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枣树林

云朵

<p>  周末运动归来,路过水果店,买了几斤冬枣,吃着吃着,一股熟悉的味道袭来,让我想起已经逝世的外婆和她屋后的枣树林。</p><p><br></p><p>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大慨都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外婆。我也不例外。</p><p><br></p><p> 湖北有句俗语“痴家家,疼外孙”,(湖北方言,家家即外婆)。外婆一生育有四子女,三女一男,老娘是老大,我长大时很多表弟表妹要么没有长大,要么没有出生。我当仁不让地成为她的长外孙姑娘,成了她当时最最宠爱的外孙女。</p><p><br></p><p> 如果說奶奶对我人生的影响那就是教会了我做人做事的智慧,那么从外婆身上我感受到的就是一种绵延的无边无际的宠溺和爱。此生再没有那么一个人像她如此地爱着和惯着我。</p> <p>  得地理优势,儿时读书放学我是经常不回家吃饭的。学校,我家,外婆家呈“人字形”。学校就是那“人字”尖尖,我家和外婆家就是那一撇一捺,距离几乎相等。经过那口大大的儿时心目中的海洋,一个叫“月塘”的堤堰就是外婆家了。现在的百度地图上称为“杨家岗”。</p><p><br></p><p> 不请自到是常态,外婆已经习惯了。看到我瘦小的身子赶紧从厨房迎出,满是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赶紧从堂屋墙上一个落满灰尘的褪色的军用背包里摸出两块沾满白霜的柿饼,有时是一把从房间屋角落瓦罐里抓出来炒熟的蚕豆,给放学后饥肠辘辘的我先垫垫肚子。</p><p><br></p><p> 晚饭都是地里摘的茄子缸豆之类,外婆还会特地跟我烙一块加了白花菜的软饼,端坐在外婆早就用洗澡巾擦得凉凉的竹床上,吃得满嘴流油。感觉比老娘做的好吃多了。还有一小碗刚蒸好颜色已经变绿的臭豆腐。用青花瓷小碗装着,散发出一阵浓烈的刺鼻的霉变陈香。</p><p><br></p><p> 以致多年后对这种发绿霉变的酱菜还情有独钟,一看到类似老刀花的青花瓷碗就走不动道。</p><p><br></p><p> </p> <p>  外婆家坐东朝西。屋后有一大片大片的枣树林,每到八九月份枣子成熟季,密密麻麻的枣子挂满枝头,我们兄妹三就往外婆家跑得更勤了。</p><p><br></p><p> 最小的舅舅刚结婚没几年,舅妈也贤惠,每次吃饭都不让刚刚学会走路的小表妹上桌,让我们兄妹围着桌子吃得欢实。可惜贤淑的舅妈在生二胎时难产而逝。对外婆家而言是灭顶之灾,成为外婆后半生的锥心之痛。</p><p><br></p><p> 外婆屋后的枣树大慨有十几颗,每到五六月份就开出一族簇米粒大金黄色的花来,闻着很香,碧绿油亮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枝干延地伸展生长,适合幼小的我们攀爬。</p><p> </p> <p>  待到暑假季,枣子渐渐长大,沉甸甸的青枣挂满枝头,馋得我们呀还未等熟透变红,就迫不及待拿个竹竿,有枣无枣,捅一杆子再說。密集的枣子扑簌簌掉下,砸在身上,头上的疼痛感直今记得。</p><p><br></p><p> 两个哥哥胆大,像猴子会爬树,骑在树丫子上边摘边吃,有时用衣兜,有时用帽子装。时不时地扔几颗在树底下眼巴巴羡慕的我。个个不吃得肚子胀是不会收手的。 </p><p><br></p><p> 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没有那一种食物能让我们敞开肚皮吃饱,甚至任意挥霍糟蹋。还没等到枣子变黄变红,就已经祭了我们的“五脏庙”。</p><p><br></p><p> 待到秋寒料峭,偶尔在枣树上发现一两颗漏网的带点点红的枣子,更是惊喜得不得了,生非法也要把它摘下来吃了。整个秋天枣树林就是我们童年的快活林,逍遥宫,感觉我们就是那宫里的王子和公主。尽情享受着枣树带给我们欢乐和喜悦。</p><p><br></p><p> </p> <p>  那时小姨还待嫁闺中,跟高家山一个姓高的兵哥哥书来信往打的火热。每次我拉开抽屉偷偷乱翻她们的信件,外婆就着急忙慌地赶紧阻止:“小女娃家的,莫看,莫看她的(信),赶紧睡觉”。白天玩疯的我晚上做梦老找不到厕所,半夜醒来就知道画了地图。自己不好意思挪到床角,空出那一块湿地,心里祈祷它快快晾干。好不被外婆发觉。</p><p><br></p><p>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天冬夜,外婆摇醒睡得迷迷糊糊的我,小声叫我跟她到厨房,从灶膛柴火灰里里舀出一碗香气扑鼻热气腾腾的瓦罐煨肉,天啊!肉,而且是满满一碗。外婆嘱咐我莫出声,赶紧吃。少不更事的我哪晓得谦让讲礼,也没问外婆有没有得吃,几下狼吞虎咽吃完抹抹嘴就又赶紧钻进温暖的被窝。深更半夜冷风一吹,久未沾大荤的肠胃不久就会一阵绞痛,赶紧叫外婆拿手电照着我上屋后的茅房……</p><p><br></p><p> 待到第二日清醒过来,心中还在懊悔。</p> <p>  对于外公,只知道他有弟兄四个,一个离开外婆在家连剩饭都不不会炒的大嗓门老人。他排行老三,孙子辈都规规矩矩喊他(她)们为“三爹”“三婆”。除了二外公入赘他乡。一个姐姐嫁到邻村,剩下的兄弟都在一个村里结婚生子,开花散叶,子女甚多。</p><p><br></p><p> 因为是亲戚,串门便有了理直气壮的优越感。稍带着隔壁邻居,没有那一家不熟悉熟知的。遇到谁家婚丧嫁娶,非得搭顶台日夜守候着看热闹,不疯到曲终人散外婆来寻是不罢休的。</p><p><br></p><p> 跟大多数农村老人凄凉的晚年一样,外婆也难逃那样的结局。我当时南下打工自身难保。无力为她老人家做点什么。时代造就一代代人的命运。我们除了扼腕叹息,也在心里暗暗努力,努力存点钱,有个房子,有个健康的身体,多一些爱好。让生我和爱我的人快乐幸福。</p><p><br></p><p> </p><p><br></p><p> </p> <p>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小孩子都不爱去外婆家。在家里物质也应有尽有。很难体会到我们哪一代人对外婆深深的眷恋和感情。“外婆”已经成了一个有关爱和思念的品牌 。</p><p><br></p><p> “胖儿子每年春节去看外婆回来就跟我投诉:“老妈老妈,你知道外婆今天煮啥东东我吃吗?腊猪蹄,腊猪蹄汤里下饺子,我这么胖,还生怕我饿瘦了”。儿子不知道这世上有一种冷叫外婆怕你冷,有一种饿叫外婆怕你饿,是千千万万隔辈人对子孙浓浓的爱的传递啊!</p><p><br></p><p> 时光飞逝,岁月流转,转眼外婆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虽然没留下一张照片,可她的音容相貌却永远刻在我的记忆里。說再多“子欲养而亲不待”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p><p><br></p><p> 外婆我们永远怀念你!</p> <p>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