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2020年7月31日-8月10日,济南彩虹摄影俱乐部23名摄友来到祖国的大西北,驱车穿越甘肃青海两省,进行了为期11天的甘青大环线摄影采风创作活动,行程2300多公里,收获满满。</b></p> <p><b>青海门源万亩油菜花</b></p><p><b> 从西宁沿西(宁)张(掖)公路向北行驶150公里,翻过海拔3700多米的达坂山垭口,眼前出现东西向长川形状的盆地,盆地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油菜花,这就是由北面的祁连山和南面的达坂山围起来的一个"金盆地"—门源百里油菜花田。这里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种植区,种植面积达50万亩。</b></p><p><b> 七月中旬,门源的油菜花竞相怒放,花景与当地的蓝天白云、高山流水、林海草原和独有的民居、蜂农等交相辉映,变幻出一道道独具特色的迷人风光,令无数游客迷醉其间。</b></p><p><b>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来的迟了些,有些油菜花已经败落了。但是站在达坂山上远远望去,万亩油菜花田和远处的祁连山皑皑白雪交相辉映,景色依然是那么的壮丽和迷人,使人流连忘返。</b></p><p><br></p> <p><b>在夕阳的余晖下,摄友们与祁连山和油菜花田合个影。</b></p> <p><b>青海卓尔山</b></p><p><b> 卓尔山景区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b></p><p><b> 站在卓儿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b></p> <p><b>在门源有一个叫花海的地方,每年6-7月这里的草原上开满了各种野花,远处的岗什卡雪山云雾缭绕,身边的牛羊在湖边悠闲地吃草……犹如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怎能不留下自己的身影?!</b></p> <p><b>清晨,祁连山脚下的青稞麦田。仔细看,那麦芒上还挂着昨夜的雨珠,在旭日的照射下,如珍珠般的熠熠生辉。</b></p> <p><b>路边一个叫阿柔大寺的喇嘛寺,不妨下车看看。</b></p> <p><b>河西走廊。</b></p><p><b> 从门源盆地继续向北穿越祁连山,经过一个叫扁都口的山口,就到了甘肃省。眼前的地貌是一片戈壁滩,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河西走廊。</b></p><p><b>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是古时内地通往新疆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主要城市有武威(凉州)、张掖(甘州)、嘉峪关、酒泉(肃州)、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曾经,这一条线人声鼎沸,繁极一时,留下了多少故事千古传颂。同时河西走廊更是中国古代西部重要的军事要塞。</b></p><p><b>唐代诗人就对这里有过生动的描述:</b></p><p><b></b></p><p><b>王翰(唐)</b></p><p><b>《凉州词》</b></p><p><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p><p><b>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b></p><p><br></p><p><b>王之涣(唐)</b></p><p><b>《凉州词二首·其一》</b></p><p><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p><p><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p> <p><b>张掖(甘州)七彩丹霞</b></p><p><b> 张掖素来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气势宏大,色彩华丽。当年这里曾是河西走廊最富饶的地区,“一城山美,半城塔影,遍地古刹”。也是西来佛教兴盛的圣地之一,史上的张骞、班超、法显、玄奘等人也都曾在此留下足迹。</b></p><p><b>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位于临泽县和肃南县交汇地带,丹霞奇观色彩艳丽,场面壮观,气势磅礴,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国内外罕见的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复合体,其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举世罕见,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b></p> <p><b>张掖冰沟丹霞</b></p><p><b>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分为冰沟丹霞景区和七彩丹霞景区。七彩丹霞景区以色彩斑斓而出奇,冰沟丹霞以雄险神奇而著称,素有“赤壁千仞”的美誉,被评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之一。</b></p><p><br></p><p><b>在这里登高远望,有一种苍凉壮阔之美!正应了宋代大词人晏殊的那句词:</b></p><p><b>“昨夜西风凋碧树,</b></p><p><b>独上高楼,</b></p><p><b>望尽天涯路。”</b></p> <p><b>嘉峪关</b></p><p><b>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b></p><p><b> 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明代东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b></p><p><b> “中外鉅防”、“河西第一隘口”,500年前的嘉峪关,背朝塞外,将中国的西大门牢牢关起。今天的嘉峪关仍矗立在长城的最西端,镇戍边塞,傲视群雄。虽然这里的一切,却早已不复往昔,但登上这座“雄关”,你依旧能够感受到当年的历史和烟云。</b></p><p><br></p><p><b>登上嘉峪关城楼,西望茫茫戈壁,</b></p><p><b>你才会明白什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p><p><br></p><p><b>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更使人感到惆怅和无奈:</b></p><p><b>《送元二使安西》</b></p><p><b>渭城朝雨浥轻尘,</b></p><p><b>客舍青青柳色新。</b></p><p><b>劝君更尽一杯酒,</b></p><p><b>西出阳关无故人。</b></p> <p><b>敦煌鸣沙山月牙泉</b></p><p><b> 关河冷落,大漠孤烟,千百年来,穿过历史的走廊,敦煌在肆虐的狂沙中站出了自己独有的姿态,坚强,神秘,不妩媚奔放,却吸引着无数人想要靠近。</b></p><p><b> 如果说河西走廊是大气的,苍凉的,那鸣沙山、月牙泉就是这丝路上别致浪漫的体现,和莫高窟一起装点着敦煌。历来水火不相容,沙漠清泉难共存,但在鸣沙山中,却能看到沙漠与清泉相伴为邻的奇景,鸣沙山和月牙泉就在此屹立千年,一个粗狂,一个柔情,怀抱着、依偎着,娴静地躺了几千年。</b></p><p><b> </b></p><p><br></p><p><b>《七绝》月牙泉</b></p><p><b>戈壁茫茫卧月泉,清白伴夜催人眠。</b></p><p><b>南来北往孤行客,梦宿弯湖忘故园。</b></p> <p><b>敦煌莫高窟</b></p><p><b> 走近敦煌,依稀能听见辉煌与失落交织的文化音符,窥视到历史与现实叠加的璀璨星空;循着它,便走进了一方灵魂与美学集结的心灵圣地,一处厚重与灵动交融的艺术殿堂,一个欲望与信仰辉映的精神家园,一场醉了千年也不愿醒来的大梦。</b></p> <p><b> 从敦煌沿215国道一路向南,经过甘肃省唯一的哈萨克族自治县阿克塞县,前面横贯东西一座大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当金山。当金山口以西是阿尔金山,以东是祁连山。</b></p> <p><b> 翻过海拔3800米的当金山垭口,就进入到了青海省西部的柴达木盆地。这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茫茫戈壁,215国道走不久就并入G3011柳格高速公路,这条穿越戈壁荒漠的公路笔直地延伸到远方的天际,直达柴达木盆地的腹地青海大柴旦。路两旁只有荒芜人烟的戈壁滩,偶尔会看到几个露天煤矿。</b></p> <p><b>在G3011柳格高速公路鱼卡出口下高速,沿S214省道一路向西,就到达大柴旦南八仙魔鬼城,路旁是被风蚀的雅丹地貌。再向南走就是东台吉乃尔湖和水上雅丹景区了。</b></p> <p><b>青海大柴旦南八仙魔鬼城</b></p> <p><b>青海东台吉乃尔湖</b></p><p><b> 本是315国道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盐湖,今年这个夏天突然爆红网络。有人说她是中国的马尔代夫,还有人说她是戈壁滩上一抹惊艳的蒂芙尼蓝(Tiffany's Blue)。</b></p><p><b> 来到东台吉乃尔湖,你仿佛置身于梦中的仙境,她美丽而圣洁,也许这就是人们心中那一抹初恋的颜色。</b></p><p><b> 有人找出30年来东台吉乃尔湖的卫星遥感图像,原来她这是第3次撩开面纱,露出她那仙女般的美丽容颜。也许不久她又会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戈壁,留给人们对这个夏天无尽的回忆……</b></p><p><br></p> <p><b>青海大柴旦水上雅丹</b></p> <p><b>翡翠湖</b></p> <p><b>天空之镜—茶卡盐湖</b></p><p><b>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南侧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湖面海拔3100米,长15.8千米,宽9.2千米,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千米。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b></p><p><br></p><p><b>茶卡盐湖日落</b></p> <p><b>茶卡盐湖日出</b></p> <p><b>历史痕迹</b></p> <p><b>青海湖</b></p><p><b>青海湖景区,位于 青海省刚察县南部,湖四周被四座高山所环抱,北面是的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橡皮山。青海湖距西宁市136公里。 青海湖景区湖面海拔3195米,面积广达4583平方公里,绕湖一周共约360 公里。湖中有海心山,盛夏时节平均气温仅15度,为天然避暑胜地。每年春夏,有数十万的候鸟来海西山、三块石等岛屿栖息, 鸟岛因而得名,以列为候鸟保护区。 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 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 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 2018年8月,2018上半年全国5A级旅游景区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出炉,青海湖景区综合影响力54.73,排名第33位。</b></p> <p><b>藏族少年东珠</b></p> <p><b>西宁塔尔寺</b></p><p><b>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b></p> <p><b>愉快的旅行结束了,同团的摄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下次能再次同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