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山回忆录-和以品相识相知相爱患难与共六十多个春秋(下)

秋雨梧桐

<p>1967年农历10月25日我们第三个孩子降生,按传统起名于万平,是个儿子,当然高兴。记得万平出生前一天住进广陵妇幼保健所,在广陵路上靠家近。我下乡去公道、赤岸接外婆,因外婆当时在赤岸以顺处。一天早我骑车到赤岸,一个老师约我去一个废弃的鱼塘钓鱼,我安排外婆先回扬州照应以品,拿起鱼杆去钓鱼,前后钓三个小时,中午饭都没有心思吃,共钓5—6条青鱼,大的5—6斤,小的也有3—4斤高高兴兴回扬州,外婆看了也非常高兴,比鱼更高兴的是以品生了个男孩,胖胖的,小脸通红,还没变过来。第三天用鱼给以品增加营养。下午母子平安出院。三个孩子虽然负担重,但我们二人内心是高兴的,是乐滋滋的,又有男又有女,个个活泼可爱,虽苦尤乐,我们二人全身心投入养儿育女和工作中去,把爱都给了三个孩子。穿着方面从她们幼年留下的照片能看出她们身上衣。在那个苦难时代,算是比较好的了,这方面以品是付出很大劳累的,孩子身上毛线衣全部是她在烦忙的工作之余一针一针打起来的,而且心灵手巧,可以打出各种美丽色彩和花朵,许多同事都向她请教。生第三个孩子以品已进大华厂上班。既上班又要带三个孩子,而我呢在市重工业局工作,非常忙。因为我是局三人领导小组之一,群众都看着我,处处走在群众前面,带好头,经常晚上都开会,脱不开身,家庭担子大部份落在以品身上。我们住引市街,以品在大华上班(南门外)这么远距离,万平要喂奶随身带,她又不会骑车,怎么办?用别人赠送的小竹藤推车推着万平慢慢来回走,所吃的苦、所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尤其遇到刮风下雨更是辛苦。迎春大些托人带,万玲在淮安、黄珏前后7—8个月回来进机关幼儿园减轻家中一点负担,所幸运的是我们终于熬过来了。三个孩子健康成长,但也有不少小插曲,万平小时候顽皮,仓巷大门外有一堆建筑楼板,顶头有钢筋,万平站在顶头玩,一不小心从楼板顶头滑下,钢筋刺破大腿根部,血流满地,以品得知消息,赶快跑到大门口,抱起万平一口气跑到城南卫生院,城南回答要到苏北医院,连忙赶到苏北医院进行包扎,以品看到医生针缝万平大腿,吓的晕过去了,医生说幸亏没划破大腿主动脉,否则就危险了。万平小时候头顶长一个小瘤,小手指变形,我们二人也烦的不得了,到处请医,后来自行痊瘉,我们才放心。总之对三个孩子爱我们是共同的,如今三个孩子长大成人都已成家立业,并且有了她们后代,我们感到幸福,我们所付出的辛劳也是值得的,而且得到了回报,三个孩子以及女婿、儿媳妇都很孝顺,都很知恩图报,他们孝顺也影响他们的子女,孙女和外孙女、外孙也都很关心我们俩,我们俩深深的感谢!唯独感到不快的是大女婿走的太早,生前对我们二老也很关心、很孝敬,我们想到他心中就难过、就不快,为此怀念他、祭祀他。</p><p>我与以品从1954年春相识,已60多个春秋,总的看,我们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尤其是帮我缝缝补补、洗洗几十年,生活上粗茶淡饭,从不叫苦,而且克己让人、让老的、让小的。例如,困难时期我患浮肿病、肺结核,她全力关心照顾我,1962年她下放西新圩养殖场,我去看她,她买了一只大鸭子,外加一斤大米煮好给我吃,我要她与我一同吃,她舍不得吃就说“我不喜欢吃”,实际省给我吃。另外还带回大祘炒牛肉,这在当时困难时期祘是上等菜。虽己是50多年前的事了,我仍记忆犹新,永不会忘记,同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她在大华工作离家远,我千方百计找人将她调至无线电厂(当时在何园),后来无线电厂又搬至北门外,又将她调至柴油机厂,后来患肝炎、肺结核,这两种疾病是一对矛盾,三院不收,我又千方百计找人三院才同意收,当时孩子小,我既要工作,又要安排孩子食宿,又要去医院照顾以品,这些苦我们一个个都克服了,真是患难见真情。</p><p>以品对我们于家有贡献,一是对我父母孝敬关心,父母满意。80年代家中遭火灾,我运回一卡车木材、毛竹、衣服等回家救灾,她二话没说全力支持,我当七年兵拿回600元安家费,丢300元给我父母,带300元回扬州闯天下,她同样没说,我们最困难时期,三个孩子都在上学没工作,先是小妹大儿子王勇来扬州读书吃住在我们家,后来是启珍、万凤来扬吃住在我们家,同样以品没有怨言,为我们于家付出做出贡献。</p><p>我们相识、相知、相亲、相爱60多年,也不等于一点问题没有,牙齿与舌头有时也会磕磕碰碰,这不奇怪,吵吵喊喊也是一种情感交流,好在我们互相不记恨,雨后总会有晴天。</p><p>我们主要方面:以品有个性强些,虚心欠缺,说话大脑缺乏慎重思考,比较随便,尤其进入老年更是固执己见。我呢,也有固执,商量通气欠缺,年轻时夫权思想在我身上有时发生。例如:1959年10月,以品由农村迁来扬州,虽然当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事先我一直未告诉她,直到我在扬州䟽通办好迁移与安置,江都村干部䟽通也都没告诉她,一切办好后才告知她。二是我从政市级机关30多年,退休前十年到企业从政也没有告知她,如果二人研究商量也不至于下企业,害得机关到企业损失几十万,如果当时共同商量也不会如此。</p><p>另外我们二人谈教训,对三个孩子小时管得不严、教育不严,如果对三个孩子从严教育,加上她(他)们聪明才智,那么我们三个孩子同样会对国家、人民做更大事业、更大贡献,这方面使我们想到就心痛,就内疚,也对不起三个孩子。</p><p>综上所述,我与以品1957年结婚、1958年复员,身带300元一只手提箱扬州闯天下。我的丈母娘常说“于金山来扬州一双筷子没带,如今发展这样好”。一直夸奖,的确如此。</p><p>我来扬州后,接着于1959年10月以品也迁来扬州,我们二人吃苦耐劳打拚,为我们这个小家庭添砖加瓦,吃尽了人间的苦和累,在今天难以想像。再举两个例子。一是以品于1959年来扬州,家中吃饭没有桌子,她孤身一人从老家江都揹回一张古式杉木饭桌,徒步70多华里,第二次又揹回两张老式椅子,凭着她瘦弱的身体徒步所吃的苦无法形容。</p><p>第二件事,1960年,我在扬柴搞下放,下放邗江20多个公社数百人,为了将他们粮油户口及时送到各人手中,我一天骑着自行车跑遍邗江20多个公社,把户口粮油证送到各个公社 。天下雨,当时邗江下面全部是土路,下雨不好骑车,我就扛着自行车走,及时完成任务,受到党委好评。</p><p>又如,我1958年由杨寿莲子小学考取扬州柴油机厂得到邗江教育局批准同意放行时,晚上连夜独自一人跑到扬州,到扬州时才凌晨三点多钟,在文昌楼亭子内坐两个小时天才亮,及时赶到扬柴报到。</p><p>如今,我们二位都老了,回首往事,看看今天所吃的苦、受的累值得,没有遗憾,如今儿、孙女满堂,两个女儿过着幸福生活,外甥女、外甥事业有成,各自都有了住所,尤其儿、女都很孝敬,这是我们最大幸福与宽慰。</p><p>以上是我们60多年简要回顾与总结,可能有不当之处,望阅者指正。</p><p>于金山</p><p>2020年8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