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分夜 一夜凉一夜——正定县第三幼儿园园本课程24节气🌽白露🌽

正定三幼 王静

<p>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p><p>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p> <p>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第三个节气。时至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它是秋季中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节点。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p> 白露知识我来讲 <p>  进入白露节气,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秋燥”。节气至此,白昼阳光尚热,水汽蒸发,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朋友眼中的白露吧!</p> 白露三候我知道 <p>  “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和燕子南飞避寒,百鸟感知到萧瑟之气,纷纷储备食物准备过冬。</p><p>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p><p> 白露一来,“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气候冷暖多変,尤其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候鸿雁来</span></p><p> 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二候玄鸟归</span></p><p> 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候群鸟养羞</span></p><p> 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此为群鸟把食物藏起来以备过冬。</p> 白露习俗共了解 <p>  祭禹王</p><p>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p> <p>  白露茶</p><p>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p> <p>   吃龙眼</p><p>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p> 白露养生很重要 <p>  宁心安神抗过敏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p> <p>  祛燥润喉防感冒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老年人秋季可适当饮用菊花茶,达到祛火润肺的保养目的。</p> <p>  预防癌症助排毒红薯被评价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预防癌症、防止便秘、减肥的功效,常吃红薯可以延年益寿。</p> 白露古诗一起学 <p> 《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p><p>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p><p>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p><p>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p> <p>  学完古诗,跟着老师一起动手做一做二十四节气—白露的手工吧!</p> <p> 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代替,</p><p> 暖空气退避冷空气守转攻。</p><p> 一年辛苦进入收获的季节,</p><p> 秋高气爽学习的大好时候。</p><p> 大雁南飞,秋意渐浓。</p><p> 感受天高云淡,物华尽繁盛。</p> <p> 主编:崔 景</p><p> 责编:王志贤</p><p> 撰稿:王 静</p>

白露

节气

伊人

一夜

群鸟

龙眼

阻且

之宛

玄鸟

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