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大草原野性的呼唤(一)

ly

<p>1981年末,央视开播《动物世界》。荧屏上,野生动物在自然天地自由驰骋,生生不息,动人心魄。从此,东非大草原深深印入我的脑海。去那儿亲眼瞧瞧野生动物的原生态生活成为我魂牵梦绕的一大心愿。时过35年,梦想成真!</p><p><br></p><p>2016年8月 25日,我和朋友组团飞往内罗毕,开启了为期15天的肯尼亚-坦桑尼亚猎游之旅</p><p><br></p> <p>8月26日清晨抵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从机场驱车500多公里直奔桑布鲁国家保护区(Samburu National Reserve)。保护区位于肯尼亚中北部,面积约165平方公里,以其特有的5种罕见动物而闻名于世,即:细纹斑马、网纹长颈鹿、东非剑羚、长颈羚和蓝腿索马里鸵鸟。它们被称为非洲“五特”(Special Five),在这块宝地繁衍生息</p><p><br></p><p>世人耳熟能详的“非洲五霸”(The Big Five)是指大象、犀牛、非洲水牛、狮子和花豹。名列五大,并非因其体型庞大,而是因为徒手捕捉它们的难度最高。“五霸”是非洲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位居去非洲猎游者的心愿之首。“五特”相对少有人知,凡来桑布鲁保护区的游客,都为一睹“五特”尊容。 我们车行6小时到达目的地,五特随后逐一现身,舟车劳顿一扫而去</p><p><br></p> <div>细纹斑马(Brevyzebra),细密条纹,珍奇秀美,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级别<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p><br></p> <p>网纹长颈鹿(Reticulatedgiraffe),红棕色皮肤,紧裹白色网格杉,纹路细腻清晰</p> <p>低眉顺眼,面相和善</p> <p>东非剑羚(Beisaoryx),器宇轩昂。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级别</p> <p class="ql-block">长颈羚(Gerenuk),亭亭玉立。长颈长腿大耳朵,觅食习性很像长颈鹿,用上唇和舌头扯树叶吃。经常用后腿直立,前腿支着树干,伸长脖子与躯体成直线,够食高处新鲜多汁的嫩叶。觅食高度可达2--2.6米</p> <p>长颈羚四肢着地时,脖子之长显而易见</p> <p>蓝腿索马里鸵鸟(Somaliostrich),在繁殖季节,雄性的灰色脖子和腿会变蓝,由此得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级别</p> <p>桑布鲁保护区的种种生灵,在大自然家园里优哉游哉</p><p><br></p><p>狒狒爬上金合欢树枝头,远眺打坐</p> 羚羊撒欢儿,在旱季干草地上找食儿 <p>金合欢树上挂鸟巢,非洲草原别样风光</p> <p>我们在保护区内下榻帐篷酒店,与野生动物为邻</p> <p>8月27日,清晨出发,乘敞篷越野车在保护区内追踪动物。游客们长枪短炮,瞄着一处枝叶繁茂的树丛</p> <p>借助200mm微单镜头,隐约可见50米开外的树丛内趴着一只花豹(leapard)。花豹是五霸之一,昼伏夜出,善于隐藏,难得一见。来东非猎游第二天就追踪到花豹,喜出望外!</p><p><br></p><p>起初只见到它的后背和尾巴</p> <p>耐心静候多时,终见它起身掉头,露出全身。身后带有血色的条状物,应是它吃剩的猎物残羹</p> 未及多看两眼,它已钻入树丛不见踪影 疣猪,小眼獠牙 鹫珠鸡(Vulturine Guineafowl),衣着精美,红眼奕奕 上树蜗居、下地觅食 <p>秃鹳水中立,好似穿着燕尾服</p> <p>午后,烈日荒原小树荫下,猎豹(cheetah)一家在纳凉小憩。母豹坐立,警觉地四周观望;豹崽躺卧,被草遮挡,辨识不清。猎豹不属五霸,与花豹的长相和习性有别</p> <p>车停百米之外,我们盯着小树荫观察豹子,颇费眼力</p> <p>等啊等啊等啊等,终于母豹起身,豹崽探头,赶紧瞄着那方向一通咔嚓。尽管相机不够给力,所幸照片还能看出母豹眉眼和小豹体态</p> <p>非洲五霸之首,大象来也!</p> 非洲象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体长5-8米,肩高3-4米,体重3-8吨。耳朵极大,上下可长达1.5米。雄性和雌性都有獠牙 <p>大象出行,悉心呵护小象宝宝</p> <p>这家伙个头小,呈俯卧撑状伸出鼻子够食干草(图1)</p><p>这俩大象忙着吃,小象宝宝卧草中(图2)</p> 大象吃草记 <p>参观桑布鲁土著村庄,一睹肯尼亚最为原始的部落生活。古老奇特的生活方式传承至今</p> <p>部落依河而居,放牧驴和牛羊</p> <p>族长(左)向我们介绍他的部落</p> <p>部落人盛装迎客,色彩艳丽。男子手持长棍,女子佩戴颈圈,邀我们携手同舞</p> <p>手工制作的串珠项圈和手环十分精美</p> <p>部落一夫二妻制。族长(40岁)、大妻(30岁)及其子(他们有4个孩子),身后的小窝棚就是他们的家</p> <p>族长之妻,美丽优雅</p> <p>部落人以新鲜牛羊奶和牛羊血为食。男子每天清晨钻木取火。这是给我们演示</p> <p>当地实行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式村办义务教育:孩童3岁起在村内就学,10来岁转到政府学校。没有教室、黑板、纸笔,孩子们用手指在地上习字</p> <p>简陋生活,纯真笑容</p> <p>摆摊售卖自制工艺品。旅游业是当地经济发展重要来源(图1)</p><p>与主人们合影留念,告别原始部落(图2)</p> <p>日落桑布鲁</p> <p>8月28日,离桑布鲁前往博格利亚, 从北半球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南北半球分界处,路边竖立着“赤道”标示牌,此处海拔2265米,纬度为0。横跨赤道线,脚踩两半球</p> <p>《肯尼亚赤道证书》,证明我于2016年8月28日13时39分在尼亚霍鲁鲁(Nyahururu)跨越赤道</p> <p>8月29日,青山怀抱的博格利亚湖(Lake Bogoria)是火烈鸟的天堂。我们一大早赶到,是第一批游客。湖水静谧,成千上万只火烈鸟近岸聚集,密麻麻肉糊糊,粉红一片......</p> <p>一批批火烈鸟从远山轮番涌来,一拨拨火烈鸟从水面展翅腾飞。此起彼伏,铺天盖地,蔚为壮观!</p> <p>随着游客陆续到来,火烈鸟向湖心步步退却,离岸边越来越远了......</p> <p>纳库鲁湖国家公园(Lake Nakuru National Park),面积188平方公里,远古生物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在这里栖息。由于游客大增和环境变化,白犀牛的踪影已愈发难觅</p><p><br></p><p>山坡树林草丛,傍晚薄雾朦胧,几只长颈鹿近旁,白犀牛身影隐现。司机兼导游熟悉野生动物习性,判定白犀的行动路线,驱车绕山路追踪,使我们得以一瞥这珍贵的生灵!</p> <p>白犀牛体长3-4米,肩高1.5-2米,体重1.5-2.5吨。它的名称一直是个误解。其名来自荷兰文“weit”,意思是“wide”(宽),指其嘴部宽大成方型,是宽吻犀。因被人把“wide”误为“white”而译为“白色”,从而得名“白犀牛”。事实上,白犀牛和黑犀牛的体色无大差别,多呈灰色或棕黄色。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前者比后者体型大、嘴巴宽</p> <p>白犀牛在山坡草地埋头进食,我们只能远望,遥祝它们在原生家园里自由安康、生生不息!</p> <p>纳库鲁国家公园内,东非常见植物大戟(Euphorbia Ingens)郁郁葱葱,水羚(Waterbuck)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p> <p>非洲水牛(African Buffalo),五霸之三,悄然登场。非洲水牛是群居动物,通常结队而行。这只老牛孤零零现身,只有牛椋鸟与它为伍</p> <p>狒狒拉家带口,小崽似坐轿子</p> 纳库鲁湖中,鹈鹕抱团 <p>非洲的鸟儿,绚丽惊艳</p><p><br></p><p>图1-2:紫胸佛法僧(Lilac-breasted Roller),身披七彩袈裟,是肯尼亚和博茨瓦纳的国鸟</p><p>图3:栗头丽椋鸟(Superb Starling)</p> 夕阳西下,赶紧回家 8月30日,泛舟纳瓦沙湖(Lake Naivasha) 河马出没 <p>鱼鹰居高傲视,展翅出击</p> 鹈鹕腾飞 <p>水禽梳理羽毛</p> <p>秃鹳或呆立,或扬翅</p> <p>湖畔湿地,世外桃源</p> <p>下午抵达马赛马拉国家公园(Masai Mara National Park),入住帐篷酒店 Osera Lodge</p> <p>客房</p> <p>餐厅</p> <p>酒店服务员是当地马赛人,热情周到。给我们演示他们世代相承的传统技能:削制矛棍,护身利器</p> 纵身上树,矫健如豹 红袍格巾,标志服饰 <p>没想到来非洲能避暑!盛夏时节,赤道附近,高原之夜,烤火取暖</p> <p>本集完,下集待续<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