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片叶,飘于风中,轻轻便被吹起,唯有附着树,方能生机勃勃;一个教师,闭门造车,苦心孤诣终觉浅,唯有携手前行,方能立于时代潮头。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好地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达到全校教师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目的,9月8日下午,临河九小在在五楼报告厅举行了“心中有课标 学习促成长 ”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p> <p><br></p><ul><li><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王良举副校长《部编语文教材新在哪里》</i></b></li></ul><p><br></p> <p>其中提到以下几点👇🏻👇🏻👇🏻</p> <p> 王校长强调:新教材对老师要求更高了,部编语文教材更加注重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语文的学习也将会被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新教材增加了很多阅读空间,力图让原有的“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都在课文内给予推荐标注。语文老师要像研读阅读理解课文那样来研读推荐名著,收集与名著有关的研究、赏析资料,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认识和评价。需要用心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做好相关的记录,以满足教学需求。</p> <p><br></p><ul><li><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语文教师崔欣《将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i></b></li></ul><p><br></p> <p> 识字、写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提高阅读、写作的基础,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而作为低段的语文教学,识字、写字更是基础的基础,工具的工具,是非常需要培养的一项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引起重视。</p> <p><br></p><ul><li><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语文教师王晓燕《指导小学生习作的几点作法》</i></b></li></ul> <p>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有以下的做法:</p><p> 一、先说后写,打开学生的话匣子。</p><p> 二、注重作文的讲评与批改工作 。</p><p> 三、留心观察,多写多练。</p><p> 四、讲真话 ,吐真情,我笔写我心。</p><p> 五、培养读书习惯。</p> <p><br></p><ul><li><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span class="ql-cursor"></span>语文教师靳海霞《将阅读指导进行到底》 </i></b></li></ul> <p> 语文教师靳海霞《将阅读指导进行到底 》</p><p> 一、阅读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是词句训练。</p><p> 二、教给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技巧。</p><p>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p> 教师结合文本具体实在地进行指导、示范,切忌架空地泛泛而谈。如何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呢?具体做法就是充分利用好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阅读课,坚持阅读课外书,哪怕期末考试之前,也绝不挤占阅读课。</p><p> 阅读指导课,一般分为三种课型: </p><p>(一)读前导读课,营造神秘感,激发阅读兴趣。</p><p>(二)读中推进课,消除倦怠感,培养阅读能力。</p><p>(三)读后展示课,体验愉悦感,形成阅读习惯。</p> <p><br></p><ul><li><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span class="ql-cursor"></span>英语学科组长 冯志华《如何进行英语高效教学》</i></b></li></ul> <p>第一,在课堂上激情导入。</p><p>第二,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p><p>第三,培养听力能力,讲解听力技巧。</p><p>第四,加强语法知识的讲授。</p><p>第五,加强重点话题的对话与背诵。</p><p>第六,加强阅读练习。</p><p>第七,加强写作练习。</p><p>第八,利用好全市统一发的优化设计练习册。</p> <ul><li><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数学学科组长王靖老师讲座的主题是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i></b></li></ul> <p>她主要从五个方面做了阐述 </p><p>一、抓住本质,有效创设情境。</p><p>二、提出反映数学本质和思想的问题。</p><p>三、有效参与,引发学生深度探究。</p><p>四、借形学数,形象思维支撑抽象思维。</p><p>五、提前习题演算、利于抓住本质,有效练习 。</p> <p> 王老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挖掘每一节课潜在的教育资源,把每一步做实,做足,做透、让体验,内化伴随活动全过程。在课堂中,教师精心的设计,一个巧妙的经过或深思熟虑的提示,往往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p> <p><br></p><ul><li><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 闫素敏老师《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i></b></li></ul><p> 一个教师的魅力从哪里来?课堂的高效如何获得?数学学科代头人闫素敏老师向我们做了自己的诠释——那就是追求自我和课堂的本真,精心的备好每一节课,给予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倾注全部热情用自己的正能量感染学生,闫老师从课前备课环节、课堂教学环节和作业辅导三个环节分亨了自己的经验,她用自己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也收获了满满的果实。</p> <p> </p><p>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七位老师毫无保留,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为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宝贵经验。</p><p> </p> <p> </p><p> 张叶青校长认真听取了每位教师的交流分享 ,做了精彩而又精准的点评 。张校长提到两个关键词:一是田野意识。意思就是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教育这个工作,要沉下心来 。二是草根情怀 。要说介绍教学经验 ,最有发言权的就是一线的老师,专家也是从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千万不要忽略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积极地更新知识 、观念和能力,及时把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p> <p> 一个人跑步是一种颜色,一群人跑步是一道阳光。教育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才能有鲜活灵动的源头活水。老师们,榜样就在身边,学习势在必行,只要我们在实践中善于学习,不断探索,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阳光大道。</p><p><br></p><p><br></p><p>文字:靳海霞</p><p>图片:宋雨薇 边奇志</p><p>编辑:宋雨薇</p><p>审核:王良举 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