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再来

陈光恩

<p>  友人推荐,遂昌南尖岩是避暑胜地,且特点多多。距离近,约3.5小时的车程;吃住农家乐,经济实惠;吃以农家菜为主,蔬菜新鲜甜味;住的地方环境卫生也使人满意。今年终于腾出时间慕名而来。</p><p> 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主峰海拔1626米。我们住在石笋头村,就在景区边上沿着山间公路依次排开,全村家家户户都经营农家乐,据介绍有46家。全村海拔1200米左右,置身竹海,气势磅礴,“山有竹则青、水傍竹则秀”。使人领略到翠绿、幽雅宁静的闲情野趣。</p><p> 傍晚散步,碰到原单位一位同事,他一人来,巳住一个半月了,喜欢画画,吃住无忧。据房东老板介绍,有几位上海客人巳经住了二个多月,平时炒炒股票,享受清凉安静。村傍路边停满私家车,看牌照有上海、杭州和温州及周边金华、台州等地的。老板告诉我,这里全年有客人,特别是夏天和春节期间人满为患,一房难求,起码要提前4—5个月预订。</p><p> 山区清晨、夜晚温度在22度左右,穿短袖的夏装会感觉一阵阵凉意,好似晚秋,我不时提醒大家记得披件外套。一到中午太阳也猛,然山高风大,温度在26度左右,站在阴凉处,好似初秋。这几天家乡天气炎热、酷暑难熬,而这里“在秋季大约在秋季”,非常舒心、惬意!</p><p> 站在景区神坛峰的观景台上,极目远眺,山峦层层叠叠依次伸张开来与天连接,“山外有山山外山、天际尽头万重山”。四周是莽莽林海,雾岚中,那一片片、一圈圈散落在云端的几何式的梯田宛如流动的舞曲,是线条和色块的完美组合。然而,更绝的是“白白深处有人家”,梯田上有一群群泥土民居、小小村落。奇峰、云海、茂林、梯田和民居构成一幅美伦美奂的人间仙境。</p><p> 据导游介绍,南尖岩近2000亩的高山梯田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层次最分明、色调最完整的梯田群,与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相比,更加秀丽、柔和,具有江南独特的地域特色。一年四季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色,春天——水暖融融、绿波荡漾,三四月油菜花开时,又是满目金黄;夏天——禾田封行、黛绿浓抹;秋天——稻穗丰收、叠起座座金塔;冬天——纷纷瑞雪、黑白分明。正是“古村翠竹梯田中,云雾飘动似天宫。四季景色各不同,春夏秋冬在流动”。</p><p> 第三天午后5点左右,突然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滂沱大雨从天而降。我推开住房的窗户,此时远方的峽谷云雾蒸腾……缭绕、徘徊、飘浮,时而升腾时而向上下左右舒卷,缓慢掠过层层梯田。梯田深处的民居和峽谷中的竹海在云雾的遮掩下,若隐若现、如梦如幻。雨渐渐停了,太阳时隐时现,在落日余晖的折射下,如涂抹上一丝丝的金光,宛如火山爆发时的火红岩浆在缓慢流动,又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我驻足窗前,久久不愿离开。第二天清晨,浓雾锁住了林海、梯田与民居,能见的只是山峰、云海,又构成一幅完全不一样的人间美景。南尖岩不愧于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的“国际民俗摄影创作基地”。</p><p> </p><p> </p> <p>  </p><p> 晚上与房东聊天,他原来在政府乡镇部门任职,现退休在家帮助家人一起打理农家乐。一米五左右的个头,显得瘦小但强壮、健谈,肤色黝黑,眼神中不时透露出坚毅、自豪。聊到高兴处不时流露出他们村民和伟人毛泽东是同宗同血脉。我开玩笑地跟他说:“这好像是个美丽的传说吧”!他坚定地告诉我,一是他们石笋头村的村民全部姓毛。二是村里有一幢泥土民居就像湖南韶山冲毛泽东的故居。看我疑惑的神态,他有点急了,冲进里屋,一下子捧出一本郑亘安先生著的《毛泽东祖籍溯源——从韶山到衢州》,翻出书里的内容指给我看。书中详细考证了“韶山毛氏祖居三衢”,最早的居住地就是衢州江山石门镇的清漾村。在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为避动荡,衢州毛氏族人的一支迀到了遂昌王村口的官塘,后来几经周折,官塘的一部分毛氏族人又迁到了石笋头村。因同宗同血脉同文化传承,湖南韶山、衢州清漾和遂昌石笋头三地的民居建筑风格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p><p> 说实话,衢州清漾村我曾经去过,这里的山民和伟人同祖同宗还是第一次听到。其实,是历史也好是传说也罢!在大山深处,有这样美好的故事,我为这里的人民顽强的生命力与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而肃然起敬!</p><p> 华灯初上,景区广场人头攒动,打太极、耍武术、跳广场舞,热闹非凡。抬头仰望夜空,繁星璀璨与舞动的人影交相辉映,又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p><p> 南尖岩!明年我要再来。</p><p>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