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二十四)

路漫漫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告别祁连山小煤窑,建国顺便回了趟家,就迫不急待地回到了知青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知青点还是老样子,除了段敏、马新民和罗莉三位,在家复习功课等待高考日期外,其他男女知青都在点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国刚进门坐定,小纪就过来面带喜悦地对建国说,有好消息告诉他。什么好消息呢?能让小纪如此兴奋,建国有点纳闷,小纪神叨叨地把建国扯到门外悄声说:“过几天,队里要派人上嘉市糖烟酒公司搞副业,副业是大队给联系的,而且人家糖烟酒公司,还特别交代最好能派两名知青前来,你说高不高兴?我已给王队长说好了,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去”建国听后笑着说:“小纪你好大的面子?连我的主都做了?不过…你说的真的假的?”建国一连串的追问,小纪并没有发慌,而是镇定自如地说:“当然是真的,我能骗你?”队长能同意小纪的建议?一定另有文章!不用猜,小纪在背后绝对走了后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实话,虽然知青年轻单纯,但其中还是有少部分人,会沾染上世俗的东西,就像尹家娃,私下里总爱搞些通融的事情。有样学样,小纪啥时候也学会了?建国从心底不赞成这种行为,在他认为凡事就该有规有矩,怎么能走后门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赞成归不赞,事情就这样真实地发生了,因为建国回来的第二天,王队长就来知青点通知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队长先通知了杨志兵,段敏高考回家,点长暂由杨志兵代替,队上有关知青点的事,队长都先找点长说。于是刚吃完早饭杨志兵就跑来对建国说:“王队长通知让你和小纪准备一下,过两天去嘉市搞副业”建国表示同意,杨志兵见小纪也过来了又说:“其实我也很想去,但又听说近期有招工的消息,所以只能让给你们了”建国说:“招工也先招你们这批的,然后才能轮到我们这批,所以你应该在点上坚守等待招工的消息”招工轮不到小纪,小纪也不关心此事,脑子里尽想着去嘉市搞副业的事,兴奋的表情总掩饰不住,一天到晚都唠叨着嘉市如何如何好,即然事情已经如此,建国还能说些什么呢?准备和小纪去嘉市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嘉市位于西北边陲,距离建国所住的城市几十公里,几十分钟的车程。嘉市是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同时也是有着六百多年历史文化名城,属于祖国的边塞,古代这里是边塞的隘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边塞古城风光无限,广阔无垠的黄土地上,既有沙漠戈壁的粗旷壮美,也有沙漠绿洲的烟波浩渺,古时候这里只是个隘口,新中国成立后才建的嘉市。新城区和古隘口相距不远,彼此相依相望,站在隘口城墙上,新城区一览无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城区外围的戈壁、沙漠、绿洲,围绕在城区四周,形成独特的景观,新铺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马路东连酒泉,西接玉门,北靠黑山,南临祁连,好一副塞外壮美画卷。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把这里描述的恰到好处,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翰的《凉州词》形容这里也很恰当,诗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是祖国各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嘉市新城区也旧貌换新颜。糖烟酒公司座落在市区西南街道,算是闹市区,小纪说离电影院近,下班后还可以看电影。小纪来过嘉市,城里有他家的亲戚,市区要比建国熟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刚到公司驻地宿舍,行李还没来得及整理好,小纪就迫不及待地要领建国上街转转,建国也渴望新的城市,想立刻去领略城市的风采,但他还是沉稳地说:“别着急,先安营扎寨,来日方长,我们有的是时间”,小纪还是很听从建国的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到糖烟酒公司才知道,这副业是二队一名叫王军的回乡青年给找的。王军通过他二叔把副业介绍给队里,他二叔先找的大队,让大队通知一小队,并且强调队里派出的三人中,必须得有二名知青。王军的话是很管用的,小纪说他以前听尹家娃说,王军的二叔是糖烟酒公司的主任,权力大着呢。但王军为何就把这样好的副业,介绍给我们第一生产队?这让建国有点摸不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起王军这里必须交待一下。王军家在农村,是建国隔壁第二队生产队的回乡青年。王军中等个,人长得健壮,微胖的脸形,红中稍带点黑,五官还算周正,身体还算匀称,年龄和知青相仿,也是在城里上到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王军平时爱学着知青的模样打扮自己,总力求穿戴的走出去像个知青模样。知青有时在生产队最西头的地里干活,绕道回点,都会路过二队王军的家门。每次见到王军,他都会极力地恳请大家,上家里喝水休息,大家走到那里也正好累了,对于王军的邀请也不推次,就都去王军家休息。一来二去王军就和知青们混的熟了,时间一长大家都热情地叫他小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建国和小纪能去嘉市搞副业,多少也是沾了小王的光,至于小王为什么帮他们这个忙还是个迷,其实也不必太过关心这个事,凡事总有明白的一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副业生产队共派了三个人,建国和小纪外加一名社员。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装御货物,就是把公司二级批发的糖烟酒等货物装车,送到市里各各门市部,在由门市部进行零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运送货物里不光是二级批发,也有本公司自己的副食产品。冰糖就是其中之一。冰糖的制作工艺,着实让建国和小纪开了眼界。拿单晶冰糖来说,它就是以白沙糖为原料,放入适量的水加热,等溶解过滤后输入结晶罐,使糖液达到饱和,投入晶种进行养晶,待晶粒养大后取出,进行脱密及离心甩干,然后经过通风干燥,再过筛分档,就可以包装出厂了。制作过程虽不复杂,但在建国和小纪的眼里,算是见识了冰糖制作的神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国和小纪虽只负责搬运装卸,但制作冰糖的工人师傅对他们很热情,见到他们就问:“是下乡知青吧?来尝尝我们自己制作的冰糖,可好吃了”,说真话,那还未包装的粗壮而透明的冰糖柱,看起来很使诱人,每块都晶莹剔透,勾人味蕾,含一块在嘴里经唾液一润,就开始澎涨,碰的牙齿哗啦啦地响,甜滋滋的味道,润肺又解渴,真的很好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候冰糖也是稀缺凭票供应,平时家里买不到,即使用票买到也舍不得吃,建国和小纪在公司做工,就有优先条件,请求工人师傅们就能买到冰糖,虽说一次不能买出很多,但买的次数多了算下来也是不少。建国和小纪不但给家人带,还给知青点上的人带。点上的人吃上冰糖,都夸建国和小纪算是滩上了个好副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嘉市糖烟酒公司属于国营单位,单位工人师傅都属于正式职工,每月按时领取工资,真让人羡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班后,小纪趟在床铺上、手里拿着光荣证,学着电影里的台词,口中自言自语的念到:“光荣证呀,光荣证!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工作证?”。上山下乡时县知青办给每位插队知青,发放了一本光荣证,做为证明身份的证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平时的生活中,小纪就喜欢交际,现在每到工作之余,小纪便有事无事总找工人师傅们搭话。相比之下,建国就显得不善言淡,下了班就直接回宿舍,每天几乎都是两点一线。建国内向的性格,决定了他就是那种深沉而严肃的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纪活泼爱交际也具有好处,嘉市电影院首次上映彩色电影《红楼梦》售票处人山人海一票难求。许多票都被团体购买了,糖烟酒公司也不例外,定购了团体票,每位在册职工都有,建国和小纪不是在册职工,自然没有电影票。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公司破例给建国和小纪两张电影票,突然降临的喜悦,让建国猝不及防,有种被人重视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就像喝了一杯蜂蜜水,心里甜蜜蜜的。于是建国对小纪说:“这公司还真不错,包电影也没有忘了我们”,小纪说:“这都是我向发电影票的漂亮姐姐要的”,建国望着小纪并不相信,并且向小纪投去怀疑的眼光,小纪见状并不去争辩,而是轻描淡写地说:“你现在不信,时间长了你会相信的”,看他那自信的神情不容分辨,建国也就不再去追问,不管是公司给的票,还是小纪问漂亮姐姐要,反正电影是看定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