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班李晨羽朗读《“学不偏废”——苏步青》

<p>  阅读积蓄力量,阅读遇到更美的自己。亲爱的朋友您好,欢迎您走进北马路小学“朗读者”活动。本期我们的主题词是:收获。我是朗读者李晨羽,来自五年级三班,我朗读的是叶永烈的《“学不偏废”——苏步青》,谨以此朗读献给同学们。</p> <p> “学不偏废"</p><p> ——苏步青</p><p> 这是一首发表在《浙江日报》上的诗:</p><p> 为爱杭州弄小吟,</p><p> 不图马骨值千金。</p><p> 每因堤柳忆苏白,</p><p> 曾对岭梅怀陆林。</p><p> 景物重辉新解放,</p><p> 溪山无恙旧登临。</p><p> 淡妆浓抹西湖面,</p><p> 俯仰人间感慨深。</p><p> 读了这首诗,也许你会以为它是哪一位文学家重游西湖, 大发诗兴而作。其实,它的作者竟是一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p> <p>  苏步青酷爱文学,喜欢写诗填词。他写过100多首诗、词。步入晚年,他还能流利地背出《左传》《古文观止》《昭明文选》中的一些名篇佳作。</p><p> 苏步青的外语很好。1979 年,他访问日本,日本报刊在介绍苏步青时,曾开列了他所懂的外语:日语、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p><p> 苏步青喜欢音乐,喜欢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尤爱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p><p> 为什么一个数学家,会对文学、外语、音乐、舞蹈以至电影、戏剧、哲学、历史、物理、化学都有浓厚的兴趣?</p> <p>  苏步青从小起在学习上就有一个特点——“学不偏废”, 全面学习。正因为他有着广博的知识,所以当他钻研数学时,触类旁通,容易深入。</p> <p>  1902年9月23日,苏步青生于浙江平阳一个偏僻的山村。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很勤奋,养成了每天晚上11时睡堂、早上5时起床的习惯。</p><p> 苏步青回忆自己上中学一年级时的情形,曾说道:</p><p> “一年级时, 我用《左传》笔法写了一篇作文。老师把它列为全班第一,但又不完全相信是我写的。问我:‘这是你自己写的吗?’我说:‘是的。 我会背《左传》。’老师挑一篇让我背,我很快背出来了。老师不得不叹服,并说:‘你这篇文章也完全是《左传》笔法!’《史记》中不少文章我也会背,《项羽本纪》那样的长文,我也背得烂熟。我还喜欢读《昭明文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我欣赏极了。还有《资治通鉴》,共有200多卷,我打算在中学四年里全部读完;第一年末, 我已念完20卷……”</p><p> 苏步青在青少年时代好读书,好学不厌。他读书,常常不止读一遍。他有着一套读书的方法:</p><p> “读书,第一遍可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体会。我小时候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聊斋》我最喜欢,不知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我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了理解。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书一下子全部读懂不容易。我一般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读到最末一遍, 题目也全部做完。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一部书也不是一定要完全读通、 读熟;即使全部读通了,读熟了,以后不用也会忘记的。但这样做可以训练读书的方法,精读的方法,学习、掌握一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p><p> 苏步青从中学起,就喜欢数学。但是他的语文、物理、化学、史地、英文成绩也很好,真正做到了“学不偏废”。</p> <p>  正因为苏步青在中小学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所以当他后来专攻数学时,进事很快。192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924年,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p><p> 1931年,苏步青29岁,在浙江大学任副教授。31岁时,升为教授。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苏步青从1926年起,发表了160多篇数学论文;写了《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一般空间几何学》等许多专著,在数学上做出很大贡献。</p> <p>  苏步青在谈到自己一生时,曾这样深刻地说过:</p><p> 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很重要。人在这个时期精力最旺盛,记忆能力、吸收能力都很强,不论学什么,进步都比较快。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p><p>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不过几十岁,但充分利用起来,这个价值是不可低估的。细水长流,积少成多;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到底,就是胜利。</p><p> 节选自《科学家故事100个》</p> <p>  读数学家苏步青爷爷的故事,我很受感动,从中也收获了宝贵的教益。一是各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叉渗透、密不可分,所以我们要全面学习,不偏科;二是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要把这有限的时间加以有效利用,积少成多,锲而不舍,使自己的生命过得“丰盈饱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