所有人也都有可能成为教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一同走路的三个人,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人无常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指出每个人身份不同,各有长短,师生角色是可根据所学内容时有变换的,这正是对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阐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博士其实是窄士,专家离开自身专业,往往比常人还无和。神箭手鄙视卖油翁,但看到老人以杓子从高空往葫芦里灌油而点滴不漏,目瞪口呆,其实,“无他,惟手熟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仅优秀者的成功可供我们学习,失败者的经验也可资我们借鉴。事实上,任何人的任何思想和行为,都可作为我们审视而有所得的资源。随时随地发现可学习的对象,对学生和教师都十分重要。留心处处有学问,虚心人人皆老师。这理论上和事实上都是真实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孔子很清楚自己在耕田种菜上不如农夫。但显然,他认为樊迟缺乏远大志向,因为学“礼义信”远比学稼圃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特定社会,对特定人,所选择的学习内容与所选择教师的价值,与该环境的价值系统有很大关系。知识和教师,在商业社会,都是明码标价的。正因为如此,现今的年轻人没人甘心去学在生产线上拧螺丝。尽管一些蓝领的技术与学问,并不比许多白领岗位少,同样不可或缺,这也是呼唤“大国工匠”之声不时在耳的原因。能干蓝领所得不如无能白领的情况,必须扭转,德国是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越来越看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有创新意义的知识和科技人员,在推动社会发展上巨大的关键性作用,并非一般人可同日而语,这也是他们日益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对的,我们要学会发现周围所有之人的所有可取之处,懂得学问无处不在。同时又要明白学以致用的必要性,切勿自恋“屠龙术”,为之贴上“无用之用”的标签,自欺欺人。要学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有效选择对自身及对社会的发展有意义的学习对象与学习内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3. 因材施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教无类,学生的层次自然就会有诸多差异,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资质,不同的知识能构和能力结构,不同认知取向,不同人生规划,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量体裁衣,方能收到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该马上去做吗?” 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冉有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 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孔子认为: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要激励他勇敢行动;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要限制他太过刚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育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可以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教学对象往往方枘圆凿,格格不入,效果自然不佳,甚至毫无成效。常说教师要吃透两头,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便是此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多偏科的学生,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我们“因材施教”的程度还不够。其实每个人都有极大潜能,只是往往教师未能识璞理玉,用人单位又未能使之各得其所,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化学工程师眼里,没有废物。在好教师面前,应无差生。不同材质,加工不同,用途不同。因势利导,才是正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普适性的标准化教案,最为省事。真正的因材施教,需要教师极大时间与心血投入,而且是个无底洞,纯属良心活。在目前中学看重升学率、大学看重论文的背景下,面对如此考核系统,大多数教师难以真正在因材施教上去作几无回报的投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要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教育,要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教育。用同一个模子去制作,很可能产生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成果,或者残缺扭曲的僵化产品。因材施教,说易行难,只有在比宽松的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才能得到真正实施,使学生扬长避短,自由发展,各得其所,才智与积极性得到最大发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4. 学以致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 “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却不能独立地办交涉。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行重于言”更是著名的清华校风。只是知道却不行动,那么就等于不知道。那些不能实行的所谓知识,也不是真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领悟,一个人才能真正学有所成。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屠龙之术,是没有意义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一个人学习并且实践,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尽信书,不如无书。”而且,“如今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书呆子,而是培养那些知行合一的人,能创新的人,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益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论文们迟早都会被证明大多数是错的或至少是有问题的,书上和老师所说的,即便是对的也都是有条件的,而我们并不充分了解其成立的条件。我们现在最流行的是灌输无用的陈旧知识,最缺乏是能结合实际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唯上、唯名人、唯专家的深度迷信,正在开始崩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还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现在的人学习一心为了炫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学习是为了炫耀,故弄玄虚,夸夸其谈,摆出学富五车的架势,当然也能唬住不少人,骗取一些名利,但其实充其量只是一些会走路的书架。学习应该实实在在地提高自己,获取真知,解决问题,为社会作有价值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用之用”是有的,但千万不要把这个当成遮羞布,自欺欺人。多数“无用之用”真的是无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年国外多个研究领域都谈到“问题取向”,包据教育学,也许对我们会有启发。人类通过知识的生产、积累和传承,得以解决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当知识生产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何保存和传承知识就成为一个问题。“学科”就是人类对已获知识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科”一旦定型,其结构就可能具有保守性并与实践相对脱节,产生固化因而僵化的“范式”。当前学术界的一种不良学风,就是仅从“学科体系”所提供的一套概念范畴、公式原理、理论观点出发,在自己设定的领地里自说自话,使问题演变成研究者头脑中的思辨之物,最终淹没隐匿了问题,成为词语游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把学科与问题、研究者与演践者连接起来,应当有一种桥梁一一知行合一。知识本身来自问题,现在如何提高“问题意识”,从实际问题切入,运用和创造知识?这是“学”与“用”结合而且不断迭代的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在王阳明更深刻、更激进的“知行合一”理论中,二者并非可用桥梁连接,而应本为一体:行在知中,知在行中;行外无知,知外无行。这里的“知”已超越了语言文字的表述,“行”亦已超越了物理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问题导向”现在也时见报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问题取向”与“问题导向”并非完全同一回事儿,前者更多是研究的思考,后者更多是实践者的思考,但殊途同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5. 实事求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学施教,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甚至弄虚作假,是做学问最大的敌人。学风,是教与学的第一要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庸》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其中的“学,问,思,辨,行”,就是一个求是并落实到实践的完整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纸面上说得头头是道的东西,貌似完全自洽,未经大规模深入实践,都仍是可疑的。诺贝尔物理奖不发给未经实验证明的理论,无论这种理论何等轰动。《科学》和《自然》是权威杂志,但其中大多数论文经多年实践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或是有问题的。目前战疫中,疫苗必须通过三期人体试验方可上市,第三期参试者要以万计,证明疫苗确实有效无害;昨日牛津研制的疫苗三期试验,有一人反应强烈,即被立刻叫停,虽然订单已过10亿英镑。可见从“实事”求得“是”,是一个艰辛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术规范在教学中至关重要。抄袭作业,在哈佛一经发现,即予开除。作业所有提及观点、数据、事例,必须具体说明来源,以便核查。一篇文章涉及的事实和数据,如无法追溯,如何相信,如何将其作为进一步探索链中的一环?学术规范示其诚,唯诚能见实事,唯诚能求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授错误知识,乃教师大忌。但现在网络上却有无数人(包括不少教师)在传播铺天盖地的谬误。帖子上的信息不辨真假,大量无头帖子根本没有信息来源,以讹传讹,误人误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实事求是”中的求,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或归纳,或演绎,由材料到结论。看似简单,其实问题多多。現在物理学家越来越对“因果关系”的性质及其有效性产生很大怀疑,基于统计的大数据科学也发现人工智能的黑箱极不透明,缺乏可解释性。而我们的人文社会学科,从来就是抓几件事儿就能得出个重要结论,其间填塞和隐含了大量想当然。如此求知,实在可疑,我们的思辨能力,需要大大提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哗众取宠之心,必无实事求是之意。最近所谓“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便为社会诟病。有些人文社会类文章生造许多连他们自己也未必明白的术语,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绕来绕去,把简单的事情故意复杂化,以此为学问,被批评为“不会说人话”、“不会说中国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风亦有不良者,夸夸其谈,信口开河,东拉西扯,自我吹嘘,都是。故此人们常说为学要谦虚严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良文风,不良教风,都是不正学风之反映。要正其心意,方能实事求是。虚假与浮夸的东西,可以喧嚣一时,但无法取信一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6.言传身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论语》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想要教育别人,就必须以身作则,而不是一味说教。为人师,必须树起老师的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好教师不仅授业,而且传道,不仅教做事,而且教做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他为人为学的精神,而不是他传授的具体知识,照亮学生的事业与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为师表,行为世范。教师无论什么情况下,即便无人监督,都坚守自己的本分,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不追求过份的物质生活,立志高远,谨言慎行,严于治学,勇于创新。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传授做人、治学的道理,此即所谓“教书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重视教育,是文明社会的根基。社会尊师重教必须保证教师不仅衣食无忧,而且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但教师本身应该有超脱世俗的心态。教师要行为世范,能安贫乐道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对饮食起居不甚在意,每天学习耕作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自己周游列国,曾被敌人围困。乱军之中,几乎饿死,孔子却也不愿改变他的志向。面对学生,也是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人只有不甚在意外在的浮华,才能专注内心的安宁,专注做好该做的事情。孜孜以求名利,追逐世俗物欲,无法安心做事,而且往往会导致最终身败名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育不是一个谋利的行业,教师也不是一个可以大富大贵的职业,只是照亮别人前程的蜡烛,要远离名利场的蝇营狗苟。如教师孜孜追求名利,甚至将学生与家长当成谋利对象,则师生关系全然变味,师道尊严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目前世界现实却是进入了商业社会、消费时代,物欲横流,诱惑多多。学校也不同程度受到市场经济冲击,已非净土,对学校与教师都是更严峻的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选择了这一行,就要放弃大富大贵的想法,淡泊名利,专心致志授业传道。与人为善,授业传道,就是人生最大收获,最大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坚守正道,才能火尽薪传,只有这样才能把文化和文明传承下去,这本身就是最大快乐,最大幸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7</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教学相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礼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只有:“学而不厌”,才有足够的能力“诲人不倦”。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一个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更是如此。这就是教育者要先受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不可以已”。孔子一生不曾停下学习的脚步,三次拜访老子请教,反复研读《易经》,穿竹简的牛皮绳都被磨破了很多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壶水,才能居高临下,才能既熟悉所教内容细节,又洞悉相关知识全局,还了解其发展动态。好的老师都应是饱学之士,而且不断获取新知,更新知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在掌握动态全局中教授具体知识,才能处理恰当,举重若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学相长”从教师角度而言,首先当然是要自己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升能力,除了一般意义的学习,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善于向学生学习,二是注重从学生中得到启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师应当比学生高明,总体上没错。但前面谈到了“学无常师”,能者为师。学生也可能有值得老师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在信息时代。本人使用电脑的知识,最早就是上世纪从学生那儿学来的。学生有不同的环境和经历,某些所知超越教师完全可能。在数字化的今天,学生掌握的某些知识和技能,远超教师,已是现实。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师生在获得知识的能力上有可能出现反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未必是空话。西方有个词,叫“后喻时代”,即指不是由年长者向年轻人传授知识而是传授方向相反的时代。教师应放下架子虚心争取这样的“相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学相长很重要的另一面,是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那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到新知,取得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只能在创造性的教学中养成,教师上课不能全是依样画葫芦,照本宣科。师生互动就是一个“相长”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们主张启发式、讨论式,反对满堂灌,除了促进和培养学生思维之外,在这种师生讨论中,教师有可能从学生互动中发现一些独特的问题,独特的思路,交锋碰撞激发的火花,有可能开辟新的探索。有不少问题是教师不能当堂解答的,甚至从未考虑过。这对教师本身学问的深化与提升大有裨益。对教师而言,这是很重要也很有利的“相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8. 寓教于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某些知识的人,不如喜欢求学的人;喜欢求学的人,不如以探究为最大乐趣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到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才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才会具有无穷的探究的原动力。好的老师都懂得调动学生的兴趣,当然,这首先在于教师深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工作,乐在其中。好的学者都有极强的好奇心,求知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小孩都有好奇心,他们会问十万个为什么。特别是小男孩,天性好动手,家里的钟表电器常常毁于他们的拆卸。如能由此好好引导,就是天生的动力。但可惜大多数此种学习的原动力却毁于教育。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好玩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以为,上课插科打诨,就是幽默,能吸引学生兴趣。其实不然,接受过程的娱悦性只是皮毛,深刻持久的兴趣,恐怕还在于点到好奇心求和欲的痛点,在于借助风趣的语言、生动的实例揭示学习内容的深层奥秘,特别是提出一些有趣而尚无解的问题,激发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大学对毕业生调查,四年大学哪门课程哪些内容印象最深,结果学生们茫然不知所答。其实每门课程都会传授某些知识,但学生未必留下深刻印象。人们都有经验,某些课程,具体内容过后大多忘了,只是某个例子,老师某句话给自已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甚至是激发自已选择了人生的某个方向。比如陈景润毕生取得成就的课题,就源于他中学老师课堂上的一个问题。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深层兴趣,这是一把火,是一盏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过,学生稟性各异,教师的名声甚至丰采、妙趣横生的讲授、学生受到的鼓励、课程的休闲属性、知识的社会价值,也都有可能成为激发兴趣的不同催化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论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只有把教与学都看成其乐无穷的事,才会终身不厌不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何止学习如此,工作也是如此。人们对有兴趣的工作才会乐此不疲,否则只是为了谋生不得已而为之,打不起精神,盼下班,盼周末,盼退休。所以马克思说到共产主义人们的劳动不再是一种负担,工作和兴趣已经融合为一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9.</b><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举一反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学生对问题经过积极思考,正处于急于解决而又将通未通的胶着状态,这时教师才对学生适时给以点拨,在关键处帮助开启思路。当学生对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正反复琢磨,但想说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句表达,这时教师才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和思路,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生如缺乏悟性,教一得一,不能泛化,不能利用想像力而融会贯通以及拓展,那么就比较难成大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能启能发,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举一而反三,这是一个由此及彼们过程。愤启悱发,举一反三,准确、深刻、完整、形象地说明了有效学习的动态心理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要注意时机和方法。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经反复思索仍不得其解,陷入困境,此时教师方予以提点引导,使之在山穷水时豁然开朗,有如醍醐灌顶,画龙点睛,临门一脚。这就是“启发”。从孔夫子到毛泽东,都提倡“启发式”,而反对“填鸭式”、“灌注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自主思考而获得知识,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本身,而且同时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还必须培养能力。前者是“鱼”,后者是“渔”。我们很多的课堂教学设计,只考虑了授鱼,根本没有考虑授渔。启发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自然更为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学不能一味搞““满堂灌”。教师不是演员,是导演。灌注式的知识传输,只能使之记忆一些现成的表面的知识,而缺乏对独立学习能力的训练,无助于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些内在能力的形成,而非仅现成知识的获取与堆积,才是教育的真正成果。所以有人说,教育就是离开学校之后,忘掉所有具体知识所剩下的东西,这东西应该就是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启发、引导,授人以渔,不仅是鱼,学生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透过现象,领悟规律,得其精髓,发现底层逻辑,才能从一到三,进而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返三,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表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只是会行走的书橱,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大而不当的理论,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掌握大量可靠的基本事实,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习不是堆砌记忆一些现成术语和规则。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要结合,缺一不可,这是创新的基础。学习前贤所得,借助前人肩膀,只是学习起点。同时还需有批判精神,开拓勇气,探索新知,继往开来,才能科学日新,人文日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把“上课”理解为就是“讲课”,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以“讲”为主要方式,把教学理解为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的知识传授。殊不知这种广泛的传统无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动性,压制了学生的活力与创造性思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讨论式”也是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所提倡和实践的教学法。一部《论语》,就是教学讨论的实录。毛泽东在抗大也是大力提倡讨论式教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单向灌输的教学,把学生当成教师灌注的容器,全然没有互动。教师在那儿自说自话,课堂里没有形成思维对流的互动,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即时状态,更没有思想碰撞。大多数课上偶尔的简短提问,并没有思考深度,只是为提问而提问。有些课内讨论,看似热闹,但也缺乏实质性的探索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启发,可以存在于没有互动的教师的单向叙述。讨论也可能未必有启发性。但在课堂上设计一小段教师讲述,或设计一次有启发性的分组讨论,是极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有足够水平,化费许多心力。关键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灌输式”的教学从来就不是好的教学。在网络时代,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这种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很快就会被终结。在数字化迅速普及的今天,所有人类古今已有知识在网上的获取,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既快捷又低廉。没有一个教师能拥有比已经数字化的资源更多的知识,包括他的专业领域,除非他新近又有未发表的发现与发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已经不值钱,只会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成为多余。重要的是发现新的知识和对知识的有效运用。学生已不再需要教师传授已有知识,学生需要的是学会自己去获得知识、扩展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对此,我们不可懵然不知。这不仅是百年之变,而且是千年之变、万年之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10. 德育为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孩子孝顺仁厚,诚恳诚信,爱护别人,做到这些才能开始学习文化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品永远重于能力。一个人能力再强,人品不好也是没用,甚至是有害的。古人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人们期望、默认,但实际上是误解,即学历越高、知识越多,品德越好。学历及知识,似乎应该但事实上未必与道德成正比。人们的社会感受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能有量化研究,也许更能可悲地说明这一点:卑贱者不仅最聪明,而且最善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品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能力却永远弥补不了人品上的缺陷,甚至为害益烈。不断见于报端高学历名校学霸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甚至弒母弑师者,着实令人触目惊心。乃至群众中流传“只怕流氓有文化”的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大声呼唤人文教育。这是对的,但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以为人文教育就是多读一点唐诗宋词,多读一点古书,让学生去背《三字经》、《弟子规》。后来人们发现,不少“国学大师”品德还远不如寻常百姓。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古书里是有人文精神,却还要看你怎样去读,怎样去讲。人文精神远不仅在古书中、文章里,更在广大民众的实际生活之中,如何发现、挖掘、宏扬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人文精神,远比扒拉故纸堆更为重要。人文不是文人,不是文人之文。人文就是生活,润物细无声,德育当如春风化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书育人,是两个方面,又是融合为一的。上课光传授一些知识,不是真正的教师。师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首位。在网络时代,在AI时代,教师传授已有知识的功能,正在被迅速取代,即将被几乎完全取代。在AI时代,“育人”几乎会成了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引导学生把握获取与运用知识的智慧之外,帮助学生“对齐”恐怕是很重要的工作,就象让AI与人类价值观“对齐”一样。AI时代的安全,有赖于AI“对齐”工程的推进与落实,否则AI就会异化成无意的杀手,成为人类的掘墓人、终结者。我们的“德育”,某种意义上,就是AI行业里的“对齐”,让AI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对齐”,与设计者们的期待“对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品是一个人立身的根基,是一个人处世的灵魂。德育为先,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无不如此。德育涵盖广大,从日常一言一行的细微处开始。毫无疑问,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复兴时代,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然应该成为德育的首要和核心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9-10</p><p class="ql-block">《碎片•随想集》(202009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