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离离暑云散,袅袅秋风起”。满怀期盼和憧憬,新学期欣然而至。</p><p> 依据烟莱教体(2020)46号文《关于2020年度义务教育段学校岗位目标考核细则通知》精神,本学期,烟大附中南校区大力搭建教育信息化平台,努力推动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改革,探索提供适合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提供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与幸福成长固本强基,让学生终身受益,在全校范围开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校本教研公开课活动。依照学校总体活动方案,各教研组又制定了具体的学科活动方案。</p> <p> 秋风送来飘香硕果,教研激起智慧情怀。新的学期,新的征程,为进一步明确新学期工作安排,交流教育教学信息,更好地开展新学期的工作,为促进各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从9月7日开始,我校各教研组积极开展了本学期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共有41名教师参与授课,活动时间共四个周。</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气“语”轩昂</b></p> <p> 语文组教师旨在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动力,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个性。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打好生命“底色”。</p><p> </p> <p> 王翠华老师主讲的《济南的冬天》,采用配乐朗读来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在朗读中感受老舍文字的精妙和济南冬天的温晴。对于精美散文而言,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学生语感的培养。带领学生通过本课课文总结出鉴赏写景散文的三个方法:一、找景物,抓特征;二、品语言,悟感情;三、理脉络,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启发并规范学生的思路和语言,授之以渔。以阅读来指导写作,体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课后拓展延伸,推荐阅读。</p><p> 车红霞老师引领六年级同学全新解锁古诗鉴赏题型,以《宿建德江》为例,为同学们清晰地梳理了写景类古诗的鉴赏思路。朗读诗歌要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读题目,读作者,结合课下注解,梳理大意。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和关键意象,体会写景诗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理解诗情所在。学以致用赏析张继作品《枫桥夜泊》,体会诗歌中借景抒情和以动衬静手法,将课堂时效性提高到最大化。</p><p> 王俊梅老师精彩纷呈的《记承天寺夜游》带领学生积累的苏轼诗词,并梳理苏轼一生的几个关键转折点——黄州、惠州和儋州,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能力,对于初三的同学们而言,文言文的词语积累非常重要,俊梅老师抓落实,重细节,夯实基础,扫清障碍。随后,引导同学们通过朗读揣摩体会苏轼当日夜游承天寺的复杂心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感情,入情入境,娓娓道来。</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玉“数”临风</b></p> <p> 数学组教师继续运用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会学习能力,树立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p> <p> 初四组胡玉林老师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活动开展实际性强,效果显著,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探究能力。</p><p> 张承辉老师的初二数学课,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变和调控能力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学效果很好。</p><p> 孙文诚老师的数学课真正为学生创造了有序、活泼的课堂环境,题目设置有梯度。课堂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英”姿勃发</b></p> <p> 英语组旨在探索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规律和课堂教学有效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切实提高我校英语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语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英语学习兴趣,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内化形成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开拓学生视野,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p> <p> 孙文欣老师教学目标明确,切合学生实际,导入自然有效,教学环节过渡自然,任务设置有层次,能够提升不同学力的学生的英语能力,针对教学重难点精讲精练,举一反三,学生参与面广,师生配合默契,教学目标达成率高。</p><p> 梅海玲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教师针对重点知识,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问题设计巧妙合理,听力处理恰当好处。最后的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合作的能力。</p><p> 吕宝清老师的教态自然,导入新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用母亲来教育学生如何理解母亲,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德育渗透在整节课中,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合理巧妙设计问题,突出知识与能力的提升。</p> <p> 研无止境,共同提升。此次为期四周的教学研讨,将给每位教师提供自身专业发展的平台。同时,教研活动合作、对话、专业探究的过程,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将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起更多教学智慧的火花。</p> <p>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的学期,烟大附中的教师团队已经张开了教研的双翼,奋力飞翔。面对新的挑战,每一位教师也定将同心协力,用真心、耐心、智慧陪伴我们的学生共同成长、再创佳绩,打造属于附中新的辉煌!</p><p> 文字编辑:阎倪</p><p> 图片:各教研组</p><p> 审核:教务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