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夫人石坚、陆平、刘居英、刘居英夫人许良毓 陆平与刘居英是亲兄弟。哥哥陆平是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弟弟刘居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div>我在北大读书六年,在哈尔滨军工大院学习、工作、生活近六十年 。能够成为国内两所顶尖高校、兄弟俩个校长院长门下学子,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对陆平校长、老院长刘居英充满了崇敬之心,谨以此美篇怀念他们传奇的革命一生。</div> <p>我1958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力系学习,陆平是党委书记,后兼任校长。1964年我的大学毕业证书上盖的是陆平校长的印章。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我记得有一天晚上为了寻找电视机观看比赛,我无意间闯到燕南园陆平校长家,校长在过道里站着亲切、小声地说:进来、进来。我怀着忐忑与激动的心情,观看了比赛。那一晚的情景让我终生不忘。</p> 1964年,我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攻读研究生,没有想到学院院长正巧是陆平校长的弟弟,这也是一种缘分。入学后不久的一天,在数学教研室碰到刘居英院长,有人向他介绍我说,这是今年从北大刚来的研究生。刘院长对我说:北大来的业务都不错,要注意又红又专。也许这是他潜意识中对北大与军工学生的评价。可惜由于文革,我的研究生毕业证书上盖的不是刘居英院长的印章。 刘居英(1917年-2015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1] ,吉林省长春市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div>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div>2015年12月6日,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8岁。</div></div> 曾任长春特别市市长、哈尔滨铁路局局长、任中长铁路管理局局长、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简称联运司)副司令员。<div>1954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br>1961年,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br>1966年3月,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刘居英任院长兼党委书记。<br></div><div>曾经任海军政治部主任、任铁道兵副司令员、任引滦入津工程总指挥。<br></div> 2005 年夏,刘居英重返长春老家。<div>刘居英,原名刘志诚,1917 年 3 月 31 日(农历闰月二月初九)出生在长春市西南四十里伊通河西新立城。祖籍山东掖县,家境贫寒,晚清年间曾祖父逃荒闯关东,靠编织手艺挣钱,在新立城落脚安家。<br></div><div><br></div><div><br></div> 新立城镇位于长春市南部,东临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南抵新立湖风景旅游区,西靠伊通河,北连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立城镇历史悠久。 <div>200多年前清朝嘉庆五年就在长春设治时,衙门便建在伊通河东岸一块平坦的开阔地上。那里原来荒无人烟,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建起了简陋的房子,围起一座院墙,便设立了“长春厅”。这座小小的“土城”,因为是在空地上刚刚新建立起来的,便被命名为“新立城”。</div><div>新立城是长春的诞生地,所以有人说“长春的源头在新立城”,也有人说“先有新立城,后有长春市”;还有一句话是“先有长春厅,后有长春市”<br><div><br></div></div> 1900年的长春府衙。<div>衙门在新立城时,小街东西长约0.5公里,有小杂货店、手工作坊等数十家。到光绪年间,街道两旁排列着杂货店、药铺和各种手工作坊等共40余间房,逐渐发展成一座小集镇。当年在新立城小街老庙宇也很多,东北角有“城堡庙”,西南角有“关帝庙”,街中部有“娘娘庙”,等等。可惜均早已拆毁。据讲这些庙宇所建年代都很久远,初建时规模也很大,为四方村民烧香敬神的主要场所。<br></div> 长春厅舆地全图。<div>清光绪年间为新立城“最繁盛时代,后渐次仅存小本营当数家。”文献中记载的杂货铺之类的房舍现多数还在,均集中在今小街西南面街道两旁,排列长百余米,共40余间。这些房舍中建筑年代最早者为清朝,以后又陆续有所增建。现在有的继续做为食杂店、小百货店。这些房舍均为弧形平顶,青砖构筑,比较矮小。如今有的经过修缮,改用红砖挂面,但其主体结构并未改动。<br></div> 祖父自学医书做了乡村郎中,父亲刘宗岳不愿跟随祖父抓药行医,年轻时离家出走投奔了奉军,在郭松龄部队当兵,随军征战,升至连长。后郭松龄率兵倒戈,兵败被害,父亲被遣散回到家乡,在长春市三马路开大车店谋生。<div>母亲崔星齐一生操持家务,70 多岁裹着小脚的老母亲崔星齐,文革期间被群众专政,天天押着去劳动改造,遭受凌辱打骂。她生养的三个子女都参加了革命,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br></div> 长春三马路,即今天的长春市南关区东三马路和西三马路,全长约1700米,形成于1912年,是随着长春商埠地的发展而建设起来的道路,当时这里开设有妓馆、茶楼、戏院、当铺、客栈等等,商号密集,店铺林立,车水马龙,颇盛一时。 长春王氏私立自强小学校,由长春著名资本家、裕昌源火磨创办人王琳(即王荆山)和弟弟王钰出资创办,1915年8月22日正式设立,并聘请著名教育家、长春商埠学校校长杨世桢为校长。学校校址最初位于直东会馆(现东大桥附一带), 1915年,长春自强学校教职工合影。<div>1918年迁至老城马号门外(现自强街附近),并新建了30间校舍。 学校设有初小部、高小部和中学部(1925年开设),其中教小学部的教师均是师范毕业,教中学部的教师均具有大学以上学历。<br></div> 学校还创办有校刊和校办工厂,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自强学校独树一帜,成为长春最好的学校,也是上个世纪初到三四十年代,东北一座坡有名望的私立学校。 建国后,原长春王氏私立自强小学校改称“长春市第七中学”,校舍后被陆续拆除。2003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宽城区嫩江路与西二条街交汇处西北角,原址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普通外科医院。 自强学校九十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原辽宁省省委书记郭峰、原北大党委书记陆平、长春市第一任市长刘居英,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等都毕业于自强学校。<div>陆平(左)、刘居英兄弟俩长春自强小学毕业照。</div> 1947 年 冬,刘居英与长春自强小学的老同学郭峰(左)相遇在哈尔滨。 1930 年秋,如愿考上吉林师范附中的刘居英同姐姐、姐夫合影。<div>自强学校以“自强不息”为校训,管理严格,设有小学班与初中班。陆平在这里 从小学读到初中毕业。初中语文老师李绍伊常将左翼文学和鲁迅的作品介绍给陆平,指引他走上革命之路。初中时陆平曾把当一名左翼文学家为解放劳苦大众服务作为 自己的理想与追求。1930年2月,陆平初中毕业。父亲虽然非常关心孩子们的教育,但家境日衰, 只好卖了五垧地,送陆平到沈阳入东北大学附中文科班学习。</div><div> 刘居英12岁时于自强小学毕业。父亲无力供两个儿子读书,要刘居英辍学,去 裁缝铺当学徒。刘居英与父亲抗争,负气跑到吉林市投奔大姐家,考上了不收学费 的吉林师范附中。<br></div> 1936年刘居英在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 刘居英和夫人许良毓相识、相知、相爱在长春市政府工作期间,1947年 8 月 15 日喜结良缘,携手共同走过68个春秋。刘居英夫妇结婚照,摄于1947年。 1949年刘居英与大哥陆平(右),大嫂石坚(中)合影↓ 1952 年刘居英从朝鲜前线回国开会,一家人照了这张刘家唯一的全家但是文革改变了这一家人的命运。时任中国两所顶尖学府校长的兄弟俩,首当其冲被批斗罢官,父母相继去世,照片上的子女受牵连全部下乡当了知青。图中人物:父亲刘宗岳(中右二)、母亲崔星齐(中左二)、姐姐刘以贞(后右一)、哥哥陆平(后左二)、嫂嫂石坚(后左一)、刘居英(后右三)、许良毓(后右二)。<div>1954 年 4 月,刘居英归国到哈军工工作,陆平任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兄弟倆的家都安在哈尔滨,同在一座城市工作了,两家人经常走动来往。年底陆平调铁道部任副部长,兄弟俩又分开。<br></div> 1956年5月,在哈尔滨北京街家中小院里,在盛开的樱桃花前,留下一张刘居英全家幸福的合影(妈妈抱弟弟刘晓明、中为刘智、右二刘敏、后为刘捷) 1958年夏,刘居英父子俩郊游太阳岛,在芦苇丛中小憩 1964 年 5 月,陆平到哈尔滨出差,刘家难得有这次聚会,老母亲特别高兴,全家人在一起合影留念。前左起:夫人许良毓、母亲崔星齐、大姐刘以贞;后左起:大哥陆平、刘居英。 刘居英与许良毓。刘居英出狱后与夫人留影纪念。<div>1969 年 8 月,刘居英被释放回家,此时,原本幸福和睦的一家人仅剩 15岁的小儿子刘小明孤单一人在家,夫人许良毓在铁路局南岔干校接受改造,三个女儿远去北大荒农场当了知青。小儿子还是在学校老师的力争下,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留城,分配到黑龙江汽车修配厂钣金车间当了一名学徒工。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刘居英赋闲在家里为小儿子做饭。不久,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给刘居英作出结论:犯有顽固不化的走资派严重错误,属于敌我矛盾,暂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br></div> 1971 年冬,家庭条件有所改善,从55号筒子楼搬到老红楼区 63 号楼,刘居英同夫人许良毓在楼前留影。 石坚、陆平、刘居英、许良毓 1980年8月23日,北京大学校史办在临湖轩召集北大一二.九时期在京的部分老同学,座谈北大学生参二.九运动情况,会后合影。<div>前排:刘玉柱(左1)谢云辉(左2)张毓珣(左3)吴磊伯(左5)王季青(左7)黄华(左8)佟城(左9)朱穆之(右2)韩天石(右1);后排:刘火(左1)刘居英(左2)张震寰(左3)宋尔廉(左4)孙思白(左5)胡昭衡(左6)袁宝华(左7)吕东(左8)陆平(左9)胡克实(左10)。<br></div> 1994年,陆平80岁生日,兄弟俩合影。 1997 年 3 月刘居英八十寿辰,全家人及亲朋好友大聚会合影,瞧这幸福的一大家人。<div>刘居英教育子女十分严格,要求和鼓励他们认真读书学习,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赞成子女下海经商,从未利用职权为子女谋利。刘家的第二代经历了"文革"的磨难和下乡当知青、进工厂学徒的锻炼,依靠个人努力,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成绩,全部在国内工作,为国家服务。第三代孙辈们有出国留学深造的,也全部学成回国,立志报效祖国。<br></div> 1997年3月,刘居英80岁生日,在家庭生日聚会上兄弟俩合影。 1997年金婚纪念 1998 年元月,刘居英夫妇在香港。 2003 年 9 月,刘居英(左一)在原哈军工大操场上,同在哈军工工作 50 年以上的老教职员工合影。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2004 年秋,刘居英夫妇在香山观赏红叶,漫山火红的秋色折射出这对革命老人的灿烂人生。 哈军工校友会看望老院长刘居英夫妇。 2014年4月,在自家小院赏花同在场的家人合影。 大女儿刘捷 大女儿刘捷 <p>2017年 二女儿刘敏哈尔滨育红小学同学聚会</p> <p>小女儿刘智和父亲母亲,摄于2014年夏,家中小院。</p> <p>小女儿刘智</p> <p>小女儿刘智</p> 一二.九运动学生骨干的后人在北京大学聚会启动《 “12•9”运动人物志项目》。 2019年刘居英小儿子刘晓明参加育红小学60级同学聚会 2019年,刘居英小儿子刘晓明和他的小学同学。 第三代绕膝嬉戏,陆平、刘居英老哥俩含饴弄孙,享受着天伦之乐。 。2015 年12 月 6 日,刘居英在京去世,终年98岁。<div>刘居英家亲戚<br>挽联:上联 居英兄弟千古 <br> 下联 大嫂芮苑萍敬挽<br>挽联:敬爱的叔叔,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br> 陆平全体子女泣挽<br>挽联:居英表叔千古 侄女田仁云敬挽<br>挽联:刁秋庭、刘宝生、李竹、李梅、幺正才敬挽<br>挽联:二叔千古 侄高小天 侄媳妇张国英携全家敬挽<br>挽联:刘宝瑞携儿子李思敬挽<br></div><div><br></div><div>许良毓家亲戚<br>挽联:许良久、刘淑珍及子女敬挽<br>挽联:许桂兰、侯中山及子女敬挽<br>挽联:许桂荣及子女敬挽<br>挽联:许良华及子女敬挽<br>挽联:刘哲率子女许红波、李旭、许陆、李放敬挽<br>挽联:许慧珠、许太和、许同和、许慧云、许长和、许慧杰、许慧青、许慧盟敬挽<br>挽联:范辉率子女敬挽(亲家)<br>挽联:韩琳 江涛 韩淑琴 牛淑杰 王世民(亲戚)<br>挽联:高凯军、刘云、高凯兵、董兵携子女高宇飞、韦边江、高宇晴敬挽(亲戚)<br></div><div><br></div><div><br></div> 许良毓93岁生日,四世同堂。 许良毓93岁生日,与重外孙外孙女在一起。 陆平(1914-2002) 原名刘志贤,又名卢荻,吉林长春人。1933年2月加入加入中国共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他曾担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部长、晋察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北野战军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div>解放后,陆平曾任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常委、青工部部长,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国家机关党委委员,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兼中共松江省委常委,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div><div>1957年10月 调北京大学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60年3月至1966年6月,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共北京市委委员,</div><div>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部)副部长、部党组副书记,全国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常委(正部级)、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div>2002 年11 月 28 日,陆平因病在京去世,终年88岁。<br></div></div> 陆平和刘居英手足情深难以言表。当年,他们毕业于同一所小学,一道参加革命,30年代一道在北平,陆平以英文100分、刘居英以数学10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后来又一道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以后分赴抗日根据地。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他们一直生死相援。1933年,日本人要抓陆平,是刘居英帮助焚烧掉党的重要文件,协助陆平转道北平。陆平和刘居英先后担任哈尔滨铁路局局长,陆平接手局长后,弟弟刘居英便到了朝鲜,在彭德怀司令员手下,任志愿军铁道运输指挥部司令员。如今,兄弟俩为了新中国、为了抗美援朝,再次以生命、智慧,以艰辛忘我的工作相互支援,并且最终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是陆平一生中最值得怀念和最引以为自豪的一段时光。 一二.九时期的陆平。 1935年一二.九爱国运动之后合影。后排左三为陆平。 抗战时期的陆平 1952 年 7 月,朝鲜铁路军事管理总局在沈阳召开首届功臣模范代表大会,刘居英在会上作了《 关于过 去的工作情况和今后斗争任务的报告》。会议期间,他(左三)同参加会议的李颉白( 左一,全国铁路工会主席)、陆平(左二,铁道部副部长)、刘景范( 右二,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团长)、 陈沂( 右一, 慰问团副团长)合影。 <p>左一陆平,左二刘居英。</p> 1936年樱桃沟夏令营,陆平和赵德尊,经过一二九运动的洗礼,怀着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的爱国热情,在这块石头上刻下“保卫华北”四个大字。1975年陆平“解放”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这承载着他难忘的一段革命经历的石刻合影留念。后来这块最能表达当时中国人民心声的石刻被搬到路面上,成为纪念历史教育后人的文物。 1949年9月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左起,前排杨述、冯文彬、胡耀邦、高景芝、张本。中排 宋一平、许世平、张凡、王治周。后排 王明达、陆平、蒋南翔 上世纪20年代,在北京西郊明代勺园(明代画家米万钟故居)和清代淑春园(乾隆赐予和珅的皇家园林之一)旧址基础上,建成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式校园——燕园。燕南园因位于燕园的南部而得名,燕南园的住宅被定为51号到66号。文革前陆平家居住在54号。文革后住在51号,这里以前由物理系教授饶毓泰居住,‘文革”开始时,饶教授因为受不了造反派的吊打,就在这间屋里自杀了,此后再无人敢住,现在,就让陆平家住进去。 1961年6月14日,周恩来总理与越南总理范文同来北京大学,陆平校长陪同会见越南留学生代表. 陆平(右一)陪同周恩来总理参观北大校园 1964年,陆平与毕业生座谈。看到这张照片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我正是1964年从北大毕业。还记得当年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听彭真给北京高校毕业生讲话,号召我们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记得全校毕业生在大饭厅会餐,饭桌都摆到了大饭厅外面;记得那个晚上在大礼堂宣布我们的毕业分配去向,第二天我们便各奔南北东西。 中国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得时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的陆平,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且使他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1966年9 月 20 日晚 ,北大举行全校规模 的批斗会 ,陆平和彭珮云被押上台去接受批判 。这不过是他们经历大规模批斗会 的开端。 陆平熬过了最残酷的1967和1968两年,进入召开“九大” 的1969年,他终于走出了监禁的地方,可以回家看看了。同年10月,他被押送江西鲤鱼洲“北大试验农场”(即“五七干校”)劳动。从这时起,残忍的殴打总算离开了他。但是在鄱阳湖畔,他的健康完全垮了,从此开始了和疾病的漫长抗争。1971年底,北大解散了鲤鱼洲农场,陆平回到北京,又经历了一个月的软禁后被放回家中和妻子石坚团聚。 1972年,陆平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后从北大江西鲤鱼洲农场被送回北京,妻子石坚患脑溢血偏瘫,昏迷一个月醒来,凭毅力重新站立起来,陆平因此得以与分离6年的妻子石坚,女儿陆微尧陆昀等相见,大家围坐在燕南园51号家中唯一的小桌前吃饭,坚信曙光会来临. 1972年9月,陆平在北大燕南园51号 文革后期,陆平、石坚夫妇和二女儿陆莹在一起。<div><br><div>石坚 1938 年参加革命,1939 年入党并进入到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1944年她和父亲在晋察冀根据地结婚, 先后在平西、 平北根据地做妇女工作。 解放后主要在铁道团工委组织部、 哈尔滨铁路局技术学校、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工作。 在子女的眼里, 母亲也是个有文化、 有资历的革命者。她曾经在天津大同女中受过教育, 解放初期上了北方交大, 是大专毕业生。 当年, 她不满家庭的封建束缚, 又受了革命思想的影响,最终走上革命道路。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 使她充满叛逆精神, 她总是鼓励孩子们“要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还特别欣赏孩子们做出的充满创造活力的事情。应该说,她对子女的思想、 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br></div></div> 1979年4月28日,在宋硕追悼会上,因第一张大字报被点名批判受冲击已得到平反的陆平(中),彭珮云(右一)和宋硕夫人曹绮雯在一起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陆平纪念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陆平纪念文集。 <div>陆平把纪念文集送给儿子陆征。</div><div><br></div>文革后孩子们陆续参加工作、 成家,并相继以不同方式上学学习: 陆微先后在北师大哲学系、 北外俄语系等高校进修或函授学习过。 她还以学区站点第一的成绩获得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毕业文凭。 陆征则参加了北方交通大学进修; 陆莹参加了高考, 成为北大分校的一名学生; 陆昀则上了中央电大, 获取了大专文凭。 陆平(右)、李德仲199 0年摄于吉林杨靖宇将军铜像前. 1995年陆平在家中书房看书。<div>陆微快28岁才把户口从山西农村办回北京。 为减轻家里的经 济压力, 她找到 区教育局, 要求当一名代课教师(当时中学戴帽急需教师) , 最终争取到去1 0 1 中学任教的机会, 边教课, 边操持着家务。 到知青办正式分配, 又被分到中国科学院 动物 所做技术员 。 那时候, 陆征还在山西宝鸡电力机车车辆段做机修电工。 他的技术非常好, 如果对口调 动的话, 通过铁道部父亲的老熟人关系回北京肯定不成问题。 可是父亲说, 他在铁道系统8年,从没有给自己办过任何私事,现在他也不能这么办。 最后,陆征通过自 己的努力以及工作需要, 先调到石家庄电机段工作了 3 年, 最后又找了个工人对调的机会, 才回到北京在地铁当了工人。 改革开放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小女儿陆昀的脑血管神经性痉挛痊愈了。 陆昀参加了中央电大的考试, 而且毕业了。 尽管当时她已经在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管理部门做到 了副 处, 但经历文革后, 她更想从事自己喜好的编辑工作。 她把想法同父亲讲了, 父亲赞同她做专业性的工作, 但谭松韵希望女儿理解, 他不能用自己的关系为自 己的子女开方便之门, 希望女儿能靠自己的能力实现愿望。 最终, 陆昀在报纸上看到《中华工商时报》 准备招聘10 名编辑、 记者的启示, 通过报名、 考试, 终于实现了自己从事专业工作的理想。<br></div> 1995年陆平与六居英在一起开会。 陆平晚年在家中。 陆平女儿陆莹和刘居英女儿刘智一起筹备、参加会议。 陆莹(北京大学陆平之女)做目前出版机构的联系情况介绍,言简意赅。 后排左起:吴安,高小远,李宁,王虹,陆莹(陆平二女儿),刘智(刘居英女儿),欧阳晓光。 <p>陆莹(陆平之女),韓铁如(韓天石之子),刘智(刘居英之女)在一起。</p> 2017年又一次开会。会议开始前,陆莹指挥全场高唱《毕业歌》。 陆平夫人芮苑萍多次受邀参加全国政协已故知名人士的夫人春节茶话会。<div>很遗憾没有能够找到陆平其他三个子女及芮苑萍的照片。</div> <p>陆平、刘居英的姐姐、姐夫:刘以贞、李鸿迢</p><p>都是教育工作者。李鸿迢是东北农学院教师。</p> <p>刘居英的外甥和外甥女。</p><p>前排右起,李正 李直</p><p>后排右起,李竹 李松 李梅</p> <p>后排 李松的父亲 母亲</p><p>前排右起李松,冬林(李松儿子),李梅</p> 刘居英和外甥女李松。李松、刁秋庭夫妇1966年双双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来都一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作。老刁被学校学生评为 “我最喜爱的老师”,曾获哈尔滨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是黑龙江省七届、八届、九届政协委员。我家和她们家曾经住对门邻居多年,关系很好。她的父亲有几年和她住在一起。 <p>前排左起</p><p>李直 刘居英 许良毓 刘宝生(李直夫人)</p><p>后排左起</p><p>李竹 ,刘杰 ,李天伦(李直之子),么正才(李梅丈夫),刁秋庭(李松丈夫),李松 , 李天伦妻 , 李梅 ,于之硕(李竹丈夫)。</p><p>于之硕曾经担任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我们经常在一起开会,是好朋友。<br></p> <p>前排左起</p><p>刘宝生,许良毓,刘居英,李直,李松的孙子</p><p>后排左起</p><p>刘敏,李竹,李松,刁秋庭</p><p><br></p><p>李松已经去世好几年,我们怀念她。她的孙子宽宽也有近20年没有见了,对他还是小时候的印象,还真有点想念。</p> 主要参考资料:<br>1、 刘居英画传 刘智<br>2、 父亲陆平36年的沉默 陆莹<br>3、 永远的父亲陆平 陆 微 陆 征 陆 莹 陆 昀<br>4、 陆平与刘居英兄弟传奇人生 雷风行<br>5、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忆老战友陆平同志 李德仲<br>6、 陆平的“文革”磨砺 钱江<br>7、 陆平落难鲤鱼洲 钱江<br><div><br></div><div>感谢参考资料的作者。</div><div>感谢刁秋庭提供的珍贵照片及咨询。</div><div>感谢渡桥先生长春旧影的相关资料。</div><div><br></div><div>谢谢欣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