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离离暑云散,袅袅秋风起”。</p><p> 满怀期盼和憧憬,新学期欣然而至。</p><p> 依据烟莱教体(2020)46号文《关于2020年度义务教育段学校岗位目标考核细则通知》精神,本学期,烟大附中南校区大力搭建教育信息化平台,努力推动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改革,探索提供适合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提供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与幸福成长固本强基,让学生终身受益,在全校范围开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校本教研公开课活动。</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03, 72, 0.06);">怀揣着美好的憧憬,携带着饱满的干劲,烟大附中语文教研组迎来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新学期。</span>语文组教师旨在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动力,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个性。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打好生命“底色”。</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03, 72, 0.06); 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为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9月7日上午,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开启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期教研由我校语文组组长王翠华老师、骨干教师车红霞老师和王俊梅老师主讲。</span></p> <p> 翠华老师主讲了七年级上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翠华老师由四季特点导入,带领大家走进文本。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学生对文本的朗读可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朗读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贯穿于每一堂课的教学。翠华老师在读文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随后教师采用配乐朗读来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在朗读中感受老舍文字的精妙和济南冬天的温晴。对于精美散文而言,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学生语感的培养。</p><p> 而后,翠华老师紧贴文本,带领学生通过本课课文总结出鉴赏写景散文的三个方法:一、找景物,抓特征;二、品语言,悟感情;三、理脉络,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启发并规范学生的思路和语言,授之以渔。并课堂上总结写法,以阅读来指导写作,体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课后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济南的秋天》。</p><p><br></p> <p> 第二节课,车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六年级古诗鉴赏课。对六年级同学而言,古诗鉴赏是全新的题型,几乎无从下手。车老师以《宿建德江》为例,为同学们清晰地梳理了写景类古诗的鉴赏思路。朗读诗歌要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读题目,读作者,结合课下注解,梳理大意。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和关键意象,体会写景诗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理解诗情所在。满满的干货,使同学们深受启发。</p><p> 理解的真正境界在于运用,为检验学习成果,车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步骤赏析张继的《枫桥夜泊》,体会诗歌中借景抒情和以动衬静手法,感受诗人的失意与惆怅,将课堂时效性提高到最大化。</p><p><br></p> <p>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俊梅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记承天寺夜游》。俊梅老师由同学们积累的苏轼诗词导入,丰富了课堂内容,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并向同学们介绍了苏轼一生的几个关键转折点——黄州、惠州和儋州,一个“此心安处是吾乡”“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苏轼向我们走来。</p><p> 对于初三的同学们而言,文言文的词语积累非常重要,俊梅老师抓落实,重细节,夯实基础,扫清障碍。随后,引导同学们通过朗读揣摩体会苏轼当日夜游承天寺的复杂心情——欣喜于月色的美好,却又因被贬而郁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感情?一个美妙的月夜,一个空灵的闲人,一份怀才不遇的忧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p> <p> 三位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给语文组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大家受益匪浅。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高效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此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新学期工作指明了方向,不仅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也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迈开了第一步。</p> <p>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远。相信附中语文人定能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开创语文教学工作的新局面。新的学期,且看我们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