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山西一一之绛县东华山、太阴寺

白水

<p>  </p><p> 我是山西人,山西是我的故乡。</p><p><br></p><p><br></p> <p>  绛县,位于运城市东北隅。绛县历史悠久,这里是尧的故乡,“尧的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周家庄遗迹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最大的人类聚集地;古代遗迹众多,这里是古中国。</p> <p>  东华山,又名子华、太阴山,在绛县卫庄镇张上村南中条山上,主峰海拨1700多米。</p> <p>  东华山,最早的含义是“东花山”,因为华的古字形像花朵,本义指草木的花,花的古字是“华”。很多很多年以后才产生了“花”字,用于花朵义,而“华”字则引申为光彩、靓丽;再引申指事物的精华、文采。花字出现后,并没有完全取代华字。如:华而不实、春华秋实等。华与花是古今字的关系,华为古字,花为今字。</p><p> 东华山历史久远,这里每年4月(农历三月十八)都要举办“东华山庙会”,至今己经举办了1370届。人们扶老携子来到这里赏花、登山、求子、祈福。</p><p> 阳春三月,东华山上开满鲜花,“花山”之名由此而来。</p><p> 在古时侯,运城一带就是古中国,有五座“华山”,东华山、南华山、西华山、北华山和中华山。这一带统称为“花山”或者“华”。</p><p>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夏”,就在运城一带,都城在今运城市夏县,夏县也是由此而得名的。华夏一一“花山之国”,中国的古称“华夏”,就是这样得名的。</p><p> 夏县一带的山,古时侯应该叫做“中”华山,夏县是华夏古国的都城,所以,古中国又被称之为“中华”。</p><p> “中华”一词最早出自《天文经星.中宫》,“东藩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日上将,所谓四辅也”。东华山,又称太阴山,是不是由此而命名的呢?中华应该就是在这儿吧!</p> <p>  来东华山朝拜的人都说,这里求子最灵验,看看那东华山顶上的石塔,犹如雄具挺立,这源于生殖崇拜。生殖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风俗习惯,是人类对生物界繁衍生息能力的赞美和向往,对生命、对创造生命的崇拜。</p> <p>  华山庙院在东华山顶上,院内有大小庙宇十二处。</p> <p>  山门。东华山上的庙宇几乎都是用石头砌成的。</p> <p>  太阴寺在山下,张上村北边。太阴寺坐南向北,因原上寺建在太阴山(也称东华山)上,因而得名“太阴寺”。</p> <p>  太阴寺南大殿供奉着中国最大的卧佛,4米长,1.5米高,用一整根红杨木雕成,是金代原物,珍贵无比。</p> <p>  卧佛侧躺着,手拄右耳,面部对着殿门,佛眼微睁,悠闲淡定,身着朱砂涂底赤金贴面的袈裟雍容华贵,仪态神圣。</p> <p>  3000多年前,这里曾是晋国的国都,晋国历代国君励精图治“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文公城濮之战大败楚国,一战而霸,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晋文公后代子孙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军治万乘,独霸中原,成就一蕃霸业。创造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留传下了许多多的历史典故和成语故事。子带之乱,践士会盟,清明节,寒食节,割股奉君、唇亡齿寒、假虞灭虢……等等。</p> <p>  绛县周家庄遗址,发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韩庄等72处新石器时代(始于一万多年前,止于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遗址;2004年,在绛县横水镇发现了西周时期绷国墓地。从最原始的生殖崇拜,到久远的历史遗存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古中国!这里是华夏!这里是中华!</p> <p>  篇中有关于“中华”一词来由推想,到目前为止未见此类同的说法。这个想法有了近二十年,一直苦于无处表述,慢慢也就凉了。前日去了东华山,借此美篇作一表述。您若觉得此推想还有点道理,可代为转发扩散。谢谢!</p> <p>  </p><p> 我是山西人,山西是我的故乡。我的祖籍在忻州市定襄县,那里是我的第一故乡,运城是我的第二故乡。1970年初,我跟随父亲由临汾到了运城,那年,我13岁,在这里生活了50年。我热爱我的家乡,我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山水,到处都镌刻着中华文明的进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