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浙江浦江县城北二十余里,一岭横亘。以岭为界,当地百姓称岭北为“山里”。潘周家村就在“山里”深处。</p> <p><b>三府之地,两姓之合</b></p><p><br></p><p>潘周家村所在的檀溪镇是一处三府之地,毗邻桐庐、诸暨,是杭州、绍兴、金华三地的交汇处。</p><p><br></p><p>这个小镇虽位于山区,这里却是一块难得的广阔的山间平原,四周皆山,环抱如盘,旧时被称为盘洲。</p> <p>潘周家村原本是两个村,一个叫潘家村,一个叫周家村。两个村子相连,久而久之,便融合成了一个村。</p><p><br></p><p>传说潘家先祖先是位常在浦江、桐庐间贩卖文房四宝、木头柴火的徽商,盘洲便是来往两地的必经之所。他相中了这块地方便带着家人迁居此地。潘家以耕读传家,仅清代就出了55个秀才、6个贡生。 </p><p><br></p><p>周家祖先则是从杭州迁徙而来,周家出过一位文人周璠,曾是道光帝的老师戴殿泗的启蒙先生。</p> <p>村子里有十几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厅堂,基本都保存完好。堂内挂灯笼结彩球,大小横梁结构新颖气势壮观,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p> <p>顺备堂是一座建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的的厅堂,其原主人周元盼曾是太学生。这座建筑风格特殊,名曰“第二房厅”。</p><p><br></p><p>院子里的两扇巨大的圆形窗框,典雅大气,尽显古建筑之美。房屋周围游廊环抱,南侧便是周、潘两姓的分道。</p> <p>潘氏所建的光裕堂则是一座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的古宅,两进三开间二抱厢,整体呈“囍”字布局。造型奇特,带着美好的寓意。</p> <p><b>满村尽是面如瀑布</b></p><p><br></p><p>潘周家村不仅古建筑称奇,制面历史也十分悠久,有着“挂面村”的称号。村里500余户1600多人口,几乎家家会做面,其中从事手工面加工的村民就有400余户。</p><p><br></p><p>相传600多年前,潘周家的祖先们为了丰富饮食,将自家的小麦粉在加工馒头、包子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潘周家手工面”,并流传至今。</p> <p>潘周家流传着一句谚语:只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先生。</p><p><br></p><p>出生于潘周家村的周璠便是这位“状元的先生”,而这位“状元”便是他的学生戴殿泗。</p><p><br></p><p>相传清乾嘉年间,周璠常以手工面会友人,他的学生戴殿泗便将面带入了宫中,受到了宫中的嘉誉,从而名扬江南。</p> <p>如今,这里的出产的挂面已经成为了当地一大特产,逢年过节更是有“一面难求”。</p> <p>走进村子深处,房前屋后都是晒面的壮观景象。细如银丝的面条一把把挂在特制的架子上,整齐排列,远远望去,仿佛一片纯白的瀑布。老屋与面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成了一幅画。</p> <p>近期气温较高,晒面基本只需要一上午,所以想去村子里一睹“满村尽是面如瀑”的景象的话,建议上午去哦。</p><p><br></p><p>“每天下午就要开始做面,要做到晚上,第二天一早出来晒。”做手工面可是个耗时又费力的活儿。村民告诉周小柚,以前没有和面器,一个人一天只能做10几斤的面条,十分辛苦。</p> <p>除了粗细均匀的面条,还有修剪下了的大小不一的面疙瘩,继续晾晒,据说还能“废物利用”,做成美食。</p> <p><b>一根面的传奇</b></p><p><br></p><p>如果做挂面让你觉得并不稀奇,那可以长达千米,供百人食用的“一根面”,是否能赚足你的眼球。</p> <p><b>△这一大盘里只有一根面</b></p><p><br></p><p>一根面又称“长寿面”,面条一根到底,一碗一根面,一锅也是一根面,寓意长长久久。</p><p><br></p><p>只是简单的面、水、盐三种原料,根据温度、湿度的不同调节其中的比例。和面、发酵、隔面、盘面……每一道工序都要基本都是手工制作,费时费力。</p> <p>盘好的面条在下锅前抻细。两人合作,一人送,一人抻,手法飞快,一整根粗细均匀的面条便完美下锅。搭配骨汤、蛋皮、蔬菜等配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一根面”便可以上桌了。</p> <p><b>△手法快到镜头都捕捉不到</b></p> <p>“一根面”吃起来爽滑又有韧劲,长度更是不用说,站上椅子都没法找到它的“尽头”。面条一根到底不曾断开,就像潘周两家的历史传承,源远流长,数百年不断。</p> <p>寻觅江南厅堂里的古老情怀,穿梭在村巷里的百年挂面瀑布,品尝一碗长细滑韧的特色“一根面”……</p> <p>潘周家村,一个越逛越有味道的村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