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秋风送爽,阳光灿烂;岁月静好,大地苍茫!为深刻感受和体验我县境内长城古堡文化与传统,传承弘扬右玉精神,9月5日,我们一行四十多人在县文联的组织和安排下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大型采风活动。</p> <p> 采风第一站:铁山堡。下了车,只见一座高大的堡墙矗立在眼前。墙为夯土建构,外面的包砖已然不见。饱经沧桑的墙面经过数百年风吹日晒、雨淋雪蚀,居然依旧平整光滑,坚硬如铁,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高超的建筑水平。漫步入堡,里面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断壁残垣随处可见,依墙而建的一排土窑虽说仍旧采光良好,冬暖夏凉,却是人去屋空,破败不堪,穿堂入室的风儿发出长长的叹息,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辉煌。</p> <p> 采风第二站:三十二。刚到这里,听到这个地名,就是满脑子的疑惑:这个地方怎么叫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究竟有什么玄机?请教了好多人都说不知道。后来找到了同行的原右玉县政协主席刘义老师,才在老师的解说下恍然大悟。原来长城是以分段命名的,从始建之处算起,到某一处为一段,其名就叫“一”,然后以此类推,正好到了这里是第三十二段,所以名为“三十二”。这回算是又长了一点知识。跟随大家登上烽火台,站在上面极目远眺,一段段依山而建的长城被一座座烽火台连接起来,蜿蜒起伏,一眼望不到尽头。想到古代的士兵们发现敌情后就是在这儿点起狼烟报警,然后一段一段地传播开去,直到传到指挥部,不禁心想: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发报机了吧!原来它的原型是在我们中国啊,应该向那些发明电话电报等等这样通讯工具的外国人索赔巨额专利费,不给就禁止他们使用这些技术。哈哈!</p> <p> 采风第三站:平集堡。平集堡位于杀虎口长城内,由于原先的保护和后来的建设,堪称我县最完整的一座长城城堡。漫步堡内,青砖铺地,绿树成荫,红墙碧瓦,古色古韵。在堡里广义桥头,同行的作家们在古老的长城上留下了自己的倩影。男的人人气宇轩昂,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女的个个风姿绰约,妩媚多姿,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相机和手机的快门声中,定格了瞬间的美丽,留下了永久的记忆。</p> <p> 采风第四站:右卫艺术粮仓。对于艺术粮仓,早已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却一直没有机会深入参观一番,这也成了我期盼已久的愿望。此次终于得偿所愿,一定要好好品味一番。随着一步步深入了解,我惊讶地发现这就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博物馆,里面陶器瓷器、青铜铁器、玉器石器、名人字画、报纸书刊、兵器车马、钱币杂项…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见不到的,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从中感受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沉淀。通过此次参观,我深刻领略到了“艺术粮仓”这个名字的妙处:这是一座真正的艺术宝库,蕴藏着丰富的精神食粮,如同一颗镶嵌在塞上绿洲的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芒。</p> <p> 采风第五站: 威坪堡。威坪堡位于右玉县城西南25公里处,属威远镇管辖。处于威远与平虏两镇之间,虽然南北应援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然而当时边墙内外安稳无战事,以故万历十三年改守备为操守,原设守备官1员,所领兵士279名,马12匹。只管火路墩10座。威坪堡周围土地肥饶宜于播种,于是在这里广招佃农种植多储口粮以备援急之需。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堡内官兵裁撤,改为民堡。</p> <p> 采风第六站:右玉干部学院。虽然已经多次来过参观学习,但是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总觉得自己的思想境界每次都会有较大的提升。作为右玉精神的实践者中的普通一员,我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右玉精神的多次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努力做一个右玉精神的忠实践行者和捍卫者。</p> <p>文字/马 茂 </p><p>制作/阿 秀</p><p> 2020.9.5行摄于右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