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980年代(之一)

老万

<p>从儿时随家人到成都定居,已六十多年,这座城市的所有一切早已融入了我这个没出生在成都的真成都人心中。近来从媒体看到一些1980年代到1990年代左右改革之初老照片,虽不过三,四十年,但与今天的变化之大,实令老夫感概良多。</p><p>(所有照片来自互联网)</p> <p>这尊天府广场正中的毛泽东塑像建立于1968年,是目前保存不多的毛泽东大型塑像之一。主席像身后的建筑也是同时期建成,名称叫《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当年这地方叫“皇城坝”,据说是三国时刘备的皇宫所在地,不远处的东,西御街也许可以佐证。展览馆位置原来有一城楼门墙,象天安门城楼的形状,但很小,三个门洞,城楼早已无踪,仅余城门墙,建展览馆时爆破拆除。记得当年建展览馆和主席像称为“敬建”,全市许多单位和市民都去参加义务劳动,老夫也参加过义务劳动,在九眼桥望江公园傍边河里去搒沙石作建材。1980年代的照片中可以看见当年的交警白制服站岗警台指挥交通,机动车辆很少,行人几乎除了步行就是自行车。</p> <p>这张从高处拍的照片虽然没有标出具体位置,但1980年代的成都街巷大多如此,现在宽窄巷子旁的井巷子一带如果从高处俯看也大致如照片类似。</p> <p>正在施工的巨幅宣传画,宣传画是那个时期必不可少的特色。宣传画的内容虽没完成,但基本可以看出是宣传当时的国策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p> <p>这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人力运输架子车,,用文字表达应为架架车,用成都话读音就叫“甲甲车”。这人力车可运的货物包罗万象,照片中车上的筐表明是运蔬菜的。</p> <p>照片上门牌的街名看不太清楚,门上贴有“代写各项文件”招牌,门内隐约见一老者正在书写。说明1980代成都不能书写的人群不在少数,那个年代通讯落后,书信是交流沟通的主要媒介。因而存在代写书信文件的职业生存空间。</p> <p>这样类似大门的老院子在当年不少,在新中国之前肯定是大户人家的宅院,解放后大多被分给贫穷市民,几户合住一院。</p> <p>这张照片的水果摊和顾客的衣物穿着不象在市内,倒与郊区的天回镇,龙潭寺之类的场镇吻合。</p> <p>用风力来分离稻麦与谷草麦草杂质的风车是成都平原农村的典型农具,成都1980年代主城区与农村的城乡结合极紧密,李家沱,万年场,茶店子,洞子口,东郊工厂,建没路等许多地方是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现二环路到三环路之间几乎都是农田,这样的场景十分常见。</p> <p>几人在玩的纸牌被川人称为“长牌”,在四川城市或农村都十分流行。</p> <p>这样的食摊只有在背街小巷和工厂家属区才可见到,顾客大多为社会底层市民和工厂低薪职工。照片中的地方大约是东郊一带工厂的家属区。</p> <p>四十年前的公用自来水站点。那时的街巷居民家中大多都无自来水,食用及生活用水都是自己到这样的自来水站购买,家境稍好点的也有雇挑夫送到家中,每户人家都备有水缸或大木桶用来存水。但工厂职工家属区和单位职工住房则都有自来水。</p> <p>帮人量身高体重也是谋生的职业。</p> <p>当年市民多以在商店买布来加工做衣裤,(比买成衣裤少花钱)也就有了专门加工衣裤赚取加工费的职业。照片中的地方很可能是青年路一带当年的场景。</p> <p>成都以三轮车拉人为业的车夫四十年前大街小巷都常见,不久后岀现的岀租汽车行业抢了他们的饭碗,今天仍然保留了少量的三轮车,但改变了代步功能而作为观光用途。</p> <p>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未正在建设中的蜀都大厦,当年是成都乃致西南的最高建筑。</p> <p>青年路上的大华商店也许没几人还有印象,不过在1980年代中期还是有不小的名气。</p> <p>这是有名的成都改革开放商业前哨之地青年路。成都的改革开放比沿海地区要晚一些,变化开始加大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真正全面加速是从1990年代开始,青年路则成为了现代时尚的风向标。从这里走岀了成都最早的万元户,百万富豪和千万富豪。可叹的是在十多年前看过一位记者对青年路走岀来的十来位千万富豪的调查文章,结局大多折腾几番回到原点。</p> <p>街巷中的射击小摊,一支气枪,铁钉作的子弹,可反复使用,气球为靶,也要养一家人。</p> <p>1980年代初的主,付食品是计划供应,猪肉每人每月限量一市斤,每每从猪肉店经过,都要多看两眼,格外眼谗。全面取消计划供应大约在1985年前后。</p> <p>当年的成都饭店可不是一般普通人敢去住的,档次在成都来说也算数一数二。</p> <p>常见的成都小街景“看热闹”。成都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看热闹。如果你在街巷中故意往天上看久一点,时间不长一定会有许多人跟你一起在看天,还互相问“看啥子”?照片中的人就是这种场景。架子车是拉糞车,当年街巷居民家中大多无卫生间,公厕较少,经常排队,因而许多家中自备马桶解决,每天早晚就有专人拉这种车去收集糞便,吆喝一声“倒桶子啰”,功夫不大就会看见各式马桶从居民家中往糞车齐聚的日常场面。</p> <p>那个年代只要听说有减价商品出售,对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总是在商店开门之前就去排队。照片所显示的大约是减价售卖被水浸湿的书籍。</p> <p>与春煕路商业街隔街相对的商业场八十年代中期重新装修开业在当年也颇为热闹。商业场以前叫劝业场,比春熙路的历史还早,是民国时期成都最繁华最高档的商业中心。可惜的是,新开业也难现昔日风彩,令人惋惜。</p> <p>锦江宾馆建成于1958年,是当时西南地区最大,最豪华的宾馆。锦江宾馆与金牛埧招待所以前都属于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门管辖,主要接待外宾,中央各级领导,各省市的领导等有身份的人物住宿。听说锦江宾馆之名还是朱德和陈毅拍板定下的。这张照片应该是1980之前拍照的锦江宾馆,可以看到当年机动车和行人都不太多。</p> <p>请注意照片中的字,落地电风扇的价格是187元人民币。1980年代组建婚姻家庭,最有面子的是必备“三转一响”,即凤凰牌或永久牌自行车,上海产的蜜蜂牌或蝴蝶牌家用缝纫机,上海牌手表,上海产的红灯牌台式收音机,当然请木匠打制家俱一套必不可少。当年35岁以下的青年工薪族月薪大多在50元人民帀之内,自行车与缝纫机价格差别不大都在150元到170元之间(官方价,要购物票,自由市场要翻倍),手表和收音机都在120元左右。这个落地电风扇流行时间大约在1990之后,一般人三个月工资都难以买到。</p> <p>这张照片是成都师范学校内的情景,照片右下角的字可见,照片中的人看来象教职工,正在去公共浴室的路上。</p> <p>这张天府广场的照片是成都自行车王国那个年代的典型画面。画面后方的广告标语表明是在当年的全国糖酒会期间,时间应该在1990年前后。</p> <p>这照片是那个年代专门用人力车拉蜂窝煤砖上门售卖为业的交易情景。注意后面的院门,这房最初的主人在解放前民国时期肯定是大户人家,非官即富。</p> <p>市中心的大慈寺,照片中的字可辩。</p> <p>这张照片最熟悉的是一反一正两辆煤车。一辆为脚踏三轮车,一辆为人力架子车,人力车中男的拉“主杠”,傍边女的叫“拉飞蛾”。两辆车上的煤用途是不同的,脚踏三轮车上的散煤主要是餐馆茶馆和单位食堂的大灶用,人力车上的蜂窝煤主要用户是居民人家。</p> <p>改革开放初期成都青年路最有名的个体商贩非扬百万莫属,以卖尼龙蚊帐起家大发其财,当年结婚没有尼龙蚊帐是弄不好的。照片的时期大约在1985年左右。</p> <p>出租小人书的店铺,也是我们那代人儿时每天最有吸引力的地方。</p> <p>四十年前的茶馆与六十年前的茶馆差别并不太大,还是使用的盖碗,只是从叁件变成了两件,少了茶船子。关于盖碗三件中的茶船子,在民国时期都是传统的瓷器,解放之后的五,六十年代,因瓷制的易损,慢慢以锡,铝,铅等合金制品来代替瓷器茶船子。儿时印象最深的是跑堂掺茶的小二(也称为么师)功夫了得,一手提开水壸,另一手可以同时拿十多套茶碗,每套三件,如果你七八人去喝茶,也许还没落座完全,小二的茶已到每人的面前,绝不跑两次,快速而干净利落(记得当年的掺茶小二工资好象是按茶碗提成)。而今天的成都茶馆,莫说见不到,使用传统盖碗的在市内也极为少见。</p> <p>这张照片展示了服装的现代之风随改革开放走进了成都人的生活,服装的样式说明是八十年代后期或九十年代初。</p> <p>那个年代私人订报是极奢侈的事,老夫也象这些人一样去免费的公用阅报栏了解国事家事天下事。这照片背后建筑的绿色窗户极象邮局,报栏也应该是邮局所设。</p> <p>现在的人也许不知道这是啥商店,卖的又是啥玩艺?这是成都自行车王国的特色商店,专卖各种自行车坐垫上面的坐套。作用是减少坐垫磨损,增加舒适度和美观度。材质大部份为不怕雨水打湿的人造革,内加一层海绵。</p> <p>当年普通人家的家俱都是自己想法买木料,找专门在成都做家俱的木匠到家来做。老夫当年结婚的几大件家俱就是学过木匠手艺的中学同窗利用节假日免费帮忙做的。照片中做的大约是架木床。</p> <p>这是粮站在收购农民交售的公粮,粮食的含水量,杂质超标粮站是不收的,照片有晒粮和去除杂质的情景,应该是成都近郊。</p> <p>这张照片岸上的建筑是望冮公园的崇丽阁,河中的船很象从仁寿来成都运糞水回去作肥料的小船,船仓中的糞水依稀能辩,前面照片中拉糞水架子车从居民马桶收集的糞水就是从九眼桥码头转倒于船上的,老夫1958年多次在九眼桥码头见到(就读的小学在附近)。从河中可以行船来看应该是文革之前的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初,大约在文革之前因河水太浅断航了就拍不到这样河中有船的照片了。改革开放之前,成都的对外宣传图片就是望江楼(崇丽阁)。</p> <p>这个少年站的地方显然是城内的一处拆迁场址。八十年代并不多见,没有房地产开发商。当年拆迁除了国家建设就是有条件的单位拆迁征地用作单位的办公用房,职工福利住房。成都的大变化,大拆迁大约从1990开始,一年比一年规模大,进入2000年之后高速发展。1990年到现在的30年,虽然没具体查过数据,但感觉成都主城区面积增加了致少3倍。</p><p>城市的发展虽说是社会的进步和必然,但许多记忆中的亲切与美好也在发展进步中消失。比如我们那代城里人下河游泳捉鱼,用竹杆加蜘蛛网捉蜻蜓,捉蝉,上树掏鸟蛋,摘桑果,偷摘农田瓜果等与田野亲密互动的美好是今天的城市少年无法想象和无福享受的。也许不久之后,记忆中的老成都将更加遥远,只留下老成都的叹息慢慢回味老成都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