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p><p class="ql-block">喜欢寻觅“诗和远方”的旅者,疫情爆发后与常人无异,谈疫色变,噤若寒蝉。</p><p class="ql-block">在中国,疫情得到有效防治,旅者们发现莫名而来的新冠病毒,已窃走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目送候鸟北飞,旅友们蠢蠢欲动,城市周边那些昔日不入法眼的小景点、农家乐,早已一览无遗。</p><p class="ql-block">7月14日,国家文旅部发文允许旅行社组团跨省游,已熬煎半年的旅友们如久旱逢甘霖,渴望立即飞向远方。</p><p class="ql-block">我之前策划的“甘青大环线”旅游计划,立即付诸于行动。</p> 旅游名词:甘青大环线 <p class="ql-block">甘青大环线,是近年热门的旅游路线,具体说是由301国道、312国道和315国道在甘肃青海两省,串连成一条近似椭圆形的闭合旅游路线。</p><p class="ql-block">长度2700公里的大环线,涵盖了甘青两省精华景点,沿途拥有丹霞、大漠、戈壁、雅丹、雪山、草原、湖泊等看似无法兼容的地形地貌,石窟、无人区、盐湖、花海、毡房、庙宇、羊群和牦牛等人文和自然景观融洽地汇聚在这条线路上。</p><p class="ql-block">东台吉乃尔湖、水上雅丹等新奇景点的开发,使得甘青大环线成为近年国内旅游爱好者关注率最高的路线之一,走其他旅游路线或许需要多次旅行才能看全的风景,在甘青大环线均能一一游览。</p><p class="ql-block">旅行社七月推出的甘青大环线旅游产品,有六至八天的行程;基于大环线途经区域辽阔,行程路途遥远,海拔和气候差异较大等因素,我们制定计划时增加了三天团期,调整游览景点,放缓行程节奏,延长游览时间,提升酒店级别,降低了疲劳程度,自8月5日上午至15日晚上,在十一天时间内完成了甘青大环线之旅。</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为我们甘青大环线之旅定制旅游行程规划的交通路线示意图。</p><p class="ql-block">图中:红色箭头,代表昆明往返兰州航班航线;</p><p class="ql-block">蓝色间断线,代表兰州前往张掖动车行驶路线;</p><p class="ql-block">黑色间断线,表示旅游车行驶路线。</p> 旅游目的地简介 <p>【甘肃】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市。</p><p>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 </p><p>甘肃是取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首字而成,因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p><p>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呈狭长状,境内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大多在一千米以上。气候类型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p><p>截至2019年末,甘肃省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647.43万人。</p> 第一天 <p>【8月5日】昆明→兰州</p><p>8月5日早晨8点正,36位团友聚集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将乘坐预定10点25分起飞的航班飞往兰州。</p><p>团友们愉快地办理值机手续和安检后,在候机大厅合影。</p> 美女团友们身着统一套装在机场合影,形象非常抢眼。 <p>就要登机了,飞机将携带我们翱翔在蔚蓝的天空,飞向向往已久的远方。</p><p>美女们欢欣雀跃,在机场自动扶梯拍摄抖音和视频,记录快乐的分分秒秒。</p> 中午一点,航班平稳降落在兰州中川机场,团队来到兰州西站,将坐动车前往陇西重镇张掖,乘车前在兰州西站一家名叫“一碗三”的餐厅品尝兰州名小吃——兰州牛肉面。 <p>吃过牛肉面后我们乘坐动车前往张掖。</p><p>【张掖】甘肃省地级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p><p>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它是甘肃省名“甘”字的来由。</p><p>张掖市面积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万,截至2017年末,常住人口122.93万人。有汉、回、藏、裕固等38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中国唯一世居张掖的少数民族。</p><p>张掖是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p><p>古人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p><p>团友杨世明、吴丹伉俪在动车上合影留念。</p><p>抵达张掖后晚餐,当晚入住位于丹霞小镇附近“七彩宾馆”。</p> 第二天 <p>【8月6日】早餐后团队后游览【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这座公园以层错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的七彩丹霞地貌闻名于世。</p><p>十三位美女在地质公园标志性雕塑前合影。</p>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处。<br>李亚娣女士在张掖七彩丹霞公园留影。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中国彩色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div>郭光华女士在张掖七彩丹霞公园留影。</div> <p>丹霞地貌究竟是怎样形成的?</p><p>当地传说,七彩丹霞是女娲补天留下的最后一块奇石,被捻为粉末洒落在人间。</p><p>地质学家认为,丹霞地貌是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特殊地貌。</p><p>目前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p><p>(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p> <p>1928年,冯景兰等学者将构成广东丹霞山的红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层”。</p><p>1938年陈国达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1939年陈国达正式使用“丹霞地形”这一分类学名词,以后丹霞层、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来。</p><p>张永虹、杨军、刘卫三位美女步入七彩丹霞公园。</p> <p>资料记载,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其中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沟属于幼年期丹霞,贵州赤水丹霞属于青年期丹霞,广东丹霞山属于壮年期丹霞,江西龙虎山则属于老年期丹霞,</p><p>陈兰女士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p> <p class="ql-block">丹霞地貌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于东部的海岸带,最高海拔可以出现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p><p class="ql-block">丹霞地貌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其中我国分布最广。</p><p class="ql-block">沈冬秀女士凝神观赏眼前奇异的美景。</p> <p>张掖七彩丹霞公园,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景区和彩色丘陵景区两大景观区。</p><p>景区总共设有四个观景台,依序分别是:</p><p>1、七彩仙缘台,这里有夕晖归帆和睡美人两个主要景观;</p><p>2、七彩云海台,这里可以看到灵猴观海和大扇贝景观;</p><p>3、七彩锦绣台,这里可以观看丝绸天路和裕固流苏两处美景;</p><p>4、七彩虹霞台,在这里可以眺望刀山火海,神龙戏火两处奇观。</p><p>这里是色彩最艳丽的七彩虹霞台,网络上俗称“五花肉”。</p><p>(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p> 七彩丹霞美丽而独特的景色吸引着多位导演的目光。<br>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div>解玲女士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div> 科学研究发现,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div>团友们在七彩丹霞公园合影。</div>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div>陈卫华女士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div> 公园内修建有木栈道,沿着木栈道可以登上丹霞山最高处,浏览七彩丹霞公园大部分景观。<div>袁琼芬女士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div>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出奇。<div>中午阳光照射的七彩丹霞(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div> 张掖七彩丹霞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滩的色彩斑斓为一体。<div>李静女士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div>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div>刘卫女士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div> <p>张掖七彩丹霞色彩会随着太阳光线变化而变化,一天内会变幻多种颜色。</p><p>古德娅女士在七彩丹霞景区留影。</p> <p>据说曾有一位著名画家来到这里展开画布,想用画笔描绘眼前的美景,却因为山丘不断变幻色彩而最终不能成画。</p><p>他撂下画笔说了一句:这里是画家的地狱,摄影家的天堂啊!乘兴而来,败兴而归。</p><p>杨军女士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p> 张掖的丹霞地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div>马淑芬女士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div> 距张掖市仅40公里处的张掖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彩色丘陵地貌景区是中国丹霞丘陵地貌景观中的精品。<div>吴建明先生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div> 中国丹霞地貌权威黄进教授认为:张掖彩色丹霞地貌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张掖彩色丘陵属中国第一。<div>李亚娣、徐泽忠伉俪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div> 站在张掖彩色丹霞地貌的观景平台上,让人视野开阔,平台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赏空间。<div>李利群女士在七彩丹霞观景平台留影。</div> 2005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div>袁琼芬、杨丽琼两位美女在七彩丹霞公园合影留念。</div> 2015年,张掖七彩丹霞地质公园被全国多家知名网站评选为全球25个梦幻旅行地。<div>张永虹女士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div> 曾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和部门自然科学奖、科学进步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尹泽生先生这样评价张掖七彩丹霞地质公园:像大地喷洒炽焰烈火,似山岸披上五彩霓裳,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丹霞景观。<div>何云女士在七彩丹霞公园留影。</div> 张掖七彩丹霞,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 在阳光的照射下,张掖丹霞奇观,色彩斑斓,似朝霞升腾,有红色、白色、黄色纹理,色带随着山势起伏呈波浪状,犹如艳丽的彩带,随风蜿蜒飘动,让游客叹为观止。<div>(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div> 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div>赵国琼、吴建明伉俪在七彩丹霞公园合影。</div> 张掖七彩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丹霞地貌表现为群峰林立,山石参差,疏密相生,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div>李萍女士在七彩丹霞景区留影。</div> 中餐后团队前往康乐草原游览。<div>康乐草原位于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榆木庄村,草原总面积268万亩,森林面积约45万亩,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br></div><div>(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div> 康乐草原海拔约3000米,属高山草原,境内有丹霞地质风光区、马场滩草原、康隆寺、雪山探险旅游区、石窝会址等旅游景区。 <p class="ql-block">康乐草原是肃南裕固族人生活的生息地。</p><p class="ql-block">余天德、陈卫华伉俪在康乐草原留影。</p> 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源出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自称"尧乎尔"、"西喇玉固尔",1953年,取与"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族称。<br>解玲女士在康乐草原留影。<br> 裕固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黄泥堡地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裕固族总人口数为14378人。<div>李静女士在康乐草原留影。</div> 甘肃省两千多万亩的草原美得让人心醉,其中最美的就是以拥有天然形成的“九排松”而闻名的康乐草原。<br>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九支英勇善战的裕固族猎人队伍,为了守护他们生存的这片草原跋涉千山万水,跨过雪山,穿过林海,走进深谷,将草原上的财狼虎豹赶走。当这片草原重回平安,这九支已经疲惫不堪的猎队已精疲力竭,他们躺在这山坡上,卸下了所有的疲乏,酣然入睡,而他们再也没有醒过来,化作了眼前这九排神奇的松林,继续守护着这片草原和他们的家园。<br>右侧山坡上的九排松成为了祁连山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大自然是神奇的画师,给人们描绘出美妙的景色,草原上没有一点灰尘,没有一丝污染,让人感觉那样的纯洁。纯的让你心静如水,洁的让你如痴如醉。<div>古德娅女士在康乐草原留影。</div> 一条蜿蜒曲折的木栈道铺设在碧绿的草地上,通向遥远的山脊,山脊上面是云彩漂浮的天空。<div>谌维萍女士坐在木栈道上留影。</div> 这里山势起伏磅礴,林木参天傲立,花草茂盛芬芳,空气清新凉爽,鸟儿鸣啼在松林山涧。<div>李利群等美女在草原上留影。</div> 据说每年七月,来自四面八方的牧民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汇聚在一起,举行规模宏大的草原盛会。<div>荀崇英女士舞动着两个圆球在草原留影。</div> 节日期间牧民会在草原上举办赛马、摔跤、射箭、顶杠子、文艺汇演、祭鄂博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和文艺表演活动。<div>我们没赶上那热闹的节日,自娱自乐也很开心。</div> 看到草原美丽的景象,团友们情绪愉悦,载歌载舞。<div>来吧,让我们一起看草原!</div> 面对林壑崎岖,草木茂盛,山花争妍的草原美景,王福忠先生十分开心。 康乐草原是个风光优美、景色宜人的好地方,一望无际的绿色让人流连忘返。<div>刘卫女士在草原留影。</div> 裕固语称康乐草原为赛罕塔拉,意为美丽的草原,当地的牧民又称这片草原为马场滩,是因解放前七族黄番大头管辖时期在此设过马场,放养过军马而得名。<div>陈兰女士在镌刻着“赛罕塔拉”四个大字的巨石旁留影。</div>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这是对草原景象的描述。<div>李利群女士在康乐草原留影。</div> 八月上旬,是草原最美的时候。几场的雨水的洗礼让牧草生长得格外茂密,各种鲜花在绿草中竞相开放,美不胜收。<div>李利群、解玲两位美女坐在草地上合影。</div> 人们说草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有山有水,有丰富的牧草。<div>蔚蓝的天空白云飘荡,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div><div>袁琼芬女士躺在绿草和鲜花中留影。</div> 随着季节变化,康乐草原一年数景,河对岸松柏苍葱,似一座天然秀丽的屏风,山脚下清澈的河水弯弯曲曲泻玉喷银,林涧花香鸟语,幽雅清静,是一块清静极乐之地。<div>李萍女士在草原上愉快地抛丢纱巾。</div>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康乐草原中一块特殊的区域,沿祁连山腹地公路,串联裕固印象、裕固历史、裕固风情、裕固盛世四大片区,至肃南县城所在地为终点,全长近80公里,面积约880平方公里。<div>李禾青女士在“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标识牌前留影。</div>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规划总投资6.84亿元, 自2011年建设以来,各节点景观景点及游客服务中心等附属设施不断完善,2013年11月已形成以康乐白银旅游文化特色集镇景观为主的裕固印象片区。<div>李亚娣、徐泽忠伉俪在“裕固文化体验基地”前留影。</div> 草原中平台上有块巨石,巨石上镌刻着“中华裕固风情走廊”八个金黄色大字,陈兰、沈冬秀两位美女在巨石前合影留念。 康乐草原景区以祁连风光为形,以历史文化为骨,以裕固风情为魂,利用丹霞之苍茫、草原之辽远、森林之静美意境,将裕固族数千年独特、神秘、苍茫的历史文化有机融入祁连山腹地宽广的怀抱。<div>何云女士在康乐草原留影。</div> 两个孩子在木栈道上骑自行车——在草原中骑自行车可不是每人都可以做到的事。<div>俆建蓉女士借过自行车准备骑上一段。</div> 快乐的团友们在大草原上摆出各种姿势拍照,尽情的撒欢吧 !<div>杨丽琼女士站在康乐草原木凳上留影。</div> <p>一望无际的康乐草原满足了团友们对青青草原的向往,当然还有山势的起伏磅礴,林木的参天傲立,花草的旺盛馨香。</p><p>涛涛林海,茫茫草原,壮观而温柔。</p><p>李亚娣女士在康乐草原抒发情怀。</p> <p>张永虹女士在风景如画的康乐草原留影,天空的白云与她的披肩浑然一体。</p> 沈冬秀、陈兰两位闺蜜牵手漫步在康乐草原木栈道,心情非常愉悦。 <p>赵国琼女士在康乐草原木栅栏前留影,她身后草地上有一座色彩艳丽的经幡。</p> 袁琼芬等四位美女在康乐草原合影留念。 <p>康乐草原每年日照时间长3085小时,无霜期83天左右;动植物资源除原始森林和种类繁多的优质牧草外,还有100多种中药材和19种主要珍贵野生动物,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p><p>何达翠女士在康乐草原留影。</p> 康乐草原用自然格调确定人文资源的文化基调,用人文资源强化自然本底资源的特色品质,构建“裕固印象—裕固历史—裕固风情—裕固盛世”四个板块,凸显祁连风光的纯净至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div>马淑芬女士漫步在康乐草原栈道。</div> 一座青石山屹立在连绵不断、重重叠叠的群山,那是石窝山脉。<div>石窝是当年西路红军欲血奋战的地方,是召开西路红军军政委员会会议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会址,红石窝由此而得名。</div><div>景区门口建有红军西路军马场滩战斗遗址雕像,这里是红色旅游圣地。</div><div>陈述信先生在石窝会址纪念碑前留影。</div> 康乐草原以民族历史探秘为热点,以裕固风情体验为核心”涵盖地质观光、生态度假、休闲娱乐等多种复合功能的景区,值得一游。<div>俆建蓉、何云两位美女在景区木栅栏前观赏狼毒花。 </div><div>游览康乐草原后,团队结束张掖游览行程,晚餐后乘车前往嘉峪关市,入住维也纳大酒店。</div> 第三天 <p>【8月7日】早餐后,参观雄峙于祁连雪峰与嘉峪黑山之间,万里长城的西起点,长城沿线保存最完好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城楼】</p><p>从嘉峪关市前往关城景区距离约6公里,旅游大巴行驶15分钟就到达了。</p><p>团队在景区大门雕塑前合影。</p><p><br></p> 嘉峪关关城因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天下雄关”、“连陲锁阴”之名,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笔者与余天德先生在嘉峪关景区大门口合影。 明朝初年,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br>自建成嘉峪关后,这里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div>冯胜将军铜质雕塑。</div> 说到嘉峪关的重要性,必须先介绍河西走廊。<br>中国西部与中原内地相隔万水千山,古人无法穿越浩瀚的沙漠,不能翻越高耸的祁连山与黑山,而祁连山以北,黑山以南,两山夹峙着一条长约1000公里,宽数十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的狭长平川,因地处黄河以西,得名“河西走廊”。<br>河西走廊是古代内地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沟通了中原和亚洲腹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产生了交集。<br>在中原的统治者眼中,西域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格格不入,而游牧民族觊觎中原的富庶繁华。<div>两种文明的差异,很快成为冲突的导火索,有史以来,双方在这里冲突不断,导致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br>在河西走廊最狭窄的位置设立一道防御工事,卡住丝路西去的咽喉,是修建嘉峪关最充分的理由。</div><div>马淑芬女士在嘉峪关外城门楼前留影。</div> <div>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div><div>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div><div>我们来到外城门前,外城门矗立在外城东北的高岗边沿,又叫东闸门,门洞高4.2米,宽3.8米,深10.6米两侧石条砌筑基础,砖砌壁,壁嵌三十六根方木支柱。</div>门顶建有门楼,门楼座西向东,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红漆明柱,上盖灰瓦,装有脊兽,为单檐歇山顶式。<div>门楼上悬挂“天下雄关”的匾额。<br>吴建明先生在外城门楼前留影。</div> 进入外城,通道两侧三米多高的墙壁上镶嵌着青色的浮雕,能工巧匠精心雕刻的浮雕由嘉靖晴烟、来河绕野、玉关来远和西山古刹等内容独立但主题相互关联的典故组成,如果时间充裕,值得细细观赏。<div>张永虹女士在浮雕前留影。</div> 嘉峪关外城东、南、北三面用黄土夯筑,其西端与罗城南北两端相接,南北连接肃州西长城,与长城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便于防守。<div>余天德、陈卫华伉俪在嘉峪关留影,他们身后的外城墙上整齐地排列着一长溜箭垛。</div> 嘉峪关外城东、南、北三面用黄土夯筑,其西端与罗城南北两端相接,南北连接肃州西长城,与长城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便于防守。<div>八位美女团友穿着整齐的条纹短裙,手举白色帽子在嘉峪关外城墙下合影。</div> 嘉峪关外城墙长1200米,残高3.8米,底宽1.5米,上阔0.65米。<div>南北墙与内城墙相平行,中间有一车马道,实为民道。</div><div>解玲女士手扶久经历史沧桑的外墙留影。</div> 天下雄关碑,关西门外百余米处,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关”石碑。<br>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见这里南有祁连雪山,北有黑山,关势雄伟,便写下“天下雄关”四字并勒石为碑。<div>笔者在天下雄关碑前留影,为避免雨水侵蚀,文管所为天下雄关碑修建小亭保护。</div> 嘉峪关戏台,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其形制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由木制屏风把前后台分隔开,屏风正中央绘制八幅人物图,是人们熟知的“八仙”内容。<br>戏台顶部为中国传统图案“八卦图”,“八卦图”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学的综合反映。两侧是一组风情壁画,内容是寺庙的和尚、尼姑庵的尼姑及其豢养的宠物,这些绘画内容在其它戏台上非常少见。<br>戏台两侧书写有对联:“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概括了古往今来人间世事的演义变化及戏曲演出场所的功能作用。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郊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div>嘉峪关内城西门关楼雄姿(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div>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千米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div>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div><div>李亚娣、徐泽忠伉俪在嘉峪关关城前合影。</div> 关城周长733米,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div>角楼上黄色旌旗迎风招展,旌旗上书写一个斗大的繁体字“漢”(汉)。<br></div><div>(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br></div> 文昌阁,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div>楼阁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建筑,底层两边为单间铺房,四周立红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div><div>阁内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官厅,四面装有花格门窗,上部绘制山水人物彩画80余幅。</div><div>此阁在明清时为文人墨客会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场所,到了清代末年成为文官办公的地方。</div><div>吴建明先生与笔者和王福忠先生在嘉峪关文昌阁前合影留念。</div> <p>“关帝庙”,明末清初从内城迁到现在位置,庙内原有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刀房、过厅、马房和牌楼。总面积720平方米。关帝庙曾多次扩建,最后一次重修是嘉峪关游击将军熊敏谦主持的。</p><p>1998年嘉峪关关城文管所自资70万元对关帝庙进行了重新修复,对牌楼进行了彩绘,使关帝庙恢复了明清时的风采。</p><p>(照片由陈卫华女士拍摄)</p> <div>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div><div>三位服装统一的女游客从角楼下走过。</div><div>(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div> “光化门”是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br>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div>笔者在嘉峪关光化门前留影。</div> <p>我们从光化门进入关城。</p><p>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p><p>(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p> <p>陈卫华、李萍两位发小与夫君同游甘青大环线,两家人在嘉峪关关城内愉快的合影留念。</p> <div>内城有两处通往城墙顶上的斜坡通道,这两个斜坡上除了用砖修建的人行道外,还有未铺设台阶的马道。</div><div>马道分别位于内城墙北边的东西两侧,遇到紧急情况时,武将可骑马登上城墙。</div><div>徐滔先生沿步道登上关城。<br></div> 王育文女士在关楼上倚靠着雉堞口留影。<div>雉堞,又称齿墙、垛墙、战墙,是城墙上有锯齿状垛墙的薄型矮墙,可用来作为守御城墙者在反击攻城者时的掩蔽之用。垛口长度约几十厘米到两米。</div> 修建嘉峪关工程非常浩大,几百年前受技术条件限制难度更大,勤劳而聪明的劳动人民,开动脑筋发明了许多省工省时的方法,完成了艰巨的工程。<br>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冰道运石”和“山羊驮砖”。<br>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div>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div><div>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div>杨军女士在嘉峪关雉堞口眺望远方。</div></div> “山羊驮砖”。关城城墙高9米,城墙上还要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量非常惊人。<br>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div>由于城高,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div><div>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div><div>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div>俆建蓉等四位美女在关楼雉堞前合影。</div></div> 嘉峪关采用的“过洞式城门”及高台楼阁建筑形式,是中国几千年建筑历史及建筑形式的延续发展。 内城西宽东窄,略呈梯形,城高9米,东西开“光化门”和“柔远门”两门。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div>九位美女团友在嘉峪关关楼合影。</div> 嘉峪关内城西宽东窄,略呈梯形,城高9米。<br>关门外各筑有瓮城,城楼对称,三层三檐五间式,周围有廊,单檐歇山顶,高17米。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一层三间式带前廊。<div>站在城墙上眺望,“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div> 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div>何云女士在嘉峪关关楼留影。</div> 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div>(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div> 嘉峪关始建于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div>又因它位于万里长城最西端,故得名“天下第一关”。<div>杨丽琼女士在嘉峪关留影。</div></div> 嘉峪关初建时,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0平方米。<br>现存的关城总面积33500余平方米,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合而成。<div>袁琼芬女士在内城游览,她身后的房屋是游击将军府和兵营。</div> 嘉峪关关楼坐落于嘉峪关西罗城城台之上,是关城三座关楼中最西端的主楼,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br>嘉峪关关楼的建成结束了关城在明洪武五年初筑土城之后长达123年有城无楼的历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它在历史的变迁中历尽劫难,一度损毁。<div>古德娅女士在嘉峪关关楼留影。</div> 现在的嘉峪关关楼是1987~1988年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的。<br>九位团友在关楼前合影,关楼顶层屋檐下悬挂着“天下第一雄关”红底金字匾额。<div><div>9位团友在关楼合影。</div></div> <div>内城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div><div>吴建明、赵国琼伉俪在嘉峪关关楼留影,他们身后远景是一座戍楼。</div> 嘉峪关防线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外围还有更大的天险和天堑保障,那就是祁连山和黑河流域及其两岸巴丹吉林沙漠。<br>这些天然屏障的存在,让嘉峪关愈发易守难攻。<div>刘卫女士在关楼留影。</div> 嘉峪关防线是世界上利用天堑进行防御的、最经典的国防工程,在河西走廊和中亚范围,再找不到这样一个位置,适合修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而戍守成本最低的国家防御工事。<div>冯怀英、马淑芬两位美女在关楼留影,她们前方就是嘉峪关内城。</div> 红衣大炮是欧洲人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火炮,嘉峪关关楼和内城都架着几尊红衣大炮,它们是防守戎关的利器。<div><br></div> 柔远门位于内城西门,门额刻“柔远”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div>解玲、李利群两位美女在柔远门前合影。</div> <div>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div>俆建蓉女士在关楼留影。</div></div>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div>现在的建筑是1987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占地面积为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8平方米。<br>在嘉峪关古代军事史上,游击将军府不但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而且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的枢纽机关。</div> 嘉峪关内城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div>古德娅、张建东伉俪在嘉峪关内城合影。</div> 嘉峪关防线明朝经营了200多年,至明代万历时期有60里长城和边墙,近70座墩台,多座军事营堡(卯来泉堡、嘉峪关、寺营庄子、野麻湾堡、新城堡等),是明国家西端防御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讨赖河峡谷、黑山、新城草湖天险,长城、墩台、营堡倚凭天险而设。<div>在这个狭小的区域有如此众多的国防设施和军事工程,世界罕见,充分证明这里曾经何其重要,嘉峪关防线是世界上利用天堑最经典的国防工程。<br>李萍女士坐在关楼女儿墙头留影。</div> <p>嘉峪关外关门前块巨大的青石,青石上镌刻着清代名臣林则徐撰写的《出嘉峪关感赋》:</p><p>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p><p>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p><p>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p><p>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p><p>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被革职“谪戍伊犁”的万里旅途中,抵达嘉峪关。他立马关前,放眼河山,纵临千古,感慨万端,挥笔写下了《出嘉峪关感赋》四首,抒发了自己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是其中第一首七言律诗。</p><p>一代伟人、开国领袖毛 泽东敬重林则徐不计个祸福得失,无时不以国家为重的爱国精神和战斗意志,亲笔书写了《出嘉峪关感赋》。</p><p>冯怀英女士在镌刻着《出嘉峪关感赋》的巨石旁留影。</p> 游览嘉峪关关楼后团队在“嘉峪关宾馆”餐厅就餐,王福忠先生在宾馆前留影。 午餐后我们乘车前往旅游城市敦煌,途经瓜州,专程绕道观赏董书兵教授雕塑《大地之子》。<br>雕塑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世界上有很多知名的雕塑,不同的雕塑源于作者不同的灵感和构思,也带给观赏者不一样的美学感受。<div>在我国也有很多知名的雕塑,今天我们参观的雕塑体积非常大,以至于需要用一片沙漠来安放。<div>巨型雕塑《大地之子》(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div></div> “大地之子”位于甘肃敦煌市瓜州县红山坡戈壁滩上,雕塑主体为茫茫戈壁之上趴伏在地、恬然入睡的一个长15米,高4.3米,宽9米的巨大婴儿。<div>谌维萍女士与“大地之子”雕塑合影。</div>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系主任教授董书兵先生通过对当下全球大型雕塑的梳理和研究,对目前国内可运用的大型雕塑创作材料进行应用尝试后,选定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3D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在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型。<div>余天德、陈卫华伉俪在“大地之子”雕塑前合影。</div> 该项目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德国马尔卡斯腾美术家协会、瓜州县政府、德国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共同协作建成,北京自然物语景观雕塑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br>完成后的作品无偿捐给瓜州县政府,并在瓜州县红山坡戈壁滩上永久置放。<div>十四位美女团友在“大地之子”雕塑前合影。</div><div>傍晚团队抵达甘肃西北角城市敦煌,入住云天国际大酒店。</div> 【敦煌】海拔1000米,甘肃省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br>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br>敦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br>汉代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继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条道路。<div>南线从敦煌出发,经过楼兰,越过葱岭而到安息,西至大秦(古罗马);北线由敦煌经高昌、龟兹、越葱岭而至大宛。</div><div>汉唐之际,又沿天山北麓开辟一条新路,由敦煌经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国(东罗马帝国)。汉宋之际,丝绸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敦煌也由此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br>2012年,敦煌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div> 第四天 <p>【8月8日】敦煌周边一日游。</p><p>早餐后参观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p><p>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p><p>刘卫女士在莫高窟游客接待中心留影。</p> 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庙遗址,被誉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和“墙壁上的博物馆”,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div>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div>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div><div>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div><div>在景区导览员的引导下,我们开始参观祖国古代艺术瑰宝。<br></div><div>袁琼芬女士在莫高窟石窟区留影。</div></div> 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br>相传当时有一个名叫乐尊的禅师,途经此地歇息,正值黄昏夕照,突然抬头望见三危山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显身其间。乐尊以为是佛显圣,便把此处当作圣地,满怀虔诚,雇人在这个断崖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div>其后又有一个名叫法良的僧人,效法乐尊,开凿了第二个洞窟。莫高窟的历史就从此开始了。<br><div><div>沈冬秀女士在莫高窟石窟区留影。 </div></div></div> <div><br></div><div>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div><div>陈兰女士在莫高窟石窟区留影。</div>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div>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div><div>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div><div>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div><div><div>刘卫女士莫高窟石窟区留影。<br></div></div>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br>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div>王育文女士在莫高窟石窟区留影。</div> 唐代是莫高窟艺术的黄金时代,石窟的开凿和造像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是莫高窟艺术的极盛时期。<div>开凿于盛唐时期的第130号窟,弥勒佛像,高26米,是莫高窟第二高的大佛像。<br>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div> 我们来到了“九层楼”——96号洞窟, 此窟开凿于初唐(618~705),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div>九层楼前人头攒动,游人如云。</div> 96号石窟前的建筑共有九层而得名“九层楼”,史料记载最初只有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div>九层楼是1935年民国时期间造。</div><div>(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div> “九层楼”是一片由九层殿堂遮檐组合的庙体,也叫“北大像”,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div>陈兰等四位美女在九层楼广场合影。</div>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div>李利群、徐滔伉俪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高窟”标识牌前留影。</div> {藏经阁}介绍:<div>公元1900年6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今编第16窟的积沙时,于无意间偶然发现了藏经洞(即今第17窟),从中出土了公元4~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古代学术的海洋”。</div><div>余天德、陈卫华伉俪在九层楼广场留影。</div> 藏经洞文物发现不久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国人奥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来到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流散海外,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留在了中国,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div>俆建蓉女士在九层楼广场留影。<br></div> 敦煌莫高窟虽然历经长期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保留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个朝代的洞窟492个,其中保存历代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唐宋木构建筑5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br>李萍女士在九层楼广场留影。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div>这些画作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div>十二位美女团友在九层楼广场合影。<br></div></div> 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br>经过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div>何云女士在九层楼广场留影。</div>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莫高窟:<br>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div>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div> 史料记载,北大像最初修凿于武周延载二年(695年),建有四级窟前殿堂;自695年至2013年的1300多年里,由于年代久远,九层楼共修建了8次,我们看到的是2013年再次修缮过的模样。<div>李亚娣、徐泽忠伉俪在镌刻着“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莫高窟”字样的巨石旁留影。</div> 九层楼广场后是一片林荫地,林荫中绿草茵茵,繁花盛开。<div>烈日炎炎的莫高窟难得有这样一片阴凉之地。</div><div>解玲、李利群两位美女坐在草地上乘凉。</div> 中国文豪,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郭沫若倾力支持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曾数次为莫高窟题词。<div>张永虹女士与九层楼广场林荫中镌刻着郭沫若先生“莫高窟”题词的石碑合影。</div> 杨丽琼女士坐在草地上留影。 何达翠女士在树荫下留影。 <div>在敦煌,尤其是莫高窟,最常见的是“飞天”。</div>佛教未传入中国之时,道家崇尚自然,很少为了刻像毁山裂石,飞天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br>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div>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br></div> 参观莫高窟后团队前往“阳关”景区,中餐后游览阳关。<br>阳关,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div>杨军女士在景区前厅等候进入参观。</div> <div>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它与玉门关同为古代前往西域的门户。<br></div><div>张建东先生在阳关景区前厅壁画前为团友拍照,他身后的壁画是描绘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张骞空凿”,意为张骞凿开中原与西域交往的通道。</div> 阳关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是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div>马淑芬女士在阳关景区前留影。</div>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br>“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div>李静女士在阳关景区留影。</div> 阳关景区大门前,塑有汉代著名使臣张骞雕像。<div>张骞,字子文,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div><div>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br>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div><div>张骞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div><div>余天德先生与骑乘骏马、手持“汉节”,目光坚毅、凝视远方的张骞雕像合影。</div> 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阳关终成废圮。<div>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br>阳关,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边关。<br>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br></div><div>吴建明先生在“阳关故址”石碑前留影。</div> 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阳关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有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div>又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div><div>还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或浅吟低唱,或慷慨高歌,写下无数不朽的诗篇。<div>谌维萍女士坐在阳关古车(复制品)上留影。</div></div> <div>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亲历阳关,深知关内关外冰火两重天,恍如隔世。</div><div>在送好友元二出使安西(今新疆库车)时,他为友人西行忧心忡忡,但知道王命难违。</div><div>分别时刻诗人心潮澎湃,挥笔写下《送元二使安西》的七言绝句:</div><div>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br>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r></div><div>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竖立着王维阳关送友的雕像:</div><div>重情重义的诗人右手遥指远方,风舞长袖,仿佛在为元二指路,难舍难分;</div><div>左手把酒凌虚,似乎在呼唤即将踏上征途的友人,干了这杯家乡酒再走吧。</div> 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div>李亚娣女士在阳关故址留影。</div> 汉代烽燧<br>烽燧,就是烽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而唐时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br>一座孤独的烽燧兀立在大漠中,让人浮想联翩。 历史的久远让关城烽燧少有遗存,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div>陈卫华女士在一块镌刻着“阳关烽燧”的巨石旁留影,她身后是古董滩烽燧。</div> 昔日的阳关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div>冯怀英女士在阳关墩墩台烽燧前合影</div> 墩墩山上的墩墩台是阳关的制高点,站在墩墩台上远近百里尽收眼底,它是阳关最重要的烽燧,如今是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br>笔者与五位美女团友在墩墩台烽燧前合影。<br> <p>晚餐后全体团友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敦煌盛典》。</p><p>这部投资1.6亿的六场舞剧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独到的审美观念,依托自身的品牌优势,以独创的实景歌舞音画形式,借助实景舞台、可360度旋转观众席和绚丽多彩的灯光秀,诠释敦煌地域文化瑰宝。</p><p>郭光华女士演出前在剧场留影。</p> <p>演出开始了:</p><p>消逝在鸣沙朔朔风声中的驼铃;</p><p>屹立在大漠深处猎猎的旌旗;</p><p>越过葱岭的清音和谐着“胡腾”的节奏;</p><p>生命在天地间相遇相知相爱相思;</p><p>记忆把远去的尘世镌刻成永恒;</p><p>莫高窟的喧嚣在艺术殿堂中静了下来,</p><p>盛典娓娓倾述着蓬勃生命的绽放。</p><p>实景舞台在我们眼前幻现着古老的丝绸之路;</p><p>观众随着座椅的移位穿越了历史时空,</p><p>繁盛的敦煌都会;</p><p>涅槃的斑斓色彩;</p><p>凄婉的爱情故事;</p><p>解读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p> 演出非常成功!<div>演出结束后,几位团友登台与主要演员合影。</div> 第五天 <p>【8月9日】敦煌→玉门关→雅丹魔鬼城→敦煌。</p><p>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始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从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p><p>七位团友在玉门关景区前合影留念。</p> 玉门关在敦煌市区以西90公里处。<br>说起玉门关,大家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div>“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div><div>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iv><div>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怀,曾引发年少的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无限向往。</div><div>李静女士在玉门关景区留影。</div> 玉门关设立于西汉,自东汉开始,战事纷乱,丝绸之路三通三绝,海上交通日益兴盛,玉门关的位置几经迁移后,地位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br>到了唐朝,玉门关城日渐荒凉。唐代王之涣在感慨其“春风不度”的悲凉时,最初汉时的关隘遗址在苍茫大漠中已经横卧了将近8个世纪。<br>到了宋代,玉门关被废除,结束了它历时1140年的使命。<div>陈卫华、余天德伉俪在玉门关景区留影。</div> 玉门关景区内由小方盘城、汉长城和河仓城三部分组成,我们乘景区环保车来到了河仓城<div>河仓城——俗称“大方盘城”,建于西汉,到魏晋时一直是长城边防储备粮食的重要军需仓库。</div><div>荀崇英女士在河仓城遗址留影。</div> <p>河仓城坐北向南,夯土版筑,呈长方形,分外城、内城和仓城三部分,外城城墙已坍塌,残存仓城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垣最高处9米。</p><p>沈冬秀、王福忠、陈兰三位团友在河仓城遗址合影。</p> 河仓城位于东西走向的疏勒河古道旁的凹地上,西面约会50米处,是一个大湖泊,水平如镜,蔚蓝透明,岸边长满芦苇、红柳、甘草,东面是深不呆测的沼泽地。<div>李亚娣女士在河仓城遗址留影。</div> 河仓城建在高出湖滩3米许的土台地上。因临疏勒河,故称河仓城。南北有高出城堡数丈的大戈壁怀抱,使河仓城极为隐蔽。不来到跟前,是很难发现这座仓城的。<div>由此可见,古人选择这块地方修军需仓库,的确费了一番苦心,是经过周密勘察和设计和。</div><div>王育文女士在河仓城遗址留影。</div> <p>河仓城遗址对面的高地上有一颗枯死的胡杨树,不知已枯死多少年了,为避免被风吹倒和减小阻力,枯枝已被清理,只遗留两段残枝。</p><p>陈述信先生与笔者在胡杨树旁合影。</p> <p>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p><p>胡杨林的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土壤,千百年来,胡杨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p><p>郭光华女士在胡杨树前留影。</p> <p>人们喜爱胡杨树坚韧不拔不折不挠的精神,从不砍伐它,任其生长,使其尽忠千年职守,衷心赞美它:“生而不死一千年”!</p><p>当胡杨树颐养天年后含笑长逝,尽管叶已零散尽落,躯体枯干成柴,但仍以一份执着、一缕幽思,化为千年精灵:“死而不倒一千年!”</p><p>活着站立一千年并不难,那是生命旺盛、茁壮的象征;生命萎蔫了,失去绿叶,失去风采,随着时间的推移,枯枝逐渐干裂、败落,树干也渐渐皲裂,但仍昂然屹立一千年!谈何容易?</p><p>当胡杨树的基根断裂,树干失去支持而轰然倒地,虽然身已干枯,它要伴随保护过它的热土再度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p><p>这就是被人们广为传颂的“胡杨三千年”佳话。</p><p>沈冬秀女士在胡杨树下留影。</p> <p>敦煌境内汉长城有主线和多条支线,北端现存碱墩子至马迷土的汉长城主线,还有玉门关至阳关、阳关至党河口、马迷土至弯腰墩的汉长城支线。</p><p>玉门关西面当谷隧一带的汉长城保存较好,地基宽3米,残高3.25米,顶宽1.15米,为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p><p>团队在玉门关汉长城遗址合影。</p> 宏伟、壮丽的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div>西汉时,中原王朝为了对外抗御匈奴骚扰,加强边塞建设,由令居(今永登)开始,经河西走廊张掖、嘉峪关、玉门、安西等地,到敦煌西湖的马迷途建起了长城。</div><div>并将“亭”(烽隧)、“障”(较大的城堡和烽火台)修至盐泽(今罗布泊)楼兰古国,这就是汉长城。</div><div>九位美女团友在汉长城遗址合影留念。</div> 敦煌汉长城结构中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div>敦煌北湖、西湖一带,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以芦苇,层层夯筑而成。</div><div>古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张建东先生退休后依然是条好汉。</div> 汉长城沿线,每隔十华里左右筑有烽隧一座,正如古籍中记载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台。<div>李亚娣、徐泽忠伉俪在汉长城遗址留影,从今天起,世间又增加了一对“好汉夫妻”。</div> 参观河仓城和汉长城后,团队回到景区中心区域,三百米外就是玉门关遗址——小方盘城。<div>为渲染气氛,景区在小方盘城前面搭起架子,将数十面“战鼓”撑放在一人多高的地方,每两面战鼓之间插着一杆黄底黑字飘着红色流苏的“漢”字大旗。</div><div>旌旗在猎猎风声中迎风飘扬,有团友擂响了战鼓,让人不禁遥想古代敌军来犯时狼烟四起,鼓角争鸣,旌旗飘飘,驻守边关将士杀声震野的壮烈情景。</div> <p class="ql-block">顶着正午的骄阳,团友们沿木栈道走向小方盘城。</p> 小方盘城是一座方形夯土城堡,东西方向长度24米,南北方向长度26米余,高约10米,北面和西面均开有小门,一条古道从北墙外穿过。<div>王福忠先生在小方盘城前一块镌刻着“玉门关遗址”五个大字的黑色巨石旁留影。</div> 从玉门关向西,经过现在的敦煌雅丹、罗布泊北部(楼兰)、大海道,可抵达焉耆,而不必向北绕行哈密和吐鲁番,这条路直线距离六百余公里,是通向西域的捷径,但至今仍是广阔的无人区,至唐代时应已少有通行。<div>玄奘西行是从瓜州向西北经伊吾(哈密)、吐鲁番(今高昌古城)抵焉耆(今焉耆县博格达沁古城),沿绿洲绕了个圈。</div><div>解玲女士伫立在小方盘城前留影。</div> 进入小方盘城,四壁空空如也。<div>一圈木栅栏提示游人不能靠近久经岁月摧残、饱含历史沧桑,已经高度风化的墙壁。</div><div>刘卫女士在小方盘城留影。</div> 小方盘城左侧有个面积很大的木质观景台,站上观景台,视野辽阔。<div>李亚娣女士在玉门关观景台前留影。</div> 站在观景台,眼前的小方盘城一览无遗。<div>这里真的就是被史学家、诗人、作家倾力记载、描绘和讴歌,资料可以信手拈来,大名鼎鼎的玉门关?</div><div>其实对此表示怀疑的大有人在。</div> 1907年,冒险家兼考古者、偷运者斯坦因在关城北面不远处废墟中挖掘到了许多汉简,从简的内容判定出小方盘城为玉门关所在地。<div>根据史书记载玉门关的位置也应当就在附近,但小方盘城面积只有600余平米,作为汉朝最西面的海关实在是太小了。</div><div>所以玉门关的具体位置尚不能肯定,有关部门将保存完好的小方盘城遗址暂定为玉门关,并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10位团友在玉门关观景台合影。</div> 在40°的高温下,玉门关砂砾热气腾腾。一只颜色与地面十分近似的蜥蜴竟然不惧高温依然在太阳觅食,被团友李萍拍摄下来。<div>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也有生命存在,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道。</div>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div>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div><div>玉门关游客中心墙上悬挂着一幅诗配画,这首七言绝句的作者是清朝名臣左宗棠的部下杨昌浚,诗中歌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护卫国土安宁的功绩,还着重描写了左宗棠两次西征时沿途种植柳树的善举。</div><div>吴建明先生在画前留影,气度不凡。</div> <p class="ql-block">左宗棠曾两次率部西征,收复新疆。</p><p class="ql-block">一路进军,一路修桥筑路,沿途种植榆杨柳树。不出几年工夫,从兰州到肃州,从河西到哈密,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凡湘军所到之处皆种植道柳。柳树连绵不断,枝拂云霄,这就是被后人所称的"左公柳",福荫后代。</p><p class="ql-block">古德娅女士在画前留影,她的形象犹如画中的青青垂柳,阿娜多姿。</p> <p class="ql-block">荒凉而耐人回味的玉门关游览完毕,我们离开玉门关景区。</p><p class="ql-block">俆建蓉女士在造型别致的景区通道留影。</p> 中餐后团队前往“雅丹魔鬼城”游览。<br><div>雅丹是地理学名词,汉语译为雅尔当,是维吾尔语“险峻的土丘”的含意。<br></div> 敦煌雅丹位于甘肃和新疆的交界处。在距甘肃玉门关西90公里外,有一外观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遇有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人们俗称魔鬼城。<div>在敦煌雅丹游客接待中心挂着一幅巨大的铜质浮雕,浮雕中荟聚了嘉峪关、敦煌、玉门关等历史名城,可以看到敦煌雅丹在浮雕左上角,也就是在敦煌西北方位置。</div>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是敦煌西线旅游大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园面积346.34平方公里,主要是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div>2001年 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了“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2003年8月正式开园揭碑,并对游人开放。</div><div>200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批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等。<div>王育文、何云、俆建蓉三位美女在景区大门前镌刻着“敦煌雅丹”的黑色巨石旁合影。</div></div>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无数勇敢的探险者前来揭开“魔鬼城”神秘的面纱,探寻大自然的奥秘。<div>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整体象一座中世纪的古城,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墙,有街道,有大楼、有广场、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动,维妙维肖,令世人瞠目。</div><div>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穷。</div><div>我们乘坐景区观光车进入魔鬼城。</div> 雅丹地貌是气候极端干旱区的代表性地貌类型,是约十万年以来风、水为主要营力侵蚀第四纪沉积物的结果。<div>景区主要景观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大型垄岗状、墙状和塔柱状等雅丹体,它们拟人似物,栩栩如生,成为了我国西部名副其实的“魔鬼城”,与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景观相辅相成。<br>我们来到了第一个停靠点,观赏“金狮迎宾”。</div> <div>金狮迎宾是塔状雅丹,它是雅丹地貌发育壮年期的产物。</div><div>由于风吹、雨淋、水冲,大型雅丹体被侵蚀,沿裂隙不断崩塌而逐渐变小,形成了如雄狮俯卧的景观。</div><div>这座高大的“雄狮”,在注视和迎接着远道而来的游客。</div><div>杨丽琼、解玲两位美女携手走向金狮迎宾。</div><div>(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div> 雅丹地貌景观是公园的主体景观,也是重点保护的地质遗迹。雅丹景观的类型有垄岗状、墙状、塔柱状和残丘状,它们代表了雅丹地貌从壮年期、成熟期到消亡期的不同阶段。<div>在第二个停靠点,我们看到了“狮身人面像”。</div><div>从侧面看,确实有身临其境的感觉。</div> <div>景区内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缕洁白的云朵,袁琼芬女士在敦煌雅丹景区留影。</div> “比萨斜塔”是风蚀柱型雅丹,晚年雅丹才会出现这样的地貌,由于风沙的长期的摩擦作用,曾经体积巨大的雅丹只剩下最后的柱形。<div>(照片由李萍女士拍摄)</div> “魔鬼城”是地貌学上对风蚀城堡或风城的俗称。<div>它是在近似水平的基岩裸露的地形隆起区,由于岩性软硬不一,垂直节理发育不均,在强劲风力的长期吹蚀作用下,被分割残留的平顶山丘,远看宛如荒废的城堡矗立在地面上。</div><div>这些雅丹地貌群之所以被人们称为“魔鬼城”,究其原因,一是地貌形态异常诡秘,道路方向难以辨认;二是地势低矮的古河道中风特别大,每当夜幕降临之后,尖厉的沙漠之风发出恐怖的呼啸,犹如千万只野兽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div><div>三位美女团友在戈壁滩中观赏奇特的雅丹地貌。</div> 第三个停靠点,“孔雀玉立”是主要景观。<div>它属于柱状雅丹体演化后期的产物,由于风、雨对雅丹体表面的侵蚀,使软弱的部分逐渐消失,保留了相对坚硬的部分,构成了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孔雀”,傲视苍雄,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美丽。<div>(照片由李萍女士拍摄)</div></div> 和所以的景区一样,敦煌雅丹公园也停放着一长溜吉普车供游客另外付费驾驶。<div>虽然难得有机会在这样特殊的地貌中驾驶汽车,无奈气温太高,车内的坐垫恐怕与臀部会擦出火星,无人愿意尝试。<div>张永虹女士在越野车旁留影。</div></div> 走进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宛如进入了一座神奇的自然迷宫,一座座土丘隆集荒漠,峰回路转,各种造型的雅丹地貌变幻出不同的姿态。<div>有的像乘风破浪的大型舰队,在大海上鼓帆远航;</div><div>有的又像无数条蛟龙,在大海中翻滚腾舞穿梭游戏;</div><div>有的似亭台楼阁,争奇竞异;</div><div>总而言之,敦煌雅丹地貌变化无穷,气象万千,引人入胜,令人惊叹。<div>一座雅丹地貌就是一座巧夺天工的自然雕像,一座雅丹就是一件迷人的景观,让观者留连往返,令人匪夷所思。</div><div>笔者在第四个停靠点“西海舰队”留影,我身后一排浅褐色长条状雅丹,整齐地排列在平整如海面的深色戈壁滩上,犹如战舰出海,气势磅礴。</div></div> 西海舰队是雅丹公园里最壮观的景点,这片排列整齐的雅丹群,每一座雅丹体都呈垄岗状,南北走向,走向一致,分布范围约 5平方公里。<br>恰似一艘艘排列整齐的军舰,场面壮观。 据说时任国防部长的某将军在敦煌雅丹参观时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联想到了我国的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把这里称为是“西海舰队”并题词“舰队出海”。<br>李亚娣女士在“西海舰队”标志巨石旁留影。 在大风作用下,细小的砾石和松软的泥土被风带走,戈壁表面只留下了一层砾石,经过长期的紫外线照射和高温氧化作用,砾石中的矿物质变成了氧化铁和氧化锰等凝聚于表面,呈现为我们看到的黑色,从而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黑色戈壁。<div>杨丽琼女士在敦煌雅丹公园留影。</div> <p>“天外来客”属柱状雅丹体发育过程的老年期。</p><p>这个高5米,直径0.51.5 米,垂直节理发育形成的柱状雅丹体外形酷似外星人,故称“天外来客”。</p><p>(照片由李萍女士拍摄)</p> 游览“雅丹魔鬼城”后我们回到敦煌市区,依然在昨天就餐的德善房餐厅晚餐。<div>今晚团队为两位8月上旬出生的团友庆生,在旅行期间同旅友过一个不同寻常的生日,李禾青、荀崇英两位美女心情很好。</div> <p>团队为寿星预定了生日蛋糕,两位美女抬着蛋糕在餐厅中绕场一周,隔桌江苏团的游客高兴地参与互动。</p><p>沈冬秀女士打开亲手酿制、从昆明不远千里带来的高粱酒和葡萄酒,为每一位团友斟酒。</p><p>酒过三巡,团友们气氛欢乐而热烈,在多才多艺的王五哥带领下,一曲经典的云南少数民族歌舞《阿老表你要来呢嘎》打开了庆生晚会的序幕;热情友好的江苏客人也派出两位舞林高手表演了双人舞。</p><p>晚会在王五哥与杨军即兴表演的小品《王五哥的幸福生活》中达到了高潮(受篇幅限制,这段视频已另外编辑在“甘青之旅欢乐花絮”美篇中),团友们积极主动的自娱自乐,德善房餐厅变成欢乐的海洋。</p> <p>8月7日~9日,我们游览了嘉峪关、敦煌、玉门关和阳关一些沉淀着厚重历史沧桑的边陲古城,还观赏了罕见的雅丹地貌。</p><p>视频记录的画面相比照片定格的瞬间有所不同,下面视频是过去三天游览过程中动态瞬间的组合。</p> 第六天 <p>【8月10日】游览鸣沙山月牙泉。</p><p>今天一早我们前往敦煌最著名的“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之后结束陇西游览行程,前往青海省。</p><p>十一位团友在入住了三个晚上的“云天国际酒店”前合影。</p>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丝绸之路上神奇瑰丽的旅游景点。<br>鸣沙山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东部边缘,距离敦煌市区仅七公里,是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div>蜿蜒伟岸的鸣沙山(照片由王福忠先生拍摄)</div> <div>鸣沙山延绵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0多米。</div><div>王福忠先生在鸣沙山下留影(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div> 在中国西部地区降雨量很小,沙漠占据了很大的比例,鸣沙山堪称在大漠戈壁中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div>刘卫女士在鸣沙山下留影。</div>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div>李萍、陈述信伉俪在鸣沙山前留影。</div> 来到鸣沙山游览,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花一百元人民币骑骆驼,在鸣沙山,大约有上千匹骆驼在不知疲倦的工作。<br>笔者曾在宁夏腾格里沙漠、迪拜近郊沙漠和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骑过骆驼,相比鸣沙山骆驼群,那些都是小儿科;在鸣沙山,我见到了数量最多、最为壮观的骆驼群。<div>陈卫华等团友兴高采烈地骑上了骆驼。</div> 敦煌鸣沙山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div>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div>团友们五个一组,都骑上骆驼,驼队出发了。</div></div> 鸣沙山在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div>清代诗人苏履吉诗曰:</div><div>“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div>女团友们穿着红色的裙子,色彩艳丽。</div></div> 据史书记载,敦煌鸣沙山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为著名的甘肃旅游景点敦煌八景之一:“沙岭晴鸣”。<div>笔者在鸣沙山下为驼队拍照。</div> 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div>美女们乘骆驼向山坡进发。</div> <p class="ql-block">鸣沙是一种奇特、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p><p class="ql-block">美国的长岛、马萨诸塞湾、威尔斯两岸;英国的诺森伯兰海岸;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波兰的科尔堡;还有蒙古戈壁滩、智利阿塔卡玛沙漠、沙特阿拉伯的一些沙漠,都会发出奇特的声响。</p><p class="ql-block">陈卫华、余天德伉俪在骆驼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据说,世界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类似鸣沙山的沙滩和沙漠。</p><p class="ql-block">鸣沙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而且沙子发出来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p><p class="ql-block">谌维萍女士骑着骆驼留影。</p> 鸣沙山光滑而有韵致,线条流畅,恰似清流宛转,纯净的淌泻。<div>古德娅女士在骆驼上美美地观赏鸣沙山。</div> 阳光渲染着瑰美,光和色的合奏,金黄闪烁着耀眼,似锦缎般展开,覆盖大地。<div>沈冬秀女士在鸣沙山留影。</div> <p class="ql-block">骆驼迈着平稳的步伐前行,重复着周而复始的老路,每一位骑行者的感受却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解玲女士在骆驼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毗邻的沙山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高低错落,明暗相间;给人如浪似涛、激荡拍空的遐思。 </p><p class="ql-block">(照片由徐滔先生拍摄)</p> 鸣沙山山形美观,峰似刀刃,连绵起伏,如神龙盘卧;显现的气势而壮观。<div>张永虹女士在骆驼上留影。</div> 鸣沙一说,古有记载。<br>《元和郡县志》中记载:“鸣沙山一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吹风,辄复如旧。”<div>徐泽忠先生在骆驼上摄影。</div> 翻译为现代汉语:<div>鸣沙山是一座神山,距离县城七里;</div><div>这座沙子堆积成的山高耸陡峭,如图石山一样;</div><div>沙山由多条山隆组成,山脊就像刀刃般锋利;</div><div>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br>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div><div>晚上被风吹过,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br>赵国琼、吴建明伉俪骑着骆驼过来了。</div> 在高大的鸣沙山下,团友们在相互拍照,分享快乐。 鸣沙山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div>六位美女团友在鸣沙山上留影。</div> 骆驼走到目的地了,我为张建东先生拍了一张骑骆驼的照片——他每到景点都忙着为团友拍照,自己却几乎没时间拍照。 鸣沙山高度超过170米,山脉连绵无边,不见尽头,壮观无比。<br>鸣沙山以细小的石英颗粒为主的细沙粒堆积而成的,这是大自然的杰作,积沙成山是岁月改变环境,创造奇观的小把戏之一。<div>徐滔先生和笔者与七位美女团友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合影。</div> 李利群女士在鸣沙山景区留影,这样的构图一看就是徐滔先生的力作。 <p class="ql-block">我站在鸣沙山下仔细观查这座著名的沙山。</p><p class="ql-block">以往去过的沙漠,在边缘地带根本见不到这样高大宏伟的沙山(或沙丘),虽然其他沙漠中或许会有更高的沙丘,但与鸣沙山这样在沙漠边缘突然拔地而起,绝对高度超过100米的沙山相比,当然是小巫见大巫——根本没法比。</p><p class="ql-block">鸣沙山正面设置了几条供游人“滑沙”的滑道,成群结队的游人在攀爬鸣沙山,来得早的游客已经爬上山顶,其中一些坐着滑板从滑道快速滑下来。</p><p class="ql-block">我突然产生必须爬上这座驰名中外沙山的念头,这想法与身边的团友李静不谋而合,于是我们开始攀爬鸣沙山。</p> <div>鸣沙山高度约170米,斜坡大约40度,加上山脚的缓坡,全程直线距离不到500米。这里海拔高度只有1650米,对于我们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人来说,这应该是不足而道的。<div>可是我们脚下是松软的细沙,鞋子踩上去立即陷下差不多5公分深,加上山势陡峭,向上攀登加大了心脏负荷,每走一步都非常吃力。<br><div>幸好景区在山坡上用钢缆加木棒铺设了两条功效与楼梯相似的走道,脚踩着木棒相对实在,减缓了下陷的程度。</div><div>顺着钢缆走道虽然省力不少,但向上攀登还是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我们走走停停,经过20分钟,终于爬上鸣沙山顶。</div></div></div><div>李静女士在鸣沙山上留影。</div> <p class="ql-block">登上鸣沙山,眼前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极目远眺,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跌宕起伏,汹涌澎湃。</p> <p>两座沙山环抱的月牙泉,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在茫茫沙海中格外引人瞩目。</p><p>远远望去,在月牙泉附近游览和在山坡上攀登鸣沙山的游人,犹如忙碌的蚂蚁在移动。</p> 袁琼芬、解玲和杨丽琼三位美女接着也登上了鸣沙山,精神可嘉。<div>袁琼芬女士趴在沙子上留影——无须担心衣服会弄脏,鸣沙山上只有沙粒,没有尘土。</div> 解玲女士在鸣沙山顶坐着留影。 杨丽琼女士站着拍照——三位美女动作各有千秋。 这段视频记录了今天团队游览鸣沙山的欢乐一刻。 何达翠女士在鸣沙山前留影——这张照片是徐滔先生拍摄的,人物与景观非常协调,堪称佳作。 荀崇英女士在鸣沙山上留影——在这里可以放心的跳跃,细柔的沙粒绝对不会对你造成伤害。 吴建明先生在鸣沙山景区留影——您和我是团队中仅有的两个穿上防沙鞋套的人。 俆建蓉女士的照片与众不同,一变三——一般的手机只有双胞胎功能。 沈冬秀女士坐在月牙泉前双手合十——是祈祷好人一生平安吧。 陈兰女士在月牙泉留影,她的手指向天空——天上究竟有什么呢?<div>哦,我看见了,一只小鸟刚好从她前面飞过。</div> <p>郭光华女士在月牙泉前留影——虽然是再次游览,你依然兴致不减。</p> 何云女士躺在月牙泉沙地上留影——你的裙子是短袖的,要谨防阳光暴晒啊。 刘卫女士在月牙泉畔留影——你的头饰绝无仅有! 杨军女士在月牙泉留影时双手扬起大把的沙粒——鸣沙山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 陈述信先生在月牙泉前一块镌刻着“第一泉”的巨石旁留影——你旁边好像少了点什么。 要找的人在这里,李萍女士在月牙泉畔留影——多数美女都红裙裹身,墨镜蔽目,真有点难以分辨。 从鸣沙山上下来,我来到月牙泉。<br>月牙泉位于鸣沙山北麓,被景区两座沙山环抱,古称沙井,俗名药泉。<div>月牙泉畔的观景台上有一片仿古建筑群,正面为“朝晖殿”,大门上方上悬挂镌刻着“朝晖”两字的匾额;两侧立柱上是清代文人朱坤撰写的《月牙泉歌》收尾两句“除却灵池何处觅 茫茫千里尽平沙”的楹联。</div><div>笔者在朝晖殿大门口留影。</div> 走进朝晖殿,院落中耸立着“鸣月阁”,鸣月阁是这片古建筑的核心,外观为八角形的四层仿唐木塔,层层有回廊,翘檐斗拱,青瓦覆盖,内楼梯可通达第四层,悬挂多位名家题刻匾额。 <p>月牙泉坐落在鸣沙山的右边,四周沙丘盘绕,它如一块碧玉,又如一面明镜镶嵌在鸣沙山金色的臂弯里。</p><p>月牙泉极小,只有一小片池塘的面积,水也不深,最浅处只有数米,它依偎在伟岸的鸣沙山双臂中,情浓如蜜。</p><p>鸣沙山与月牙泉,两个无法分开的名字,就像热恋中的情侣,构成了“敦煌八景”中最迷人的奇景。</p><p>(航拍照片由王福忠先生在直升机上拍摄)</p> <p>一片沙漠与一汪绿洲原是“有我无他,有他无我”的关系,在敦煌,二者却能够如此和谐的度过了“前世、今生以至未来”。</p><p>这片奇景在引人入胜得同时也引起了万众的好奇,茫茫无际沙漠中何以生成一片月牙湖?</p><p>八位美女团友身着统一的红裙在月牙泉湖畔合影。</p> <p>资料表明,这种沙泉共存的现象是由它独特的地质以及气候因素造成的。</p><p>月牙泉的周边都是高山耸立,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形成了一个月牙形,吹进洼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面鸣沙山山脊的另一侧,而不是往下流,这就是月牙泉诸多年来即便在遇到烈风的情况下仍然不为沙尘掩埋的原因。</p><p>团友冯怀英在月牙泉留影。</p> <p>月牙泉独有的地质结构为地下水的贮存和运移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低洼的地形条件使得月牙泉能够保持“千年不干”的神奇景观。</p><p>简单的说,“月牙泉”的形成就是在地下水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渗流进入天然的低洼地形积水而成。</p> <p>中午12点,团友们恋恋不舍地穿过鸣月广场,走向景区大门。</p><p>一位身着红裙的女团友漫步走向悬挂着“秀水奇山”匾额的门坊。</p> <p>中餐后,我们完成了甘肃段的全部旅游计划,乘车前往青海省大柴旦,开始青海段的旅游行程。</p><p>美篇《甘青大环线游记》(上篇·甘肃篇)编辑完毕,感谢各位朋友鉴赏,请关注我们团队甘青之旅的朋友稍等数天,即可阅读(下篇·青海篇)</p><p>注:题图照片鸣沙山月牙泉由徐滔先生在直升机上拍摄。</p><p>小鸳鸯马 2020年9月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