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治民是我的父亲,生于1917年12月25日,1973年7月14日去世。辽宁省昌图县人。父亲曾供职于沈阳、四平、北京、吉林等地的银行系统。父亲的书法绘画闻名于全国的银行系统。他精通各种字体、流派,尤其是楷书、宋体、隶书、魏碑等几乎是挥墨自如。但是从不见他写草书,现在想来,大概是由于草书与他偏爱工整、结构匀称,追求完美的性格相悖的缘故吧。他的绘画作品可以说不计其数,在我记忆中的吉林市人民银行的宣传画册的每一期都是他的作品。无论是人物、动物、山水还是花鸟鱼虫几乎都能画得栩栩如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记得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课本中有一段鲁迅《故乡》中的节选,课文名为“少年润土”。老师留作业让我们把润土在海边看西瓜的情景按照自己的想象用水彩画表现出来。父亲看了我的画,觉得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替我画了一幅。那幅画太精彩了,润土头上戴着绍兴式帽子手拿一柄钢叉,正朝一只西瓜地里的猹(狗獾)刺去。因为画得太漂亮了,甚至让我感到自己的作品实在不堪入目,于是就斗胆把父亲的作品交了上去。老师将一些作品张贴在教室后墙上,同学们看了我的作品都惊讶不已,好几天赞扬声不绝于耳。此时他们没想到此乃出自大家之笔。</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5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征集储蓄徽设计图案,父亲的设计图案被中国人民银行正式采用并且获得了三百元奖金(当时的三百元可不是个小数目)。由于当时还没有银行的行徽,所以这个储蓄徽就相当于银行最早的行徽图案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一年父亲38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直到各个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都有自己的行徽之前,储蓄徽一直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现在,储蓄徽的铜制模型仍陈列在上海银行博物馆(也叫金融博物馆)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工作兢兢业业,而毕生默默无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老实、诚恳、儒雅、内敛是他一生最显著的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这辈子一直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安稳日子转瞬即逝,一生颠沛流离,住房和家具都十分简陋,经济拮据,并且上有老下有小。他在生活条件如此窘迫的环境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母于1944年结婚,婚后在四平生活不幸赶上了1946年4、5月份爆发的四平战役,一时间炮火连天,两人慌忙逃避战火,险些丢掉性命。他们的居所遭受轰炸,变成一片废墟,全部家当毁于一旦。由于在物质和精神上受到双重打击,所以,即使后来战争结束了,家里尽量不购置像样的家具、摆设,只购置生活必需品,这种极简单生活方式贯穿了他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7年父母在北京安顿下来之后,自己在北京市银行谋到了一份工作,母亲后来也被银行的储蓄部录用,在那以后的七八年间,家庭经济状况逐步转好。直到1955年年末,一家七口人在京城度过了一段静好的时光。这一阶段父亲使用一台旧相机为我家留下了在北京生活的许多瞬间,有颐和园、北海公园、故宫、天安门、天坛公园,等地的外景照,这些照片为我们全家留下了在北京生活的珍贵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但是好景不长,1955年12月底,上级着手进行干部的下派工作,即抽调各行政单位的国家干部,派往东北、西北等偏远地区,实行“充实偏远地区”计划。家父榜上有名。因此一家人老少三代在1955年12月末,即1956年新年前夕被下派到了东北的吉林市。当时谁都无法预料这次举家搬迁之后,等待我们的是何种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家老少七口人,只带着最低限度的家当——手提旅行皮箱两大一小。到了被派遣地才知道我们一家被安排在一座四合院用作仓库的一间低矮的房子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家人所谓的家具,只有在当地银行借来的两张木床和两张铁床,以及一张旧办公桌和几只凳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和母亲被安排在当地的银行上班。我家在这所房子里居住了整整14年。1967年大哥大学毕业,大姐中专毕业,都分配在县一级的单位工作。1968年二姐和我初中毕业后下乡插队。1969年,又是12月末,父母做为五七干部被下放到了桦甸县二道甸子公社的一个偏远山村里。还记得在搬家的途中,车窗外是白雪皑皑的荒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母下放农村三年后,父亲罹患重病,返城后医治无效,享年56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生于战乱,逝于动荡。</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入中年</p> <p>年过半百</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也有过浪漫</p> <p>陈列在银行博物馆的储蓄徽</p> <p class="ql-block">储徽说明</p> <p>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301号</p> <p class="ql-block">银行博物馆也装饰有储徽</p> <p class="ql-block">储徽</p> <p class="ql-block">那时每一家储蓄所有装饰着储徽图案</p> <p class="ql-block">银行门前的储徽</p> <p class="ql-block">储徽的装饰品</p> <p class="ql-block">储徽纪念邮票</p> <p class="ql-block">搜索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