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朱 阿</p><p> 位于沂源县城西北13公里的南鲁山镇,原曾属土门公社。朱阿村耕地不足400亩,处于鲁山之阳,山岭地带。有200多户、600多口人,以陈姓居多。据“陈氏谱碑”载:先祖永贞,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率子五人,自博邑迁居。村边有天然石坑形似猪窝而得名,后雅化为朱阿。现划为南鲁山镇“水墨鲁山”片区,涉及朱阿、水么头、上土门等9个村,总人口近5900人。 </p><p> 近年来,推行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模式,依托片区神农药谷、鲁山、溶洞、“三线”军工文化等旅游资源,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猕猴桃、板栗等产业园,强化了乡村振兴发展。朱阿村以人居环境打造入手,以项目发展为支撑。实施四季蘑菇大棚扶贫项目,建设钢构大棚5个;实施原生态河道治理项目,清理树木1300棵,建景观堤坝6座、微景观步道860米;实施骏翔神农药谷养生园项目,改造原土门一厂职工宿舍楼,挖掘展示老“三线”军工文化风貌。村内环境优美,集体与村民收益明显增加,生态、产业与民生和谐发展。</p><p> </p> <p>九十多高龄的老妈妈从城里慕名而来,连声夸赞这里绿水青山,好!</p> <p>山东骏翔神农药谷智慧康养建设项目</p><p> 位于南鲁山镇朱阿村,2020年由山东骏翔鲁山神农药谷智慧康养公司投资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养老、旅游、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四大产业。利用原土门一厂迁走后闲置多年的三座职工宿舍楼144户套,开发建设骏翔神农药谷康养项目。首期投资3000万元,实施旧楼整修改造,建设智能化、专业化、规范化老年康养公寓,工程建设期限两年。工程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安置床位600张,年可接待万人次。对辐射带动周边旅游快速发展、安置劳动力就业,保护、挖掘、展示老“三线”军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p> <p>导航~朱阿 位置</p> <p>作者实地采访视频</p> <p>【附录】“三线”军工厂</p><p> 朱阿村紧邻原国营山东第一机械厂,1965年建此周边的几个村子,当地人称“土门一厂”,在国防科工委的番号是“976”,所以又称之为“国营九七六厂”。紧靠一山河之隔就是国营山东第二机械厂,又叫“国营九四五厂”,当地人称“土门二厂”。系国有大二型原军工骨干企业,是国家认证的军品质量保证体系达标单位。六十年代这儿是土门公社驻地,在这鲁山之阳,山势陡峭、溶洞众多的深山小镇突然有两家约一万三千多人的国营大厂,可以想象这儿仿佛一夜之间演变的繁华程度。</p><p> 由于国防战备的原因,“三线建设”曾是极其神秘,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步公开,山东省境内的“三线”军工厂主要分布在沂蒙山区,其中,沂源主要有山东第一机械修配厂简称:土门一厂生产长枪,山东第二机械修配厂简称:土门二厂生产子弹,山东红旗机械厂简称:红旗厂生产火箭筒炮弹,山东裕华修配厂简称:裕华厂生产导火索,杨庄山沟里的山东半导体厂,山东新华翻砂厂简称:新华厂生产迫击炮弹,现在的瑞阳制药,当年也是为备战所建称:沂蒙新华制药厂,与之配套军事设施有:山洞里的504军械仓库、27野战医院等;分布在蒙阴、沂水县境内的有:山东前进配件厂简称:前进厂,山东机械修理厂:简称机修厂生产手枪,山东工模具厂生产四管高射机枪,山东光明机器厂简称:光明厂生产四零火箭筒和八二无后座力炮,山东化工厂简称:山化、山东机器厂(732厂)生产反坦克地雷,山东民丰机械厂简称:民丰厂、山东鲁光化工厂简称:鲁光厂(802厂)生产炸药,山东红光化工厂简称:红光厂,蒙阴野店山里的5808厂生产显微镜等等。</p><p> 20世纪60年代,中央政府为战争爆发时保存军事工业生产能力,做出了“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的战略部署,将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和后方,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1964年至1980年的三线建设,国家投入巨资,全国抽调政审根正苗红的工程技术人员、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军代表等建设者,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从多个城市,告别亲人,跋山涉水,来到深山荒野,风餐露宿,肩挑背扛,用汗水和生命,建起了多个大中型军工企业。在我们沂蒙深山密林,相当数量的“三线”建设者们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新疆和济南、青岛等地汇集而来,在沂源的大山里建成了多个庞大的军工厂。志愿口号是“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们扎根山沟,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着对国家的责任。引领改变了革命老区的发展布局,带动了这一代的文明时尚进步。</p><p> 兵工厂对曾封闭的驻地开放推动作用显而易见,村民极早地走上了柏油路,用上了工业电、自来水和液化气,最重要的是让这里的人们生活观念发生了飞跃变化,培养了一批前卫“小能人”。进了工厂,开了眼界,后来走出大山,洋气了起来。天南地北的人们到来给这个封闭宁静乡村激起了新鲜活力,在厂驻地,一边是袅袅的农家炊烟,一边是机床的轰鸣;一边是耕地的黄牛,一边是飞驰的“解放牌”卡车;一边是村民扛着撅头下地,一边是工人成队骑车上班;一边是工人的宿舍楼,一边是村子里的民房小院……青年工人奇装异服时髦打扮更是引领着原本守旧人们的潮流,甚至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笑谈。</p><p>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军工厂体制转轨,探索由军向民转产。在沂源县境内“三线”厂经过千辛万苦的积极争取,纷纷搬到了张店、日照、潍坊等城市。在朱阿村边原土门一厂和二厂虽然相隔几米宽的季节河之遥,分别建有独立的整套指挥、生产、后勤系统设施,包括机关、车间、医院、学校、车队、消防、公安、影剧院、广播室、招待所等等,整个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两个厂一个造枪,一个造弹,却是两个完全封闭的系统,彼此不相往来。</p><p> 现虽人去楼空,但林立的厂房给这里的山、水和人们打上了永久的烙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脑海中,时常闪现着那成千上万军工兄弟姐妹浩浩荡荡活跃在这山间的情景......</p><p>朋友们,生活的好吧?</p><p>欢迎老邻居回来做客!</p><p><br></p><p>图文作者朱阿工作肖像</p> <p>谨以此图文致敬,乡村振兴同行者!</p><p>鸣谢/公益志愿者</p><p> 南鲁山镇党委政府</p><p> 驻村第一书记</p><p> 神农药谷王总团队</p><p>致谢/友情客串</p><p> 出镜游客</p><p> 朱阿中学生</p><p>背景音乐/小村之恋·邓丽君</p><p>文案资料/朱阿村</p><p>图文作者肖像/</p><p> 建华先生于朱阿村实景拍摄</p><p>瑞成工作室题字/</p><p> 著名书法家·杨文昌先生</p><p> </p><p> 图文编辑</p><p> 海报设计</p><p> 图片摄制</p><p> 瑞 成 工 作 室</p><p> 二0二0年 孟秋</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