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开蒙·启智·立德</p><p> ——千阳县启文小学2020级一年级新生入学礼掠影</p><p> 一年一度秋风劲,又是丹桂飘香时。为深入推进幸福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发挥仪式教育在孩子思想道德养成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学生崇尚文明、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做品德高尚、文明有礼的新时代学子,千阳县启文小学特于9月9日上午隆重举行2020级一年级新生入学礼,本次活动特邀请一年级全体家长参与,共同见证孩子小学生活美好的开端。</p><p> 开蒙礼,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行过开蒙礼,孩子们就正式入学读书,开始学知识、学做人。早上刚入校,操场上漂亮的气球拱门、红毯、朱砂、毛笔、台鼓,无不吸引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学校特别用这盛大的气氛和特有的仪式感欢迎一年级434名新同学。</p><p> 8:30分,在盛大悠远的燕伋遗韵音乐声中,大鼓擂响,气势雄浑中拉开了入学礼的序幕。</p><p> 亲子同走智慧门</p><p> 在欢快的《上学歌》《校园的早晨》音乐中,一年级434位家长带领孩子走上红毯,走进智慧门,陪伴孩子幸福开启求学之路,并与孩子一起合影留念,用镜头捕捉孩子成长道路上精彩难忘的瞬间。</p><p> 互致交接礼</p><p> 在燕伋遗韵的尊师氛围中,各位家长向老师郑重鞠躬向老师致交接礼,将孩子交给老师;老师鞠躬还礼,同时接过为家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在启文1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数教育先贤在启文这片乐土上启迪智慧,传道授业,文脉绵延。我们相信,今天家长们交给老师的是一个个稚嫩的孩童,六年之后学校定将还家长一个博学有礼的翩翩少年。</p><p> 正衣冠</p><p> 古人云: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孩子们了解了正衣冠含义后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认真地自正衣冠。端正衣冠后的孩子们,变得更加精神抖擞。</p><p> 行拜师礼 </p><p> 先师孔子,博学知礼。是我学童,立身楷模;启蒙老师,诲人不倦。育我成长,如父似母。大鼓擂响,在燕伋拜师的音乐声中,一年级全体新同学立正,向老师行拜师礼。起、拜、兴,一拜:感谢恩师知遇之恩;再拜:感谢恩师教导之意;三拜:感谢恩师培养之情。孩子们在主持人的指挥下,庄严行礼,表达对老师的无限尊敬与感激,更是怀着一颗敬仰之心踏上求知之路,家长们纷纷用掌声鼓励孩子们出色的表现。</p><p> 朱砂启智</p><p> 在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由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意思为开启智慧,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学校领导、老师和爸爸妈妈郑重地在孩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朱砂红痣,为他们“朱砂启智”,希望孩子们勤奋努力,志存高远。</p><p> 诵读弟子规</p><p> 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整齐地诵读弟子规,以圣人之训戒律警醒孩子们做更好的自己。</p><p> 代表发言</p><p> 首先是一年级新生代表赵子汐同学发言。她用自己稚嫩的童声表达了对新学校的热爱,对老师的喜爱,并表达了自己将以启文学生誓词为目标,好好学习,刻苦努力,请老师和爸爸妈妈放心!接着是一年级新生郑若彬家长发言,郑爸爸首先表达了对学校的感谢,感谢学校给孩子们如此隆重的入学礼,同时激励孩子们要心存感恩,努力上进,将来做祖国的合格接班人,并代表所有新生表态,一定支持老师,支持学校,做好家校协作育人。</p><p> 校长致辞</p><p> 学校李恒力校长致辞,他告诉所有孩子及家长,从今天起大家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启文人,学校之所以举行入学礼,是为了让孩子们有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为将来的幸福人生开好头,起好步。最后,李校长对所有孩子、家长及老师提出了五点希望:一是希望孩子们从今天起,讲文明,有礼貌,做一个懂事有礼的好娃娃。二是希望家长们相信学校,配合老师,用和谐的家校关系为孩子成长撑起美好的天空。三是希望所有父母陪伴相信孩子,重视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因为“父母岗位不可替”。四是希望所有父母都能读书改变自己,做一个智慧型父母,因为“合格父母需学习”。五是希望所有老师要以仁爱之心呵护引领孩子成长,以爱培育爱,以真情换真心,用美好传递美好!李校长的致辞俨然是一场生动动情的家校教育报告,令家长、老师、孩子都受益匪浅。</p><p> 集体宣誓</p><p> 全体学生,举起右拳,齐声宣誓:我是光荣的启文学子,我庄严宣誓:走进启文,拥抱梦想!学习是我的天职,目标是我的方向,奋进创造奇迹,拼搏成就理想,付出辛勤和努力,成就明天的辉煌,永不服输,永不退缩,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我相信,我是最棒的,我是最优秀的,我一定会成功,我一定要成功。孩子们清脆而又坚定的誓言响彻云霄。</p><p>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经过入学礼的开蒙启智,孩子们必将振奋精神,勤学立德,从心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