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文史】第150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一董家岭》精选章节之三

灵石文史

编者按:根据县政协灵石文史书刊岀版计划部署,灵石县文史研充会组成课题组,历时三年,组织编写《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一董家岭》一书,目前,仍在编审过程中。为推动编辑进度,现将业已定稿的部分章节分期发布。有关网站和个人全文转载或引用部分成果时,敬请注明出处。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遆国宁</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节 清代赵家走向兴盛</b></h1>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公元17世纪初期,曾经风光无限的大明帝国,在内外交困、重重危机之中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境地。其时,全国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朝廷内部宦官专权,党争不断,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引发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战争。公元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皇宫后的煤山上自缢身亡,存在了270多年的明王朝轰然倒塌。正在东北关外觊觎已久的清军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指挥和降将吴三桂的配合下趁乱入关,先后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建立了大一统的清王朝。<br>  明末清初,小山村董家岭虽然还是以前的那个村,但却已经物是人非,各方面情况均已发生很大变化。此时期,由于正处于新旧政权更迭之际,全国局势动荡不安,各地战乱匪患不断,地处山西南北交通要冲的灵石县深受其害。据民国版灵石县志《卷十二·事考》记载:“崇祯四年(1631)五月十三日,秦寇王家邱(明末陕西农民义军之一)贼众万余自北而来,焚掠乡村,烟火几绝。六年(1633),八大王张宪忠(即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老回回(本命马守应,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等率众数十万临县境,庐舍成墟,民皆远避山岩中。七年(1634),贼众又至,焚劫地方,骚扰山林,自此频被其害。”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义军兵败山海关,呈山倒之势溃退,清军一路追击进入山西,至年底包括灵石在内的广大地区基本上已经为其所有,山西历史由此转折,进入了清王朝统治时代。起初,清廷统治并不稳固。由于当局在所占领地区强制推行剃发易服令,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迫汉人变换满洲人发型并穿着满洲人服饰,由此引发各地激烈反抗,具体到灵石,则发生了侯和尚起义。据民国版灵石县志《卷十二·事考》载:“清顺治六年(1649),有侯和尚者勇悍不法,据抱佛岩,率其徒五十余人劫掠东乡堡寨,既而聚党数千,破城劫库,杀守备,直逼平阳。会有水头镇刘国英募乡勇,诈与合伙,说其徒斩侯和尚,又计杀其徒,遂平之。”这种动辄产生激变的不稳定局面,在当时各地比比皆是,直至康熙朝时期才逐渐趋于平静。<br>  清初,灵石县归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市)直辖,乾隆三十七年(1772)霍州升为直隶州,灵石从此改隶霍州治下。当时经过长期的战乱兵祸,灵石县居民流失严重,人口数量急剧减少。据康熙版《灵石县志》记载,当时全县情况是“燹火之余,版实人虚。”为了巩固统治,清廷对全国县级行政区划以下实行里甲制度,灵石全县原设的18里被合并为5个大里19个小里,董家岭属南讹里,村中设小甲,置有甲首1至2名,办理村中公事,纠察奸慝,并随时投报。 此时期,董家岭村除区划隶属有变外,最大的变化是村中住民的变化。其时,受连年战乱影响,原住民董姓已经大量外迁,原本不大的村子十室九空,仅有几户人家居住。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田地荒芜,杂草丛生,看上去十分荒凉。到康熙朝时,随着局势的稳定,加上官府鼓励垦荒,赵姓开始迁入村中定居,为董家岭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生机。<br>  赵姓,是北方常见姓氏之一,历史渊源非常久远复杂。据传出自嬴姓,始祖造父是西周穆王时期著名的御马人,因功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其后世遂以赵为姓。春秋时,赵叔带离周仕晋,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后参与三家分晋,建立赵国。秦始皇并吞六国后,赵国王室散落民间,以后经过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持续不断的民族大融合,赵姓在北方已是相当普遍。五代末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赵宋王朝,赵姓一度成为《百家姓》里排名第一的“国字号”姓氏,辉煌盛于一时。“靖康之乱”以后,宋室南迁,赵姓进一步向南方发展,之后全国各地均有广泛分布。董家岭赵姓从何而来,目前村中赵氏族人比较认同的是河北曲周逃荒说。 赵玉廷,董家岭村民,现年八十三岁,新中国成立后灵石县首届高中毕业生,当过教师,是村中为数不多的熟知家族历史的长者。据赵玉廷老人讲述,赵家先祖原系河北省广平府曲周县东镇侯村人氏,明末清初逃荒至灵石,二世先祖叫赵文胜,初居离董家岭不远的王禹乡赵家沟。康熙年间,随着地方局势的稳定,部分后裔开始向交通更为便利的东南方发展,其中一支选择定居于当时人口稀少的董家岭村,以后又逐步繁衍生息,不断壮大,终成村中主姓。赵姓在董家岭人口最兴旺时有三个分支十余个堂口,较大的有永和堂、爱德堂、崇德堂、和忠堂、明善堂等,他自己属明善堂后裔,开创者是第十一世先祖赵世福。赵姓迁居董家岭后,初期与赵家沟一直保持着来往,两村早期的历代先祖姓名也一直遵循着“养、元、金、世、全、正、明、希、灵、秀……”这样的字辈在排列,原来村中有家谱详细记载且树碑镌刻留存,可惜在大跃进、文革时期毁灭无存。<br>  为了不忘家族根本,传承先祖懿德,昭示后世子孙,2013年9月18日,赵氏族人在赵家沟村口修建“风水楼”一座,并于门洞壁上嵌石碑一通,碑文系由赵玉廷老人撰笔铭誌,记述两村赵姓渊源和家族字辈谱系,以示不忘祖先历史。 赵氏入驻董家岭之时,正是山西晋商雄起之际。其时,山西境内从晋南到晋中,临汾亢家、介休范家、祁县渠家、太谷曹家、榆次常家等,这些山西商人借着前期与后金满清政权建立的千丝万缕联系,在清军入关后得到特殊照顾,逐渐控制了中国北方一些重要商品的贸易和物资调度,已经成为拥有家资百万的巨商。在灵石县,静升王家也因为康熙年间贩卖牲畜捐献良马帮助平息吴三桂叛乱有功,搭上了平阳府的关系,受命为清军筹集粮草和军马,从而获得巨大经济利益,迅速发展为当地有名的巨商大贾,跻身灵石“四大家”之列。这些家族的成功嬗变无不在深深影响着当地的社会风气。<br>  董家岭地处高岭,村人饮水全靠挑取山涧井泉,周边沟谷坡地全是旱田,地力贫瘠,村民耕作一向广种薄收,丰歉由天,这样的生存环境注定难有大的发展。雍正朝时期,随着“摊丁入亩”制度的实施,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被废除,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全国人口开始爆炸性增长。其时,董家岭的赵姓随着族中丁口增长,人多地贫的矛盾日益凸显。于是,在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家户开始把眼光瞄准了外部世界,在耕作农业的同时,义无返顾地加入了当时正在日益兴起的灵石外出经商队伍,走南闯北做起了生意。 根据赵玉廷老人讲述,赵家经商在雍正、乾隆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起初可能也就一两家,因为都是一个家族,慢慢地互相带动,到后来,村中80%以上家户都有参与。在董家岭附近一带有一句流传很广的经商谚语“卖不了的货,董家岭放”,这表明赵家一开始经商也是从农村一般实物商品做起的,甚至专卖别家买不了的“冷门货”。 他们这种“剑走偏锋”的做法在初期也许效果并不理想,但长期坚持却逐渐积累了人脉,赢得了信誉。<br>  在灵石县本地收藏爱好者耿习瑞老师家中有一包藏品,系董家岭赵正茂祖上的房地契约。该包藏品共有文字材料约35份左右,其中包括房地契约25份,土地房产证3张,家产立分单4份,往来书信1份,统计汇总单2份。该包藏品中年代最久远的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赵世全卖地契约。通过该契约可以看出,立契约人赵世全因为“要钱使用,无处可得”,遂由族中长辈作为中间人,将“祖业连村园白地一段六亩……卖与本里□□□□张奇明名下”。 这表明,当时参与该块田地交易的赵姓各家经济情况应该只是普通农户,家中并没有太多积余,否则当事人赵世全绝不至于在需要用钱时“无处可得”。 凭着河北人吃苦耐劳不服输的劲头,加上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经商之道,赵家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还是上面那包藏品,随后的几份契约出现了逆转:嘉庆二十五年(1820)赵金乾卖地给其叔赵清泰;道光六年(1826)赵太仁卖地给赵金泽。从这两宗交易可以看出,买主赵清泰、赵金泽两家经济较好,手头较为宽裕,已有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能够用来购买田地。这表明,赵姓一些家户在嘉庆、道光年间发展向好,经过长期的坚持和打拼,已经在生意场上开始取得成功,逐渐在周边林立的经商环境(同时期灵石全县各村外出经商者很多,仅董家岭周边就有王禹村牛家、枣岭胡家、道美郭家等)中站稳了脚跟。<br>  道光二十年(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西方坚船利炮威逼下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中国门户洞开,从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南北交通受阻,山西晋商生意迅速向金融方向发展,典当、筹款、汇兑等成为当时许多资金雄厚大户晋商的主要经营业务,山西票号开始进入“黄金时代”。长期在商场打拼的董家岭赵氏家族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在经营一般日用品贩卖的同时,将初期所得资本开始用于典当、放账等生意。他们的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时大户晋商票号生意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因而能够在内外双重压迫的夹缝中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 在董家岭村东道旁有一古墓,墓主人赵启文字开运,号明章,系今董家岭已故村民赵正茂祖上,大约生活在清嘉庆末至光绪初年代。几份与之相关的分家单显示,赵启文祖上家产在嘉庆、道光时期已有相当规模,不但在董家岭一带拥有院落数处,田地数百亩,同时还经营着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七八处店铺的生意。咸丰九年(1859)赵启文几兄弟分家时,身为长门的赵启文除分得中院等处数孔窑洞及200余亩田地之外,还分得了汾邑店头隆泰当、直隶广宗县广泰和两地店铺的本钱、身股,同时还依旧享有河南沙窝“丰泰合”、杞县“丰泰永”与“丰泰成”、陈留“公泰恒”、宁陵“□□和”五个商号生意红利。同治年间,赵启文又两次分家给三个儿子,其店铺生意除原来从祖上继承的之外,还新开设了河南鹿邑的“庆丰泰”放账铺。凭借各地店铺生意的兴隆,身为东家的赵启文源源不断地坐地收钱,获利甚厚。从咸丰九年(1859)开始直到去世的光绪二年(1876),17年间购买田地房产达12次之多。以赵启文家情况为例,董家岭赵氏家族的生意在咸丰至光绪时期应该是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br>  经过咸丰、同治年间的长足发展,到清末光绪年间,董家岭赵氏家族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农耕家族一跃转变为名闻周边十里八村富甲一方的大族豪富。根据村人后世零零散散的传说碎片,他们的经商足迹应该是:从董家岭向南由近而远进入到相邻的汾西、临汾等地,又转而分两支向西南、东南方向延伸,一支沿着秦晋古道进入陕西西安等地,另一支则经由天井关(今晋城市境内),进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其时,赵家人丁兴旺,全村三大支十余个堂口80%以上的人家都有外出经商经历。平常家户子弟由亲朋引荐,从伙计做起,干得好的逐步升为职员,直至掌柜,有实力的还可入股成为股东。而前面提到的赵启文支系后代到“长”字辈时,则已繁衍发展成弟兄九个,即现今村人津津乐道的“九兄弟”。这弟兄九个原本祖上家产就极为丰厚,如今各家在外都拥有为数不少的店铺生意,坐在家中就可日进斗金,是名符其实的财东。九兄弟中以老九永和堂赵长春实力最为雄厚,村人至今传言,赵长春家生意遍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店铺商号从董家岭到河南沿途各县都有,并专门养了20头土黄色骡子,每月一次从河南往村里运送银两,原平阳府今临汾市的鼓楼东大街曾经有半条街店铺都是赵长春家的。 董家岭赵氏家族在外生意情况究竟有多大?由于以往留存文字资料遗失被毁,只能依靠村人传说和一些零星记载猜测推断。近来随着学术界关于晋商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有新的重大突破。据河北大学2015年历史学博士论文《明清民国灵石商人与商业研究》载录,山西收藏家刘建民先生收藏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手抄本《人地纲目》一书,内容主要记载光绪中后期灵石在外经商人士在直隶、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开设商铺、当铺、帐铺情况。该抄本内容显示,当时灵石以董家岭、枣岭、道美、王禹等南部数村为主的灵石商人与近邻太谷、介休、霍州等县及河南、山东本地商人,在以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市)为中心的豫、皖、鲁、苏四省毗邻的一大片区域开设放账铺达100家以上,其中标明东家为“董家岭赵”的独资及合伙店号有21家。这21家店号分别是:陈留县“复太和”(支扶沟)、“长丰太”,扶沟县“复太生”(陈留“复太和”分号),杞县“丰泰恒”(支砀山)、“豫丰泰”(支塚头集)、“丰泰奎”“长丰泰”,塚头集“豫丰泰”( 杞县“豫丰泰”分号),宁陵“晋太昇”(支陈庄)、 陈庄“晋太昇”( 宁陵“晋太昇”分号)、王桥“晋太昇”,归德府“天合德”(支夏邑)、夏邑“天合德”(归德府“天合德”分号),柘城县“协泰昌”(支薛胡、红庙集),鹿邑“长锦太”(合伙)、“锦太昌”(支汲水)、“庆丰太”(支刘寨),周口“晋太公”,西华县“豫泰恒”,洛阳莱庄“天太昌”,砀山“丰太亨”( 杞县“丰泰恒”分号)。由此,不难看出,董家岭赵氏家族的外地生意在当时灵石已成气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灵石南路商帮的代表。<br>  旧社会有钱人家喜欢购置田地房产、扩修宅院,富裕起来的赵氏家族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一面操持外地生意,一面又用源源不断的钱财营造自己的家园。清初赵姓入居董家岭时,村民住房主要集中在村子西面山坡及泊池附近,清中期以后,随着赵氏家族生意的向好,赵启文支系开始大兴土木,利用村子东面缓坡地势修建更为宽绰的宅院,至清末民国初年,已经形成上下五层、四周堡墙相围的独立布局,村人称之为“赵家大院”。 “赵家大院”受地形地势所限,基本格局仍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但与村子原来民居相比,空间更大,建筑更为精巧,装饰也更为富丽,其中的几座“四合楼院” 正面及两侧窑上建有眺阁、绣楼,门上建顶楼,门厅内外有影壁、栓马柱和上马石等,不仅高大气派,而且极富建筑层次感。“赵家大院”从上至下五层呈阶梯式分布,每层平行布置若干院落,除最下一层为无院墙、嵌入堡墙的大窑洞之外,其余四层相邻院落之间均互相有劵门、暗道、台阶等多种方式相连,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贯通,形成一个宜居宜守的封闭院落群,与村子西面九层相呼应,构成了独特的“九五之尊”风水布局。<br>  赵氏家族的兴盛也带动了整个董家岭村的热闹与繁荣。赵家在外生意店号开始多用本村族人,初始从伙计、店员做起,干得好的可升任掌柜,直至入股分红,这对于那些丁口较多的普通家庭无疑是最好的谋生出路,村中各家青年子弟但凡长辈允许,无不以能外出从商为荣,由此走上商途并发家致富者亦不在少数。后来随着赵家生意的不断扩大,一些与赵家沾亲带故的外姓也逐渐参与其中,他们或做镖师,或为账房,或当管家,为图方便以后也迁进了村中居住。经此以上种种,到清末光绪初年,董家岭村中人口数量近千,在4.1公顷的山坡上,接口窑、箍窑、劵窑等各种形式的窑洞几乎无一例外均以青砖砌筑,60多处民居宅院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占地达到2.5公顷,面积达1.3万平方米,礼堂院(戏台)、当铺院、银楼院、油坊院、粮店院、宰牲院、宗祠、学堂、泊池等功能型建筑一应俱全,真武庙、佛庙、观音庙、土地庙、文笔塔等庙宇风水建筑点缀在村子周边。于是,一座功能齐全、繁华热闹的村落悄然出现在了黄土漫漫的高岭之上,它在记录赵氏家族传奇商路的同时,也在见证着董家岭的沧桑巨变与兴盛辉煌。 本期责编:梁志友 张文俊 赵希望 张文平<br><br> 张瑞平 王建川 任恒旺 赵志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