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田园的幸福生活(2020.9.5)

和光同尘

<p>  趁着周末把新生活细细描述一番并在朋友圈播报了一下,其中一条直击我灵魂的评论是大学舍友冯小毛的:“关于支教,别人可能是不能去、不敢去、不想去,而在你那里却变成感恩着巴不得去的机会。”这无疑是我的心声。过去一年在青海的支教生活,我从来都是只报喜不抱忧的。朋友们在文章里读到的都是我的乐观、幽默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欣赏到的都是美图美景,很少有我对高原缺氧孤独难耐的描写,因为苦中作乐是我的生活态度。</p><p> 这次初来西南小镇,很多方面都让支教老师们还不适应,可是幸运的我都能轻松化解。1、住宿相对简陋。宿舍是10平米左右的单间,因为在操场边上,中午有学生打篮球所以特别吵闹,有睡在大街上的“裸奔”感。我却觉得条件越是艰苦,越体现出支教与奉献的意义。不知为何,我慢慢喜欢上了苦行僧式的生活,对物质需求变少了,身体越是受苦,灵魂越是纯净的感觉。一间小屋,一床一柜,两桌一椅,一箪食一瓢饮,足可以笑傲江湖。笑点低的人更容易快乐,幸福感低的人更容易享受生活,真希望我们都能知足常乐。2、食物麻辣。当地人都感觉不到的辣味可能北方人已经满嘴跑火,当地人的微辣可能是北方人印象中的特辣,所以我建议北方人将平时的辣味等级降两级点菜,否则可能会让你辣翻天。好在家里有乐山人,所以我也算半个四川人,对川味还是熟悉而喜欢的。3、夜晚多飞虫。在南方,人们似乎不习惯封阳台、装纱窗,所以晚上一开灯,飞蛾、蚊子等蜂拥而至。暑假里,从青海刚回临沂的时候,我被蚊子叮的面目全非,脚踝上像戴了一圈一圈脚链,可能血液里牛羊肉的味道特别香?而在城口,虽然蚊虫不少,却并不怎么叮我,可能血液里的麻辣味道还不够浓厚?天气潮湿的关系,角落里时常有潮虫。昨夜丁老师还因为一只掉落在床单上的长约20cm的蜈蚣而午夜惊魂,众里寻他千百度而将宿舍翻个底朝天,而我竟然一点动静都没听到。今早听她讲述夜战蜈蚣的故事都让我头皮发麻、肌肉颤抖,如果真让我遇到蜈蚣壁虎蟑螂之类的虫子我就惊天大叫出门去。哼,虫虫们you can you up,我no can no bibi,你们不出去我出去,有什么大不了的,哼你们。</p><p> 9月4日早上,是我在高观学校里醒来的第一个清晨,我听到了公鸡打鸣声、鹅叫声、蟋蟀蝈蝈声,此起彼伏。起来伸个懒腰,却透过宿舍窗口看到了漂亮的朝霞,how lucky!为了拍到最美的画面,我急忙爬上二楼,发现紧邻宿舍的是一条清澈的河流,昨夜我还以为是雨声,原来是水流声在一直为我伴奏助眠。校园里时常看到不是麻雀的小鸟在树梢上快乐地歌唱,也会看到一只带黄色斑纹的大白狗在校园里自由地穿梭(所以你可能不小心走了狗屎运是再稀松平常的小事了),还有橘色的、白色的猫咪在操场上安逸地踱步。在教室上课的时候,时常飞过身形壮硕的蜻蜓,身着不同彩装的花蝴蝶,还有嗡嗡乐的蜜蜂,一定是因为教室里有一群群能招蜂引蝶的小可爱。周五两节课后就早早放学了,我坐在办公室里写写随笔。虽然戴着耳机,却听到身后传来咔咔咔的响声。我回头一看,几个村民正在一墙之隔的田地里砍玉米秆。置身自然中,我时常感觉是在田间地头备课上课,随时可以投入热火朝天的农耕劳作,满腔热血,不知疲倦。</p><p>  就这样,在这个远离县城的高观小镇上,我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怎能让人不羡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