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秋收起义爆发90周年。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3日发布《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决定在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四省发动秋收起义。要求四省“以农会为中心”,建立革命政权,实行土地革命。9月,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全面爆发,起义点燃了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开启了土地革命的新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根据地,逐步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中国革命道路,才能夺取革命胜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收起义的背景</h3><div> 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内的反动势力开始背叛革命,特别是在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彻底失败了。 为了挽救革命,消除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影响,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召开紧急会议 ,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决定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 ,实行土地革命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收起义的起因</h3><div> 随着第一次国内革命的深入,中国共产党把工人特别是农民、士兵都组织起来,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大力支持打倒军阀的北伐运动。这就直接危及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危及到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统治基础。这样,帝国主义支持策动国民党新老右派破坏革命,并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br> 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前往湖南传达会议精神,并改组湖南省委,发动秋收起义。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的湖南省委会议上,毛泽东坚决主张: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丧失了民心,成为白色恐怖的象征,因此秋收起义时“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共产党自己的名义领导人民革命。他在给中央的信中写道:“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br> 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斗争路线。毛泽东在此之后带领队伍攻打大城市长沙,结果受挫,退到文家市。在文家市进行了文家市决策——由于敌强我弱,必须要放弃攻打敌人力量比较集中的大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收起义的爆发</h3><div> 1927年9月14日,敌人兵分两路包围第三团,该团被迫向上坪撤退。毛泽东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第一、三团与第二团余部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br> 1927年9月16日,陷入优势敌人的包围,部队被打散,部分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br> 1927年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br> 1927年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1500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br> 1927年9月23日,起义部队在江西萍乡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br> 1927年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br> 1927年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改编(即三湾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br> 1927年10月3日,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开始向井冈山进军。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收起义的影响</h3><div> 第一,毛泽东敏锐地做出了判断和决策即“上山”,在敌对势力薄弱的地方保存并发展中国共产党有生的武装力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图谋革命的发展,这是把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典型范例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和实践。<br> 第二,三湾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的建设解决了关键性问题,一是从组织上巩固了工农革命军这支刚刚诞生而又损失重大的革命队伍,为她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二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根本上解决了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领导权问题;三是建立了军队中民主制度,为无产阶级革命军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官兵关系。<br> 第三,开创了根据地建设与发展模式。在部队到达井冈山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主持下,开始了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探索。通过不断的实践,为了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培养并壮大革命的力量,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根据地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以及革命根据地结合在一起的根据地建设模式,在日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壮大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