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提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歌坛,经历那个时期的人们,几乎无不知晓那个为舞剧《白毛女》(幕后)伴配唱《北风吹》、《扎红头绳》《哭爹爹》等歌曲的著名女高音演唱者朱逢博。当时,尤其是那个年代家家都听收音机,普通民众几乎看不到电视📺的情形下,不知多少人听到她那甜美清澈、动人嘹亮、极富感染和魅力的歌声时,无不都想见到她的真实容颜(诚如后续小视频《白毛女》中“大春”的饰演者访谈节目中所讲)。尽管收音机、有线喇叭每天重复播放“八个样板戏”和“众多”(其实听众已大都熟悉的)GM歌曲,但每当听到朱逢博独特的歌声时,人们总是喜欢聆听,且“百听不厌”。可以好不夸张地讲,她演唱的歌曲独领风骚,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个年代歌坛的标志性人物,为亿万听众留下了美好记忆。</p><p>在当时歌坛(女声)称她是“顶尖霸主”(没有之一)绝不为过。只是到了七十年代后期,才有后来与朱逢博同样声名显赫的李谷一的“异军突起”,形成了世称“南朱北李”大陆歌坛“”两位领军人物“并驾齐驱”,共同开创通俗歌曲广泛流行的时代(后续)。</p><p>本篇在开始叙述著名歌唱家朱逢博生平及生活散记前,首先请再次聆听她那或已久违却仍倍感亲切,悦耳动听的美妙歌声。</p> <p>朱逢博,中国著名歌唱表演艺术家,1937年4月生于山东济南。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中国夜莺的美誉、中国新民歌之母的美誉,创建中国首个轻音乐团,是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开山鼻祖。开创一代歌风,是华语乐坛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的人物。</p><p>朱逢博先后荣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艺术家终身成就奖,中国十大女歌唱家。是中国70-80年代在国内外舞台上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女歌唱家。</p><p>朱逢博的演唱真挚动人、情感强烈,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演唱歌曲近1000余首,代表作是歌剧《白毛女》《请茶歌》《美丽的心灵》《金梭和银梭》《满山红叶似彩霞》《那就是我》《永远和你在一道》《红杉树》《弯弯的小路》《橄榄树》《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尼罗河畔的歌声》《兰花与蝴蝶》《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珊瑚颂》《擦掉吧,伤心的泪》《清晨我们踏上小道》《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玛依拉》《青春舞曲》《太阳岛上》《雁南飞》《阿里山的姑娘》《尼罗河畔的歌声》《宝贝》等等脍炙人口传唱至今。</p><p>(摘自百度)</p> <p>爱情婚姻</p><p>楼梯口的求婚--朱逢博、施鸿鄂的爱情故事</p><p>很多人都知道,朱逢博和施鸿鄂是一对生活上恩爱无比、事业上互切互磋的夫妻。可是许多人却不知道他们当年是谁向谁求婚的。</p><p>一九六七年的八月一日,史无前例的“文革”运动正风紧浪急。而在浦江之畔一条幽静马路弄堂的亭子间里,一对新婚夫妇却像置身于世外桃源,忙着想向十多位来客递烟倒水,分发喜糖。新娘、新郎就是朱逢博、施鸿鄂。</p><p>他们那间在门口贴有大红“喜”字的新房只有十平方米,听说还是向上海歌剧院借的。跨进门槛,里面的摆设虽甚是简陋,却颇具音乐家“特色”:一架半新的四角钢琴沿墙靠着,两张钢丝床和两个木椅并拢在另一角,床上只放着一张温州产的篾席、两条被子和两只枕头,一只堆满各种中外音乐书籍的小书架,还有一只琴凳和两个小板凳。这就是两位赫赫有名的歌唱家结婚时的全部家产。据新娘“透露”,这架钢琴是从旧货商店花了四百多元买来的,这两位当时已相当出名的歌唱家的新房为什么这么简朴?他们的结婚为什么匆忙?这得从头说起</p><p>童年和少年时的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执着追求。能挥笔写上一手好字和画一纸佳画的朱逢博,理想是将来能当一位建筑学家,设计出美丽的楼、台、亭、阁;而从小有着良好乐感的施鸿鄂,向往的却是能当一位指挥家,挥舞着乐棒,操纵着几百人的大交响乐团。至于寻觅一位怎样的伴侣,两个人却都没有考虑。</p><p>数年之后,事与愿违,已考进同济大学建筑系的朱逢博,因天生一副银铃般的甜嗓音,在一次建筑工地联欢会为工人们演唱时,被歌剧院“伯乐”相中了。来到了一切都感到陌生而又新鲜的新环境后,院领导对这位很有前途的姑娘可关心啦,“命令”她集中一切精力,尽快提高演唱水平。有趣的是,领导上还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为避免异性对这位漂亮姑娘的干扰,要她平时与三四个同伴睡在院里的集体宿舍;星期天和节假日则让她移至团长、队长或书记家里过;若晚上在剧场演出,一定要她等散场后,与队员们一齐乘大客车回宿舍。他们时常谆谆不倦地在朱逢博耳旁敲警钟:三十岁前不要结婚。</p><p>而梦幻着当交响乐指挥的施鸿鄂,却跨进了音乐学院声乐系的大门,与歌剧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与他的理想还有些相似。那时,每当在学院举行的音乐会上,文质彬彬的施鸿鄂以他明亮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宏大的音量,曾使好几个姑娘动过春心。可一心扑在业务上的施鸿鄂是无暇顾及的,只好委屈了她们。以后,他又远赴索菲亚,在保加利亚国立音乐学院跟布伦巴罗夫教授学习声乐,更可谓与“爱情”无缘了。直到一九六二年,他才手捧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声乐比赛的金质奖章,回到了祖国,并分配在歌剧院工作。</p><p>一九六七年,“浩劫”劫去了一切艺术,包括朱逢博十分迷恋的歌唱。她多么想继续得到一位良师、一位挚友的帮助、扶掖啊。她心里倒是有一个人,可是他会同意吗?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朱逢博敏感地看见施鸿鄂眉宇间迸射出的真挚而又炽烈的情感,可是,一个少女怎么好意思向他开口呢?她在犹豫。捧了金质奖章回来的施鸿鄂心中也早有一位心上人了,瞧,妇随夫唱,志同道合,被人们称之“歌坛上的并蒂莲”,那该多好啊!然而他又转念一想,漂亮、贤惠、温柔而又能干的她,看得上自己吗?万一……施鸿鄂也在犹豫。</p><p>不过,爱情之神最终还是降临到了这两位有情人之间。那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也就是他们结婚的前六天),施鸿鄂骑车路过传达室,走进去想翻翻当天的《解放日报》。恰巧,报上放着一封信,上面有“施鸿鄂收”的字样。他好奇地拆开一看,一行娟丽的笔迹跃入眼帘:“今晚十一时在排练厅楼梯口等我。”下面署名是“朱”。呵,会不会是她?他忐忑不安地度过了长长的白天。晚上,下过一阵电闪雷鸣的暴雨,终于来到了十一时,这个永生难忘的时刻。施鸿鄂匆匆地对着镜子梳了梳头发,理了理米色的短袖衬衫,来到了楼梯口。不多久,身着白色连衫裙、亭亭玉立的朱逢博,手执一块绣花手帕,出现在他的面前。施鸿鄂望着这美丽的天使,正欲开口。这时的朱逢博似乎没有了一般小姑娘常有的害羞,几乎用命令式的口气对自己久仰的英俊潇洒、身材魁梧的施鸿鄂说:“我今天约你到这里来,是为了向你明确表示,我已决定在八月一日和你结婚。”说完,这位性格倔强的姑娘第一次在异性面前哭泣起来。在音乐厅的演唱时,善于表达词意曲情的施鸿鄂,此时此地却说不出一句话。他被这突然飞来的爱情弄得手足无措。不过,他马上反应了过来,用他那宽阔、结实的肩膀,喜滋滋地迎来了这朝朝思暮想的爱情。</p><p>可曾知道,在此之前,两位歌唱家从没有像一般情侣那样肩并肩上过公园,也没有在花前月下散过步、谈过心,甚至在排练房里听课,两人也总是坐得远远的。</p><p>然而,一个正统的意大利美声学派的歌唱家和一个以民歌见长的歌唱家真的结合在一起了。那年,朱逢博正好三十岁。</p><p>如果说卡拉丝经历了艺术辉煌的失落,情感的遗失,最终一代名伶郁郁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而朱逢博可幸的是在艺术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了自己相伴一生的良师益友----施鸿鄂。每当《红河谷》,《鸽子》。</p><p>歌声响起,我们都会情不自禁跟着旋律深情地哼起,动情之处经常潸然泪下。时世变迁,惟有美好的感情、甜美的回忆,在人的心底涌动。审慎体味我们的生活中点点滴滴。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功名利禄?灯红酒绿?金纸迷醉?。。。。。。当岁月的急流涤荡尽人世间的一切繁华,存留的是什麽?是铅华洗净的真情永存。在这熙熙攘攘的世界,尤其是功利、浅薄、虚伪、造作。。。。。。的演艺界何处寻来真情?然而,朱逢博和施鸿鄂这对歌坛的伉俪就显得那光芒耀眼,难能可贵。不要说艺术上的差距,就是面对他们的生活。多数歌者也只能是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了。</p><p>他们夫妇何以将自己事业,人生,生活,演绎得如此完美?他们的天赋,勤奋,自律自然是分不开的,仅仅如此?应该讲,他们夫妇两人,各自的事业都是攀上了顶峰,他们没有停住自己的脚步,不仅生活中走到了一起,而且在艺术上也夫唱妇随,共同演绎。每一首作品也有不同的人演绎过,但有谁能与他们夫妇两共同演绎的如此完美?从情感,到和音,以及对作品的理解等等,完美的无懈可击啊!我确信,只要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只要听到他们的二重唱歌曲无不为之动容,动情。</p><p>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乐坛上能够携手同吟、比翼双飞、完美和谐、深情默契,真正一路走来的能有几人?我们有幸沐浴在他们的歌声里成长。在他们的生活,艺术里或多或少的找到自己的谐音,追求爱情、热爱生活、满怀憧憬地期盼着浪漫美好的情怀。上帝将他们的生活艺术塑造的近乎与完美,令我们羡慕不已,不是吗?同时上帝又通过他们的歌声传递给我们无尽的爱,无尽地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几乎他们的每一首歌都是歌颂人间最美好的情感,生活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绝少消极的颓废的东西。</p><p>朱逢博、施鸿鄂二位唱尽人生的每一种情感,每一段经历。他们的一生就是为歌声而存在,他们的歌声就是对艺术,对爱情。对人生的一种完美的演绎和诠释。</p><p>朱逢博、施鸿鄂的一生就是为了艺术,为了爱情的一生!</p><p><br></p> <p>在歌坛说起朱逢博,必定会想到她的丈夫施鸿鄂。</p><p><br></p><p>两人也被世人称作“乐坛伉俪”、“歌坛双星”。</p><p><br></p><p>朱逢博在上海歌剧院工作时认识了施鸿鄂。</p><p><br></p><p>施鸿鄂比朱逢博晚两年进入上海歌剧院。</p><p><br></p><p>但施鸿鄂回国发展时,已经是小有名气,这让初出茅庐的朱逢博对他欣赏不已。</p><p><br></p><p>但是那个年代的女孩,都会将自己的心意藏于心底,不愿轻易表露。</p><p><br></p><p>而且施鸿鄂身边经常围绕着很多慕名来听课的少女,对其崇拜不已。</p><p><br></p><p>“这个新来的演员,看起来这么年轻,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崇拜他呢?”</p><p><br></p><p>有次朱逢博终于鼓起勇气找机会去请教施鸿鄂,让其帮忙指点唱功。</p><p><br></p><p>一开始,施鸿鄂听了之后,觉得朱逢博这嗓音没前途。</p><p><br></p><p>朱逢博气地说:“能哼哼不少歌,但是你们那个啊来啊去(美声唱法练声)的东西,我不会。”</p><p><br></p><p>于是施鸿鄂就让她自己随意再唱几首歌吧。</p><p><br></p><p>结果,朱逢博的歌声让施鸿鄂大为震惊,极为欣赏,两人算是“不打不相识”。</p><p><br></p><p>后来朱逢博凭借《白毛女》成名,施鸿鄂才彻底注意到了这个歌声清亮的姑娘。</p><p><br></p><p>两人一来二去,关系渐渐熟悉起来。</p><p><br></p><p>虽然朱逢博心里早已对施鸿鄂充满了爱慕之情,但是一个少女怎么好意思向他开口呢?</p><p><br></p><p>后来朱逢博怕错过幸福,决定自己先大胆主动表白,倒追施鸿鄂。</p><p><br></p><p>于是她给施鸿鄂写了一封信,想约他见面。</p><p><br></p><p>“今晚十一时在排练厅楼梯口等我。”</p><p><br></p><p>信下面署名是“朱”。</p><p><br></p><p>两人一见面,身穿白色连衫裙的朱逢博就直接对他表明了自己的爱意。</p><p><br></p><p>“我今天约你到这里来,是为了向你明确表示,我已决定在八月一日和你结婚。”</p><p><br></p><p>这让毫无心理准备的施鸿鄂直接愣住了,而此时的朱逢博已经激动地哭了出来。</p><p><br></p><p>缓过神之后的施鸿鄂对这个极其勇敢的女孩动了心,一把抱住了哭泣的朱逢博。</p><p><br></p><p>两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直到一生一世。</p><p><br></p><p>03</p><p><br></p><p>从写信约他见面到勇敢表白成功,两人正式在一起仅仅6天。</p><p><br></p><p>就在1967年8月1日结婚,这种爱情真是一眼定终生啊。</p><p><br></p><p>他们的新房只有十平方米,还是向上海歌剧院临时借的。</p><p><br></p><p>新婚的全部家当只有两张单人钢丝床和两个旧木箱;</p><p><br></p><p>一架从旧货店淘来的立式钢琴和一个书架,外加两个小板凳。</p><p><br></p><p>但精神富足的婚姻,在他们心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p><p><br></p><p>两人至此相爱相伴,夫唱妇随又比翼双飞。</p><p><br></p><p>这对“神仙眷侣”不仅生活上秉性相同,对艺术追求更是有着共同的信仰。</p><p><br></p><p>两人在音乐事业上,既是亦师亦友又是灵魂知音,经常互相切磋。</p><p><br></p><p>后来,朱逢博在反复演唱了二百多场《白毛女》后。</p><p><br></p><p>1968年,她由于过度疲劳而倒嗓了。</p><p><br></p><p>嗓子生了两个小节,需要赶快开刀治疗。</p><p><br></p><p>这时候,丈夫施鸿鄂才注意到了她的唱法不对,伤了嗓子。</p><p><br></p><p>手术康复后,朱逢博就跟着丈夫施鸿鄂学习西洋演唱的气息和发声,矫正错误。</p><p><br></p><p>这对日后朱逢博的歌唱事业有了极大的帮助。</p><p><br></p><p>可以说,丈夫施鸿鄂对朱逢博的事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p><p><br></p><p>1985年至今,朱逢博先后创建中国首个轻音乐团——上海轻音乐团,自己担任首任团长。</p><p><br></p><p>到了2000年,歌唱家朱逢博才渐渐退出歌坛,一代传奇至此落下帷幕。</p><p><br></p><p>此时她已经63岁了,已经唱了大半辈子。</p><p><br></p><p>此后,她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年轻一代歌手身上,以培养歌唱人材和声乐教学为主。</p><p><br></p><p>其中艺人林峰就是她的弟子之一。</p><p><br></p><p>可以说,她的一生都在为了歌唱事业而奋斗不止,无私奉献。</p><p><br></p><p>04</p><p>2008年,丈夫施鸿鄂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去世。</p><p><br></p><p>这件事让朱逢博遭受了极大的精神打击,也彻底打破了她幸福的晚年生活。</p><p><br></p><p>两人携手走过了41年,如今也化作了往事中的春风细雨。</p><p><br></p><p>丈夫施鸿鄂去世后,家人一直陪在身边安抚她的情绪,很长时间才走出来。</p><p><br></p><p>为了怀念丈夫,她专门自制专辑纪念他。</p><p><br></p><p>由于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不舍,她至今没有将丈夫施鸿鄂的骨灰入葬。</p><p><br></p><p>而是将丈夫的骨灰摆放在他生前的卧室里,整日思念相伴,犹如往常。</p><p><br></p><p>更令人动容的是,朱逢博每次吃饭都会先供奉给丈夫,然后自己再动筷子吃饭。</p><p><br></p><p>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至今,让人感人深切,如同童话。</p><p><br></p><p>“爱人含着眼泪悄悄对我讲,亲爱的不管你去到什么地方,我要像鸽子一样飞到你的身旁……”</p><p><br></p><p>现在朱逢博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晚年生活。</p><p><br></p><p>平时就在家看电视、看新闻,没事就听歌养花,修身养性,调养身体。</p><p><br></p><p>只是丈夫的突然离开,还是让她倍感晚年的孤独与哀伤。</p><p><br></p><p>近些年,朱逢博随着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变得没以前硬朗了。</p><p><br></p><p>她先后因为大病也动过几次手术。</p><p><br></p><p>也因为身体原因,近些年已经不再教学生唱歌了,彻底告别了心爱的艺术事业。</p><p><br></p><p>如今朱逢博已经83岁高龄了,她的一生荣光无数,低调做人又淡泊名利,而且深情了一生。</p><p>那些往日时光里响起的首首经典,虽然飞逝而过,但却永远镌刻心间。</p><p><br></p><p><br></p><p><br></p> <p>图片为朱逢博夫妇和儿子合影</p><p>朱逢博丈夫施鸿鄂大她3岁,生前是著名的抒情戏剧性男高音歌唱家,歌曲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满江红》等。并主演过意大利歌剧《茶花女》、《图兰朵》《蝴蝶夫人》和《波西米亚人》。</p><p><br></p><p>朱逢博和老伴几十年相濡以沫十分恩爱,施鸿鄂2008年病逝,朱逢博伤心欲绝,几年过去有时还是看着他的遗像发呆。宝贝儿子施劲,喜欢雕刻,一度打理妈妈的演出经济有限公司。</p><p><br></p><p>朱逢博夫妇同台献艺</p><p><br></p><p>施鸿鄂生前的十四首代表作,其中包括五首两人合作的曲目。打开唱片盒,里面是朱逢博提笔的一篇散文《在歌声中与您共同感受施兄》。朱逢博含着泪说:“我们在一起四十多年,我一直称他是施兄。”</p><p>(网文摘转)</p> <p>照片为朱逢博与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合影</p><p>朱逢博与谷建芬的友谊:</p><p>八十年代,谷建芬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传唱于大街小巷,殊不知也曾招致流言蜚语,被说成是“企图用资产阶级的音乐拉拢腐蚀年轻人”的罪名。</p><p>在谷建芬深处危难之中,素不相识的朱逢博写信给她,愿她能顶住压力坚持创作。朱逢博站出来表示支持,并录了一整盒谷建芬写的歌。”之后两人成为艺术挚友,一直保持书信往来。</p><p>并且特别先录谷建芬的那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p><p>从此,两人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合作的歌曲包括了《我的小路》、《蝴蝶与兰花》、《脚印》、《欢乐歌》、《擦掉吧!伤心的泪》、《落叶》、《我会来》等歌曲。一时之间,朱逢博誉满中华。</p><p>(网文摘转)</p> <p>“南朱北李”,一个时代歌坛的响亮名号:</p><p>提起“南朱北李”这个响当当的名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朱逢博与李谷一这对乐坛上的老搭档、生活中的老朋友,不仅有着扎实、出众的演唱功底,更缔结着深厚的友情。</p><p> 不过,二人这段“跨时代友谊”的源头,究竟是什么呢?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李谷一十分严肃、认真,另一旁的朱逢博却笑出了声~</p><p><br></p><p> 上世纪70年代,朱逢博来到了北京的中国艺术团担任独唱演员,与她同行的,还有自己新婚不久的丈夫——施鸿鄂。而彼时的李谷一虽然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俊秀,但是她却对学习音乐有着极高的热情。</p><p><br></p><p> 一听说施鸿鄂、朱逢博来到了北京,李谷一立马登门拜访,请两位歌唱家点评一下自己的唱功。不过,这一唱,却让施鸿鄂与朱逢博“乐开了花”。原来,李谷一试唱的歌曲不是别的,正是无比经典的世界级名曲——《夜莺》。</p><p> 时至今日,当朱逢博老师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时,我们仍然能从她的话语中感到一份“尴尬的幽默”:“不知她从哪学来的,完全不是西洋方法,但她还‘嘎、嘎、嘎’地用小巧的土嗓子跳着高音,我们全憋着不笑出来……”</p><p><br></p><p> 当时的李谷一,不仅用的是民族唱法,歌声中还带有着一丝“湖南味”,唱的又是施鸿鄂、朱逢博再熟悉不过的《夜莺》,这可真称得上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了~</p><p><br></p><p> 唱是唱“砸了”,但是李谷一的自信与勇气,却深深地打动了朱逢博。从此以后,朱逢博要演出,李谷一就在台下一边看、一边鼓掌。等朱逢博闲下来,她就带着自己家乡的特产、零食,一边闲聊天,一边请教歌唱技巧。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李谷一十分尊敬的“朱老师”,变成了一声亲昵的“大姐”,二人的友情也像是窖藏的美酒一样,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越发醇厚。</p><p> 不过,当时的两人可能并不知道,与她们的友谊一同到来的,是一个属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崭新时代,与中国歌坛的“半壁江山”……</p><p>(以上网文摘转)</p><p>笔者凭着难忘的记忆和未必确切的感觉,如同上文,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大江南北的人们听到最多的(也是最爱听的)“女高音歌唱者”就是朱逢博。其中最著名的歌曲莫过于“八个样板戏”之一的“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中的插曲《北风吹》、《扎红头绳》,尤其是《哭爹爹》那首,她那高超精湛的演唱功力和独一无二的唱腔音色令听众瞬时产生撕心裂肺般凄惨悲恸的共鸣。总之,当时中国歌坛找不出能与其相提并论的女歌唱家。而那时的李谷一可能还主唱“花鼓戏”等地方戏曲呢,至少可谓“名不见经传”。</p><p>七十年代中后期至八十年代中前期,“北李”逐渐崭露头角,且上升势头很猛,大有红遍华夏大地之势,这时期李谷一演唱的歌曲主要代表作有:</p><p>1.《乡恋》、</p><p>2.《妹妹找哥泪花流》、</p><p>3.《知音》、</p><p>4.《难忘今宵》、</p><p>5.《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p><p>6.《洁白的羽毛寄深情》</p><p>7.《心中的玫瑰》</p><p>8.《迎宾曲》</p><p>9.《绒花》 </p><p>10.《妈妈看看我吧》等。</p><p>而同时期“南朱”的“人气”也并未减弱,尽管年龄上(四十多岁)相比“北李”(相差七岁)已不占优势,但她的歌声依旧受到听众喜爱,传唱度仍极高。主要代表作有:</p><p>1.《白毛女》</p><p>2.《美丽的心灵》</p><p>3.《请茶歌》</p><p>4.《金梭和银梭》</p><p>5.《橄榄树》</p><p>6《那就是我》</p><p>7.《啊,故乡》</p><p>8.《年轻的朋友来相会》</p><p>9.《雁南飞》14、</p><p>10.《玛依拉》</p><p><br></p> <p>这首《金梭和银梭》应该是朱逢博所唱最著名和具代表性的经典歌曲之一。当年尤其曾受到年轻一代人的欢迎,也曾风靡大江南北,并在大街小巷中广泛传唱。</p> <p>这歌曲《美丽的心灵》创作于1980年,是赞美新一代清洁女工的歌。歌词质朴,调子清新,活泼,动听,当年被评为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曲之一,在广大青年朋友中广泛传唱。 歌曲由陈雪帆作词、金凤浩作曲,著名歌唱家朱逢博首唱,也是她演唱的经典代表作之一。(网摘)</p> <p>芭蕾舞剧《白毛女》中饰演大春和喜儿(石钟琴)访谈中,透露出当年人们对朱逢博“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时,都想一睹其风采的迫切心情。</p> <p>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p><p>芭蕾舞剧白毛女是1964年首先由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故事片,后逐渐发展成大型舞剧。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等作曲。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是文化大革命中八个样板戏之一。</p><p><br></p><p>《白毛女》中喜儿一角的主伴唱,她那感人肺腑、独树一帜的歌声,成功烘托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她因此而蜚声歌坛。她所演唱的《白毛女》中的精彩唱段,已成为海内外人家喻户晓的歌曲、永恒的经典,其中《北风吹》、《扎红头绳》、《喜儿哭爹》一段更是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网摘)</p> <p>网上有评论讲:朱逢博演唱《哭爹爹》撕心裂肺的那一嗓子,至今无人超越!</p> <p>她演唱的这歌声真可谓感天动地,撼人心魄、悲伤至极…即使有人演唱能达到她的功力水准,却很难想象能有她独特的天赋音色。</p> <p>笔者依稀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央视春节综艺大联欢尚未开播),电视春节联欢一档节目中,专门播出了朱逢博、施鸿鄂夫妇歌曲演唱会。当时一般人既不知道施鸿鄂是朱逢博夫君,更不晓得他歌唱水准曾获国际金奖,竟是朱逢博的声乐老师。直至音乐会上“一展歌喉”,顿时震惊了大江南北荧屏内外的亿万观(听)众。</p><p>恍惚还记得朱逢博身穿白色(长裙?套装?中间换过)服装,一直总是技压群芳当主角的朱逢博,在那场音乐会上却像是被“一鸣惊人”的男高音的嘹亮歌声给“罩住”了。也许是“夫唱妇随” ,他俩演唱的歌曲不太适合朱逢博用她独特的嗓音像唱《白毛女》那样的尽情释放和发挥。总之,感觉那场音乐会看(听)得很过瘾,但更打动和吸引人的主角更像是男声。</p><p>不过,要不是WG,或许施鸿鄂早该蜚声歌坛了。</p> <p>听到施鸿鄂高亢嘹亮,充满激情的动人歌声,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那场WG,他的演唱事业和艺术生涯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像当年的刘秉义、李光羲、李双江、贾世俊等一样声名远播也未可知。</p> <p>朱逢博先后荣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被誉为中国十大女歌唱家。是中国70-80年代在国内外舞台上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女歌唱家。</p><p>1986年至1999年她先后被日本、德国、奥地利、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授予杰出艺术家奖、世界艺术家终身成就奖、列入《世界名人录》《世界100位艺术家风云人物》。</p><p>更难得可贵的是,从艺(也曾担任过领导)多年,但她没有任何负面传说。真正称得上是德艺双馨,深受人们敬佩和喜爱的艺术家。</p> <p>朱逢博先生最可贵的品质是永远保持着谦虚和低调,尽管早在七十年代她是中国歌坛女歌唱家中的头号巨星,参与了很多大型表演和中国的外事活动,但从不以此炫耀。</p><p>2000年朱逢博开始淡出歌坛,将歌唱舞台让给年轻歌手,以培养歌唱人材和声乐教学为主。</p><p>年华永逝,时代沧桑,岁月对每个人都都一样的既充满温情又绝对残忍。当年青春靓丽,光彩照人,歌声更是风靡神州大地,征服亿万心灵的朱逢博,如今已是年过八旬(37年出生)的老人,人们或已只能从照片和记忆中找寻她曾经的容颜和身影。同时难免还会深深地感慨唏嘘,一声叹息…</p><p><br></p><p>虽然舞剧《白毛女》可以续拍重演,《美丽的心灵》等众多至少一代人喜闻乐听的歌曲也可重(翻)唱,但 世上再无朱逢博(演唱的歌声)。</p> <p>祝愿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朱逢博老师健康长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