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舞蹈家舞蹈教育家袁益军教授

北川视觉

<p>  我们曾经也很年轻,可岁月却催人老,生命很脆弱。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其实不是名利,而是健康的身体……</p> <p>1979年,袁益军与湘西歌舞团好弟兄李民樵、田儒祥、李北川、罗勇合影留念。右一:袁益军</p> <p>1979年,湘西歌舞团为国家民委主任杨靖仁汇报演出后合影。袁益军在这次汇报演出中,表演扮演贺龙的小舞剧《生命》和土家族舞蹈《列卡查毕兹卡》</p> <p>后排左三:袁益军</p> <p>三人舞《为了明天》</p><p>表演:袁益军、向平、刘天媛</p><p><br></p> <p>1980年,广州演出中,参观白云机场留影。后排左二:袁益军</p> <p> 三十多年前,袁益军在湘西歌舞团时,与好兄弟二胡演奏家龙艺、长笛演奏家江亿年、巴松演奏家吴黎会、长号演奏家张晓斯合影留念。二排右一:袁益军</p> <p>  去年我到长沙玩,餐前与袁益军、张晓斯、贾丛吾、彭锐,四个湘西州老歌舞团的好弟兄合影留念。中间:袁益军</p> <p> 人生很短,人情很长。今天 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山人悼益军的悼词,就让我们看到了朋友之爱有多深,兄弟之情有多长……</p><p> 悼益军</p><p> 还记得你和我一起打乒乓球的样子,那年你十二,我十七,你的头仅超过乒乓球桌二公分,来回不停地跳跃攻守尽心尽力,圆圆的头,白胖胖的脸,汗如雨下,系在腰上的那根长长宽宽的牛皮带是当兵的父亲送给你离家的礼物,它使你干任何事都圈住底气。你拉的山膀特到位,腰腿功也板儿棒。唱功上,变声期问题困扰过你,但唱出的味道鹤立鸡群。《沙家浜》第七场中你是老郭,那圆场功夫了得。《智取威虎山》第三场你是老杨,一声“共产党员”吼得星星也暗淡无光。一夜之间,成了大帅哥,挺拔得像一棵松。原创小舞剧《生命》让你出走梨园,获得新的艺术生命。在三人舞《为了明天》、《小罗卜头》,双人舞《追鱼》中亮眼的依然是那个爱打乒乓的你。以后,以后……去“云艺”深造,读过你发表在《舞蹈》杂志的文字让俺自愧。以后,再以后……三尺讲台,三百平米排练厅,成了你的乒乓球桌,依然生龙活虎,挥汗如雨浇灌桃李,芬芳四溢。每每相逢,总是通宵达旦,啤酒瓶码了一堆,烟抽了一堆,香喷喷吃了一堆,俺实在熬不过你,说到此吧,见你咬牙不敢吭声,天渐渐亮了,你跨上单车精神抖擞又去了河西。而今,你招呼不打,勿勿走了,走了头也不回,真想与你再喝一次啤酒,真想看你再咬一次牙……遥远的那张乒乓球桌,渐渐模糊俺四处寻觅那圆圆的头,白胖胖的脸呢……2020年9月4日</p> <p> 从湘西歌舞团走出,如今在北京生活的刘天媛,是袁益军的老舞伴,她的《悼益军哥》,让人泪目………</p><p> 悼益军哥</p><p> 在这个将至未至的早秋,得知益军哥的离去。回忆的发条上了弦,有关他的一切,都在记忆深处被唤醒。发出久违而伤感的声音。</p><p> 看着照片,益军哥的笑容依然,在那个充满阳光的日子,他与我们一样,青春年少,品貌俱美。我又想起了那些美好的时刻。我和益军哥排双人舞《追鱼》时,练得很辛苦,没有老师指导,我们自己练,经常弄得满身伤痕。而当年我不懂事,吃得胖乎乎的,益军哥托举我非常辛苦,却从没抱怨过我。正是他的付出和包涵,才有了《追鱼》,《小萝卜头》的成功。</p><p> 我这令人敬重的兄长,他为人也正派,曾经,我总觉得来日方长,后会有期。然而现在,我只感到无比感伤,那个可靠可爱的益军哥,真的和那青春年少的时光一起,化作回忆了。</p><p> 益军哥,一路走好!</p> <p>好兄弟袁益军,一生善良,勤奋,对人真诚,湘西歌舞团的老师和同事都特别喜欢他,尊敬他,喜欢看他做事说事,爱咬牙认真的样子。他比我小一岁,我从来都叫他袁哥。没想到今天只能在这些老照片里去寻找他的身影,回忆他的音容笑貌了……</p> <p>  很遗憾,真的很遗憾!本应该在湘西歌舞团同事们这些合影老照片里,看到益军的身影,可有些照片中他却不在,我们只有将他的音容笑貌永留在心里,愿生者安好,逝者安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