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第一步,学什么?确定目标。</p><p>第二步,为什么要学?找到内在动力。</p><p>第三步,怎么学?寻找学习策略。</p><p>第四步,学的怎么样?评价机制。</p><p>良好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你一起床就有做事情的激情,那么说明你已经找到了一个良好的目标。那如何去确定一个良好的目标呢?这里有一个“OKR”目标工作法,可以供你参考。“O”的意思是目标,“KR”的意思是关键结果。我们在确定目标时有两个难题,一是“目标不清晰”、二是“过程控制混乱”。那如何去解决这两个难题呢?第一,应该确立客观明确的工作标准。第二,确定不同阶段的关键结果。</p><p>谈完了如何去确定一个良好的目标以后,我们再来看看找到内在动力。人类学家克利弗德•纪尔兹说:“人是未完全进化的产物”,人性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断变化。所以,我们需要重塑环境与满足满足感来找到内在动力。鲁迅先生说:“天才并不是生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培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便没有天才。”由此可以看出环境于人的作用是何其之大,所以如果你身处的环境不能再激发内在动力时,那就打破它,重塑一个新环境。那满足满足感又是什么意思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渴望着实现自我的价值,所以当我们做成了一件事情之后,我们会特别的开心。如果经常满足满足感,就会不断激发前进的动力,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p><p>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个教的好的老师必定是一个学的好的学生。所以我一直在寻找好的学习方法。这里给大家一个“整体性学习”方法以供参考。整体性学习强调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要编制一张大网,通过在学科与学科之间搭建高速公路,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桥梁,以此来实现高效学习。这里再赘述一下整体性学习的顺序:获取阶段、理解阶段、拓展阶段、纠错阶段、应用阶段、测试阶段。</p><p>最后,评价机制。从为中国而教图书室里带回来的四本图书里有一本是评价机制的书,还没来得及看,所以也不敢胡言乱语,等以后看完了之后再回来补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