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启航—纪念赴秦岭金矿工作五十年

十五的月亮

<p>2020年9月18日,是我和新郑矿友赴秦岭金矿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日。</p><p>五十年前,一群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热血青年,离开了“面对黄土背朝天”的田间地头,背井离乡,走进了深山老林,参加三线建设,大打矿山之仗。新郑的矿友大部分从事艰苦的井下作业,是秦岭金矿金洞岔坑口的主力军。出大力,流大汗,战天斗地,吃苦耐劳,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为秦岭黄金事业奉献和奋斗了一辈子。</p><p>如今告老还乡,风烛残年的新郑矿友老弱病残,积劳成疾。截止目前已经病亡21人,还有十余人生活需要有人照顾。是秦岭黄金矿山队伍中晚年生活最为凄惨的一批人。</p><p>五十年斗转星移,五十年峥嵘岁月;</p><p>五十年沧桑巨变,五十年弹指挥间……</p> <p>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往事不由的涌上心头……</p><p>1970年8月,新郑县域内传遍了秦岭金矿在孟庄,薛店,八千三个公社招工的消息。在经济几乎停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能够当个工人,那可是朝思暮想,求之不得的天大好事。</p><p>当时我隶属县城,与招工无缘。</p><p>9月10日那天,父亲突然问我:秦岭金矿招工你去不去?</p><p>我不假思索的回应到:去!</p><p>原来有个25岁的老兄叫石炳瑞,嫌离家太远,又是矿山,条件艰苦。所以临走时突然变卦,空出了一个指标。我拾遗补缺捡了一个“漏”。</p><p>随后,我便去县医院做了体检,填了招工表,迁移了户口,顺利的被招了工。</p><p>当时,我才刚满十七岁。为什么二话不说,一口答应要来秦岭?</p><p>因为我曾经在新郑水泥厂干了三个月合同工,每个月挣30块钱。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尝试工作的体验,甭提有多高兴了!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p><p>合同到期后,在家里闲呆了三个月,百无聊赖,真是憋坏了。所以才有了“上秦岭,我义无反顾”的抉择!</p><p>1970年9月15日中秋佳节,恰逢我17周岁的生日。父亲特地邀请了朱启封到家做客并为我饯行。</p> <p>朱启封。江西冶金学院采矿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刚刚分配到秦岭金矿。新郑招工小组成员。一个原则性很强,公事公办,不徇私情的人。</p><p>由于业务能力强,八十年代他从一个主管技术的副坑长连跳三级,于1984年9月1日至1988年4月20日期间担任文峪金矿矿长。</p><p>这在当时谁也预料不到。</p><p>(照片由朱启封夫人提供)</p> <p>9月18日,新郑赴秦岭的80名新工人,心潮彭拜,不约而同的汇集在新郑一中门口。</p><p>秦岭金矿赴新郑招工小组的徐克请,朱启封,龙纪元,赵金文,郗英杰悉数来到现场与大家亲切见面并宣布有关注意事项。</p><p>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操着陕西口音的年轻人跑前忙后,热情的招呼大家有序上车。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就是赵金文。其实他本人也是1970年2月份刚刚从渭南招收的新工人。不过那时,赵金文是共产党员,复转军人,深受领导和组织上的器重。是我参加工作的引路人。</p> <p>当年英俊潇洒的赵金文。(照片由赵金文提供)</p><p><br></p> <p>2016年4月18日在赵金文的召集下,秦岭老矿友二百人在三门峡成功聚会,受到广泛好评。</p> <p>五十年前秦岭金矿赴新郑招工小组组长,如今已经过世的徐克清老同志。愿他在天之灵一切安好。</p> <p>记得临行前,没有家人送行。</p><p>我背着一床被褥,一只帆布旅行袋,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服,一个网兜装着洗漱用具,这就是全部家当。</p><p>汽车是解放牌大板车,人和行李装的满满的。</p><p>新工人们怀揣着美好的憧憬,一起踏上征程。</p><p>发车了,没有人哭鼻子掉泪,而是傻傻的乐,觉得当个工人多么荣耀啊!</p><p>大有“哪里需要哪安家”的豪情壮志!</p><p>在郑州火车站南候车室,我们八十多人浩浩荡荡,一起集体候车,一直到下午才登上开往西安的专门包的车箱。</p><p>108个座位的车厢坐八十多人,显得车厢里格外舒适有序。</p><p>大家或窃窃私语,或促膝交谈,或低头沉思,或喜笑颜开,人们兴致勃勃,格外轻松。虽然我与大家都不认识,此时此刻我丝毫没有孤独感,反而觉得他们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就是我的亲人。共同的命运把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p><p>望着车窗外飞速倒流的景色,向往着美好的未来……</p><p>伴随着十余小时“咣当当,咣当当”的列车运行声,在睡眼朦胧中,突然有人喊:故县车站快到了,准备下车!</p> <p>当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钟,只见车窗外漆黑一团,除了站台灯光映照下的两侧陡崖,什么也看不见。</p><p>故县车站,矿领导卫茂义亲自带着汽车来迎接大家,觉得挺亲切。</p><p>随着车灯的光束,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颠簸着,不知前行到何处?</p><p>天亮了,下车了,放眼望去,四周群山环抱,风景别致。山脚下,川流不息的枣香河水伴随着轰隆隆的响声奔腾而下……</p><p>顿时我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半山腰正在施工,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厂房已见雏形。</p><p>这就是黄建一公司正在承建中的金洞岔选矿厂,后来被誉为秦岭金矿的“布达拉宫”。</p> <p>我们八十人被编为一个连,被安置在一处</p><p>临时搭建的蓆棚子作为宿舍,四处透风,地面就是杂草丛生的乱石滩。外面下大雨,棚内下小雨。生活条件极其简陋。每个人发一个饭盒,一张二尺宽的帆布行军床。我只记得几十多个人挤在一起,每天早晨起床后,洗脸水,牙缸里的牙膏都有人给挤好了,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床头下,天天如此。后来才知道这个细高个头,笑容可掬的年轻人叫张炳旺。</p><p>刚刚参加工作,他助人为乐,表现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1982年我们同在一个单位工作。1988年又在一起搭班子。</p> <p>张炳旺。</p><p>当年新工连的“活雷锋”。</p> <p>谁的青春无芳华,历尽沧桑不怨悔。</p><p><br></p><p><br></p> <p>张国亮(左)石铁路</p><p>(照片由石铁路提供)</p> <p>荆明军(左)张留柱</p><p>(照片由安金峰提供)</p> <p>安金峰(左)李有红(已故)</p><p>(照片由安金峰提供)</p> <p>张连军(右)马发喜(已故)</p><p>(照片由安金峰提供)</p> <p>卢恭勤(右)万瑞勤</p><p>(照片由卢恭勤提供)</p> <p>前排左起:付照月,陈新年,史国海;</p><p>后排右起:刘克,许新安(已故)。</p><p>(照片由史国海提供)</p><p><br></p> <p>当时,秦岭金矿正处在筹建状态,大本营在零公里。金洞岔这边的人寥寥无几。</p><p>1970年2月10日秦岭金矿从渭南招收的一百名新工人正在东北夹皮沟金矿,天宝山铜矿选厂培训实习。</p><p>我们第二批新工人主要是面向坑口。</p><p>经过一个月的学习集训,十月下旬,新工连奉命转移到一个叫观音堂的地方。</p><p>观音堂地处矿区腹地,群山连绵,山峦叠嶂。距离安家底18公里。向左拐离金洞岔坑口3公里,向右直奔老鸦岔,公路就在陡峭的山脚下崎岖蜿蜒,有些地方水毁严重,行车十分困难。</p><p>观音堂有一户人家,低矮的草房,四周用树枝围的栅栏。一个小丫头每天放牛“叮当响”的铃声在幽静的山谷中显得格外清脆。</p><p>新工连驻扎在观音堂山坳中的一块平地上。周围除了山林一无所有,白手起家。一切都要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就地伐树,搭建成房架,钉上苇蓆,棚顶上压着油毛毡。这个蓆棚子就是我们的栖身之地。夜里睡在蓆棚里,还能看到星星呢!</p><p>真是“天当被,地当床”,深山野岭扎营盘!</p><p>早晨起床就在旁边的小河里洗漱。河里结冰了,就用石头把冰砸开取水,冰凉的溪水把人冰的牙受不了。生活条件的艰苦超出人们的想象。</p><p>在严酷的恶劣环境下,交通闭塞,与世隔绝,在这深山老林里,对每个人都是一种严峻考验。</p><p>但是,还是有人扛不住了。</p><p>有一天,新工连突然传出一个爆炸性新闻。“有人跑了”!</p><p>原来是李蒙全同志实在是受不了,说“宁可回家种地,也不在这干了”。打起背包偷偷的跑了。</p><p>新工连的领导知道后,马上派人追赶,好说歹说,才把他劝回来了。</p> <p>这是李蒙全四十八年后的照片。</p><p>当年一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是个复转兵。虽然思想上打过退堂鼓,最后还是坚守在金洞岔坑口一直到退休。</p> <p>新工连的主要任务是修公路,架桥梁。</p><p>因为金洞岔选厂到坑口的道路几乎是沿着山脚河套盘旋而上,汛期造成损毁。没有桥,汽车在湍急的河水中破浪前行。</p> <p>这是当年秦岭矿区的公路状况,令人震惊。</p><p>(照片由刘炳辛提供)</p> <p>我们新工连的任务就是把坑坑洼洼的路面给垫平,把塌方的路段捡石头给砌起来。</p><p>所谓架桥就是在河道两侧用石头砌两个桥墩,就地取材,上山砍几棵树,用8号线分段捆住,搭到桥墩上就成为两条桥板。实际上就是中间悬空的简易桥,司机行驶要格外小心,汽车轮子只能不偏不倚行驶在用树捆在一起的“桥板”上通过,否则,车辆就会发生危险。</p><p>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特征,“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p><p>那个年代我们上山伐树,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想砍那颗就砍那棵,不知道接触漆树会过敏。不少矿友“中招”,脸部和浑身起疙瘩,痒的钻心。过敏严重的脸肿得都辨不出模样了。</p><p>我也曾经漆树过敏,奇痒难忍。</p><p>说来奇巧,漆树过敏后,不用治疗,七天后便可自愈。</p><p>修路需要石料。我们就到湍急的河水里去捞。需要沙子,在河滩上去淘。</p><p>跟民工一样,吃苦耐劳,任劳任怨。</p><p>有一次朱启封随矿工作组来观音堂,问我感觉怎么样?</p><p>我回答说:就是感觉饿!</p><p>因为那时粮食有定量,不能随便吃,加上正在长身体,劳动强度大,饭量也大,一天到晚就盼着开饭。</p><p>朱启封说:感觉饿?好啊!这是健康的表现。</p><p>朱启封说的话,几十年后我才真正理解。</p><p>保持饥饿感是如今的养生之道。</p><p><br></p><p><br></p> <p>在观音堂还有一个人印象很深,就是食堂的炊事员刘树印师傅。说起他来,很多人不知道是谁?</p><p>但是一说:刘二球,大家马上恍然大悟。因为很多人只记住了他的外号,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p><p>刘师傅是一个心直口快,脾气急躁而且非常敬业的人。</p><p>他身穿白色围裙,手拿饭勺,咋咋呼呼,一说话就像跟人吵架似的情景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p><p>他能够抛家舍业,来到观音堂和我们一起吃苦受累也不容易。</p><p>我分到机修厂后,刘师傅也回到零公里食堂。他是一个勤快人,一个性情中人。</p><p><br></p> <p>龙纪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p><p>当年他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我们新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在观音堂修公路,负责爆破。因为他到新郑招过工,所以跟我们非常熟悉。关系十分融洽。他还教我放过炮呢!</p><p>当通信员时,我还从故县给他代买过黄金叶烟,一条两块五角钱。一个月公家给报销两条烟。作为对爆破工点炮的补助。我还挺羡慕。</p><p>他于1983年起担任秦岭金矿矿长。</p><p><br></p> <p>这是龙纪元与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刘源(左)在一起</p><p>(照片由黄建功提供)</p> <p>退休后的龙纪元,不忘初心,继续发挥余热,为社区做起了义工。</p><p>他依然与新郑矿友保持着联系。</p><p>2018年4月我们专程去郑州看望龙纪元。</p><p>左起:刘新学,万瑞勤,付照月,龙纪元,梁敬武,张炳旺,张国亮。</p> <p>七十年代的领导干部两袖清风,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和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冲锋在前,享受在后。</p><p>当时的矿领导黄守元,卫茂义,邓一民,孟树德也跟我们一样挽起裤腿,光着脚下河捞石头,河水冰冷刺骨。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咬紧牙关坚持着……</p><p>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就是那个年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p><p><br></p> <p>秦岭金矿革命委员会主任黄守元。</p><p>(照片由黄建功提供)</p> <p>秦岭金矿建矿初期的主要领导黄守元(中),卫茂义(右),李尚国(左)</p><p>(照片由黄建功提供)</p> <p>有一天,我正在工地上干活,突然被排长史秀钦叫去,让我到连部当通信员,负责给大家取报送信。</p><p>我二话没说,欣然接受。因为可以不用干重活了。</p><p>每天早上我背个工具包 ,把大家需要邮寄的信件收集起来,亲自送到故县邮局。然后把报纸和信件从邮局取出再送到每个人的手中……</p><p>在那个封闭的年代,书信,电报是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唯一平台。</p><p>只要我从山下上来,大家就会蜂拥而至,把我围个水泄不通。</p><p>“家书抵万金”,我这个“邮差”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人。</p><p>安家底化验室是秦岭金矿前往金洞岔矿区的“交通站”。南来北往,上山下山都要经过这里中转歇息。</p><p>范建民,王传义,刘振明三位师傅是秦岭金矿最早驻扎在安家底的人。他们待人热情,一见如故,对我格外关照,给提供餐具,换饭票,开水等便利和临时休息。偶尔遇到恶劣天气,晚上我还跟他们挤在一起,感觉无拘无束。</p><p>那时秦岭金矿在安家底只有何宝祥师傅开的那台老旧解放车,给山上运输给养,材料,或提供半个月一次的通勤服务。</p><p>何宝祥师傅驾驶技术娴熟,后来还暂短带过一个徒弟叫佟明勤。当我和佟明勤攀谈中得知,学开车必须学会修车,否则寸步难行。给人感觉开车太难了,对他十分仰慕。</p><p>因为“听诊器,方向盘”,是那个年代最吃香的工作。</p><p>当时,何宝祥师傅在个人卫生方面那可是“奇葩”。他的工作服油渍麻花,从不见他洗衣服。我亲眼目睹过他在几件脏衣服中挑来挑去,然后再从中拣一件穿上。</p><p>所以,他的被褥从来没人敢恭维。</p><p>据说他的爱人来矿后,何宝祥师傅简直是换了模样,干净利落多了。</p><p><br></p> <p>当年秦岭金矿流传一句顺口溜:</p><p>“王老慢,快车王,不紧不慢何宝祥”。生动诠释了以下三位师傅具有鲜明的驾驶风格。</p><p>(照片由柴振民提供)</p> <p>安家底是我天天必到的地方。那个时候,我腿勤手快,特别机灵。每天下山都是靠“扒车”。先躲在山坡的拐弯处,看见黄建一公司的汽车转弯减速时,迅速扒住后箱板,一抬腿就跨上车。</p><p>到了安家底,步行到故县邮局寄信取邮件,然后在安家底寻觅黄建一公司的送料车,有的司机不停车,我就在半坡上趁司机换挡减速之际扒上车,到了观音堂陡坡时迅速从后箱板溜下来。</p><p>时间长了,黄建一公司的不少司机都认识我,基本上招招手就会把我捎上。</p><p>有一次大雪封山,等了半天不见汽车。情急之下,我一个人从安家底冒着大雪上山,走过选矿厂到了五里村也没有遇见一辆车。天黑了,我硬着头皮,壮着胆子,深一脚浅一脚,气喘吁吁的在白雪皑皑的映照下,冒雪走了四十里山路,终于夜里十一点钟才返回观音堂。</p><p>当我躺在行军床上,一摸被褥已被雪水浸湿了。疲惫不堪的我全然不顾,竟和衣而睡。</p><p>这一幕。五十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p> <p>在安家底,我接触了两个人印象深刻。一个是人们称他为“大宋”的人。</p><p>1970年年底,我在安家底遇见了从零公里矿部来的宋录林同志。他高高的个头,相貌堂堂,气质不凡。身穿一件军大衣,温文儒雅,从容自若,与他同坐在一铺热炕上聊起了家常,十分投缘。</p> <p>这是1996年4月风陵渡黄河大桥通车不久,我俩到此一游。</p> <p>再一个人是杨希元,时任秦岭金矿劳资科长。</p><p>71年年初,在安家底不期而遇。他带着一副眼睛,显得文质彬彬。虽然仅是一面之交,他却十分关心的询问我,想干什么工作?</p><p>那个年代,讲究的是无条件听从组织分配。杨科长主动问我,使我受宠若惊,给他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想去机修厂学个技术!</p><p>杨科长说到做到。事后我还真的梦想成真,分到了机修厂。这也可能是我年龄小的关系吧。但是,杨科长对我的格外关照至今难忘,感激不尽。</p> <p>(照片由马兆伟提供)</p> <p>新工连先后修了17座简易桥和会车道,保障了安家底通往金洞岔道路的畅通。经受了锻炼和考验。</p><p><br></p><p><br></p> <p>刘克(潼关招工)在观音堂我和他同住一个蓆棚子。</p><p>他曾经在2018年回忆当年创业情境时,赋诗一首:</p><p>追忆金洞岔往事一则</p><p>忆起当年在秦岭,</p><p>屈指四十八年前;</p><p>金洞岔里经风雨,</p><p>观音堂口扎营盘;</p><p>五月飞雪寻常事,</p><p>十月难忍五更寒;</p><p>日披飞沙雪扑面,</p><p>夜卧蓆棚观星天;</p><p>炮声隆隆硝烟起.</p><p>警哨声声迴山峦;</p><p>热血铺就黄金路,</p><p>难忘当初新工连。</p><p>他的诗作真实凸现当年艰苦创业的情景。</p> <p>师傅倪文林挥墨泼毫,一气呵成,书写了这副行草,行书,以示纪念新郑矿友赴秦岭金矿工作五十年。</p> <p>这就是50年前,我当通信员时的模样。初出茅庐,风尘仆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p> <p>1971年3月,矿建公司组织民兵野营拉练,我到连部当通信员。沿着潼关,蒲城,大荔,华阴步行绕一圈,住老乡家,吃农家饭。令我难忘的是,每到吃饭时,饥肠辘辘的人们总是争先恐后的“抢饭吃”。当我一大碗吃完后,再想去吃第二碗时,锅里就没饭了。</p><p>后来我每次就盛半碗,吃完后,赶快再去盛一大碗,这样就可以吃饱了。</p><p>天天走路,脚上磨起了血泡,有的人一瘸一拐的也要咬着牙坚持走下来。与大家不同之处的是我配有自行车。快到宿营地时,自行车上就挂满了大包小包,成了大家的“收容车”了。</p><p>拉练队伍中有秦岭金矿的赵金文,柳建祖,刘文范,孔繁华,赵晓宇等人。历时十余天,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p><p>最后一站宿营在华山脚下。</p><p>一大早,我独自一人跑到山口一看,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十分凄凉,经询问路人得知,华山看起来近在眼前,要想上到山顶,来回得一天的时间,所以没敢往山上走,只有返回玉泉院照了这张相片。</p> <p>矿山的命脉在坑口。坑口的关键在井下。所以,打眼,放炮,支柱,搬运,管道是坑口的五大工种。是井下作业的主要岗位。</p><p>1971年3月份分的工种,新郑矿友占据坑口五大工种的百分之九十。凿岩工有史国海,刘清晨(已故),王顺昌,卢恭勤,刘全乐(已故),刘合洲,后来又补充了郑书和(已故),罗金杰(已故),马连义,刘银松(已故)等人。</p><p>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师傅罗宏跃,阳光,王友云,张广政,刘德坤等人给新工人们现场授课,互帮互学。</p><p>新郑矿友虽然文化水平低,但是悟性很高,通过师傅们耐心指导,手把手的传,帮,带,很快掌握了生产技能并成为技术骨干。为金洞岔试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1年12月6日杨家杖子支援秦岭金矿的三位师傅返回本单位时,师徒八人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刘清晨(已故),徐新安(已故),史国海;</p><p class="ql-block">中间右起:刘银松(已故),孟宪亭;</p><p class="ql-block">前排左一刘景生,右一为王奎河均为凿岩工师傅,中间为通风工王师傅。</p><p class="ql-block">(照片由史国海提供)</p> <p>史国海,马连义曾经参加河南黄金系统凿岩工技术比赛双双获得第一名。</p><p>一批新郑矿友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勇挑重担,在生产实践中脱颖而出,刘振西,马冠军,李国谦,师颜朋,张留柱等人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担任区长,代班长,成为生产和管理中的骨干。</p><p>刘振西,马冠军在井下作业中冲锋陷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越是艰险越向前。表现突出,成为新郑矿友中的佼佼者。</p> <p>右起:刘振西(已故),师颜朋,史国海</p><p>(照片由安金峰提供)</p> <p>1975年刘振西以工人党员中优秀代表的身份,当选为秦岭金矿首届党委委员。</p> <p>刘振西脚踏实地,顽强拼搏,是从工人中选拔并走上领导岗位。</p><p>(照片由安金峰提供)</p> <p>马冠军率领坑口青年突击队顽强奋战在井下第一线,尤其是春节放假期间,他依然坚守在掌子面上,多出矿,出好矿,加快生产进度。被矿领导誉为“爱矿如家”的人,连续多年被评为秦岭金矿劳动模范。</p><p><br></p> <p>右起:马冠军(已故),马连义,刘振西(已故),李凤岐于1974年11月3日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留念。</p><p>当年金洞岔坑口《青年突击队》队旗还是由矿领导李凤岐亲自授予。</p><p>(照片由安金峰提供)</p> <p>在生产一线表现突出的刘合洲,刘全乐,冯志丙等人被选送到矿汽车队学习汽车驾驶技术。</p><p>向一线倾斜,从一线选拔。当年,金洞岔坑口成了全矿的“香饽饽”。</p><p>分到机修厂的新郑矿友罗金杰是个锻造工,坚决要求上山下坑,当了一名坑口凿岩工。当然,他并不是思想觉悟有多高,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多挣点钱,养家糊口。</p><p>因为在机修厂学徒每月才22元钱,在坑口井下五大工种一个月49.97元,加上高山补助和井下津贴一天0.86元,一个月能拿到七八十元钱。</p><p>这在七十年代是高收入。</p><p>1976年秦岭金矿又从新郑内招了11名子弟,补充到坑口一线。</p><p>“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批子弟和新郑矿友融为一体,同心协力,并肩作业,冲锋陷阵,同样为秦岭金矿的黄金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p> <p>这是秦岭金矿井下电机车运矿的情景。</p><p><br></p> <p>(照片均由杜贺江提供)</p> <p>坑口的职工身居深山,生活十分枯燥,文化生活极度匮乏。遇到隔三差五来探亲的家属,没有房间,两对年轻夫妇只好在两张床中间搭个床单隔开,共宿一室。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实际发生的真实故事。</p><p>不能回家的职工,最大的愿望就是大休(每半个月休息两天)乘车到故县公社赶个集,能够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品种繁多的农副产品,对他们来讲就是最大的精神慰籍。上山时能够带上自己采购的心怡物品,那是莫大的快乐。</p> <p>这是金洞岔坑口的职工宿舍一号楼,曾经是新郑矿友的大本营。居住的有:</p><p>左进伟,马连义,马冠军,刘银松,史秀钦,师彦朋,徐治才,董群治,吕金山,路金铭,张进喜,马发喜,肖战军,冯志丙,安金峰,刘全乐,吳留海,平栓成,张富定,耿福庆,高树华,李国谦,刘清臣,刘振西,孟徉和,李孟全,罗金杰,马国保,肖合义,马雷海,李喜央。</p><p>共计31人。</p><p>(照片和资料由安金峰提供)</p> <p>这是1973年3月27日在安家底欢送军代表的合影。</p><p>这张照片的珍贵之处是涵盖了大部分秦岭金矿建矿元老和精英。</p><p>前排左起:赵宏图,李明山,李国祯,李宝山,邓一民,刘海春,黄守元,杨奇,卫茂义,李家贞,李澄清,于世盛,李凤岐。</p><p>中排左起:候建林,柴桂林,王文学,任庆珍,韩征,杨锐,董振华,杨希元,阮庆太,刘振荣,于兴林,隋兴,岳树常,徐忠山,王洪彦,胡克诚。</p><p>后排左起:胡焕章,刘庆余,孟树德,董清林,刘俊基,周万福,马宝义,刘合洲,王作舟,屈俊武,徐国义,李学友,陈忠林,滕志春,张天惠。</p><p>军代表的撤离,昭示着一个特殊时期的终结。</p><p>(照片由陈忠林提供)</p><p><br></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3年零公里留守处全体党员合影。</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任庆珍,黎醒亚,杨希元,汲绍先;</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赵秀梅,李艳芬,赵素芝,肖慕苏。</p><p class="ql-block">(照片由刘炳辛提供)</p> <p>1975年5月秦岭金矿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全体合影</p><p>(照片由黄建功提供)</p> <p><br></p><p>1981年秦岭金矿与文峪金矿两矿分家。</p><p>这是两矿领导班子分家时的集体合影。</p><p>左起:刘年礼,孟树德,李尚国,黄守元,卫茂义,李凤岐,邓一民。</p><p>(照片由黄建功提供)</p> <p>这是1984年11月,国家黄金管理局副局长艾大成召集秦岭金矿,文峪金矿及省市有关领导座谈会后合影。</p><p>认识的有前排左起:袁有凡,龙纪元,梁敬武,朱启封,康海生,胡焕章;</p><p>第二排左起:刘年礼,艾大成,黄守元,刘书祥,贾殿甫,张启泉,周增义,申子超。</p><p>第三排左起:刘振华,张顺卿,朱世杰,赵宏图;</p><p>第四排只认识右二杨凤仙。</p><p>(照片由黄建功提供)</p> <p>(照片由黄建功提供)</p> <p>(照片由黄建功提供)</p> <p class="ql-block">秦岭金矿“奠基人”;河南黄金公司的开拓者黄守元。</p><p class="ql-block">他为建设和发展秦岭金矿,为河南黄金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1996年7月25日,老人家与世长辞。他的骨灰撒到了他所深爱的秦岭金矿这片热土,与秦岭同在,与日月同辉!</p><p class="ql-block">他的高尚情操激励着秦岭人。</p><p class="ql-block">(照片由黄建功提供)</p> <p>(照片由黄建功提供)</p> <p>作为一个资源型的企业跟人生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壮大,衰老一直到消亡的全过程。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p><p>秦岭黄金企业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永载史册。</p><p>秦岭黄金人今生无悔!</p><p>(照片由黄建功提供)</p><p><br></p> <p>2018年4月8日,新郑矿友退休后第一次聚会,86岁高龄的陈忠林老书记专程来到新郑,看望当年与他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老部下,浓浓深情,情真意切,令人热泪盈眶……</p> <p>陈忠林看望慰问家境困难的李国谦(右)</p> <p>见到你们格外亲。</p><p>(以下照片均为李建宇提供)</p> <p>欣喜若狂</p> <p>情不自禁</p> <p class="ql-block">在2020年9.18新郑矿友赴秦岭金矿工作五十年到来之际,当年的“座山雕”,88岁高龄的陈忠林老同志动情地说;我很想念新郑矿友。他们忠厚老实,遵守纪律,任劳任怨。通过老师傅们的言传身教,很快掌握了生产技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是井下的主力军!奠定了金洞岔坑口生产基础,开拓了秦岭金矿黄金生产的局面,功不可没。</p> <p><br></p><p> 赞新郑矿友</p><p><br></p><p>作者:翟亚军</p><p><br></p><p>————写在新郑矿友参加工作五十年纪念日</p><p><br></p><p>青春飞扬到深山</p><p>新郑热血好儿男</p><p>凿岩爆破无所惧</p><p>铺道支柱有承担</p><p>爱矿如家勤付出</p><p>吃苦耐劳冲在前</p><p>汗铸黄金心闪亮</p><p>情系秦岭五十年</p> <p><br></p><p>1970年9月18日新郑矿友赴秦岭金矿参加工作80人名单如下:</p><p>张炳旺,张连军,张子亮,张进喜,李建勋,李孟全,杨留勤,杨文山,杨天勇,吴桂周,平栓成,.肖合义,肖占军,.马国宝,马连义,马长喜,师彦朋,孙成恩,马万祥,常永青,王富群,王顺昌,贾小骡,石铁路,胡子彬,王水成,张国亮,张合法,常留栓,孟金水,袁长文,史国海,卢恭勤,赵培岭,付照月,万瑞勤,孟祥和,孙秋英,.李立,李国谦,赵留青,吕金山,路金明,冯志丙,高书华..吕耀宗,冯玉明,.安金峰,赵子俊,刘合洲,董群治,李喜央,陈国强,耿福庆,徐治才,荆明军,马玉金,吕福堂,张留柱,(目前健在的59人)</p><p>已故21人:</p><p>刘全乐,吴留海,马国军,.马冠军,刘清晨,李木绅,马顺彬,陈聚宝,罗金杰,李有红,左进伟,刘银松,马发喜,郑书合,.平铁栓,.史秀钦,张富定,刘振西,王清钦,马雷海,郑秀芝。</p><p><br></p><p>1976年秦岭金矿从新郑内招了11名子弟入矿</p><p> 名 单</p><p>肖占军之弟肖占波</p><p>杨留勤之弟杨春堂</p><p>冯志丙之弟冯福合</p><p>高书华之弟高书勤</p><p>刘合州之弟刘广州</p><p>马冠军之弟马合金</p><p>王福群之弟王福根</p><p>张国亮之弟张遂国</p><p>左进伟之弟左宪周</p><p><br></p><p>其中张遂国(已故)</p><p>陈聚宝之弟陈万春</p><p>马顺彬之弟马松彬</p><p>兄弟二人均已双亡。</p> <p>图案设计:宁志强;</p><p>黄帝故里;金洞岔掘金功臣;均为倪文林题写。</p><p>表示衷心感谢。</p><p>2020年9月18日《秦岭老矿友群》在线上举行纪念新郑矿友赴秦岭金矿工作五十年活动,受到秦岭矿友们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p><p>秦岭矿友一家亲。</p><p>让我们用血汗凝成的秦岭矿友之情历久弥新,铭刻心扉。</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