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憧憬,我在包头遇到了你,包铁一中——这所1954年建校的老包头名校。现在想来,我是何其荣幸啊。</p><p> 在这里,我遇到一群热情善良,爱岗敬业,孜孜不倦的良师们。</p><p> 记得,我刚到铁一中,学校就指派语文科组长朱勤荣老师做我的教学指导老师(其实,我对朱老师早有耳闻,因为他是我大学舍友屈平的高中语文老师,而屈平是我们中文系公认的才女)。我心中窃喜,有这样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的老教师来指导我,我定会得到很多“真传”,收获多多。果真,从一节一节听课,到我备好的每一个教案,我讲的每一节课,朱老师都会悉心告诉我需要注意的环节、应该增删的内容,他强调:不要忽视每一节课的导语。老师不能只是为了导入新课而生硬引出课题,而要讲求艺术和技巧,不能只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使他们快速进入课文,还要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讲课时一定要把住“突出文体特征”这一原则,……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快速成长起来。至今,我依然秉承着这两条宗旨,进行语文教学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p><p> 一个学期后,朱老师退休,学校又让陈新华老师作为我的班主任兼教学指导老师。陈老师的耐心、细心与爱心,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至今记得她的教诲——讲课之前,自己一定要在心里将教学流程整个过一遍,要设想在某个环节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只有备课充分了,才会从容上好每一节课;对班上的同学要一视同仁,还要随时留意他们的异常表现,每个孩子都有善良的一面,班主任要用爱和关心引导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我更不会忘记那次陈老师的写作公开课——《我的老师》。班上的一名调皮男生当堂写出了感人至深的作文。他将陈老师平时对他的关心爱护以及他对陈老师的感激用细腻的笔墨描摹出来,当读到动情处时,他竟哽噎得无法念下去,陈老师轻抚他的肩膀,接过他的作文,含着泪接着读下去……,那一幕感动了所有听课的老师。我当时在想:如果今后,我的学生也能这样写我,我该多幸福呢?</p><p> 真幸运!我在初登讲坛的时候,遇到两位良师,是他们帮我打下坚实的基础,引领我在教育的海洋中扬帆起航。</p><p> 在这里,我遇到了“慧眼识英才”,注重培养年轻教师的好领导。他们“逼”着我不断钻研,不断进步,锻炼我在教育海洋中遨游的本领,使我在教学中崭露头角,小有成就。</p><p> 依稀记得石守轮校长是一位严而有爱、富有正气的领导,张光第书记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者,是燮京教学副校长是一位儒雅学者,霍玉成后勤副校长是一位干练的老帅哥,李涛之教导主任是一位头脑灵活、雷厉风行的智者,孔屏教导主任是一位治学严谨,沉稳随和的师者,学生处贾刚主任、赵曙光老师威严而正直,是我们的“黑白护校使者”。我初登讲台一周后,是燮京校长就听了我的一节习题课,课后他充分肯定了我的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并鼓励我说这是他听到的年轻教师中最好的习题课,他还叮嘱我一定要虚心向朱老师讨教,多多学习。</p><p> 那时,学校规定新分配来的教师必须在两周后上一节汇报课。朱老师帮我选定了《周总理,你在哪里》这节课。他认为诗歌教学有一定难度,具有挑战性,但容易出彩。轮到我上汇报课时,班级坐了20多位不同学科的听课教师,挤满了教室过道,这“庞大”的阵势让我紧张又兴奋,稍稳情绪后,我按照备课内容开始上课,不想,在播放朗读录音这一环节时,录音机出了故障,倒了几回磁带后,也放不出朗读录音,我灵机一动,决定让班级朗读比较好的同学来朗读课文。不料,司宏志同学饱含感情的朗读赢得了听课老师的掌声。我自认为课上得比较成功,但朱老师却批评我没有准备好教具,属于备课疏漏;同时他也肯定了我的应变能力,还说我的朗读也不错,自己读效果也会好,以后教学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次公开课可谓遗憾与收获参半。</p><p> 随后几年的教学中,学校领导有意培养我,推荐我逐级参加校级、分局级(相当于区级)、局级(相当于市级)、省级的赛课。教导处李涛之主任全程参与了我备课、听课、评课的过程,语文科组的老师们也一次次帮我磨课,毫无保留地给出贴心合理的建议,使我在一次次赛课中锻炼成长,获得佳绩。我就像一艘鼓起风帆的航船,在教育教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沉稳大气的语文科组长王秀娟老师和睿智而有风度的徐光涛老师的无私关怀与帮助。</p><p> </p><p>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热情洋溢,互帮互助,不怕苦累,乐观进取的同仁们。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进步。</p><p> 记得那时,我们年轻老师们都住在学校的宿舍楼,要用煤油炉自己做饭吃。余淑欣老师、谢振莉老师经常会把自己家做好的饭菜分给我们这些单身老师,让人倍感温暖。冬天的时候,学校的暖气不够热,宿舍很冷,魏建华老师带着一岁多的孩子只能用电饭锅烧水来增加室温,还把我们一起叫去,美其名曰“凑人气”……这些老师照顾家人忙碌艰辛,但却乐观向上,认真教书育人,他们个个都是顶呱呱的教学能手。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我又怎能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呢?</p><p> 最难忘记的是我们8位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参加局级比赛时的情景。按照规则,大家都被隔离开来,抽签选取自己的讲课内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独立备课,之后,马上讲课。每位参赛老师讲课结束后才能去听取别的选手赛课。包铁一中每一位赛完课的老师,都会去观摹后面比赛老师的课,不单单是为赛课的老师鼓劲加油、把控时间,更重要的是要触类旁通,积累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当谢振丽老师上课时,适逢那所学校停电,她精心准备的投影片不能展示,可她并未慌张,而是转身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展现出地理老师扎实良好的基本功,让人不由惊叹佩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其实,任何老师都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夯实基础,锤炼本领,储备知识,才能随时随地在讲坛大展身手。</p><p> 当然,我更不会忘记学校举办元旦文艺联欢会时,老师们一起包饺子、分年级表演节目的热闹情景。还有聪慧灵秀、才思敏捷的大潘(潘冬琳)用学校老师名字作谜底而出的“鸡鸭肉哭——余淑欣(鱼舒心)”、“燧人氏钻木——霍玉成(火欲成)”等谜语,很是富有情趣呢。还有那在周末,和活力无限的小杜(杜进忠)、做题高手小高(高立国)、特立独行的小多(多丙玉)、温柔淑女佳音(连佳音)、干脆爽快的建建(杨红建)等一群年轻老师开怀畅玩,放飞自我的每一分每一秒。以及我的单身舍友和搭档们——宽容友爱的大杨(杨连荣),福气满满的小岳(岳巧莲),倔强耿直的小小杨(杨萍),温婉大方的王美灵老师,严格而柔情的排球教练宋兴中等……太多太多的人,太多太多的思念,太多太多的感激汇集心中,我竟不知该怎样说起。</p><p> 亲爱的包铁一中,现在,虽然我离开你很久了,但我对你的情感并未减少一分一毫。因为,我在最美好的年华,在你的怀抱里,遇到了最好的人和事。我是在你坚实臂弯的保护下筑梦远航的。谢谢你,我的包铁一中!</p> <p>我和王美灵老师与第一届学生在校门口合影</p> <p>我与陈新华老师、余淑欣老师、王美灵老师以及余老师、王老师的孩子的合影。这两个小女孩如今已经成家立业了吧?</p> <p>我与大潘,小岳和建建的合影(看到建建了吗?)</p> <p>曾经的我们都是美女</p> <p>我与第一届学生春游的照片</p> <p>我与第二届学生在1998年元旦节的合影</p> <p>第二届学生中考后,我与女生在毕业典礼那天的合影</p> <p>用这张我刚上班时的工作照作为结束图片,向我的铁一中致敬,向我的青春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