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七月,疫情突发,乌鲁木齐没有了往日的繁华,而人心之间的交流却感动着每一个乌鲁木齐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民皆兵。也许是乌鲁木齐医护人员、是社区工作者、是教师、甚至是学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的愿望却是惊人的相似:用自己的热忱去温暖一座城,用自己的生命去与病魔相抗争。 悬壶济世医天下,为国为民心同根 <p> 人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主任鲁晓擘</p><p> 疫情发生以来,新医大一附院党委第一时间安排部署,感染病·肝病中心所有病患被转移至其他科室。中心所在的第五号住院楼全部腾空,设立两个发热门诊和近35个隔离病房,鲁晓擘和战友们坚守在一线。</p><p> 有一次,发热门诊收治了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鲁晓擘忙碌着,一天一夜都没有合眼。检测结果出来后,这名患者排除了疑似。鲁晓擘又带着医护人员对病房进行全面消毒,凡事都冲在最前面。</p><p> 鲁晓擘说,“白求恩式好医生”这个荣誉沉甸甸的,更是他继续努力的动力。</p> 新疆进行了全民核酸检测,全力排查新冠肺炎患者。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我们的身后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的强大实力。<br> 在祖国的强大之下,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倾注。就如新疆疫情,若没有一个个强忍防护服下燥热不堪的医生,不辞劳苦数百遍、数千遍的悉心实施;若没有一个个居民的听从安排,体谅配合…这患病人数又怎可早早清零呢? 家家户户逆行者,热心关怀送温暖 <p> 在疫情期间,迎宾北一路社区出现了这样一幅场景。“爸爸,您送1到3层,我送4到6层。慢慢上,别着急,干不完的等我来干!”8月9日上午,尹力牙尔·衣力江推着装有几十袋蔬菜的小车,停在6号楼前对父亲衣力江·卡乌孜说。</p><p> 早上10点,衣力江到蔬菜供应点配好6号楼几十户居民的蔬菜后,等着去给居民测温的儿子一起来拉运。“爸爸毕竟54岁了,还有些胖,看他蹲在那里忙个不停,好像有点吃力。”尹力牙尔本想叫住父亲让他回去休息,剩下的活交给自己,但他忍住了,他知道父亲不会同意,“做志愿者19天了,他每天都干劲十足,抢着干活。”尹力牙尔说。</p><p> 迎宾北一路社区工作人员南琳菲说,父子俩当志愿者以来,一直踏实认真,没有一天缺勤,深受居民好评,他们是社区志愿者的榜样。那里的居民也笑着说:“这父子俩就像我的亲人一样!”</p> 教书育人身先行,春风化雨润无声 学生们正值暑期,那校园由谁坐镇呢?<br> 在风景如画的乌市第十二中里,学校安保人员尽职尽责、严格检查,把好入校大关。<br>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科学调配,即使在特殊时期,也仍坚守在食堂,切实做好食堂的安全守护。<br> 校园内保人员不负辛劳地完成学校日常消毒,在蒸笼般的防护服下日复一日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为未来某日迎来开学做好预备工作。<br> 校党委书记带领教职员工,积极主动进行卫生清扫,领先争做防控疫情第一线。他们扫除的不只是灰尘,更是疫情的阴霾。 教师们也跟上了学校的步伐,来自乌市十二中的广大教师积极的投身于防疫的志愿者工作。他们是不同的角色,带有不同的的明媚色彩,去温暖一户户居民,去点亮我们可爱的乌鲁木齐。 在乌市十二中领导以及教师们的带领下,十二中的学生也积极响应着来自他们的青春之火。这火,是希望之火;这火,是初阳之火;这火,是他们决心抵抗疫情的必胜之火! 山河虽相远,比邻同云雨 屏幕中的逆行背影高大伟岸,演绎现实中的悲欢,屏幕前的我们,心中激荡不绝,远远观望从不离场。疫情无情,但人有情。我们相信光明终将照亮黑暗的角落,亿万万中华儿女定会将希望点亮。等待驱散疫情雾霾,许一棵树长青不改,盼一幕熠熠朝阳,迎青春少年再创辉煌。中国自古有其不屈风骨,华夏自古有其不屈脊梁,泱泱大国,屹立不倒。展九州自强不屈之精神,彰我辈厚德载物之气量!<br> 我们为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点赞! <p style="text-align: right;">投稿来自: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