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八四级一班

时光宝贝

<p>1981年的那个夏天,我们小学毕业了,但我们仍是一群不谙世事的花季少年,没有作业的假期,撒着欢儿的童年,只剩下了欢腾,快乐,还有那声声叫着夏天的知了……一张张稚嫩的脸,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地走进了八四级一班,开始了我们的初中生活。</p> <p>第一次见到我们的初中班主任——郑成碧老师,带着一副眼镜,目光犀利有神;着一件白色短袖衫,干练而精神;人到中年,散发着知性的书卷与睿智,但又透着神圣的威严,这可能与她教政治有关。一直以来,老师都担任重点班的班主任,当地教育系统出了名的优秀教师。</p> <p>八四级一班是老师接手的第一个普通班,有慕名而来的学生,有调皮捣蛋请严加管教的学生,有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面对这么一个现状,老师不愧为经验丰富的园丁,既然小学升上来的课目与重点班有了差距,那就在初中新开设的课目中找补回来。于是,新学年伊始,要求人手随身必备英语单词小本,没事就翻来背背记记,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词汇量的积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上的英语成绩一直没有拖过后腿。都说我们班政治挂帅,那是因为我们的政治成绩经常保持年级前茅。老师的政治课不只停留于理论,还领着我们去茶山上的监狱参观,让失去自由的人现身说法就是一堂最生动的政治实践课,警醒作用不言而喻。</p> <p>老师不仅教学方法独到,育人方法更是先于同行,陪伴我们三年六个学期的家长联系本,记录着每个人不同时期不同的成长轨迹,有时会请家长来校面谈一番,有时老师会亲自家访以探究竟,放学之后的“学习班”专为磨磨一些人的禀性而设。点点滴滴悉数了解,在那个通讯极不发达的年代,却实现了老师和家长能第一时间的沟通,不得不说老师倾注了全身心的投入,才会有这些“教”法和“育”法的累累首创。</p> <p>老师教我们做正直之人,品德高尚之人。学习女排姑娘的顽强拼博,学习张海迪的自强不息,学习雷锋同志的乐于助人,这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主旋律,也是我们一直秉承的班风。</p><p>班上两位同学的午饭钱被偷了,不敢跟家里讲,只好饿着肚子,细心的同学发现后,全班立即组织捐款,解了同学之困,那是个物质匮乏,家境都不宽裕的时代,事隔三十年,这份温暖仍让当事人泪如泉涌,感动如许。</p><p>班上的学雷锋小组中有个理发组,初次上手,理出来的头发像长了虱子的癞子头,凹凸不平,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笑声惹哭了理发的同学,几十年后偶遇被理发的同学,忆及往事仍历历在目,并述说起自己当年中途转学是极不情愿,哭着离开八四级一班的。学雷锋小组中还有学习帮扶组,慰问百岁老人组,等等,八四级一班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班风。</p><p>老师还用一首首生命之歌陶冶我们的性灵。听,《太行山上》、《满江红》、《毕业歌》唱出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唱出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唱出了蓬勃向上的我们自己……</p><p>三年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此,八四级一班定格了每个人的三观世界,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p> <p>2014年的初夏,迎来了八四级一班毕业三十年后的第一次同学相聚,请来老师,济济一堂,再次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各自畅谈人生中的感悟,一致由衷感念老师当年为我们输注的满满正能量,铭记于心,惠及后代。同学们无论从政,从商,还是从医,从学,抑或从工,从军,都能守住了八四级一班的那份初心,甚是欣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在政府部门身居要职的同学,多年来,心中装着八四级一班,力所能及下,总是为同学们纾困解难,提供帮助,对待同学始终如初见般亲切,只要时间允许,同学聚会绝不缺席。</p> <p>2019年的初冬,迎来了老师的八十大寿,同学们用心准备生日礼物,班长引领大家送上深深的祝福,师生共同唱响那些熟悉的旋律,那一夜,我们和老师都被浓浓的师生情包围,那一夜,我们和老师都是最幸福的人!</p> <p>同学聚会少不了会长的辛苦,第一次相聚后有了一个约定:每年,八四级一班的同学都必须聚会一次,因为,我们想用这种方式将心中那份纯真的同学情、师生情一直延续……</p> <p>八四级一班是一个有磁力的集体,不管是中途转来的,还是中途转走的,只要在这个集体曾经待过,就会有不舍和留恋,不舍的是那份情义,留恋的是那份纯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即将走进八四级一班的我</span></p> <p>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p><p>献给八四级一班的班主任郑老师!</p><p>献给八四级一班成为老师的同学!</p><p>献给八四级一班的每位同学!</p>

四级

一班

老师

同学

我们

学习

理发

班主任

师生

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