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20年,注定是个值得留存记忆的一年,举国齐心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因防疫的需要而来超长寒假,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而,上郑学校,撤并到宁溪小学上郑乡成为了宁溪镇中心小学学区,作为土生土长上郑山里人,作为一个曾经求学于此、工作于此的我,也深深地留在记忆里。</b></p> <p> </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上郑,地处黄岩西部,群山相夹,溪流狭长,黄岩山、黄岩溪、黄岩石景色怡人,宁溪十景之”黄岩枕溪”即在其内。当地书香味也是比较浓的,尤其是,陈和郑两家,都出过文人,当官者不乏少数。清光绪年间曾炎、陈洛东先后高中举人;1934年7月红军长征借道福建大田,身为县长的陈敬避开他乡,因“失城罪”被追究罢官枪决;国民党陆军少将陈荣楫,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与陈诚同班,1939年初,陈荣楫受国民政府委派,奉天水行营主任程潜之令带参谋等人员进入太行山区协调国共两方共同抗日事宜,与朱德、左权等日夜聚谈,商讨军事,并受到深刻影响,回家后深感共产党之伟大,常对身边人说,这天下以后一定是共产党的天下,岁末,佃户前来交租,吩咐家人让佃户不用交了,直接挑回家里,也算是开明绅士了,解放后进入县政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上郑学校,创办之初为上郑初小,1940年改为黄岩溪中心校,是当时黄岩溪乡仅有的一所学校,1948年5月8日夜,徐寿考同志率领浙南部队到达上郑准备与浙东部队会师。当时上郑已有百来户人家,房屋整齐,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都很欢迎浙南部队的到来,当晚有逾百群众在学校里参加群众大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解放后,共产党使广大山里人有田耕,有地种,带来了幸福,带来了光明,光明公社、光明中学、光明中心校都因此而得名。那时的光明公社下属26个大队,队队都办有小学,鼎盛时期还在洋头和下余办有中学。而我所在的大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除大队部所在地有小学,下面还有一所小学,记忆中,这样一村办有两所小学的大队不止一个。学校的房子绝大部分是祠堂或者庙宇,高大的房柱都需要我们两三个人才可合抱,房子没有什么改造,拿来就用,祠堂里面的灯山(旧社会老百姓祭拜祖先时用来插香和蜡烛的地方)仍在,过去神圣的地方成了孩子们戏耍玩乐之处,而庙宇里更常常有老百姓烧香点烛留的下痕迹。那时候,山区树木多,教室是全木装修,教室里放着的木板桌木板凳,木板桌面中间都明显的刻痕,那可不是鲁迅一样刻着“早”字,而是深深直线是防止越界的界线,都是学哥们留下的杰作,教室前面放张相对高些的木板桌当做讲台桌,上面放上木板做成的粉笔盒,教室前面放两根木架子,放上木黑板,这样一个完美的教室就装修而成了。一个年级差不多有二、三十个人,也不是得拥挤,后面往往放上一个大木桶,什么用?三十五岁以内的人可能是猜不到的,那是男学生们的专用的,老百姓用来积肥的小便桶,下课了,男学生们有尿没尿,挤成一圈闹着玩是常有的事,调皮的还要赛赛远近,说上几句俏皮话,转身又跑到教室外面不大的泥土地上追逐着玩,没有篮球,没有足球,拿着木板削成的乒乓板对着木板壁拉球是最喜爱的运动了。男生们野,什么都玩,打弹珠、爬老百姓晾麦子的竹蓬、点小爆竹等等;小女生们文文雅雅,跳绳和“捉子”(一种用旧布头缝成的小方块状的布包,里面放着细沙的玩具)是她们的最爱,在老师的带领男女生一起玩老鹰抓小鸡也是扭扭捏捏很害羞的事。学校里每年要举行六一活动,新队员的入队仪式后会举行优秀队员的表彰,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和散学典礼都是要举行的,我印像比较深刻的是散学典礼,一是散学典礼后就自由了,山里水里自由玩,无拘无束,二是散学式上听老师念受表彰的名单和领奖状。放学回家的路上总是要玩上一段时间的,走进小溪边扔石头比远,打水漂比多,跑步比快,每个人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力,用不尽的劲。那时全公社范比赛很少的,参加中心校的运动会要到中心校所在地上郑去,那时候也没有运动场的,就在现在乡政府后面学校食堂那一块地方,当时是一片毛竹园,一片空沙地,比较平整,就是比赛场地了,记得参加手榴弹比赛时,把第二名拉下一大段距离,可能是得益于平时扔石头的缘故吧;参加有限的几次写作文比赛,是没去中心校现场写的,只是老师布置了在课堂里写好了,直接送去参评,因为来来去去实在不方便,都是步行,只有个别老师有自行车。那时候,学龄儿童足不出本大队就可以读书,就可以上学,非常方便的,都是同一个村子里的,乡邻乡亲的,成群结队上学去,三五成群放学回,来去的路上都有个照应,大多中饭回家吃,也有一部分中餐在学校吃的,我是属于后者,那时学校里没有做好的饭菜卖,都是自己在家里带上米,放在铝制饭盒里蒸着吃,父母也是不用担心路上的,尽管玩的时间有长有短,玩的项目有多有少,反正是不敢在天黑之后才回家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小学毕业后,整个光明公社的毕业生汇聚到公社中学读初中,光明中学只有初中,读高是要到宁溪去读的。那时候光明中心校是在村中大柏树旁边的古庙中,中学是建在原来参加运动会时的毛竹坦中,这是一所两层砖木结构的灰色房子,东边大门,门口是医院和粮站,再出去是通往宁溪的砂石公路,西边也有一个小门连着田间石头小路一直通向村庄;校园四周少民居,多水田。夏季,蛙声清脆,秋季,稻浪翻滚;东边有一排一层平方,是食堂,我们都在那里用饭盒蒸饭的地方,南边还有几间加工木头的小工厂,有零星的生产的痕迹,后来拆除了,成为了学校的一部分,中间是一块不大的操场,沙土填筑而成,是我们体育活动和学校里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初中读书期间,幅员辽阔的光明公社一分为二,分为上郑乡和圣堂乡,各乡分别设有中心校,而中学则没有分设,但改称为上郑中学,我们也就成为上郑中学的学生了。中学食堂东侧田地被征用了,后来,上郑中心校也从原来的庙宇移到了中学一墙之隔的新校舍,中学也有了比较大的扩建,宿舍楼、教学楼、食堂相继建成。当初,我们同届的小学毕业没有进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大有人在,而三年初中读毕业的要比刚进入初中的人数也少了很多,从初一年级的四五个班,到初三年级毕业时的两三个班,也是常有的事,这些没有进入初中或没有读完三年初中的他们,早早地融入社会,各行各业中有他们瘦小的身影在摸爬滚打,城市乡村里有他们刚强的肩膀在大显身手,过早地分担了父母重担,提前担负起家庭谋幸福的美好使命。</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中学毕业后,我们的同学更是四处分散,各奔东西,读高中胸怀大志者有之,读中专心想早日有份工作者有之,离开校门走入社会者有之,我是属于中间者,家里困难,只想早日有份工作,投考中专,减轻家庭负担。那时的中专可选择专业较多,农工商均可,教育医护也有,我是”姆铜板读师范”一类的,毫不犹豫地选报了最近的黄岩师范普师专业。学校每月有伙食费发,能解决读书期间伙食,不用像读初中时那样蒸饭吃,新鲜蔬菜有,鱼有肉也有,只是不谋划着安排菜金也是不够用的,读师范时家里不用补贴太多,也大大地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是心满意足了。</span></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三年师范读书,毕业分配又回到了自己童年少年求学的乡里,走上了讲台。走出去时,学生,走回来时,老师,百来元的工资虽称不上丰衣足食,也衣食无忧了,还可贴补家用,略有积蓄,上班第二个月就买了梦寐已久的海狮牌自行车,过年时实现了拥有一台收录机的愿望,还是双卡了,着实美滋滋了好久。开始工作第一年是圣堂乡下属一个村小任教,那时校有三级,分别为乡中心校、完小、村小,乡中心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学校在在解放前浙南与浙东部队会师地对面,是大跃进时期冶炼硫磺的厂址改建而成,一到六年级有平行班;在下庙、干坑和下余村设有完全小学,也就是一到六年级各有一个班,六个老师包班教学,语数音体美都是一个人在教,语数重点,其它课程难免名不符实;而在其它各村虽然设有小学,却都是一个小学一个老师或者两个老师的复试教学。我第一年就是接教四五六年级复试的教学班,全校两个男教师,五十多个学生。对于复试教学我一点都不懂,平时听课和毕业实习时都是在城关地区的学校,与复试教学一点都搭不上关系,还好读书时老师粗略地有过复试教学相关知识的传授,还有在师范三年级上半学期时学校里安排了一个各区学生各自回区中心预实习的活动中,宁溪区中心校领导安排我们去一所复试教学搞得很不错的格湖小学听了一节复试教学课,才对复式教学有个模糊的映像,走上讲台的那一刻,真是不知从何入手,颇感所学非所用,还好当初书店里也有不少有关复式教学的书出售,买了看,看了买,才勉强能应付三复式的教学,出乎意料的是朦朦胧胧摸摸索索的复试教学课后来还获得县里好评。只是技能所限,知识贫乏,可能已是耽误这些学生了。不久又是碰到“撤、扩、并”,圣堂乡撤销,并入上郑乡,只在上郑乡政府所在地上郑村设立一所乡中心小学,圣堂中心小学变更为完全小学。随着外出打工年轻人队伍不断扩大,各小学适龄儿童人数也在不断地减少,这期间陆陆续续地进行了校网调整,好多的村小就近并入完小。</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撤扩并”后,上郑乡小学校网调整为一所中心校、六所完全小学、一所村小,随着适龄儿童外出人数进一步增加,1999年2月,下郑和石墩两所完小并入上郑中学小学,下庙、干坑、下余三所完小和大溪村小也并入圣堂小学。至此,全乡有两所小学和一所初中,住宿制学校随之出现了,尤其圣堂小学,男女生住校人数较多,自己读小学初中的情景又呈现在眼前,看着他们小小身子,自己蒸饭,自己吃饭,自己住宿,自己洗衣,这又何尝不是昔日的自己啊!只是他们已有了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陪他们睡觉,指导他们处理日常生活,方便了好多,吃的饭菜也是非我们昔日可比的,总之他们也是住宿生,但幸福指数已是高了很多了!上郑乡中心小学和上郑中学比邻而居,一墙之隔,2002年,小学和中学合并,校名变更为上郑学校,学制为九年一贯制。2005年9月,校网进一步调整,圣堂小学业撤并入上郑乡中心小学。不久,上郑学校七八九年级并入宁溪初中,相应的老师一部分进入宁溪初中,一部分分流到小学任教。至此,上郑乡已由原来的村村办有学校已成为只有一所小学了。</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接下来的几年,教育局和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山村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软硬件设施与城区不差上下,师资力量强盛。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学龄儿童不断地在外流,在册学生数不断地在减少,教学班级不断地在萎缩,但学校里的教职工战斗力强,仍是一如既往地默默地耕耘山区的讲台上,坚守着阵地,披星戴月含辛茹苦送走读完六年小学的山乡学子,迎来绝大多数已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半留守儿童!</b></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时光流逝,时至2020年9月,上郑学校,顺天时,适民意,调结构,整资源,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学校艰难地做出了撤并入宁溪镇中心小学的决定。关上了校门,一切已结束了!一切都成了过去了,一切都留在记忆中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也许是老家所在吧,也许是童年少年青年时代与上郑学校一起走过所结下的虽非同甘却有共苦的缘由吧,虽然荣辱没有与共,但刻苦地学习过,努力地工作过,美好地期待过。值此学校撤并之后,一时所思,一时所念,码字留以记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