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方式之一。于高山之上,危崖之畔,聚日月之光,集草木之气,垒石成屋,依山而居。<div><br><div>王金庄,一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千百年来,与世隔绝。先民们在天地之间的太行山上,勤作辛劳,修屋造田,艰难生活,生生不息。<br></div></div> <p>晨曦中,赵简子带着雄霸天下的豪气,迎着烈烈山风,招呼着士兵垒石为庵,坚守边城。骄阳里,王金带着移民垦荒的志气,攀过高高的山梁,带领着儿女垒石为庵,开辟村落。星空下,王全有带着向山要粮的勇气,倒掉鞋里最后一撮山土,唤起村民垒石为庵,畅想新生活。</p><p><br></p><p>昔日的王金庄人,一路坎坷,一路辉煌,一步一个脚印,从遥远的山脊线缓缓走来。贫瘠的大山深处,逐渐搭起了天梯一般的梯田,植起了红霞一般的花椒,还有成群结队、温顺健壮的毛驴儿,一趟趟驮运着珍稀的山货。</p> <p>先人敬畏自然,后人敬畏先人!</p><p><br></p><p>抚摸每一块石板,踏过每一块梯田,都能穿越浩渺的时空,听到先辈们的谈笑风生,感受先辈们的苦辣人生。</p><p><br></p><p>尤其那伴着先人安身立命的石庵子,立于山巅,隐于山坳,掩于石缝,没于青蒿。与春日相伴,与夏花相恋,与秋果相映,与冬雪相怜。和先人们一起,在荒蛮的土地上,迎来每一天灿烂的朝霞。</p><p><br></p><p>一道道伟岸的大山,一块块羸弱的梯田,承载着一个个规则或不规则的石庵子,在天灾人祸的磨砺中,百年不倒,千年不散;在风雷激荡的岁月中,花开花败,岿然屹立。</p><p><br></p><p>这是王金庄人最初始的居所,是王金庄人的家,王金庄人的爱,王金庄人奋斗的依靠和归宿,王金庄人的全部。嶙峋的风骨,斑驳的光影,昭示着王金庄人特有的太行魂。</p> <p>走向壮美的余角岭,一路山径,蜿蜒而上,峰岭拐角,随处可见石庵子静静等候在那里。最高峰处,石庵子前,两株春木,一株是野杏,一株是山桃,争相斗艳。</p><p><br></p><p>走入秀美的响泉崖,梯田层叠,溪水潺潺,田头堰边,总有数不过来的石庵子悄悄伫立在那里。不经意间发现,门楣之处,石壁之上,刻勒着哪朝哪代,建造时间。</p><p><br></p><p>原以为王金庄的先人们,不懂文,不识字,只会以春花秋果来寓意美好,只是以简单方式记录生活。绝不曾想到,其中一座石庵子上,深深镌刻着三个大字----“上清石”,于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第一眼看到的修建日期,足以让人心底震撼;第一眼看到的清雅门联,更让人感觉石破天惊。</p><p><br></p><p>这,已远不是石庵子们的具体身世,不是石庵子主人的传奇故事,而是王金庄的原始记忆,有血有泪,有痛有笑。生动而又鲜活的历史遗迹,早已成为王金庄标志性的符号。</p> <p>卓然挺立的石庵子,以粗犷原始的姿态,沐风沥雨的神态,定格在大山之上,守望着山民们赖以生存的梯田,守望着山路上日夜穿梭的毛驴,守望着祖祖辈辈与天地争斗而获得的幸福,还有千古不落的那轮月亮,春秋不散的那道炊烟。</p><p><br></p><p>恍惚中,我随着笔下跃动的字符,满怀敬仰来到石庵子前,与王金庄的先民们一同劳作,一同居卧,一同谈笑着王金庄独有的山居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