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夏末秋初时节,行驶在圣境天堂般的甘南藏区旅途中。首次领略了西北甘肃,它不仅仅有河西走廊的荒凉悠远,也有着甘南浓荫遮日的“西北江南”风味。</p> <p>窗外蓝天白云下,经幡在高原上迎风飘扬,沁人心脾的酥油香弥散在桑科草原上。</p> <p>满山遍野的牦牛、羊群在桑科草原上,望眼甘南藏民放牧的草场。让我们亲身领略到美丽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p> <p>这里的平均海拔为3100米,这里是离尘世遥远的地方,这里有西藏的神山、圣湖、草原和信仰。这里是高原上的香巴拉。</p> <p>这里有苍茫的山峦,这里是藏传佛教的圣地,这里是一个把信仰融入生命的地方。</p> <p>车轮和心灵在诺尔盖草原的红原黑水间体验着重走长征路的豪迈与快感。</p> <p>白云满天翻滚,一览无余的湖泊在蓝天碧水的天地连接下相映成辉,静谧诗意的画面,令人陶醉,感叹大自然如此多娇完美。</p> <p>从兰州下飞机后,坐在车上望着窗外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我们将抵达行程中的第一站———拉卜楞寺。</p> <p>站在山顶鸟瞰:远山山顶白雪覆盖,近山山色深绿如黛,白云在群山间飘荡。</p><p>佛光闪耀的圣域,它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世界上最长的转经筒长廊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巨大的建筑群在群山的怀抱中庄严肃穆,浩荡的圣洁瑞气让人心生敬畏。</p><p><br></p> <p>拉卜楞寺译意是活佛的福地。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译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p><p>这是一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建筑,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寺院。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座落在甘肃夏河县。</p><p><br></p> <p>现在的拉卜楞寺寺主,第六世转世活佛。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活佛,1948年生,青海省刚察县人,1951年由十世班禅大师认定,1952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坐床。…</p> <p>闻思学院是其中心,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p><p>在藏区,若说色达五明佛学院为藏传佛教的“清华”,那么,扎卜楞寺就是藏传佛教的“北大”。拉卜楞寺显宗学院的格西”学位分“然坚巴”和“多仁巴”两种。</p> <p>拉卜楞寺的地标———贡唐宝塔。</p><p>原名解脱大金塔,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像而享誉海内外,宝塔造型别致,工艺精巧,在建筑艺术与宗教意义上达到了完美神圣之境界。</p> <p>清澈的大夏河如洁白的哈达自西向东北在贡唐宝塔下蜿蜒而流,呈右旋海螺状,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p> <p>狮子吼佛殿:狮子吼佛是如来化身之一。右手为说法手印;左手为入定印之上,捧有盛满甘露之钵。甘露之色较其诸色殊胜妙好,其中有由甘露的光彩所成之大灵塔。解释:其一切侍众都是依于清净正见与密道相结合而成佛。</p> <p>它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廊。外墙周长近3.5公里,由约2000多个转经桶组成,如果转遍每个转经桶须一个多小时。</p> <p>每天在这里转经的信徒不计其数,左手捻念珠或划转小型转经筒,右手推着近一米五高的转经桶,口念六字真言,或用心默读,身体微向前倾,不知疲惫地虔诚向佛。</p> <p>拉卜楞寺是一个充满了佛性和理想信念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寻求内心最深处的感悟和真谛。</p> <p>信仰是生植于他们心中的一棵源泉之树,这棵树用虔诚浇灌,用善心培植,洋溢在他们脸上的,不是汗水,因信仰而焕发的光环。</p> <p>在不停转动的玛尼轮中,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祈盼乃至自己的来生都寄托在这个转动着的玛尼轮中。多少年来,这玛尼轮就在生死轮回中……修今生,求来世。</p><p><br></p> <p>坛城境界,佛国遗珠。缘起性空……</p><p>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叩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p> <p>郎木寺以前固有的藏语地名全称为“达仓郎木”,“达仓”有“虎穴”之意,“郎木”是“吉祥天母”、“仙女”之意,这一地名在安多藏区历史悠久,传播广泛,简称“郎木”,加“寺”是为符合藏语的读音。而分属两省的两座寺院近几十年又都以“郎木寺”冠名,</p> <p>“郎木寺赛赤寺院”,属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寺院,位于青、甘、川三省交界,地处空灵,山水相依,景色十分秀丽。</p> <p>寺前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耸,寺西石峰高俊挺拔,嶙峋嵯峨。</p> <p>寺院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具有鲜明的藏族风格和特点。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错落有致的塔板民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古柏苍松间。</p> <p>这座白体镶金的佛塔是甘肃寺院标志!</p><p>在赛赤寺,通往天葬台的方向,两个寺院隔着小溪相互守望。郎木寺的名气与日俱增,不过它今天仍然是一个安静而风格独特的小镇。</p> <p>走在寺院的殿前塔边,迎着经幡与僧人擦肩,时时传递出的浓浓宗教气息,让人的心灵很自然就安静下来……</p> <p>赛赤寺最为显眼的就是鎏金的屋檐。</p> <p>屋脊上装饰不知都寓意着什么?它应该与佛法或传说相关吧……</p> <p>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矛盾最能激发人内在心灵的不安与痛苦。它仿佛在告诉人们“了脱生死大事是佛教的最基本目的。”</p> <p>桥右手转是四川寺,二寺以白龙江为界,进入若尔盖地区(属于四川地界)郎木寺镇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共同下辖的一个小镇,白龙江穿镇而过。</p> <p>四川达仓郎木寺寺院,也叫做格尔底寺。</p> <p>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于四川郎木寺这边。</p> <p>在这里见识了传说中长达五米的藏传法器吹号(叫铜钦)低沉浑厚的号声回荡在山谷……据说另一种短号法器罡洞是用人的大腿骨制作的。这些法器都是在驱魔法会上使用的。</p> <p>敞开式转经筒庑殿。</p> <p>久转不息的转经筒,橙黄铮亮的转经筒。见证了藏民投身向佛的虔诚之心。</p> <p>转动一日经轮可以圆满一亿心咒的功德,这是诸佛善逝亲口宣说的教言。口中诵咒,手转经轮,心里观想咒轮,如此能够三者不离经常修持,来世可以获得殊胜窍诀的解脱法。</p> <p>在藏区几乎随处可见转经的人,因为人们认为转经就相当于念经,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p> <p>白塔林立的瓦切塔林,瓦切塔林藏语意为“大帐篷”。塔林经幡是藏区文化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p> <p>转山转水转塔,回看人间,有多少人卸下了枷锁……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我用世间所有的路,走回去!从哪儿来再回到哪儿去……</p> <p>阳光下彰显了佛塔恢宏庄严的佛教世界。</p> <p>玛曲是藏语黄河的译意。</p><p>黄河把来自青藏高原冰川和湖沼的丰沛水源,最终纳入到自己的怀抱……</p> <p>行入四川省境内唐克,<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夕阳西下的九曲黄河流入在这里进行了一个S形的大转弯,就像生命的轮回一样。</span></p> <p>看到了祖国母亲河黄河的壮美,源远流长蜿蜒曲折象征了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与磨难。</p> <p>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之美,油然而生。</p> <p>跨越黄河,到达玛曲草原的阿万仓九曲湿地,登顶山尖,跨越举目远望辽阔的草原风光,山下的黄河湿地,绝对秒杀其他九曲十八弯,弯弯曲曲的黄河将大地勾画出美妙的图案,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秘境。</p> <p>每当黄昏的时候,看到夕阳在余晖中闭合时分,你会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p> <p>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p> <p>我被黄河九曲第一湾的雄浑落日所震撼,也为玛曲久治段高峡出平湖的纯净空灵和几近绝尘的新鲜空气所惊诧。</p> <p>扎尕那对于我既熟悉又陌生。</p><p>熟悉是因为网传分享的扎尕那自然景色,我从此迷醉那里的风光而不能自拔;陌生是因为我从未真正踏进过这片神秘的世外桃源。</p> <p>甘肃省迭部县的扎尕那译为石头城,它是东方的伊甸园,这里是亚当和夏娃的诞生之地。它是上帝手指世外桃源的处女地。</p> <p>群山环抱中的扎尕那,一条小河从右边斜流而过。百十来户人家,村寨的房舍,高高低低,随地势错落。淡淡的红褐色屋顶,成扇形散开,像是栖落在山坳里的一群大鸟。只有寺院的屋顶和宝塔金碧辉煌,高高矗立。</p> <p>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p> <p>远离繁华喧嚣的城市,就来扎尕那吧,这里是最后一片世外桃源,是人间最后一片净土,让你的心灵回归大自然吧</p> <p>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这片高山草甸上,我的灵魂得到了巨大的升华,仿佛融入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心灵复归平静,迟迟不愿离去,让我们尽情的在草甸上撒欢吧。</p> <p>在色达郊外林立在群山佛寺周边的白塔,巍峨壮观。</p> <p>锁定镜头中群山环抱下的坛城世界,神圣威严。</p> <p>距离色达县城13公里外的东嘎寺,是藏传佛教红教宁玛派的寺庙。</p> <p>该宗派的教法仪轨等均传承于藏传佛教“前弘期”的莲花生大师。</p><p>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里,呈现宁玛教派的“中阴听闻救度经”一书轰动了全世界。大圆满教法中广阔的心灵直指人心。</p> <p>在开阔的山坡旷野中,金碧辉煌的层层佛塔,配上白色的墙面,给人以神圣之余更透露出虔诚纯洁信仰的味道。它被列为色达三大寺庙之一。</p> <p>远远就能看见东嘎寺矗立的佛塔,大气磅礴,气势宏伟。</p> <p>东嘎寺庙的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美轮美奂。</p> <p>玛曲县的娘玛寺。是第四个最大转经筒,它诞生于2018年8月31日,甘南玛曲县宁玛寺大藏经转经筒,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p><p>数据显示,宁玛寺大藏经转经筒建筑总高度42.38米。其中:转经筒总高度37.73米,下筒直径12.6米,上筒直径17.6米,旋转经轮总重量达320吨。筒体浮雕由尼泊尔工匠纯手工锻铸鎏金而成,用掉60公斤黄金。</p> <p>最具神秘色彩的密宗黑教。</p><p>在佛教自印度传到西藏前,盛行于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称为苯教,苯教的年历可追溯至一千八百年前。这是存世仅有的密宗黑教。</p> <p>在抵达了阿坝州阿坝县,经历了山里突如其来的冰雹,我们坚持前往观瞻各莫寺……</p> <p>乌云密布下的各莫寺,依然威严肃穆。在大雨倾盆如注中,我们驱车在各莫寺院外的路径上,巡视它的尊容。</p> <p>各莫寺的大宝塔一、二层中间上下贯通,正中为5米见方的方形坛柱,直贯二楼顶层,坛内供藏着宗喀巴大师画像……宝塔三层为镇寺之宝所在地,殿内正中央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顶骨舍利流金灵塔,在藏传佛教寺庙里,只有两座寺庙拥有宗喀巴的舍利,一座在西藏,另一座就是各莫寺。</p> <p>各莫寺又称慧园寺,它为四川省阿坝州藏传佛教三大格鲁派寺院之一,是黄教六大寺之拉卜楞寺的分寺之一。各莫寺以其宏大的寺庙建筑、大佛塔和神秘的藏秘修炼而著称。</p> <p>各莫寺至今200多年的历史,是三大格鲁派寺庙之一,寺庙通过宝塔上、屋檐下的狮像装饰细部呈现着佛教建筑的威严震撼。</p> <p>各莫寺的大经堂分四层,亦可容纳近千人同时颂经的大型场所,经堂的半空中以及立柱上悬挂着100多幅唐卡,经堂内绘制有以佛像为主的精美壁画。第二层为六个小经堂,四间是喇嘛朝拜的场所,另外两间是存放经书的地方;第三层是足俄像佛像的供奉地,整个各莫寺院僧人最崇拜的佛,除此之外还供奉着16各尼丹足佛像、格西讲台以及用于各地活佛来此交流的休息寝宫:第四层则是存放寺庙古董的地方。</p> <p>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米拉日巴佛阁。全称是“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p> <p>走进楼高共九层佛阁,瞻仰供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有以金刚为主的四密乘的众多佛像、菩萨、护法神等各类佛像1720尊。</p> <p>米拉日巴是藏传佛教嘎举派的创始人,他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p><p>他年幼丧父,家产被伯父霸占,随母亲过着贫困生活,饱受凌辱。为报仇雪耻,他修习了苯教咒术,并咒杀了伯父及其亲友30余人。快意恩仇之后,他顿生忏悔之心,于是改宗佛教,拜在玛尔巴译师门下。</p> <p>噶举派:为最复杂的宗派(四大加八小)。创始于11世纪中叶,重视密宗学习,而密宗学习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故名噶举(藏语口传之意)。因该教派创始人玛尔巴和米拉日巴(二代)在修法时都穿白色僧裙,故噶举派又称白教,白衣飘飘的游僧。“噶”意为“佛语”;“举”意为“传承”。</p> <p>米拉日巴终生未建道场,在青藏各地云游传教。他传教的方法独特,常以歌唱教授门徒,对后世藏族诗歌发展产生过影响。</p> <p>噶举派的拙火定心住宜定是四禅定的第三级,感觉不到自我证悟了心非实有的状态。(拙火定是在雪地里把寒冷挡住的修持方式)西藏佛教密宗所修定法之一。即利用类似气功原理之苦修苦练(练气、脉、明点等生理作用),以达抗御饥寒之功用。其修行原理,是转性为热为火,转火为光为摩尼珠,这样的一个修行脉络。所以拙火定的有成者,皆不怕寒冷。</p><p><br></p> <p>藏传佛教嘎举派的大手印法门是密教顶级密术。藏密所言大手印:主要属无上瑜伽部法,指本元心地之心传口授,略当于汉传佛教的实相印、佛祖心印。</p><p><br></p> <p>穿梭甘南藏区行游七天,见闻安多藏传佛教各宗教教派的佛学文化、艺术、历史和藏民的生活习俗。感受藏传佛教的宗教信仰氛围,体验少数民族的佛教情怀与宗教精神。</p> <p>它强似九五至尊的佛阁。</p> <p>它犹如高耸入云的白塔。</p> <p>甘南藏区行摄之旅,收获满满,再见甘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