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前 言 </b></h1><p><br></p><p> 我是燕化退休职工,现已年过七旬。大学本科学历,曾经专攻摄影。1969年6月到东炼参加建厂大会战,1970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炼宣传部工作,1982年调《燕山油化报》任摄影记者。</p><p>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摄影创作最旺盛时期,为东炼和燕化公司拍摄了不少新闻照片,用照相机记录了那一段难忘的历史。后来,由于“服从组织安排”,我于1986年改任文字编辑,后来当了副总编和总编辑,整日伏案编撰稿件,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编”,摄影则成了“业余爱好”。2006年在《燕山油化报》退休。</p><p> 尽管如此,我仍酷爱摄影,难忘摄影,一辈子没有远离摄影。</p><p> 2016年九月中旬,在整理我过去用胶片拍摄的老照片时,发现还是有一些值得回味的摄影作品值得拿出来与亲朋好友共享,于是就用扫描仪扫描底片或照片,把它们做成了电子版,先是在手机“微信”朋友圈开了一个专栏,题目就叫《王雨华:“每天一张老照片”》,先后持续了118天。为了方便大家欣赏,我在每张照片下面加了一段文字说明,以便交代拍摄背景、拍摄过程和拍摄技巧,有的还附带发布了几张相关的其他照片。</p><p> 这些照片,大多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拍摄的,也有个别是九十年代拍摄的,最晚至2002年。这些照片,基本都是人物特写和人物活动照片,没有包括我拍摄的装置照片和风景照片。</p><p> 许多朋友看了之后,给我发微信留言。大家普遍认为:“这些照片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这些照片非常好,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回味无穷!”</p><p> 2017年8月1日,燕化星城三里离退休职工活动站为我办了一个摄影展览,题目叫做《王雨华拍摄的燕化老照片展览》。这个展览的作品是在我的《每天一张老照片》基础上,又增加了几十张照片,一共凑了150张照片,每张照片下面都带有一段600字的文字说明。这个展览很受欢迎,持续了两个多月。</p><p> 为了纪念燕山石化公司成立五十周年,今年7月,我又从1971年至2005年用胶卷拍摄的燕化老照片中挑选了500幅照片做成5辑“美篇”在网上发布,奉献给曾经和正在为燕山石化公司的生产建设、改革发展和创新创优做出贡献的广大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单辑点击阅读量最高达7000多人次,5辑的点击阅读量总计达19000多人次。</p><p> 最近,我又在整理、编辑《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基本延续了《每天一张老照片》的风格,每张照片下面都有一段文字说明,以讲故事的形式交代拍摄背景、人物事迹、拍摄过程和拍摄技巧。</p><p> 现在给大家展示的就是我正在整理、编辑的《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中的一部分。希望大家喜欢。</p><p> 王雨华 </p><p> 2020年9月5日</p><p> 以下是《燕化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第4辑。</p> <p>《女测量员》 王雨华 摄(1981年初夏·东炼)</p><p><br></p><h1><b> 《女测量员》</b></h1><p><br></p><p> 《女测量员》,拍摄于1981年初夏。</p><p> 这是一幅反映作为建设尖兵的女测量员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紧密配合施工,完成勘察任务的摄影作品。</p><p> 我们都知道,凡是搞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就离不开测量员。比如1966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建设北京东方红炼油厂后,选厂址需要勘察测量,建装置需要勘察测量,挖沟、铺管线需要勘察测量,修铁路、公路需要勘察测量,打地基、盖房子还需要勘察测量,可以说测量员就是基本建设和工程建设的尖兵。</p><p> 测量员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是野外作业,在需要进行工程建设的原始地形、地貌上运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实地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测量数据,同时把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按一定的比例绘制成地形图,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准确数据、科学依据,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或者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工程施工建设的依据。</p><p> 他们往往是在远离城市、远离人群的地方,顶酷暑严寒,冒风雨雪霜,住帐篷窝棚,吃干粮喝泉水,从事着细致、精确、科学的工作,过着艰苦、寂寞、无趣的生活,</p><p> 1981年初夏,正是东炼第二套催化裂化装置复工建设的时期。我在二催化装置建设过程中,多次去施工现场进行采访、拍摄照片。</p><p> 这张照片就是我在二催化装置建设工地上拍摄的。</p><p> 有一天我来到施工现场,很快发现一个女测量员在认真工作。我觉得这是反映二催化装置复工建设的好题材,于是就走过去与这位女测量员打个招呼、亮明身份,并了解了她目前正在进行的测量工作情况。然后,我让她继续进行自己的工作,我则在一旁随机观察、取景构图、拍摄照片。她当时正在对远处的一座建筑物进行角度测量,背后是一台大型推土机正在执行平整场地的作业。我带去的是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一开始用标准镜头拍摄了几张照片,因为背景太过凌乱,感觉不是太满意,后来就换上200mm的长焦镜头,开大光圈进行拍摄。顿时,背景模糊起来,人物凸显出来,加上长焦镜头的压缩感,女测量员似乎近在咫尺,非常醒目。我把焦点对准她的眼珠,眼神光立即清晰可辨。在她全神贯注,眼观经纬仪、右手食指指挥助手调整标尺位置的瞬间,我按下了快门。当时,从取景框里我就看出来,这一定是一幅相当不错的照片,既能作新闻照片使用,也能作艺术人像摄影作品看待。照片冲洗放大出来之后,我十分满意,构图、用光、对焦、人物神态和动作的抓取都不错,确实是一幅好照片。</p><p> 我当年拍照时并不知道这幅照片上的女测量员是谁。2016年冬天在撰写这幅照片的文字说明时,我突然想起了赵全喜在《燕山春秋》第四辑上的一篇稿件《最早参加东炼会战的女工》,他在文中写道:“1967年5月9日,从兰州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坐着一位年仅19岁的姑娘,她就是兰州炼油厂安装公司的测量工王晓霞。”</p><p> 第一批到达东方红炼油厂会战工地的兰炼职工有12名,其中只有2名女职工,王晓霞就是其中之一。</p><p> 2016年底,这幅作品在微信朋友圈《王雨华:“每天一张老照片”》专栏里发布后,有热心的朋友经过考证后告诉我说,她就是王晓霞!王晓霞现在可以称得上是燕化公司元老中的元老! </p><p> (王雨华)</p><p> 附:张从密和我拍摄的其他几张关于勘测设计测量员的照片。</p> 1.《石油部北京设计院工程设计人员正在进行东方红炼油厂原始地貌的测量工作》张从密摄(1967.5) 2.《工程设计人员开始进行原始地貌测量》张从密 摄(1967.5) 3.《东炼设计勘察人员住帐篷》张从密 摄(1967.5) 4.《女测绘员-建设尖兵》王雨华 摄(1980年9月·东炼) <p>《好友蔡金铎》王雨华 摄(1981.6)</p><p><br></p><h1><b> 《好友蔡金铎》</b></h1><p><br></p><p> 《好友蔡金铎》,拍摄于1981年6月。 </p><p> 蔡金铎,北京人,1969年初中毕业后分配到东方红炼油厂原油车间当了一名卸油工。他因为从小喜欢摄影,业余时间经常拜城里的摄影名家为师学习照相技术。由于他生性乖巧、面善嘴甜、能说会道、脑袋瓜子聪明,连北京出版社的著名摄影家周毅都收他为徒。 </p><p> 他不甘心当一辈子卸油工,干一辈子业余摄影。可是在那个年代,想要调换工作岗位,真是比登天还难。 </p><p> 1979年秋天,机会终于来了。他的一个哥儿们郝建平告诉他,燕化总公司宣传处印刷厂要招一名照相制版工。于是,他马上跑到宣传处找到卞处长毛遂自荐,说他有个叔叔在城里印刷厂当制版车间主任,他从小在他叔叔身边转悠,于是就慢慢学会了照相制版。”其实,他哪有什么叔叔,也根本不会照相制版。 </p><p> 那天是星期六,卞处长急着要开会,便跟蔡金铎说:“你星期一来,我们好好聊聊。” </p><p> 蔡金铎就利用星期天来到北京日报印刷厂,找到当班的负责人说:“我是燕山石化总公司宣传处的,我们印刷厂要增加一道照相制版工序,卞处长派我来学习。” </p><p> 北京日报跟燕化总公司的关系不错,赶巧这位负责人也认识卞处长,便把他领到制版车间,让老师傅给他仔细讲解了一番。 </p><p> 第二天,蔡金铎如约来到宣传处,把头一天学到的有关照相制版的“皮毛”,用专业术语给卞处长一通胡侃,居然把处长给唬住了,很快就把他正式调到了印刷厂,并让他负责照相制版机器的考察与采购。半个月以后,他就陪着印刷厂厂长去北京人民机器厂订了设备。 之后,他又通过关系来到解放军《战友报》印刷厂,开始学习照相制版技术。由于他聪明好学,脑袋瓜子又灵,时间不长,他已经掌握了照相制版的全套工艺和技术。 </p><p> 从人民机器厂订的制版设备就要到货了,他回到自己的印刷厂。后来设备到了,在人机师傅的帮助下把设备安装就位,并很快投入正常生产,拿出了合格产品。 </p><p> 由于我和蔡金铎都是燕山摄影协会会员,一来二去就成了好朋友。我俩经常在一起探讨有关摄影理论的问题,还经常相约在星期天去市里抓拍街上有趣的人物。这张照片就是我乘他不注意,在大街上把他给抓拍下来的。 </p><p> 蔡金铎原来喜欢风光摄影,后来在我的影响下也渐渐地喜欢上了人物摄影。他在后海拍的《同是年轻人》,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拍的《百闻不如一见》等还登上了《工人日报》和《北京日报》。 </p><p> 我俩年龄相差六岁,但脾气相投、兴趣爱好相同,以至于后来成了铁哥儿们。 </p><p> 1982年6月,我正式调到《燕山油化报》当上了副总编兼摄影记者,他也成了《燕山油化报》的特约记者。有时候我忙不过来,便请他帮忙替我去执行新闻采访任务。 </p><p> 1983年秋,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创办摄影大专班,对全国招生,只招80个学生。北京摄影家协会给我们燕山摄影协会争取了一个名额。在我的力荐下,这个名额落到了蔡金铎头上。 </p><p>经过两年的全脱产学习,蔡金铎因为成绩优异,留校当了老师,而且不久还当上了人大一分校摄影系主任,以后又调到《工人日报》当摄影记者。 </p><p> 他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走上了专业摄影之路。</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关于蔡金铎的其他几张照片。</p> 1.《蔡金铎在写稿》王雨华 摄(1981年夏·燕化印刷厂) 2.《蔡金铎在王府井街头采访偶遇》王雨华 摄(1981年夏) 3.《燕山摄影协会会员作品交流会》王雨华 摄(1983.2) 4.《燕山摄影协会作品交流会·蔡金铎在讲解自己的作品》 王雨华 摄(1983.2) <p>《李谷一在炼油厂为工人演唱》 王雨华 摄(1981年初夏)</p><p><br></p><h1><b> 《李谷一在炼油厂为工人演唱》</b></h1><p><br></p><p> 《李谷一在炼油厂为工人演唱》,拍摄于1981年初夏。 </p><p> 李谷一,原名李滇惠、李谷贻,祖籍湖南长沙,1944年11月10日出生于云南昆明,是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戏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文化部批准为优秀专家。 </p><p> 李谷一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南艺术专科学校,1961年毕业于湖南艺术学院舞蹈专修科,随后被选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担任演员。1964年,她因演唱花鼓戏《补锅》为观众熟悉,并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74年,她被调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演唱的40多首歌曲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她的录音带发行几百万盒。1980年,她演唱的《乡恋》被批为靡靡之音,但是越批越流行,群众越喜欢,很快风靡全国,被称为“新时期中国大陆的第一首流行歌曲”。 </p><p> 1981年初夏,中央电视台为李谷一拍摄电视宣传片,专门安排她到东方红炼油厂生产装置现场为工人群众演唱。消息传来,人们奔走相告,大家都想一睹李谷一芳容,面对面欣赏她的美妙歌喉。在炼油厂工会和宣传部的组织下,200多名上白班和正在休息的倒班工人有幸在现场观看演出。为了方便拍摄,演出安排在丙烷车间与常减压车间相连接的大台阶上进行。我作为炼油厂的工会干部和摄影干事负责为演出拍摄新闻照片。 </p><p> 那一天,李谷一薄施粉黛、身着便装出现在工人面前,她微笑着走到麦克风前向大家打招呼,高兴地说:“工人同志们,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文艺要为工农兵群众服务!’我今天来到东方红炼油厂,就是要为工人群众演唱,为工人群众服务!”现场职工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李谷一演唱的第一首歌曲是《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歌声响起,全体静音,大家聚精会神、洗耳恭听,目不斜视、专注欣赏。李谷一的一举一动、一声一腔,都被现场观众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每当李谷一演唱完一首歌曲,观众中就会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那一天,李谷一也特别热情,先后演唱了《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绒花》、《妹妹找哥泪花流》、《知音》、《永远不能忘》、《乡恋》等八九首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歌曲。 </p><p> 演唱结束后,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纷纷在议论刚才的演出。有的激动地说:“今天太过瘾了!太好听了!太值了!”有的兴奋地说:“我今天才真正领教了什么叫一流水平,什么叫超级巨星。”有的青年工人伸出双手说:“你看,我把手掌都拍红了。” </p><p> 我也很兴奋,能拍摄到李谷一在东方红炼油厂装置现场为工人群众演唱照片的摄影师只有我一个人。因此,这张照片无比珍贵。 </p><p> (王雨华)</p><p> 2016,10.13 </p><p> 附:我拍摄的李谷一在东炼演唱的一张彩色照片。</p> 1.《李谷一在为工人演唱》 王雨华 摄(1981年初夏·燕化公司炼油厂) <p>《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学生认真听讲》 王雨华 摄(1982年春·燕化公司)</p><p><br></p><h1><b> 《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学生认真听讲》</b></h1><p><br></p><p> 《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学生认真听讲》,拍摄于1982年春。 </p><p> 这幅作品是在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的一间教室里拍摄的。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们在下面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有的学生还在仔细地做着笔记。照片表现了许多青年学生在“文革”中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机会,改革开放后他们重新走进校园,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感人场面。 </p><p> 北京石化总厂于1978年9月创办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11月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同年12月7日,总厂决定建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国务院尚未批准之前,北京市指示先定名为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二分院于1979年初开学后,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停办,学生全部转入二分院。时任燕山石化总公司副总经理的张万欣兼任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第一任院长。1982年7月,二分院又改回原来的名称: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 1985年4月,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划归中国石化总公司管理。从1985年11月起至1990年3月,时任燕山石化公司副经理的张立文兼任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党委书记。1990年,学校迁往大兴县新校址。1992年11月2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993年2月20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举行揭牌仪式。2000年2月,该校划转到地方,由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 </p><p> 截至2016年11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7500人,下设13个教学院(系、部、中心),27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822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0.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超过9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全部教师的50%。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和科研兴校战略,以能源科技创新为主线,在清洁能源化工、能源工程装备、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相关技术经济管理和文化建设等领域集聚优势,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较高的科研产出。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建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 </p><p>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秉承校企协同、产学结合的实践育人传统,致力于具有本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改革,造就了一大批职业素养优良、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先后与燕山石化等11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首个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市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市级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p><p>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长远目标是:致力于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新兴能源产业和首都的世界城市建设做出更大、更积极的贡献。 </p><p> “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这个名称,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史上,只使用了短短的三年半时间,但是它在燕化人的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燕山石化公司的许多高级管理人才,包括一些在职的厂、处级干部,都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 </p><p> (王雨华) </p><p> 附:我拍摄的其他几张关于燕化职工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照片,以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现在的教学楼照片。</p> 1.《我们的星期天》王雨华 摄(1983年春·燕化职工大学) 2.《燕山区包括燕化公司300多人参加了由北京市统一组织的社会发展史自学统考》王雨华 摄(1984.4.15) 3.《职工大学老师讲课》王雨华 摄(1986年秋·燕化公司) 4.《燕化公司900多名生产一线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及车间、科室干部参加了由北京市统一组织的第五期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考试。,吴仪在考点看望考生》王雨华 摄(1987.5) 5.《燕化职工大学老师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王雨华 摄(1984.3.14) 6.《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现在的教学楼》(2016.5) <p>《市政公司在凤凰亭大坡进行道路施工》王雨华 摄(1982.4.21)</p><p><br></p><h1><b> 《凤凰亭大坡修路》</b></h1><p><br></p><p> 燕山凤凰亭路从迎风环岛至合成橡胶厂,中间经过研究院、凤凰亭南北里居民区、凤凰亭大坡,全长3.24公里。其中的凤凰亭大坡全长1620米,在改造之前路宽只有6米,有10段弯道,转弯半径小,路面起点和终点高差达70米,是一条出了名的高风险道路,曾多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但它又是燕山地区内环线上的一条交通要道。</p><p> 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和居民生活出行的需要,原有的道路已经远不能适应现实需求。1981年7月,总公司领导决定改造凤凰亭大坡路,为此还成立了“领导小组”。承接凤凰亭大坡道路改造施工任务的有解放军933部队、建委一局机械化施工公司和三公司,还有房山县民工队。修建凤凰亭大坡公路,要从花岗岩山坡上开出路基。在整个大坡道路改造中,共爆破、回填、清运土石30多万立方米,铺筑沥青路面44000平方米,植树1200棵,埋设灯杆95根,同时还进行了桥梁挡土墙、排洪沟和护坡砌筑等施工。这幅照片拍摄于1982年春末。</p><p> 经过广大建设者半年的奋战,改造后的凤凰亭路于1982年4月30日建成通车。一条宽12米,两侧设有人行道、绿化带、照明设备,平均坡度在6%以下,弯道基本取直的城市道路伸展在凤凰岭下。</p><p> 凤凰亭路成为燕山地区第一条城市型公路。以后,公司又陆续对双泉路、栗周路、迎风路等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到1990年,燕山地区共有主要公路干线18条,总长度达53.46公里。 </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关于凤凰亭大坡修路的另外一张照片。</p><p><br></p> 1.《燕山地区凤凰亭大坡道路施工》王雨华 摄(1982年春末·燕化) <p>《王心刚与我们谈笑风生》 王雨华 摄(1982.4.22·北京燕化公司)</p><p><br></p><h1><b> 《王心刚与我们谈笑风生》</b></h1><p><br></p><p> 《王心刚与我们谈笑风生》,拍摄于1982年4月22日。</p><p> 1982年4月22日,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获奖者和电影工作者80余人在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的带领下来到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参观访问,并在燕山影剧院与燕化公司1400多名职工进行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联欢。</p><p> “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是中国以文化部的名义对于优秀影片颁发的电影奖。1981年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的故事片有:《喜盈门》、《西安事变》、《邻居》、《南昌起义》、《沙鸥》、《路漫漫》、《伤逝》、《乡情》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p><p> 在《伤逝》中饰演涓生的王心刚,执导《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李亚林和饰演荒妹的沈丹萍,在《喜盈门》中饰演薛水莲的温玉娟、饰演仁文爷爷的于绍康、饰演陈仁芳的洪学敏,在《沙鸥》中饰演沙鸥的常珊珊等都是观众非常熟悉的优秀演员,他们这次都随文化部访问团来到燕化公司。其中,王心刚和李亚林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文化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负责征集全国各电影制片厂意见评定出来的“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中的两位大明星。</p><p> 新中国的“22大电影明星”对于燕化公司当年的大多数职工来说并不陌生。从1962年开始到1966年文革前,在全国各地的大城市电影院里悬挂着22位神采奕奕的新中国优秀男女电影演员的大幅照片,成为那个时代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岁月流逝,10多年过去了,当年这些大明星的风采和形象依旧鲜活地印在东炼职工的记忆里,因此备受工人群众的追捧。王心刚、李亚林和其他几位著名演员在参观途中不断被热情的观众认出,然后就是索取签名、要求合影。</p><p> 我作为东方红炼油厂工会的摄影师,全程陪同文化部访问团参观访问,因此拍摄了不少精彩的照片,同时也承担了为工人群众与电影明星合影留念的任务。</p><p> 这幅《王心刚与我们谈笑风生》的作品,就是那一天我在随同他们参观东炼的途中在汽车里抓拍到的。</p><p> 当时,我们东炼工会的工作人员和总公司的工会干部陪同文化部访问团的同志分乘几辆大轿车前往炼油厂生产装置区参观,王心刚正好和我在一个车上。从照片上可以看出,王心刚的前面左侧是东炼广播站的女播音员贡国惠,他的旁边是东炼工会的文娱干事小付,他的后面是总公司工会的文体部长刘兆春,我在最前面的座位上背靠司机座位的后背在地上半蹲着。王心刚当时正和他们几个谈笑风生、开怀大笑,我不失时机地抓拍下了这个精彩镜头。</p><p> 我当时使用的是135照相机标准镜头,把光圈调到比较大的F2,快门速度控制在1/125秒,利用车窗外投射进来的漫射光进行拍摄。我没有使用闪光灯,这样既不会干扰被拍摄者的情绪,又充分保留了现场真实的气氛和光影效果。由于焦点对准在王心刚脸上,因此前面的贡国惠和后面的刘兆春都略显虚影,但是还可辨认,而在王心刚旁边的小付因为与王心刚在同一水平距离上,所以他的脸部也比较清晰,然而他的半拉脸被贡国惠挡住,并没有喧宾夺主。这样,整个画面上虽然有五六个人物形象,但是王心刚处在绝对主角的地位,他的脸部表情也最丰富,再加上手的动作,因此王心刚这位超级大明星和蔼亲切、平易近人、毫不做作、没有架子的生动形象就跃然纸上。</p><p> 这幅作品后来入选了好几个摄影艺术展览。</p><p> (王雨华)</p><p> 附:我那天拍摄的其他几张关于优秀影片获奖者在燕化公司活动的照片。</p> 1.《获奖演员访问燕化公司》王雨华 摄(1982.4.22·北京燕化公司) 2.《电影明星来到我们中间》王雨华 摄(1982.4.22·燕化) 3.《1981年获奖电影演员王心刚、李亚林、沈丹萍等访问燕化》王雨华 摄(1982.4.22·燕化公司) <p>《东炼工会举办集体婚礼》王雨华 摄(1982.4.28)</p><p><br></p><h1><b> 《东炼工会举办集体婚礼》</b></h1><p><br></p><p> 1982年“五一”前夕,东方红炼油厂工会为本厂的七对来自各车间的青年男女职工举办了新颖、喜庆、热闹、简朴的集体婚礼。</p><p> 婚礼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举行,婚礼现场布置得朴素、大方。正面墙上张贴着红底金纸剪成的一幅大号“双喜”连体字,两边一副对联,上联:“树新风利国利民”,下联:“破旧俗晚婚晚育”,横批:“幸福美满”。顶棚上悬挂着四条五色彩纸做成的花带,花带交叉的中心有一个很大的彩纸花球,把整个婚礼现场烘托得喜气洋洋。</p><p> 七对新人中,六位新郎身着传统的深色中山装,只有一位新郎穿了时尚的灰西装;新娘则是清一色的女式西装,只是颜色深浅不同。在那个年代,这就是典型的结婚礼服。新郎和新娘胸前都别着镶有小红花的红丝带,这是当天婚礼上特殊身份的象征,以区别于其他参加婚礼的男女嘉宾。</p><p> 那一天,七对新人的父母和几十位亲朋好友,还有工会、车间的领导参加了婚礼。东炼厂工会的文体委员闫峰作为司仪主持了集体婚礼。由于是新式的集体婚礼,所以传统的“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等繁文缛节都被省略了,代之以七对新人一起向来宾们行鞠躬礼。然后,就是厂工会领导班锡公讲话,接着是车间领导讲话,最后是新人代表发言。有几对新婚青年还被要求表演了合唱等节目。</p><p> 我在婚礼现场拍摄了许多照片,这是其中一张。</p><p> 之后,东炼工会又为青年职工举办了另外一场集体婚礼,我也拍摄了不少照片。 </p><p> (王雨华)</p><p> 附:我在两次婚礼现场拍摄的其他一些照片。</p> 1.《东炼工会为职工举行集体婚礼·新人站成一排接受大家祝福》王雨华 摄(1982.10.2) 2.《东炼工会为职工举行集体婚礼:化验室一对新人参加》王雨华 摄(1982.10.2) 3.《东炼工会为青年职工举办集体婚礼·少年儿童给新人献花》王雨华 摄(1982.10.2) 4.《东炼工会为青年职工举办集体婚礼·少年儿童给新人献花》王雨华 摄(1982.10.2) 5.《东炼工会为青年职工举办集体婚礼·新人步入会场,身上洒满彩色花屑》王雨华 摄(1982.10.2) 6.《东炼工会为青年职工举办集体婚礼·新人给大家分发糖果》王雨华 摄(1982.4.28) 7.《东炼工会为青年职工举办集体婚礼·新婚夫妇发表感言》王雨华 摄(1982.4.28) 8.《我为三对青年举办集体婚礼前拍摄的结婚照之一:化验室一对新人》王雨华 摄(1982.9.26) <p>《东炼制蜡女工》 王雨华 摄(1982.6.20·北京燕化公司)</p><p><br></p><h1><b> 《东炼制蜡女工》</b></h1><p><br></p><p> 《东炼制蜡女工》拍摄于1982年6月,照片上的女工正在给老寿星艺术蜡坯料上颜色。她的身后摆满了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艺术蜡制品,不仅有中国的弥勒佛、观世音、古代仕女,还有外国的圣诞老人、白雪公主、维纳斯,另外还有猪八戒、梅花鹿、水蜜桃等。这些栩栩如生、各种造型的艺术蜡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东炼的新产品。</p><p> 东炼当时加工的华北原油中有丰富的石蜡资源,过去只是利用它们生产蜡板供应国内外。华国锋主席在1979年春节到燕化公司视察时指出:“我们不仅要把原油中的石蜡制成半成品,而且希望把这些半成品加工成各种腊制品,就能够到国际市场上去为国家多创外汇。”</p><p> 为了落实华国锋主席的指示,东炼厂党委多次开会研究蜡制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问题。他们从全厂各车间抽调了二十多名比较得力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了腊制品车间筹备组。</p><p> 很快,东炼就从香港引进了六台生产蜡烛的机器,并聘请了两个师傅做技术指导。一个月后,他们就成功试制出几十种不同规格、多种颜色、加有香料的圆柱蜡和圆锥蜡。与此同时,他们还试制了几十种艺术蜡,不仅仿制了有外国特色的艺术蜡,而且生产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蜡。由于这些蜡制品采用精白蜡为原料,并添加了一些特殊辅料,因此色彩鲜艳、表面光亮、燃烧时不流蜡、无烟灰,硬度和储存安定性都较好,出口到北美和欧洲各国非常受欢迎。</p><p> (王雨华)</p><p> 附:另外一张艺术蜡照片《艺术蜡:多福多寿》</p> 1.《艺术蜡:多福多寿》王雨华 摄(1982.6.20·燕化公司炼油厂) <p>《决赛之前》 王雨华 摄(1982年夏·燕化公司)</p><p><br></p><h1><b> 《决赛之前》</b></h1><p><br></p><p> 《决赛之前》,拍摄于1982年5月26日。 </p><p> 由燕山石化总公司工会和区体委联合举办的第五届职工田径运动会于1982年5月25日开幕,赛程共3天,参加的燕化所属基层单位有24个,共有294名运动员参加了26个项目的比赛,其中有44名运动员在比赛中打破了13项区记录。最终,东炼代表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荣获团体总分第一、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和女子团体总分第一。 </p><p> 这张照片表现的是东炼男子4X100米接力赛代表队4名运动员在复赛之后、决赛之前坐在运动场半是沙土半是草的地上休息,等待最后时刻向冠军冲刺时的情景。拍摄时,我运用了左侧光,人物的立体感比较强。同时,在景别上我选择了中景,这样能把4个人都框进画面中。在构图时,除了突出表现四人组合的主体之外,也要兼顾背景的取舍。我把4人背后跑道上正在进行的女子4X100米决赛的场面作为背景,这样更加有利于画面主题的表达。另外,拍摄瞬间的抓取也很重要。我在他们4个人中有3个人的目光都在看同一个方向时按下了快门,他们当时正在关注跑道上的比赛,也许是他们的女队友即将夺取冠军头衔,这对他们马上就要进行的决赛将会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p><p> 最终,他们如愿以偿地夺取了男子4X100米决赛的冠军。 </p><p> 我为什么没有直接表现决赛的场面呢?因为,决赛时的场面拍摄的人太多,我自己就无数次拍摄过田径场上男女长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的情景,包括决赛时冲刺的镜头。我感到,拍摄这些镜头已经没有多少新意,而《决赛之前》却是一个拍摄的空白点,我填补了这个空白,所以取得了成功。这张照片后来参加了多个省市级摄影展览,也被某些报刊杂志刊用。 </p><p> 这张照片,除了表现4个运动员健硕的身体之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他们的神态。从他们的眼神和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决赛的最终胜利充满信心。 </p><p> (王雨华)</p> <p>《东炼举办1982年水上运动会》王雨华 摄(1982.7.24)</p><p><br></p><h1><b> 《东炼举办1982年水上运动会》</b></h1><p><br></p><p> 1982年7月24日,东方红炼油厂在胜利桥露天游泳池举办了第四届水上运动会。我作为《燕山油化报》记者,应东炼工会邀请,为他们拍摄了许多照片,这是其中一张。</p><p> 由于东炼建厂时执行的是“先生产,后生活”原则,栗园地区一直没有正规化的游泳池。上世纪七十年代,胜利桥还没有修建游泳池,只有一个拦水坝拦成的大水坑。每年夏季大雨过后,车厂村上游下来的洪水经胜利桥拦水坝截流,大水坑里就会灌满了水,于是便形成了天然的游泳池。每到夏季,职工们都到胜利桥大坝水坑里去游泳。但是,由于大坝水坑是天然形成的,底部堆满鹅卵石,坑洼不平,中间还会产生急流漩涡,孩子们在这里游泳很容易出事故。</p><p> 七十年代末,东炼厂领导考虑到职工的切实需要,就出资在胜利桥大坝水坑里修建了一座简易的游泳池,还修建了配套的更衣室和淋浴房,并且有人值守,还有三班倒的救生员。从此,职工们游泳有了好去处,家长们也不用担心孩子们游泳的安全问题了。</p><p> 1979年夏,东炼在胜利桥露天游泳池举办了第一届水上运动会。1982年夏,东炼又一次在胜利桥游泳池举办水上运动会,还吸引来了五六百名观众,多数是职工家属和子女,把游泳池周边给团团围住。他们不仅是来看热闹的,更是来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呐喊助威的。</p><p> 我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角度,拍摄了这张照片。 </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另外一张水上运动会照片及其他几张东炼职工在胜利桥露天游泳池戏水的照片。</p> 1.《东炼举办第二届水上运动会》王雨华 摄(1982.7.24) 2.《游泳圈》(铂重整车间 李世铮)王雨华 摄(1980年夏·东炼胜利桥游泳池) 3.《高台跳水·空中飞燕》王雨华 摄(1980.8·6x6黑白负片·燕化公司炼油厂胜利桥游泳池·铂重整车间李世铮) 4.《出水健儿——东炼仪表车间工程师、燕山黑板报艺术创始人铁军》王雨华 摄(1980年夏·胜利桥游泳池) 5.《水中拔河赛·欢呼胜利》王雨华 摄(1981.8·东炼胜利桥游泳池) <p>《选举燕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投票》王雨华 摄(1982年秋)</p><p><br></p><h1><b> 《选举人民代表:投票》</b></h1><p><br></p><p> 《选举人民代表:投票》,拍摄于1982年秋。 </p><p> 这幅作品表现了燕化公司机关的普通职工正在排队往投票箱里投入自己刚刚填写好的选票,选举燕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的情景。 </p><p> 燕山地区原为房山县的一部分,地域范围为36平方公里,原来归房山县城关公社和周口店公社管辖。 </p><p> 从1968年以后,随着东方红炼油厂以及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的成立,该地区的居民区逐渐形成并扩大,民政、市政、商贸、文化、教育等事业得到不断发展。 </p><p> 1974年6月26日,为加强地方行政管理,实施政企分开,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石油化工区办事处正式成立,主要管理燕山地区的地方行政工作及商业、饮食服务业和文化教育等事业。 </p><p> 1980年10月,经国务院和北京市批准,北京市燕山区正式成立,北京石油化工区办事处随之撤销。燕山石化所承担的社会事务逐步划归燕山区地方政府管理。辖区内的常住人口此时已达到73800多人。 </p><p> 既然有了燕山区地方政府,自然要设立相应的燕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执行情况的报告”……“选举区长、副区长”……“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p><p>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燕山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燕山区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p><p> 1982年秋天,在燕山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筹备组的领导下,通过几上几下的酝酿、推荐、讨论,最后确定了120多名区人民代表候选人。之后,又进行了严格的选民登记、张榜公布、确认,然后给每一位选民发了一张“选民证”。筹备组工作人员向选民们仔细介绍了每一位区人民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 </p><p> 到了统一投票选举燕山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那一天,恰逢阴雨绵绵。各选区的选民们冒着细雨,安静、有序地排队进入分设在各选区的投票大厅。在投票大厅里,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填写选票和投票的注意事项、工作流程。每一个选民选谁、不选谁,不受任何人的影响,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选票填写完毕,就可以到投票箱前去投票,如果人多,还要排队等候,挨个有序投票。 </p><p> 那一天,我除了给燕化公司机关选区选举的各个环节都拍摄了新闻照片外,自己也投下了神圣的一票。 </p><p> 1983年2月18日至21日,北京市燕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召开,来自向阳、东风、栗园、北庄四个地区的101名当选代表欢聚一堂,听取和审议了《石油化工区办事处工作报告》、《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们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讨论了这三个报告,并对燕山区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宝贵意见。最后,大会选举产生了燕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燕山区政府区长、副区长;区法院院长和检察院院长,以及燕山区出席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p><p> (王雨华) </p><p> 附:我在1982年选举日拍摄的其他三张照片,以及1987年选举燕山区第三届人民代表时拍摄的两张照片。 </p> 1.《选举燕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选民们冒着绵绵细雨,安静、有序地排队进入分设在各选区的投票大厅》王雨华 摄(1982年秋) 2.《选举燕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写票》王雨华 摄(1982年秋) 3.《选举燕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公司经理夏钦林(左二)和党委副书记林源(左一)也来投票》 王雨华 摄(1982年秋) 4.《燕山区第三届人民代表选举:投下庄严的一票》王雨华 摄(1987.5.13) <p>5.《燕山区第三届人民代表选举:投好庄严的一票》王雨华 摄(1987.5.13)</p> <p>《东方歌舞团歌唱演员郑绪岚在燕化公司演出》 王雨华 摄(1982.11.29)</p><p><br></p><h1><b> 《歌唱演员郑绪岚》</b></h1><p><br></p><p> 《歌唱演员郑绪岚》,拍摄于1982年11月29日。 </p><p> 这幅作品是在东方歌舞团第二次来燕化公司进行慰问演出时拍摄的。这幅作品采取竖幅构图,主要想表现郑绪岚薄如蝉翼的演出服装。你看她虽然身穿白色长裙,但身体的轮廓线清晰可辨,尤其是右胳膊像是坦露在外一样。我其实并没有什么邪念,只是想用摄影技巧来表现看到的这一切。现在看,我是做到了。在强烈的舞台灯光照射下,想要把白色衣裙拍出层次感,并且还不能影响人物脸部的曝光,相当不容易。那时候,使用黑白胶片拍摄,照相机也都是机械操作,光圈、速度、距离都靠人工手动调节,稍有失误,照片就报废了。不像现在的数码照相机,全自动,微电脑控制,你只管取景,按快门即可。 </p><p> 这幅作品,郑绪岚处在暗背景下,脸部曝光准确,双手和长裙曝光也合适,并且长裙衣褶还有层次感。郑绪岚面带微笑,嘴唇微张,双手重叠放在胸前,显然唱到了动情处。我就在此时按下了快门。一张佳作就呈现在观众面前。 </p><p> 郑绪岚,中国女歌唱家,出生于北京,因演唱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歌曲《太阳岛上》成名。她1977年进入东方歌舞团,1982年为电影《少林寺》录制插曲“牧羊曲”,1983年为电影《小街》录制主题歌“妈妈留给我一首歌”,1983年2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了歌曲《牧羊曲》、《太阳岛上》,并推出了脍炙人口的歌曲《大海啊故乡》。</p><p> (王雨华)</p><p> 附:我在1982年11月29日和1984年2月11日拍摄的另外两张照片。</p> 1.《歌唱家刘淑芳来燕化公司演出》王雨华 摄(1982.11.29) 2.《东方歌舞团第三次到燕化公司慰问演出:郑绪岚在演唱》王雨华 摄(1984.2.11) <p>《燕化总公司领导给向阳化工厂送锦旗》王雨华 摄(1982.12.31)</p><p><br></p><h1><b> 《总公司领导给向阳化工厂送锦旗》</b></h1><p><br></p><p> 《总公司领导给向阳化工厂送锦旗》,拍摄于1982年12月31日下午。 </p><p> 这张照片是在向阳化工厂二聚车间操作室拍摄的。 </p><p> 向阳化工厂二聚车间全体职工经过整整一年的艰苦奋斗,截止到12月20日已经生产聚丙烯80200顿,终于突破了年产8万吨的装置设计能力。在以后的10天里,他们又使这一成绩继续向上提升了一大截。为此,燕化总公司领导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并在1982年的最后一天亲自送到二聚车间操作室,向阳化工厂领导在操作室门口迎候总公司领导的到来。 </p><p> 我作为《燕山油化报》记者,当然必须在第一时间抢到这一重大新闻,所以我提前赶到向阳化工厂。当总公司领导兰丕炜、夏钦林、楚孝忠、張立文等来到二聚车间时,我已经做好了拍摄的准备。夏钦林总经理首先致辞,他代表总公司党委和行政领导热烈祝贺二聚车间在1982年一举突破8万吨的装置设计能力,并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夺取更大的胜利。 </p><p> 在夏钦林总经理致辞后正与兰丕炜书记说着什么事情时,我拍下了这张照片。 </p><p> 向阳化工厂第二聚丙烯装置是30万吨乙烯装置的配套项目,从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引进,采用溶剂法聚合工艺技术,原设计生产能力为8万吨/年,可生产聚丙烯均聚物和丙烯乙烯共聚物等47个牌号的产品,1974年9月开工建设,1976年3月按合同期建成,1976年6月投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二聚装置5年来一直没有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这一问题成了燕化公司和向阳化工厂领导和车间职工的一块心病。1982年,向阳化工厂认真开展企业全面整顿,“上下一条心,干群一股劲,奋力夺八万”,终于攻克难关,使二聚车间全年聚丙烯产量突破了8万吨设计生产能力,所以总公司领导要亲自到向阳化工厂送锦旗。 </p><p> 从画面上看,总公司经理办公室主任唐济昌举着锦旗,锦旗上书写着“群策群力破八万大关 再接再厉为四化立功”18个金黄色的大字。楚孝忠和張立文两位副总经理站在锦旗两侧,向阳化工厂党委书记王怀彬站在窗前听两位总公司领导说话,厂长则在一旁与画面外的二聚车间主任说着什么,我猜是叮嘱他一会儿应当如何表态。整幅照片上的人物神态自然、气氛和谐,大家都为二聚车间突破装置设计能力而高兴。</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关于向阳化工厂二聚车间的另外两张照片。</p> 1.《1983年元旦前夕公司党委领导与向阳化工厂及二聚车间部分干部职工合影》王雨华 摄(1982.12.31) 2.《向阳化工厂二聚车间职工确保稳产高产,认真进行生产操作》王雨华 摄(1982年夏·燕化公司)注:向阳化工厂二聚车间在1982年力争产量突破8万吨装置设计努力能力。 <p>《高元钧给我们讲故事》 王雨华 摄(1983年元旦·燕化公司影剧院)</p><p><br></p><h1><b> 《高元钧给我们讲故事》</b></h1><p><br></p><p> 1983年元旦,战友文工团来燕化公司进行慰问演出,著名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高元钧也随团来到燕化公司。由于高元钧年事已高,且身体欠佳,文工团领导没有给他安排演出任务。</p><p> 演出开始前,高老执意要坐在观众席上。他说,这样方便他与燕化的同志聊天。文工团领导和燕化公司领导商量后,就按照高老的要求,把他的座位安排在第二排中间的位置。</p><p> 演出开始后,高元钧和大家一起观看演出。这一天的演出非常精彩,有马玉涛的女高音独唱《马儿啊,你慢些走》、《老房东查铺》,有张振富、耿莲凤的男女声二重唱《毛主席派人来》、《祖国一片新面貌》,有马国光的男高音独唱《真是乐死人》,有贾世骏的男高音独唱《红军不怕远征难》,有舞蹈《行军路上》、《草原女民兵》,有高元钧徒弟表演的山东快书《武松打虎》,还有相声、京胡独奏等。 </p><p> 演出中间休息时,高老没有离开座位,而是与他身边的两位燕化职工聊起天来。这两位都是东炼青工,男青年的父亲曾经是我的师傅,女青年的爱人曾经是我的同事。我本来就坐在前排位置上给演员们的演出拍照,这时候就转过身来,一边听高老讲述刚才演出的《武松打虎》在成书和排练时的一些趣事,一边抓拍了这个精彩的镜头。</p><p> 1993年3月3日,山东快书一代宗师、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高元钧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p><p> (王雨华) </p><p> 附:我当时给高元钧拍摄的一幅肖像作品</p> 1.《山东快板大师高元钧》王雨华 摄(1983.1.1·燕化公司) <p>《燕化公司经理夏钦林在新年第一天到炼油厂看望值班干部》 王雨华 摄(1983年元旦)</p><p><br></p><h1><b> 《夏经理的新年第一天》</b></h1><p><br></p><p> 1983年元旦,新年第一天,燕山石化总公司和各生产厂的领导,一大早就冒着严寒,纷纷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看望、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岗位、坚持生产的干部和职工。</p><p> 总公司总经理夏钦林,元旦上午先后到东方红炼油厂和胜利化工厂慰问干部职工,检查指导工作。上午9点,我跟随夏钦林来到东方红炼油厂厂长徐宗诗的办公室,他正在与厂领导班子成员商量工作。夏钦林总经理首先与大家热情握手,亲切问好,并致以新年的祝贺。然后,他很快就问起了生产上的情况,和大家一起讲形势、摆问题、出思路、提要求、想办法,给大家鼓劲,并征询大家对总公司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p><p>我在他侃侃而谈时拍摄了上面这张照片。</p><p> 新年伊始,总公司广大职工以新的姿态狠抓生产开门红,广大职工精心操作,狠抓安全,保证了节日期间的稳定生产,各主要产品产量都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向阳化工厂二聚车间元月一日的聚丙烯日产量达到270吨,实现了高产。前进化工厂领导在新年第一天就深入车间了解生产情况,决心在去年战胜困难胜利完成高压聚乙烯计划的基础上,发动全厂职工一起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元月生产开门红。胜利化工厂聚合车间化工四班,在新年第一天就成功地把检修后的大聚合装置开了起来。 </p><p> (王雨华) </p><p> 附:我在夏钦林到胜利化工厂慰问干部职工时拍摄的照片。</p> 1.《夏钦林新年第一天给橡胶厂干部讲形势》 王雨华 摄(1983年元旦) <p>《婴儿室的新年午餐》 王雨华 摄(1983年1月7日·燕化公司职工医院)</p><p><br></p><h1><b> 《婴儿室的新年午餐》</b></h1><p><br></p><p> 《婴儿室的新年午餐》,拍摄于1983年1月7日。 </p><p> 这幅作品表现了燕化职工医院妇产科护士坚守职业道德,精心照顾新生婴儿,却忘了自己的午餐已经放凉了的可贵精神。 </p><p> 1983年1月7日,还处在新年期间,我在中午时分来到燕化职工医院妇产科采访。当我走进婴儿室外面的值班室时,隔着观察用的大玻璃窗,我看见一位年轻漂亮的当班护士正在给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喂奶,而同伴给她从食堂买回来的饭菜放在桌上已经快凉了。我觉得这位护士的精神值得赞扬,于是就拍下了这个感人的镜头。 </p><p> 婴儿室里一共有8个刚出生的婴儿,这位护士挨个给三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婴儿喂奶,一圈下来,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等把所有工作做完,婴儿酣然入睡、不哭也不闹以后,这位护士才回到外面的值班室,并和我热情地打招呼。我问她:“为什么不先吃饭,后给孩子喂奶?”她很干脆地回答:“现在这些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定要精心爱护才行。到点了,我就该及时给这些母亲不能亲自喂奶的孩子喂奶。自己的饭菜凉了,我可以热热再吃,孩子们可不能饿着。” </p><p> 这张照片后来作为摄影艺术作品刊登在1983年2月4日出版的《燕山油化报》第四版上,标题就是《都是独生子女 更要精心爱护》。 从画面上看,当时燕化职工医院妇产科婴儿室的设施还比较简陋,四五个婴儿挤在一个木匣子里,存放被单的铁床栏杆锈迹斑斑。这位值班护士的新年午餐,只是两个馒头和一盆蔬菜,菜里可能有一块红烧肉,而盛菜的搪瓷盆“丑陋不堪”,这也许就是当年现实生活的写照。 </p><p> 燕化公司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艰苦奋斗、大干快上建起来的,“先生产,后生活”是当时的指导方针。因此在生活上,公司对职工“欠账”太多,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情况才大有好转。 </p><p> 我在写这张照片的文字说明时,翻到了《燕山油化报》记者陈东建写的一篇通讯《产房静悄悄——访职工医院妇产科》,刊登在与照片同一期报纸的第二版上。文中报道,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医院进行全面整顿,妇产科被列为整顿的重点之一。几个月后,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已有很大改进。他们在行政科、营养室的大力支持下,实行了“包伙制”,产妇的一日四餐全部由医院提供,既营养又可口。他们还撤掉了家属“陪住”,加强了临床护理:给产妇打饭一律由配膳员和护士负责,碗筷消毒和打开水都不用产妇动手;到了喂奶时间,婴儿室的护士把孩子一个个送到产妇手上,过15分钟再送一趟牛奶;产妇喂奶时,护士如发现有喂法不得当的地方,便主动帮助纠正;遇到难产和有病的产妇,他们都会做相应的处理,医生会及时会诊,并制定特殊的医治方案,术后还要对产妇进行特殊的护理;凡是产妇因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喂奶的,都由护士负责喂牛奶。这就是我在婴儿室看到的一幕。他们还定时给婴儿洗澡,让产妇在几天之后出院时,能够抱回一个白白胖胖、干干净净的健康娃娃。 </p><p> 我给这幅作品起名《新年午餐》,一语双关,耐人寻味。照片上,婴儿在吃护士给喂的“午餐”,而护士自己的午餐却被晾在一边。 </p><p> 顺便说一句,两年之后,我的儿子也是在燕化公司职工医院妇产科出生的,并且也在这个婴儿室待过。 </p><p> (王雨华) </p> <p>《职工分期付款买彩电》王雨华 摄(1983.2.10)</p><p><br></p><h1><b> 《职工分期付款买彩电》</b></h1><p><br></p><p> 《职工分期付款买彩电》,拍摄于1983年2月10日。</p><p> 中国人的家庭,在改革开放前最希望拥有的东西是“四大件”,又名“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的家庭最希望拥有的东西变成了彩色电视机。</p><p> 1978年初,北京等几大城市开始凭票限量供应少量从匈牙利和日本进口的彩色电视机。由于它不但是进口货,还是紧俏货,价钱自然不菲,对于普通人家简直是可望不可即。</p><p> 1978年,国家批准上海电视机厂引进全国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1982年10月正式竣工投产,产品定名“金星牌”。</p><p>金星牌彩色电视机作为上海市标志性产品,先后荣获国家商业部“全国最畅销国产名牌产品金桥奖”、“全国大商场推荐市场名优商品”、中国质量协会“用户最满意产品”,曾经有相当高的知名度。</p><p>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彩色电视机的城乡居民越来越多,彩色电视机几乎成为那个年代中国家庭现代化的代名词。燕化总公司职工也在1983年初掀起了一个购买彩色电视机的小高潮。</p><p> 那时候,市场上的彩色电视机全部凭票供应,燕化普通职工到哪里去能弄到那么多购买票证?于是一些职工提议:希望总公司工会能够帮助职工购买到彩色电视机。在那个年月,企业领导,尤其是工会干部尽可能地不讲空话,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总公司工会在总公司领导的支持和批准下,采纳职工建议,派人四处联系、积极组织货源,终于在1983年2~3月份,协助总公司所属各单位职工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了5000多台金星牌和其他两个牌子的彩色电视机,解决了许多职工家庭看电视难的问题。</p><p> 我作为《燕山油化报》记者,亲眼见证了那一段时间燕山体育场内每天热热闹闹、进进出出的喧嚣场面。凡是购买到彩色电视机的职工都是兴高采烈的样子,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全家出动,小心翼翼、喜气洋洋地把彩色电视机搬回家。</p><p> 这张照片是在总公司电视转播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帮助职工调试新买的电视机时拍摄的。画面上,左侧的男士是总公司工会干部,正在回答右侧哪位男职工关于分期付款购买彩色电视机的具体问题;左侧两位女士是总公司电视转播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帮助右侧买到彩色电视机的女职工调试电视机,并告诉她彩色电视机的操作使用和保养方法。我拍摄时使用了闪光灯,总体上讲曝光准确,前后明暗也有层次感。画面内容一目了然,作为新闻照片没有问题,很快发表在1983年3月4日出版的《燕山油化报》第244期第2版上。</p><p> 我们家在那时候也购买了一台金星牌14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一直看了许多年,后来送给了一位新结婚的大学生。</p><p> (王雨华)</p><p> 附:另外两张燕化职工家庭看电视的照片。</p> <p>1.《我在迎风五里的家(请同事王玉金一家来作客并留影)》王雨华 摄(1982.3)</p> 2.《燕化职工家庭·晚上的娱乐活动·看电视节目》龚文豹 摄(1995.6) <p>《弹球游戏》王雨华 摄(1983.2.11·燕化公司研究院)</p><p><br></p><h1><b> 《弹球游戏》</b></h1><p><br></p><p> 这幅《弹球游戏》照片,拍摄于1983年2月11日。</p><p> 1983年春节前两天,我接连拍摄了两处的春节游艺活动。一处是2月10日下午由燕山区办事处在办公大楼二楼大厅举办的游艺活动,另一处是2月11日晚上由燕化公司研究院在自己院内举办的游艺活动。两处的春节游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吹蜡烛、套圈、飞镖打气球、小球投篮、弹球、猜谜语等游艺项目,也有跳绳、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参加这些游艺项目要凭事先发给的游艺项目卷,参与者得分高还能获得小礼品。</p><p> 由于是燕山地区首次举办这样的游艺活动,因此吸引了大批职工群众前来参与。我印象里,每一个游艺项目活动现场都人满为患,我手头还保留着当年在吹蜡烛、套圈、打气球、猜谜语等游艺活动现场拍摄的照片,几乎每一个项目活动现场都像这一张照片上一样,除了参与活动的几个人外,四周还站着许多看热闹的群众。他们多数没有领到游艺项目卷,来这里只是为了看热闹而已。因为,那个时候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较少,除了看电影、看电视,似乎没有其他更多的娱乐休闲活动。所以,这两个单位举办的游艺活动就格外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尤其是受到青年职工的欢迎。</p><p> 从这幅《弹球游戏》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尽管“人满为患”,但是现场秩序还算平稳,有卷的玩游戏,没卷的看热闹,大家各得其所。</p><p> 特别是画面左侧的工作人员,非常认真,一丝不苟,既为大家服务,又担当裁判工作,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p><p> (王雨华) </p><p> 附:我在两处游艺活动现场拍摄的另外几幅照片。</p> 1.《游戏:“吹蜡烛”》王雨华 摄(1983.2.11·北京燕化公司研究院) 2.《猜谜语》王雨华 摄(1983.2.10·燕化公司二楼大厅) 3.《套圈》王雨华 摄(1983.2.10·燕化公司二楼大厅) <p>《大学生一起包饺子过除夕》 王雨华 摄(1983.2.12·燕化公司机关)</p><p><br></p><h1><b> 《大学生一起包饺子过除夕》</b></h1><p><br></p><p> 这幅《大学生一起包饺子过除夕》,拍摄于1983年2月12日。</p><p> 在此之前,公司机关新招收了一批大学毕业生。除夕下午,机关已经放假,大部分干部、职工都回家和老婆、孩子准备年夜饭去了,唯有这些新来的十几位外地大学生由于刚参加工作,还不能享受探亲假,因此既回不了家,也无处可去,有点郁郁寡欢。</p><p> 那时的燕山地区不像现在这么热闹,商场、饭店都提前关门歇业,机关食堂只提供普通饭菜,大家没有一个可以聚餐、娱乐的地方。</p><p> 正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冯正磊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说:“我们大家一起包饺子怎么样?包完饺子,我们就一起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还有新年舞会,我们还可以一起看中央电视台晚上八点开始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听了冯主任的这番话,高兴得欢呼起来。</p><p> 十几个人在冯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机关食堂,选了一间小餐厅,支上圆桌,找来案板、菜刀和碗筷,向大师傅要了十斤面粉和现成的猪肉白菜馅,就开始包起了饺子。这些外地大学生多数都是南方人,从来没有包过饺子,只有两个东北来的女大学生和冯正磊会包饺子。所以一开始,大家只能在边上看着。不久,几个胆子大的、心灵手巧的跃跃欲试,就跟着“师傅”边学边包,慢慢的大多数人都上手来学着包饺子。尽管包出来的饺子奇形怪状、七扭八歪,但很快都包完了。该下锅煮饺子了。我也完成了拍摄任务,赶紧溜之大吉,赶回家吃年夜饭去了。 (王雨华) </p><p> 附:我在大学生一起包饺子过除夕现场拍摄的另外三张照片。</p> 1.《大学生集体包饺子·几个人在包,多数人在看》 (彩色片)王雨华 摄(1983.2.12·燕化公司) 2.《大学生集体包饺子·有人教,有人学》 王雨华 摄(1983.2.12·燕化公司) 3.《大学生集体包饺子·大家一起上手试着包饺子》 王雨华 摄(1983.2.12·燕化公司) <p>《燕山摄影协会会员作品交流会》 王雨华 摄(1983.2)</p><p><br></p><h1><b> 《燕山摄影协会会员作品交流会》</b></h1><p><br></p><p> 《燕山摄影协会会员作品交流会》,拍摄于1983年2月。</p><p>照片反映了燕山摄影协会会员正在进行优秀摄影作品拍摄心得交流。</p><p> 燕山摄影协会成立于1980年2月,接受燕山石化总公司宣传处和北京摄影家协会的领导,当时拥有正式会员21人。会员中有宣传干事、工会干部,有技术员、工程师,有生产岗位的工人、职工医院的技师、子弟学校的教员和文化馆的干部。他们坚持以摄影为手段,真实、生动、准确、及时地反映公司生产建设和职工生活情况,密切配合公司的中心工作,用自己拍摄的照片办橱窗、搞展览、出光荣榜,努力运用摄影艺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他们的工作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得到了领导的支持。</p><p>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燕山摄影协会会员的作品经常刊登在北京市和国家级的报刊杂志上,名气越来越大。1981年5月,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工人日报》社在常州召开全国工业摄影创作座谈会,燕山摄影协会有四人被邀请参加,并由我在会上介绍协会的基本情况和会员们的创作经验。</p><p> 1982年6月,我正式从东炼宣传科调入公司宣传处所属《燕山油化报》任副总编兼摄影记者,并主持燕山摄影协会的日常工作。</p><p> 在公司宣传处的支持下,燕山摄影协会于1983年6月15日创办了一份专业摄影报——《燕山摄影》,四开四版,胶版纸黑白印刷,每期印2000份,发行到公司和区办各基层单位,同时上报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北京摄影家协会,还赠送给与我们有联系的一些省、市、区、县摄影组织。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编辑部、《工人日报》美术摄影部和北京摄影家协会都给我们发来了贺信。《燕山摄影》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不定期地出版了5期报纸,推介会员优秀摄影作品120多篇,在广大职工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在整个摄影界也有一定影响。</p><p>到1983年底,燕山摄影协会会员分别在《工人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摄影》、《大众摄影》等十几家报刊杂志上共发表各种摄影作品100多幅;参加北京市、全国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14次,展出作品200多幅;燕山石化总公司举办较大型摄影展览三次,共展出作品300多幅;《燕山油化报》刊登会员们的新闻照片和艺术摄影作品400多幅;此外,配合总公司生产建设和各项活动拍摄积累了各种技术资料和新闻图片近万张。</p><p> 到1983年11月,燕山摄影协会已经有8名会员加入了北京摄影家协会。另外,张从密、孙毅和我3人还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1986年以后,会员中又有蔡金铎、刘刚毅、刘玉魁、张京一、龚文豹等先后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作为基层摄影协会,这种情况在全国都十分罕见,因此也成了北京摄影家协会的大新闻。</p><p> 1995年,我荣获北京摄影家协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1997年,我又获得了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从事摄影工作30年奖”。这些奖项是对我几十年在燕山石化公司从事摄影工作的最大褒奖。</p><p> (王雨华)</p><p> 附:我拍摄的其他几张关于燕山摄影协会活动的照片。</p> 1.《燕山摄影协会会员作品交流会》王雨华 摄(1983.2) <p>2.《燕山摄影协会部分会员合影》 (1980年春·房山)</p><p><br></p><p> 第4辑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