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伊始,幼儿园迎来了小班新生,每个入园的早晨,孩子们有着各种难过,家长们也有着各种不舍,面对人生中的第一次离别,家长们是怎么想,又该怎么做呢?三六五平台的专家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帮助和指导,下面是小班家长们的感悟。 付一妈妈 <br><br><div>从9月1日开学到现在,孩子已经正式入园三天啦。作为一名新生妈妈,其实也还好吧,毕竟这个是家里的老二啦,已经有了老大的经验,多少还是会有一点焦虑。孩子在家不爱吃饭,担心他能不能吃饱脾气有点倔,不知道在幼儿园有没有哭闹,和小朋友们相处得如何?<br>刚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配合老师的工作,在老师的组织下,前两天有幸听了李江美老师的专家讲座,《陪你走进幼儿园——新生爸妈别焦虑》,从专业角度给新生吧爸妈坚定信心,解决焦虑,李老师讲得很好到底是孩子依恋我们,还是我们依恋孩子,这是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父母,在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我们要学着放手。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而且我见我坚信离开父母的过度呵护,孩子在幼儿园身心都能得到更良好的发展结交更多的小朋友,有自己独立的组件和自己的交际圈,这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越来越独立。<br>家长也要以平常心态对待孩子的入园面对孩子的适应困难,家长的心态起重要作用。据了解,入园困难的孩子,其家长多是忧心忡忡的。有的是孩子在墙里哭,家长在墙外哭。家长的分离焦虑甚至比孩子还要重,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因为亲人之间会有较强的心灵感应,家长的情绪情感会直接感染孩子。家长优柔与痛苦,必然弱化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而家长的洒脱和平和,则会安抚孩子的心灵,缓解孩子的焦虑。事实说明,家长的积极态度,有利于帮助孩子克服适应困难。其实哭闹几乎是每一个初入园小孩的共同问题。现在看看早已熟悉幼儿园生活的孩子高兴快乐的样子,你就会知道,这只是一个自然的、必经的过程。只要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你的宝宝就会顺利地渡过人生的“第一次”。<br></div> 小二班 杨嘉润妈妈<br><br><div>听完老师专业的讲解,安抚了我们家长焦虑的心情,了解了很多幼儿教育知识,其实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我们家长也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我成长的开始,相信自己的孩子的能力,适应力,相信幼儿园的专业教育看护,和老师互相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相信老师,放心孩子,学会放手,让孩子尽早适应新环境。<br>宝宝初上幼儿园,大部分宝宝都会哭闹,而让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无所适从,可能是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担心与害怕;不想与爸爸、妈妈分开,还没有适应集体生活,人际交往受到挫折等。为了缓解上述情况,需要在入园前我们家长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给孩子多讲故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同时鼓励孩子把故事讲给别的孩子听,以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表达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不管什么情况,都尽量按时送孩子入幼儿园,这也是我们一家人想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br>虽然我是个二胎妈妈,但作为杨嘉润的妈妈而言,我也还是个新手妈妈。孩子们在懵懂的接触着幼儿园的环境,我也在调整着自己的心态。因为工作的关系,没办法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第一天,姥姥送完孩子跟我语音,她在电话那头哭,我在电话这头红着眼睛,直到老师们在群里发了孩子们的照片,我们才放下心。其实,对于同为第一次接受分离的两个群体而言,我觉得我才是要比孩子更需要磨练的。<br>在此,我也有几句话想说。向杨嘉润小朋友说声:宝贝真棒!虽然你是个心思细腻孩子,忍着委屈也不哭,但是妈妈都看在眼里;更要向专业的,辛苦的三位老师表示感谢,是你们的耐心,你们的付出,才给了孩子开心的体验;给了家长们安心的托付,看着你们带他们唱儿歌,在室外做游戏,孩子们开心的笑容,真的要说声谢谢!希望在三位老师关怀下学习成长的宝贝们,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让家长们与孩子一起加油,快乐生活,开心成长1<br></div> <p>小七班 李岱泽爸爸</p><p><br></p><p>今天观看了李江美园长的讲座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宝宝初上幼儿园,大部分宝宝都会哭闹,而让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无所适从,可能是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担心与害怕;不想与爸爸、妈妈分开,还没有适应集体生活,人际交往受到挫折等。为了缓解上述情况,需要在入园前我们家长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给孩子多讲故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同时鼓励孩子把故事讲给别的孩子听,以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表达能力。鼓励宝宝多交朋友,不管什么情况都按时送孩子入幼儿园。</p><p>孩子有了情绪与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及时与老师沟通。送孩子到幼儿园入班后,孩子哭闹时要尽快离开幼儿,要充分相信老师,老师有专业的对策,老师会拿出自己的耐心、爱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并不用过多担忧,最后就是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在没有家长的监护下也能很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家长、老师、孩子要互相支持、互相信任,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建立坚实的桥梁。</p><p>通过本次学习后,感觉自己也找到了方向,孩子就是我们的动力,在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是幸福的,在幼儿园里有老师来教他们丰富的知识,体贴的照顾他们生活,还有有许多的小伙伴,他们共同进步、共同生活与学习。作为家长希望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让孩子学会爱,学会感恩,传播正能量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心愿。</p><p>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加油;让孩子快乐的生活学习,开心的成长。</p><p><br></p><p><br></p> 小一班 李竟晗家长<br><br>新小班幼儿入园,孩子们在生活习惯、活动方式和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一些孩子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哭闹,此外还会出现憋大便、喝水少、吃饭难、拒绝玩幼儿园玩具、不参与教师组织活动等种种不适应行为。要想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缩短适应期,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br>首先家长的情绪、情感很重要,要消除自己消极的心态。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也可以在初入园的日子里,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当孩子真正体验到妈妈还是十分爱他,家庭还是“安全基地”;并且,也感到幼儿园老师喜欢他,小朋友都愿意和他玩时,“入园焦虑”就会逐渐消失。<br>其次,每天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在家里,孩子一切生活行动随随便便,在幼儿园,要服从集体生活活动规则;在家里,孩子稍有表示,成人会马上满足其要求,而幼儿园很难做到这点;在家里,孩子几乎可以占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在幼儿园需要分享和轮流使用。 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种种要求,主动配合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晚上按时停止游戏或看电视,按时漱洗,按时睡觉等。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要注意让其改正,如让孩子懂得分享和轮流,并找机会操作和实践。<br>再有,如果孩子能在入园前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他就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孩子独立吃饭。学会用勺子自己舀饭菜。即使是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到了幼儿园里老师会想办法,帮助他吃得干净些。想小便的时候 ,跟老师说。有些孩子刚入园时不会自己大小便,没有爸妈提醒,又不敢告诉老师,因而憋着,或干脆拉到裤子里。因此在入园前,必须 训练孩子需要大小便时会主动向成人讲出,并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训练孩子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训练孩子当感到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部位(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教孩子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教孩子做一些这方面的沟通:“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你刚才玩什么呀,给爸爸讲讲好吗?”……孩子掌握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br> 小六班乔绘嘉妈妈<br><br><div>家长同学们好!<br> 今天很幸运听了专家“李江美”老师的讲座“幼儿园新生爸入学爸妈妈的焦虑”!认真听完了李江美老师的每一句每一个细节关于孩子们的在校各种情况,专家老师说的这些新生孩子入学情况和父母担心的各种问题都说到了父母心中来!<br>以下归纳了几点主要是我们家长后期要如何配合老师,信任老师,我们把孩子交到咱们市幼儿园这么优秀的老班级师手里,我们应该放心!1.孩子第一次踏入校园离开父母,孩子接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小伙伴,家长担心焦虑孩子们更是不愿意,每天送娃到校都能听到心疼的声音孩子们的哭声比医院打防疫针哭的还厉害还热闹让做父母的我们揪心啊,相信老师也和我们一样,老师最辛苦!2.老师有专业的水平来对待新入校的新生,我们家长要相信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会在学校找到自己的各种爱好,比如吃喜欢的食物吃的就会吃的特别快,喜欢的玩具进班就会去玩接触了好多新小朋友,我们作为家长也要相信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在家里也要多引导孩子们对新生事物的接触喜欢!3.我们家长担心的问题孩子吃不吃得饱啊,睡不睡的好啊,有没有被同学欺负啊,有没有尿裤子啊,老师对我家孩子有没有偏见啊,这些等等都是我们家长所担心和担忧的。<br>经过听完专家讲座对于以上这些家长们的担心焦虑和担忧,都给我们化解了,专家老师说的没错了句句在理,我们既然选择了给孩子上这所学校,我们就得相信学校相信老师,还有就是相信我们自己的孩子,学校是好学校班级是优秀有经验的老师再带,我们还在担心什么呢,还有专家老师讲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什么工作都不做专职照顾孩子,怕孩子在学校受委屈了受欺负了,很多的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做父母的离不开孩子!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问题我们做家长的首要帮助孩子来配合老师来解决问题!<br>经过听这次讲座我的心情好了太多,心情也豁朗了很多,相信我担心的问题也是大多数父母担心的问题,专家老师都帮我们分析好了,我们还有什么可焦虑担忧的呢,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我们配合老师把咱们的孩子教育的更好!<br></div> 小八班王晨硕妈妈<br><br><div>从9月1日开学到现在,孩子已经正式入园3天了。作为一名新生妈妈简直比自己上学还紧张,担心孩子会不会吃不饱饭,担心会不会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担心离开家到陌生的环境孩子会不会不适应,会不会哭闹。带着诸多担心和疑虑,开始了孩子的幼儿园生活。<br>作为新生爸妈往往无法自我调节,不知道怎么样去配合老师。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今天有幸观看了李江美老师的专家讲座《陪你走进幼儿园—新生爸妈别焦虑》,从专业的角度给新生爸妈坚定信心,解决焦虑。李江美老师讲的非常好,我们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孩子依恋我们,还是我们过于依恋孩子,或者是我们认为孩子依恋我们?上幼儿园本来是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小阶段,结果变成了新生爸妈的大难题。更多时候孩子的心理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我们家长把上幼儿园这件事当成一个很可怕的事情,那么孩子自然会害怕上幼儿园,适当放手是才是对孩子成长的帮助。作为新生爸妈我们自己要调整好心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跟孩子多交流在幼儿园的开心时光,让孩子学会享受跟老师和小朋友玩乐的集体时光。更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对于幼儿教育老师绝对比我们家长要专业,放下家长的戒备心和紧张感,全心信任老师,积极配合老师完成班级活动。同样都要经受分别的阵痛。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孩子希望父母留在身边是正常的。父母是不可能阻止孩子长大,不可能不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身为家长,如果自己立场不够坚定,态度不够鲜明,就很容易给孩子找借口不去幼儿园。<br>事实上只要心情放轻松,就会发现是我们低估了孩子的适应能力,小看了老师的专业能力。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并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他们会慢慢学会分享,愿意去跟其他小朋友交流,开始慢慢适应集体生活。我们要做孩子的榜样,而不是事事帮孩子去处理。学会接受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放手让孩子享受成长的磨练,我们一起加油!<br></div> 小五班杨际塬妈妈<br><br><div> 在观看了李江美园长的讲座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自己身边从没有离开家离开爸妈的时候,他无时无刻不被关心照顾着,在面对孩子突然要上幼儿园离开一整天的时候,做为家长有着很多焦虑,怕孩子在学校想爸妈哭闹,怕孩子不会与别的小朋友相处,各种害怕……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些无助也有些盲目。通过观看李园长的讲座后学习了一些面对这些问题的方法。<br>李园长的讲座中首先要求家长要淡定,家长情绪会影响到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一些恐慌,其次就是要相信老师,老师有专业的对策,老师会拿出自己的专业关心爱护学生,并不用过多担忧,最后就是相信孩子,相信你的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在没有家长的监护下也能很好的完成任务!我觉得很对,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家长,老师,孩子,形成了一个相互的三角,互相支持,互相信任,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建立坚实的桥梁。<br>在面对孩子在幼儿园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盲目的看表像,李园长也提出了三个问题,1.上幼儿园意味着什么。2.孩子可能出现的状况。3.我们可用的支持方法。这三点。首先,孩子上幼儿园对于孩子是从家庭走入集体,他将脱离父母独自面对不同的人和事物。学习新的生活技能跟知识。家长从监护人的职责到有人分担了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是孩子需要与家长共同成长的一部分。离开了给孩子觉得没事可做了,家长需要从新规划安排自己的时间,对于孩子在家都是宝贝什么事都自己优先,在学校要适应规则,适应集体活动。这个过程并不漫长,但是需要家长有耐心了解配合老师,孩子之间出现摩擦学会如何与别的家长沟通,孩子生活在集体,家长其实也是融入了一个集体。在面对孩子在幼儿园出现的各种情况,家长应做到遇到问题不恐慌,冷静解决问题,了解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善于发现孩子的一点点的变化,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br>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相信有许多家长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对老师怕照顾不到自己的孩子,对同学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对学校管理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这些在教育界有着丰富的育儿管理经验的专家解读后,感觉家长也找到了方向,孩子就是我们的动力,在对于进入幼儿园的孩子而言他们是幸福的,因为在这里有老师来教他们丰富的知识,体贴的照顾他们生活,还有认识各种性格的朋友,他们共同进步共同学习。从一个独立的个体慢慢转向社会人的过程,家长之间的配合,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不光是孩子,家长也是一样,希望我们的努力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在老师辛勤的工作背后是一个个孩子成长的印记,学会爱,学会感恩,传播正能量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心愿。<br></div> 小一班 王竞晗家长<br><br><div>新小班幼儿入园,孩子们在生活习惯、活动方式和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一些孩子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哭闹,此外还会出现憋大便、喝水少、吃饭难、拒绝玩幼儿园玩具、不参与教师组织活动等种种不适应行为。要想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缩短适应期,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br>首先,家长的情绪、情感很重要,要消除自己消极的心态。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也可以在初入园的日子里,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当孩子真正体验到妈妈还是十分爱他,家庭还是“安全基地”;并且,也感到幼儿园老师喜欢他,小朋友都愿意和他玩时,“入园焦虑”就会逐渐消失。<br>其次,每天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在家里,孩子一切生活行动随随便便,在幼儿园,要服从集体生活活动规则;在家里,孩子稍有表示,成人会马上满足其要求,而幼儿园很难做到这点;在家里,孩子几乎可以占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在幼儿园需要分享和轮流使用。 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种种要求,主动配合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晚上按时停止游戏或看电视,按时漱洗,按时睡觉等。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要注意让其改正,如让孩子懂得分享和轮流,并找机会操作和实践。<br>再有,如果孩子能在入园前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他就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孩子独立吃饭。学会用勺子自己舀饭菜。即使是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到了幼儿园里老师会想办法,帮助他吃得干净些。想小便的时候 ,跟老师说。有些孩子刚入园时不会自己大小便,没有爸妈提醒,又不敢告诉老师,因而憋着,或干脆拉到裤子里。因此在入园前,必须 训练孩子需要大小便时会主动向成人讲出,并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训练孩子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训练孩子当感到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部位(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教孩子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教孩子做一些这方面的沟通:“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你刚才玩什么呀,给爸爸讲讲好吗?”……孩子掌握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br></div>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在一起,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孩子们更好地离开,每一次别离都是一次成长,祝所有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能够快乐,也希望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