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一 个 冬 天 的 童 话</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一九七六年,那一年的冬天特别的冷。</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九月:人民还沉浸在毛主席去世的巨大悲痛中。唐山大地震的惨烈,举国震惊。人们对地震的恐惧迅速蔓延,防震抗震的意识空前增强。在此之前,人们几乎没有防震的意识。一时间,似乎全国人民都住进了防震棚里。我们这些下放在仪征青山矿区林牧场的知青也不例外,也搭起了几个防震棚子。在地震最紧张的日子,给人的感觉是大震就再眼前,随时就要发生。农场的知青一律不准请假回家,作为矿区党委直属的抢险突击队(没有正规军,基干民兵就当部队使唤了),随时准备拉出去到抗震救灾第一线。记得一天凌晨,不知那路神仙预测到黎明时分将有地震发生,一时警报声此起彼伏,空气中紧张的氛围就如同要爆发一场战争。我们突击队全员集合,扎好裤脚,袖口,静坐在农场食堂门前的空地上,整装待命,心里说不出的紧张和兴奋:真是以为祖国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人人都有做英雄的激情与冲动。到天亮警报解除时,我们下山来到矿区街上,整条大街上几乎没有一个行人。</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转眼到了深冬,时间逐渐耗尽了人对地震的恐惧,人们都陆续回到了房子里。但我们还有四个哥们:我,缪平,雷振声,唐文献却依然坚守在农场西边靠近蔬菜地边猪圈后面的那个大棚子里,说实在的,并非是我们把自己的命看的多值钱,一是懒得搬,二是这儿人少,落得一个清静。空旷的一个大棚子,我们仅仅占一个角落。六张单人床,两张一摞,用铁丝绑住腿,面对面放,下面睡人,上面摆东西,中间一张桌子,西边再横放两张同样摞起来的单人床,摆些乱七八糟的杂物,四周用芦席,草帘子一围,自成一个小天地。四个人,天冷,两个人一张铺,合一个被窝筒睡觉。为了取暖,中间放一个自制的土电炉,也就是在电子管厂上班的缪平从车间拿来烘箱里的耐火砖自己穿上电阻丝,那个年代,高中课程就是面向工矿,面向农村,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实用技术,学的是机电(三机一泵),个个都是行家老手,接上两根电线,顶头弯成钩子,用小刀把棚顶横梁上两根进线外面的皮削掉,站在床上直接将钩子挂上去,名曰:带电作业,连开关都不要,(典型的野蛮操作,今天想想特可怕)一是烤烤火,二是常常烧点水,煮煮面条什么的。外面冰天雪地,里面还算凑合。那年头,既没电热毯,更别谈什么空调了,连被子都是小小的,两个人合起来,也就是图个相互间用青春的躯体取暖———十八岁的年纪,从里到外都透着不可抗拒的青春活力!(那种环境,今天的孩子,一天也受不了)。年轻啊!这是上帝给予的资本!记得我们当时唱的歌就是:天寒地冻不觉冷,热血能把冰雪融…………那可个个都是杨子荣———抗严寒化冰雪咱们胸有朝阳!</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十二月下旬的一个夜晚,那几天雪下的特别的大,大雪封山,啥农活也做不了,我们几乎天天挤在床上,蜷在被窝里。但被抽到山下电子管、电瓷厂上班的哥们还得每天去上班,工人老大哥有时可不如农民二哥自由啊。晚上九点多钟,我们躺在床上聊天,外面脚步声渐近,草帘一掀,带进一股寒气,缪平下小夜班回来了。一进门就嚷嚷:“嗨!嗨!睡了一天了吧,该活动活动了!”</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我们面面相觑,早就睡得天昏地暗,不知猴年马月了。</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什么日子啊?”睡在被窝里的唐文献朦朦胧胧发出有气无力的嘟囔。</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今天是十二月二十六日,想起来了吗?”</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一语惊醒梦中人!今天是毛主席老人家生日啊。伟人刚离去,人民或余悲。</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起来起来,咱们总得纪念纪念,走,下山找一地方喝酒去。”缪平一边说,一边三下五去二掀掉我们蒙在头上的被子。</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谁也不含糊,大家一片呼应声。</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衣服特简单,套上运动服,外面裹上一劳保大衣。那年月,几乎所有工厂都发劳保大衣,粗布的,棉花厚厚的,不中看,但特暖和。套上靴子,(下放时,人人都必备一双高帮靴子),深一脚浅一脚往山下而去。那个年头夜晚特别的静,雪虽然停了,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除了山脚下几户人家偶尔的狗叫声,天地间好像就剩下我们几个人。我们一边走一边还高声朗诵着毛主席的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步行了二十几分钟,远远看见矿区中学门前有一个透着灯光的小棚子。</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矿区在今天已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可当年有“九厂一矿”,相当于现在的工业集中区、开发区。流动人口多,上夜班的人多,总有一些小饭店方便那些下夜班的工人。说是饭店,其实就是路边的一个防震棚子,昏暗的灯光,几张四仙桌子,四周再摆些长条凳子。夜间供应的品种太少了,只有阳春面,没有炒菜,那年头白酒是计划供应的奢侈品,只有一些果酒,好像是仪征本地产的苹果酒,梨酒之类的,晚上没有什么客人,四个哥们坐下来,一人一碗阳春面,一碗果酒。雷振声说,烂面拖酒,别有风味。缪平接着说,重要的不是喝什么,是为什么喝。</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大家频频举碗,说:为纪念老人家生日,干!</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那时,酒量真是太差了,喝了三五口酒,一个个小脸通红,两碗酒下肚,唐文献竟然趴在桌上不能动了。</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太久远了,记不清当时说了些什么,好像也谈到了什么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希望。还就是没有涉及到个人的未来。并不是我们的境界有多高,只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环境,我们只习惯谈论这些。红卫兵时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虽已淡化,但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朴实的忧国忧民情感还没殆尽。</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饭店工作人员在旁边好奇地看着我们,心里一定在不停嘀咕,山上这些小知青,也不知道那根神经搭错了,半夜三更的,干嘛呢?</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如今,怎么也想不起来了,那天晚上我们是什么时候,怎么回到山上去的。</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可那一幕,真真切切,确确实实:冰天雪地里,低矮的草棚,昏暗的灯光,一碗面条,一碗果酒,没有任何欲望和杂念,更不要谈什么作秀给谁看,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的情感,一种极其自然的崇敬!也许我们所展示的仅仅是现代人早已忘却的,不再珍惜的一种发至肺腑的“真诚”罢了!</b></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四十多个年头过去了,往日的情景总是难以忘怀!暮然回首,那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冬天的童话!。</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