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久居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闹市之人,是否还会记得曾经纵横交错的田间阡陌?是否还会惦念“风卷黄沙沙袭坑"的黄土高原,那“大风从坡上刮过"的日子?想起日头“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的那些情景呢?是否还会追溯老祖先们曾经茹毛饮血,筚路蓝缕而居的窑洞,在“贫瘠的土地里,收获微薄的希望"的种种困难险阻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去过新疆,在喀什老城古代疏勒国的故都看到全是红土的建筑,去过吐鲁番的交河故城,一座被掩埋了不屈灵魂的废墟古城。都是异邦祖先们用土堆彻而成的城市。我在想,晋陕高原上的土窑洞,不也是华夏祖先最原始生活的写照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生活的舒适完全让现今的人们记不起曾经的过去,有的人甚至数典忘祖,有的人早已不知“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饮水思源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像蛇信子一般舔迷了我们曾经清彻的双眸,模糊了眼前的路。山野渐渐地失却了那份疏朗,明净,绿色田园正笼罩几分迷濛,几分暧昧……。世界被拖入坚硬与裹挟之中,老房被拆迁,田地被趸卖,到处在基建,水泥浇铸,钢筋包裹,眺望的视线日渐萎缩,自然的柔美也就越来越沼遥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在晋河东黄土高原的公路上奔驰,映入眼帘的却已不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千沟万壑无人烟,支离破碎堪凄凉"的情景了,不见了“北风卷地白草斩,狂风飞沙尘蔽日”。往日沟壑纵横,黄土弥漫不见了踪影,而现如今高高的山梁上全都泛发出缘茵茵的草丛,树灌,让人辨别不出黄土高原原来的模样。</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 邻坐的老俞与老刘,往年曾多次奔波在黄土高原间,他们感慨地说:自从中央提出建设大西北后,这里大变样。中央派飞机在黄土高原上撒草籽,现在山头都变绿了,环境变好了!这真是“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呀!大西北的荒凉不见了,但依然能见到起重机的大吊臀在忙碌着……</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俞与他的婆姨在黄河边的合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车老刘在说黄土高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地浩茫,雪泥鸿爪,现在要寻访到一处真正意义上的古迹,其实也是很难的,谁让我们这一代经历了革文化命的浩劫呢?消失在视线中的是老祖宗们留下的中华瑰宝。好在三次晋地之游,仍能见到许多保留下来的古迹与遗痕,正是万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晋陜之游就是寻古访迹之旅,我们不仅去探访像“藏在深山人不识"万年冰洞"和”悬掛崖寨“ ;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寻访那些洒落在黄土高坡上的古村落、古宅院,而西湾村、李家山便是我们所涉之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在坐了三个半小时的车到达了距碛口古镇一公里地的西湾古村。它处</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71, 71, 71);">于黄河边的湫水河畔。西湾民居属明清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建立在30度的斜坡上,长约250米,宽约120米的地带,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 font-size: 20px;"> 它不同于巨商府第乔家大院,也不同干世代京官所建的王家大院,其实它是碛口陈氏商人的“家属宿舍”,是综合性的封建大城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天到西湾村,已近中午,阳光晒在身上还有些火辣辣的呢?导游说:进村宅民居,每人要给房东二元钱,这是私人住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湾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据西湾陈氏家谱记载,明朝末年,先祖陈师范从方山岱坡村迁居西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西湾村北有候台镇,南有碛口,皆为经商的好地方,陈师范就在这里开始创业。随着陈家在碛口的生意越做越大,到了第四代时,出了富商陈三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三锡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乡试不第投入商界。有一年碛口周边大闹灾荒,陈三锡利用黄河水运的便利,从包头买回莜麦、谷物等粮食,在碛口薄利卖给穷苦百姓。又设灶熬粥,赈济乞讨者。山西巡抚得知后,奏请皇上,赐陈为汾州府候选通判。从此,陈三锡成了碛口最富有的官商了;同时也成为碛口商贸的创始人,正是他一手开创了碛口镇的全盛时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西财主家也在西面修建,相互攀比,越修越阔气。东西两财主历经11代苦心经营200余年,才成为闻名遐迩的西湾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湾村的古建筑群,在日寇侵华期间,虽受严重的破坏,但今遗存的三十多院古建筑和五条古巷,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是我们的祖宗给我们遗留下来的稀世瑰宝。</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 具有黄土地区风范和吕梁风格的四合院,西湾村历史文化气氛浓厚。 它坐落在30度的石坡上,城堡从前往后沿着山势步步登高,古老的屋宇层层叠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沿着坡势,一直挂到了半山腰,看上去,村子是立体的,静中有动,充满了古风古韵。</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 那天我们与老俞一直登到坡顶的那家人家,依然看到他们家那似窑洞非窑洞的家。</span></p> <p> </p> <p> 那天我们见一家门媚上写着“岁进士”的人家,便探身寻访。见院内的土桌边坐着一位姑娘,恬静、文雅,身边放着一碗好象是南瓜面条。我们小声地询问“可以参观吗?"姑娘温雅、文质彬彬地说:“你们进来看吧!”於是我们进院参观並拍照留影。</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妻子与她交谈中,得知她是名大学生,现在休假在家里,我们顿时肃然起敬。首先,在导游叮嘱进私人宅院要收费,她没有向我们要钱;其次在这静静的山村里,默默地坐着一位大学生,又如此软玉温香地斌斌有礼,真不愧是陈氏后代,“家传友孝”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正巧,在归沪的那天,我与妻子乘坐的Z198次卧铺列车同一车厢里,竞遇到四位男、女赴沪就读的大学生,而且都是山西太原出发的。现如今天之骄子虽已不怎么稀罕,但见外孙女读书如此的劳累,就觉得外地的小孩考进上海大学,真的很不容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在进晋陕旅游时,曾憶想山西陝北的黄土窑洞,那种透露着自然,质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一种亲切。在进入山西山路的车上,总是会密切关注路旁山上的土窑洞,看着那些废弃了的破旧土洞,遥想着曾经居住在那里人们的艰苦岁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西湾村,看到的大多不是依山而造的窑洞,而是仿佛像窑又不是窑的建筑。后来才知,窑洞分为砖石窑和土窑。一般来讲,砖石窑是用砖石垒起来的,而土窑是在山洞里挖出来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们以后无论是在李家山,杨家岭、枣园等处看到的都不是土窑,而是仿照窑洞样式的建筑。即使我们曾多次居住的窑洞旅馆,比如在乾坤湾老村长家的居舍,也都不是土窑洞。虽说这样的窑洞门前挡住一切大帘布,而且冬暖夏凉。但作为南方人还是有诸多的住不惯,它毕竟三面不透风,空气流通不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家山也是建在山岗上的一座古民居,距离碛口古镇不远,大约五六公里的地方。我们是住在碛口古镇对面山上的麒麟山庄后,第二天到李家山的。</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 李家山村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原先没被人注意,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在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发现的。他以艺术家的眼光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走进去却都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span><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 font-size: 20px;">在吴冠中的笔下, 村庄就如同一个汉代的古墓。说是古墓,不是说他死气沉沉,而是他保留着许多汉代的建筑风格和风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 在这里, 古村落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但是山体与建筑结合得如此完美,人居环境也就体现出自然之美,那一个个窑洞层层叠置,错落有序,自然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走近村口时,见许多游人在围观一打扮很陕北人装束的老汉骑着头毛驴,驴背上坐着一个穿着花衣服的姑娘,围着磨台,边走边唱,样子煞是可爱。我停下拿起手机把此景此情收录在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不知道他们是在表演?还是在招揽游客,兜售生意?把视频放到网上朋友圈,去过李家山,见过此景的同事说:“这个景好像留过影[偷笑]。作秀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管是否作秀?那男的绑着白手巾,女的穿着花衣服的装束打扮,嘴里吭唱着高亢的民歌,代表看这个民族的一种文化,一种氛围,让人感到不一样的感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带领我们李家山当地导游是个声音洪亮,性格爽朗,说着地道的山西话的大姐。她边介绍边不时地高亢哼唱民歌给我们听,尽管音准、音节都不敢恭维,但豪爽明朗的性格,应给于首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她边指导,边介绍李家山的形成,按她的说法这里是李家大地主与另一家地主所建造而成的。按</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李氏宗谱簿》中记载:在明成化年间,始祖李端由临县上西坡村迁往临县招贤而进都三甲李家山村。清光绪曲沃县志记载:李家山村属驿桥里;李家山12户,男19丁,女10口,小2口。由此看来,李家山村的存在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进入李家山下层村庄时,导游大姐带领我们走的都是用铁锹挖出来一个洞一个洞的阶梯路,非常难走。那位导游大姐说,他们祖祖辈辈都走这样的路,下雨天下山排水上山,路还要难走呢!看到此景,联想他们当地人的艰难生活,不仅让人为此唏嘘憾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没来山西前,便绕有兴趣的想知道为什么说李家山像“布达拉宫"式的建筑构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 到了李家山,见到了这种“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才知它的最大的亮点,是这里全村的建筑都以窑洞为主,凭依着 70 度山体因势利导,一气呵成又灵活多变。 从山底一直漫延到山顶,形成“立体村落”。鸟瞰整座窝洞叠加的架式,酷似有如布达拉宫般的壮观恢弘。</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 毫不夸张的说,李家山村是黄土高原上中国民居建筑典型的又一奇葩,它那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山水的共生与和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湾村、李家山都是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宅,让我们看见与江南地区明显两样的建筑与民风民俗。让我们开了眼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足踏山路登屋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叠洞似墓古屋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凡尘仙界空临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旧窑新貌诚嘉勉!</span></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