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是“托斯卡纳”地区首府。15~16世纪时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文化中心,欧洲艺术之都,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p> <p>著名诗人徐志摩曾把佛罗伦萨(意大利语“Firenze”)翻译为“翡冷翠”。这个译名远远比“佛罗伦萨”来得更富诗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气息。</p> <p>“佛罗伦萨”至今仍保持着古罗马时期的格局。众多的中世纪建筑艺术,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最高学府“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蜚声世界,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与“威尼斯双年展”,“米兰三年展”并称意大利三大艺术展。佛罗伦萨享誉世界的观光旅游景点有:“圣母百花大教堂”,“圣乔凡尼礼拜堂”,“维琪奥王宫”,“庇蒂宫”。</p> <p>阿尔诺河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河流。除了台伯河以外,阿尔诺河是意大利中部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佛罗伦萨、恩波利、比萨都位在阿尔诺河河畔。</p><p>佛罗伦萨城市规模不大,人口约40万。如同所有有河流流经的城市就天然的具有灵性一样,佛罗伦萨也因为阿尔诺河的存在而变得格外的生机盎然。</p> <p>站在阿尔诺河边,低头看着金色光泽的河水轻轻地从我脚下流过,哗哗的流水声在娓娓的告诉我,佛罗伦萨一切的一切都承载着欧洲文艺复兴初始那会儿的繁荣与辉煌。</p> <p>是的,就连我们经过的这条河边巷街,也是拱形门状。这种造型在意大利比比皆是,是欧洲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p> <p>岸边,人们可以在这里歇息,一边喝着咖啡或果汁,一边欣赏着河边的美景。河里,小艇像犁地一般划开银波粼粼的水面,飞速刺向远方。</p> <p>纤细的小艇,宛如一位温婉动人的少女在安静的阿尔诺河上翩翩起舞。其优美的舞姿,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爱情”的故事。</p> <p>小艇的前方,就是著名的“维琪奥桥”,意译“老桥”。佛罗伦萨——美的永恒源自于沉甸甸的历史,那段历史泛着美的灵光,就像眼前的阿尔诺河一样川流不息。贯穿佛罗伦萨的这条河,有过好多优美的古桥,也有过许多优美的传说。意大利画家“亨利•豪里达”在油画《但丁与贝特丽丝邂逅》中就演绎了一个佛罗伦萨版的“廊桥遗梦”。</p> <p>就是这幅挂在“但丁”故居墙上才巴掌大小,其貌不扬的油画《但丁与贝特丽丝邂逅》,讲述了但丁的初恋。</p> <p>回望“维琪奥桥”,我仍被那无言的邂逅中蕴含的情绪打动着。闭上眼睛,脑海里闪现出当年“但丁与贝特丽丝邂逅”中的场景:在这悠闲的街道,行人寂寥,河水在静静地流淌。如果没错的话,那天应该是阳光明媚的,廊桥上和桥畔两侧别致而美丽的店铺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廊桥尽头,但丁缓缓走来,猛然间,他看到迎面走来的贝特丽丝和她的两个随从,但丁凝视着眼前的贝特丽丝,眼神中透露着喜悦却又带着些许怅然,贝特丽丝的脸上微微泛起红色,微囧的神情可以看出这位少女初恋的羞涩。就是在维琪奥桥上,他们第一次相遇,然后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越陷越深。但丁的梦想就这样在维琪奥桥开始了••••••。</p> <p>如今的维琪奥桥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没有了“美蒂奇”家族的辉煌,没有了那个让但丁心心念念的端庄女子。但是,现在的维琪奥桥凭借着不俗的意大利建筑的鬼斧神工,已经成为佛罗伦萨的一张名片。她不仅有着欧洲中世纪特有的风貌,更是有着让人沉醉的景观。每晚夕阳时分,站在桥上,一边听着艺人的歌声,一边倚着栏杆看落日缓缓坠落,此情此景,画面美哭。</p> <p>维琪奥桥上有二层楼建筑,以前是“乌菲兹宫”通往隔岸“庇提宫”的走廊。桥上两边都是特产品的专卖店,商店的背后伸展到河上,专卖店以贩卖宝石和黄金等贵金属为主。我们到的那天时间尚早,店铺都还没有开门。</p> <p>多么优美的一条河啊!她一下子把佛罗伦萨提升了几个档次。傍晚的阿尔诺河落日无限秀美,翡冷翠的名字也是因为有了这条河。</p> <p>桥上的铜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画家、雕塑家、战士和音乐家“本韦努托•切利尼”。一座城市,有时只与某一个人有关,一座桥,有时也只与某一个人有关。没有贝特丽丝,就没有但丁;没有但丁,就没有“神曲”;没有“神曲”,就没有维琪奥桥;没有维琪奥桥,就没有佛罗伦萨。这座桥,故事与神韵同样精彩。</p> <p>现在我们来到了佛罗伦萨市中心的“领主广场”(现称:市政厅广场)。这个“L”形广场是佛罗伦萨的政治中心,也是佛罗伦萨最美丽的广场,因为这里座落着非常著名的“维琪奥宫”(又称“旧宫”)和雕塑林立的“琅琪敞廊”。“维琪奥宫”位于广场东南角,始建于1298~1314年间。这是由“阿尔诺沃•迪•坎比奥”设计的一座石头城堡状的哥特式建筑,椎堞状的顶部矗立着一座94米高的四方形钟楼,宫墙上有许多细腻的白色人体雕像。在“维琪奥宫”的左侧是美丽的哥特式风格的“琅琪敞廊”(又称:佣兵长廊),其中各种石雕和铜像作品栩栩如生,形象似神,简直就是一座雕塑博物馆。在右侧是《海神喷泉》,水池正中海马拉的双轮战车上立着巨大的白色海神像,佛罗伦萨人称之为“大白雕”。</p> <p>广场上保留的马车,还是中世纪的装束。马蹄踏在石板路上的踢踏声,街边卖艺人的演奏声,街上人们川流不息的嘈杂声构勒出一幅活色生香的市井风情。</p> <p>广场中央的“祖国之父”柯西摩•麦迪奇的骑马铜像睥睨全场。一群骑着自行车的哪路“神仙”,突然燃放起彩色烟雾,不知是在庆祝什么?</p> <p>烟雾越来越大,吸引着游人驻足观望。</p> <p>这边好像是有人在解释着那边的情景。</p> <p>“维琪奥宫”,这座初建于13世纪末的建筑,曾经是“美第奇”家族大家长——托斯卡纳大公“柯西摩”一世的宅邸,历来一直是佛罗伦萨的中心。“维琪奥宫”(旧宫)上的“阿诺尔福塔”(Torre d'Arnolfo)四方形钟楼,是佛罗伦萨的重要地标之一,钟楼高达94米,且顶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垛口,楼上的老钟至今仍走时精确。</p> <p>与其他欧洲宫殿相比,“维琪奥宫”建筑平实,除了各层的拱形双扇窗,外部的唯一装饰便是正门门上皇座状装饰了。“皇座”为蓝底白边,下方两端伸出的平台各有一只雄狮,这是佛罗伦萨的市徽——狮子守卫百合花。在门口的两边有两座雕像,一座是“大卫”(复制品),一座是“海格力斯和凯克斯”。</p> <p>雕塑《强掳萨宾妇女》是一座著名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中世纪大理石雕塑,是由一块巨型大理石雕成。这尊矗立在“琅琪敞廊”的雕塑所表现的人物,神态极其逼真,被抢的女人表情惊恐、绝望,罗马人凶悍暴力的紧紧抓住女子,皮下的肌肉和血管高高隆起,手指深深地陷进女子的皮肤。站在雕塑旁,你甚至可以听到女子的哭喊和被踩在脚下的“萨宾”男人无助的叹息声。</p> <p>雕塑家巧妙地将三个形体的动作缠绕在一起,同时这些动作又是精确地平衡着的。连续的姿势和动作把人们的视线螺旋般地引向上端,最高处一只挣扎的手达到了极点。</p> <p>在“琅琪敞廊”的另一尊雕塑《珀耳修斯和美杜莎的首级》,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的儿子“珀尔修斯”利用从女神“雅典娜”那里得到的一个光亮的铜盾砍下了女妖“美杜莎”的头颅的故事。“珀尔修斯”左手高举着血淋淋的“美杜莎”的头颅,右手持刀,左腿弯曲,脚下踏着“美杜莎”的身体。</p> <p>“维琪奥宫”,瑰丽的艺术殿堂。走进“旧宫”,首先是一个“回”子形的中庭内院。宫廷内院繁缛精美的廊柱,可谓尽显奢华。这种带浮雕的柱子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它由一些很精美,很细小的雕刻图案所组成,非常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而回廊四周的壁画以及上方的顶画则金光灿烂,栩栩生辉。庭院中央是达芬奇的老师韦罗基奥的作品《抱着海豚的天使》喷泉。从中庭的天井还可以看到高耸的“维琪奥钟楼”。</p> <p>穿过庭院,我们顺着右手边的楼梯前往二楼的议会议事大厅,在二楼的楼梯口,这几位身着意大利中世纪服饰的佛罗伦萨朋友兴致勃勃的和中国美女合影留念。我给这张照片取名为《红》(中意碰撞的火花)。</p> <p>当我轻轻的推开二楼大厅的边门,里面正在举行议事大会,参观者可以在规定的大厅后方参观。我站在游客中,一边感受着佛罗伦萨市政议事的氛围,一边抬头仰望着四周墙上和天花板上那巨幅的壁画和天顶画。我只能用“震撼”和“惊叹”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p> <p>华丽宽敞的大厅是共和国政府的大会议场,也叫“五百人大厅”。大厅长52米,宽23米,中间没有一根柱子。两侧墙壁上都是出自于16世纪“瓦萨里”和他的助手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主要是“瓦萨里”为托斯卡纳大公“柯西摩一世”歌功颂德的一些战争场景:战马的嘶吼声,刀剑的撞击声。其战争之残酷,气势之恢宏,声声震耳,历历在目。</p> <p>屋顶上,约40幅大小不同的绘画描绘了“柯西摩一世”带领佛罗伦萨军队战胜对手“比萨”和“锡耶纳”,凯旋佛罗伦萨的场景,赞美了“美第奇大公”领地的扩大。</p> <p>这里不仅是一座艺术殿堂,也是一部浓缩的历史教科书。这些金碧辉煌的天顶画是米开朗基罗的得意门生“乔治•瓦萨里”的名作。“瓦萨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美术史学家,艺术家,美第奇家族“柯西摩一世”大公宫廷的御用画师。他在1562年创立了“迪亚诺学院”(当今著名的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被誉为世界美术教育奠基人。</p> <p>议会主席台后中间的雕像是“美第奇”家族出现的第一位教皇:“利奥十世”。</p> <p>“美第奇”家族的标志铁牌:狮子守卫鸢尾花。</p> <p>登上“维琪奥宫”94米高的“阿诺尔福塔”钟楼,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全貌。钟楼是佛罗伦萨的重要地标之一。</p> <p>登楼途中,可以透过结实厚重的石头窗洞看到外面城市一偶。</p> <p>我们沿着螺旋向上的楼梯盘旋而行,一路上快要到达钟楼观景平台时,蓝天白云透过中世纪建筑挑空的空间跳入我的眼帘。</p> <p>这样一幅既规则又不规则的几何图案冲击着我的感官,无法不令人肃然起敬。</p> <p>登上钟楼观景台,一览佛罗伦萨小。领主广场在周边建筑群的簇拥下,,只能谦虚的躲在一边了。</p> <p>向北望去,“圣母百花大教堂”的苍劲穹顶和左边那精美的“乔托钟楼”则腾空出世般屹立在佛罗伦萨城市的中心。特别是穹顶上面那12米高的“采光亭”,更像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光彩照人。</p> <p>离开了“维琪奥宫”,我们向“圣母百花大教堂”进发。街上的建筑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层的门户都是拱形式样,二层的窗户却是长方形式样,而三层的窗户又是拱形式样了,四层、五层的窗户却又是长方形式样了。这里有什么奥秘?你能告诉我吗?</p> <p>“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建筑,建造于1248年。外观以奶油白、祖母绿、粉红色三色花岗石大理石组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称为“花的圣母寺”。</p> <p>我们在教堂北面的这扇侧门排队等候进入参观。这扇侧门叫“曼多尔拉门”,建于十五世纪。门额上是“天使报喜”图,画的是天使向圣母玛利亚告知,她将受圣灵感孕而即将生下耶稣,左侧的天使单膝下跪,双臂交叉,向坐着的圣母玛利亚报告喜讯。</p> <p>登上教堂穹顶的采光亭,再来瞭望佛罗伦萨,整个佛罗伦萨尽收眼底十分美丽。可是谁能想到这座大教堂在建造初期一波三折(1347年秋天欧洲流行的黑死病),差点中断。幸而“布鲁内莱斯基”临危受命,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这项工程,我们才得以看到这座漂亮的大教堂。</p> <p>从大教堂穹顶观景台眺望与之遥相呼应的“乔托钟楼”,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钟楼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因此称为“乔托钟楼”,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观是一个四角形的塔楼用粉红、浓绿和奶油白三种颜色,以几何学的配色方式调和。她和大教堂那么亲密地相依相偎,十分和谐,纯净优雅。</p> <p>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上面的巨型壁画《最后的审判》是16世纪艺术巨匠“瓦萨里”的心血之作。从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开始,欧洲建筑正式从“哥特式”时代进入“文艺复兴”时代。</p> <p>教堂的八角形穹顶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惊奇的是,这座教堂的设计完全是来源于“布鲁内莱斯基”随时出现的灵感。鲜为人知的是,圆形的穹顶在某种程度上与罗马斗兽场一样,已经成为意大利的标志之一。醒目的红色伸向天际,远远望去,在这六百多年的岁月里,穹顶好像一束火光,引领着佛罗伦萨在中世纪率先觉醒,将欧洲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从来没有过的时代。</p> <p>直径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穹顶,设计采用了“鱼刺式”的建造方式,从最下面开始向上堆砌筑成,十七世纪又渗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庄严华妙。就连“米开朗基罗”在计划设计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时都曾经说过:我可以盖个比“翡冷翠大教堂”圆顶更大的圆顶,但绝对无法及上她的美。</p> <p>四方形的钟楼比例匀称修长,洁白的花岗岩在阳光下栩栩生辉,表面布满精心设计的拼贴图案和繁复的浮雕。“乔托钟楼”共有五层,其中第一层分上下两段,为无窗闭合式结构,四面均是由乔托设计的浮雕,内容描绘了人类起源以及人类的生活;完成第一层后,乔托即去世了。二层至四层的建造都是按照乔托的图纸完成,上面也装饰有大量浮雕;五层则是挂大钟之处。</p> <p>来到“圣母百花大教堂”南边的广场前,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大教堂,色彩鲜艳的外墙,几何图形的装饰,让你在眼花缭乱之中体会到内在的秩序感,庄严肃穆的精致程度和技术水平超过古罗马建筑和拜占庭建筑。</p> <p>大教堂正门对面的八角形建筑就是负有盛名的“圣乔尼礼拜堂”了。礼拜堂建于5~8世纪间,是托斯卡纳地区罗马式建筑的代表。佛罗伦萨的孩子们出生后一般都是在此接受洗礼的,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礼拜堂最具观赏价值的就是三面青铜门的浮雕了。这些浮雕讲述了“约翰传教”的故事,“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旧约圣经”的故事以及“基督”的生涯和他十二门徒的故事。</p> <p>圣乔万尼洗礼堂被世人熟知的是“天堂之门”。此门是洗礼堂的东门,是三座青铜大门中的一座,正对着“圣母百花大教堂”。“天堂之门”是雕塑家“洛伦佐•吉贝尔蒂”雕刻于1452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杰作之一。他花费27年时间,采用透视法将“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亚伯拉罕用以撒献祭等十个圣经旧约的故事,在青铜大门上的十个小方格内生动讲述。</p><p>这个门是用青铜和黄金制造,被“米开朗基罗”盛赞为“天堂之门”。</p> <p>大教堂南门外的小广场称为“主教堂广场”(Piazza di Duomo),附近有许多商店、摊贩和购物市场,是游客们歇息、购物的好去处。</p> <p>这里还有一些民间的画家为游客画画的画摊,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光客在这里留下以“圣母百花大教堂”为背景的人像画。</p> <p>离开“圣母百花大教堂”,我们行走在佛罗伦萨老城区的小巷里,感受着脚下老式的石板路,仿佛只有悠悠漫步才能对得起漫漫的欧式格调。</p><p>行走至此,忽然发现前面的人群纷纷对着眼前的建筑驻足拍照。我们赶紧打听,原来这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的故居。</p> <p>“但丁故居”在佛罗伦萨古城中心的圣玛格丽特路1号,故居处于一条幽深的小巷里,是建造于中世纪的塔楼式房屋。“但丁故居”可以称得上极为简陋,但正是隐藏在青石板路中古朴而破旧的故居,见证了拉丁语被转化成意大利语的重要时期。“但丁”被恩格斯评价为欧洲“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和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但丁”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对于意大利人来说,“但丁”堪称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人。</p> <p>小巷里的“但丁故居”是一幢古朴的三层老房,褐色的外墙,狭小的门窗,褐墙约3米高处,有“但丁”的半身雕像(但丁画像下面),他面容瘦削,炯炯有神的目光中投射出一种具有穿透力的愤怒,他怒视中世纪教会专制的黑暗现实,反对教皇极其追随者。为此,“但丁”遭到终身流放,1321年,伟大的“但丁”客死他乡(拉韦纳)。</p> <p>门前的老井台和中世纪铁灯,一派古色古香。</p> <p>走进故居,室内没有刺眼的灯光,好像是为人们营造追思的氛围,也寓意“但丁”是阴森中世纪的明灯,墙壁上有些油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但丁与贝特丽丝邂逅》了。浪漫的故事大多伴之以凄美的结局,“但丁”带着所爱女孩的眷恋和伤感,完成了著名的诗集《新生》,并从此走上诗坛,写就了不朽的史诗《神曲》。</p> <p>1300年,“但丁”以渊博的学识当选为代表资产阶级政党的行政长官。为了维护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利益,他鲜明地反对贵族阶级把持政权。然而却被封建势力陷害而判处终身流放,不得回国。</p> <p>头顶天堂的“但丁”像。</p> <p>故居二楼展室的玻璃柜里是一件极具历史意义的珍贵展品,那就是1302年3月佛罗伦萨法庭对“但丁”的判决书。就是这纸判决书致使“但丁”在外度过了29年的流亡生活。</p> <p>故居三楼将“但丁”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展示给观众,包括用羊皮纸装订成的《新生》、《宴会》、《神曲》等诗作的已经泛黄而卷边的手稿。</p> <p>“但丁”:封建中世纪的终结者;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人;欧洲文坛的历史巨人。他给后人留下的许多经典名言,至今流传甚广。其中最经典、人们最常引用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p> <p>“庇蒂宫”是佛罗伦萨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庇蒂宫”正面长205米,高36米,砌以巨大的粗制石块。远远地看“庇蒂宫”,除了她的大,觉得并无特别之处。但,打你走近,你会立刻被她的气场吸引。这座三层楼高的建筑几乎是用一大块山的荒野石头建成的。黑色的弯凸巨大石块似乎是从很高的地方滚落下来,一下子被切开,然后由巨人一块一块的用手垒起来颜色浑然一体,粗面石工的石艺令建筑赋予了一种肃穆而强大气氛。</p> <p>“庇蒂宫”正门前的广场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碎石子铺成的广场上,悠闲的人们三五成群,或坐或躺,晒晒太阳,聊聊家常,这也是西方人的一种生活方式。</p> <p>从拱形大门进去,就是一个中庭。穿过中庭上楼就可以观赏“美第奇”家族曾经收藏的大量艺术珍宝,包括“拉斐尔”、“提香”等名家大作。</p> <p>望不到头的展厅,“庇蒂宫”里丰富的展品,基本来自“美第奇”家族的收藏,有不少画像和雕刻就是为这个家族的成员而作。我们不能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意大利文艺复兴,但是,假如没有“美第奇”家族,意大利文艺复兴肯定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面貌。</p> <p>在“庇蒂宫”,处处充满着浓郁的西班牙风情,她融合了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建筑特征和来自异域文化的别样色彩。因为当时统治佛罗伦萨的“柯西摩一世”,其夫人“埃莉诺拉”是西班牙派驻“那不勒斯”总督的女儿,出生在西班牙。而购买“庇蒂宫”并大规模进行扩建的实际执行人就是“埃莉诺拉”。</p> <p>这个房间里展出的都是来自中国的瓷器。</p> <p>这尊塑像是“安娜•玛利亚”(1667~1743),“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一位直系继承人,她死后将“美第奇”家族的全部财产捐献给了佛罗伦萨,为佛罗伦萨乃至意大利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艺术珍品和文化遗产。</p> <p>“庇蒂宫”在艺术品的环抱下,金碧辉煌。</p> <p>从“庇蒂宫”二楼的窗户望出去,就可以看到“庇蒂宫”后面的“波波利花园”了。“波波利花园”建于1565年,“美第奇”家族买下“庇蒂宫”后,特意在庭院后高高的“波波利”山丘上修建了这座巴洛克风格的花园景观。</p> <p>“波波利花园”占地面积约133,000平方米,是欧洲皇家花园的典范。整个花园与成百上千件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柔和地融为一体,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p> <p>花园内不只有园林,很多罗马雕像排列成行。花园里古罗马风格的装饰,迎来了电影《达芬奇密码》导演的青睐,其中有场追逐戏就是在这个花园里拍摄的。</p> <p>“波波利花园”和后舍依山而建,漂亮的罗马喷泉将“庇蒂宫”的人气和山石树木的灵气完美地衔接了起来,整座山丘甚至蔓延到更远处。</p> <p>花园里整齐垂直的布局,组成了对称的几何图形。野生的冬青树和柏树延伸成一条树篱,自然和人工在此间如此和谐。</p> <p>温柔如水的薄荷绿,初春晨光下弥漫着青草香的“波波利花园”,被绿色植被包裹着,在阳光下,仿佛仙女徜徉在瑰丽梦幻的繁花仙境。</p> <p>“米开朗基罗广场”,是我们在佛罗伦萨的最后一站,位于阿尔诺河南岸的高地上,距离西面的“维琪奥桥”1400米。站在广场上,可以眺望佛罗伦萨全景,因为广场上有佛罗伦萨的象征——“大卫青铜像”,也就成为游客们来到佛罗伦萨观光的打卡之地。</p> <p>从广场向佛罗伦萨城内望去,红色砖瓦、古式建筑、阿尔诺河、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圆顶等都一目了然,全景的佛罗伦萨更是显得古老和典雅。</p> <p>这座青铜制的大卫复制品,虽是仿制品,但仍然可以从他身上领略大卫的那种坚毅的神采、完美的身材、力与美的结合。据说米开朗基罗在创作大卫时,所使用的石头并非一座完好的大理石。就是这块略带瑕疵的石头上,米开朗基罗一改大卫传统的血腥形象,历时3年,创造了一个准备参加战斗的大卫,紧张的肌肉、专注的神情是那么自然,大卫也成为米开朗基罗的不朽之作。</p> <p>这尊高5.5米的大卫雕像,展现了极尽完美的人体肌肉比例。栩栩如生的大卫雕像得以流芳百世,无愧于米开朗基罗的伟大作品。愿大卫的艺术细胞和文化血统源远流长,代代相传。</p> <p>黄昏的米开朗基罗广场,很多人在这里席地而坐聊天。这对小情侣也不例外,他们窃窃私语,娓娓而谈,耳边聆听着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钟声,感觉米开朗基罗广场的黄昏时分是人心比较容易脆弱和感慨的时刻。我赶紧按下这幸福一刻。</p> <p>胸怀大志的大卫。</p> <p>满腹经纶的大卫。</p> <p>点石成金的大卫。</p> <p>T骨牛排(剔骨牛排)是我们今天的晚餐。</p> <p>上好的牛排食材是我们的首选。</p> <p>餐馆里面的摆设。</p> <p>佛罗伦萨厨师娴熟的技艺,吊足了我们的胃口。</p> <p>美味的T骨牛排充分满足了我们的味蕾。</p> <p>晚餐后,我们又意犹未尽的再一次来到米开朗基罗广场。广场上,大卫望着夕阳在他左边徐徐坠落。</p> <p>夕阳在大卫的左下方给大卫打了个招呼,依依不舍向今天的大卫道别。</p> <p>夕阳完美的留下了一缕晚霞,游客们也依依不舍的向大卫告别。</p> <p>夕阳下的佛罗伦萨美到了极点。</p> <p>迎着夕阳,登上米开朗基罗广场,晚霞中的佛罗伦萨映在橙色氤氲的光芒中,美的让人汗毛都立起来了。</p> <p>这时候,只是这时候,我什么都不想做,只是想望着眼前这一切发呆,直到太阳渐渐西沉。</p> <p>来到佛罗伦萨,一定要在米开朗基罗广场等一个落日。因为,这一刻的美动人心魄,夕阳给整个佛罗伦萨镀上了温柔的光泽,夕阳属于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最配夕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