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状态,拥抱新学期—罗城中心小学校本部心理调适指南

罗城中心小学校本部宣传报道小组

<p>  随着暑假的结束,我们已经回到久违的校园。</p><p> 面对开学,既有热切期盼,又有些许担忧:习惯宅在家的生活状态,过惯松散的生活,我们应该如何调整作息去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如果出现惶恐不安,焦虑无助的情绪该怎么办?开学在际,该如何调整好心态迎接新的学习生活?</p><p> 为了让大家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学期,有更好的精神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我们准备了一份开学心理调适指南送给你,助你做好开学心理准备!希望大家从容应对新学期的到来!</p> 学生篇 <p>  1.接纳自身情绪</p><p> 看着一天天临近的开学时间,可能同学们的心里会出现一些消极的情绪感受,但是这种不高兴的情绪又没有办法宣泄出来,于是大多数学生在开学前都出现了“开学综合征”。开学综合征在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等。开学综合征”是正常现象,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这种现象既不可无视,又不可小视,需要我们积极正视并做好调整。所以当你出现类似情绪波动时,可以告诉自己:所有的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是暂时的,经过调整是可以改变的。暂时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不要被负性情绪左右。</p> <p>  2.调整作息时间</p><p> 一般情况下假期里的懒散状态会造成同学们没有时间紧迫感,所以大家的自我调节要从提高生活节奏和做事效率开始。如果你觉得一下子把自己从假期作息时间切换到上学作息时间有困难,不妨降低难度给自己一个缓冲期,从以3-4天为一个调整周期,请父母做好监督,制定一张与学校时间同步的“安排表”,慢慢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学校作息时间靠拢,要求自己今日事今日毕。这样循序渐进地调整不仅能减少内心的抗拒和排斥,也能让你对重新开始的新学期生活充满期待。</p> <p>  3.坚持适量运动</p><p> 很多同学假期时间不能进行户外体育运动,为避免开学后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保证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在调整好作息早睡早起后,给自己安排晨跑、散步等,进行适量锻炼。如果不方便在户外活动,我们可以在室内开展健身操、跳绳等运动。运动可以减缓抑郁、焦虑的情绪,改善睡眠,同时改变大脑神经,提升自我效能,帮助我们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p> <p>  4.调整饮食结构</p><p> 暑假的这段时间,每天被美食包围,脑子里想着“不能再吃了,会长肉肉。”嘴巴上却说“减肥什么的先放一放吧,吃还是要吃的。”再加上运动减少,平时运动量并不能消耗掉多余的热量,所以会有一部分同学出现发福的情况。在开学后,同学们应该调整饮食结构,平衡每日的营养摄入,避免出现营养不均衡,消化不良,或者过度发胖等情况。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能够更快跟上学习的步伐。</p> <p>  5、给自己立一个flag</p><p>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点,志向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是否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及所获得成就的大小。可以想一想,你下学期的小目标是什么?完成了小目标如何奖励自己?从而进一步设立一个大目标,让自己一直保持学习的动力。</p> <p>  6、学习防疫知识</p><p> 虽然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但还没有完全过去,日常防护必须常挂心头。校本部提醒你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等卫生习惯一定要坚持。认真阅读学校疫情防控的要求,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准备。</p> 家长篇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开学第一个月,是为整个学期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期。</b></p><p>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要知道在如今学习强度如此大的情况下,孩子每天要吸收很多新知识。</p><p> 如果新学期耽误一个月,孩子之后的学习就很难跟得上。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就会越学越差,并且感到极其挫败,从而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p><p> 这时候,家长对孩子的指导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开学第一个月,要怎么做才更好呢?</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要狠抓状态调整</b></p><p> 身在学校心在外,很多孩子在新学期开始很难让自己快速进入学习状态。</p><p> 有些孩子上课无精打采,瞌睡连连;有些孩子和同学打闹、聊天,不爱学习;有些孩子貌似托着下巴听老师的课,思想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p><p> 开学第一个月能否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直接决定了第一次考试的成绩。于是,帮助孩子调整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就成了家长们的必修课。其实,只要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地做好以下这几点,就能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p><p><b> 1、调整孩子的心态</b></p><p> 多鼓励孩子,和孩子谈谈心,让孩子讲一下开学的趣事,让孩子心情放松。</p><p> 家长在这期间,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孩子才能够摒除杂念。孩子只有集中精力,把贪玩的心收回来,学习才不会出现断层现象。</p><p><b> 2、注意家庭氛围</b></p><p> 安静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回归到学习上有着重要的帮助。逐步减少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尽量不要在家里组织娱乐时间。和孩子一起商量,安排一个合理学习娱乐的时间表,严格执行。</p><p><b> 3、制定新学期学习计划</b></p><p> 和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学习计划,让孩子有步骤,有目标,有事可做。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孩子快速走进学习的殿堂,使孩子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p><p><b> 4、有规律的作息时间</b></p><p> 规律的作息时间,对孩子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p> 如果孩子的作息时间不规律的话,晚上没有休息好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p><p>晚上没有休息好——白天听课就会没精神——知识掌握不了——作业不会做——学习信心下降——成绩下滑——失去了学习动力——产生厌学心理。</p><p> 因此,家长每天晚上要督促孩子早睡早起,让孩子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二、要狠抓习惯养成</b></p><p> 开学第一个月,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整个学期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句话说得好:成绩的差距就是习惯的差距,想要提高成绩,先从习惯下手。</p><p><b> 1、提前预习的习惯</b></p><p> 提前预习,不单单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上课前,没有进行充分的预习,会导致课堂上听课的效率差,以及做作业的速度慢。</p><p> 因此在开学第一个月,家长一定要养成孩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发现新知识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掌握听课的主动权。</p><p><b> 2、课后复习的习惯</b></p><p> 要想在课堂上,将一天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是困难的,所以课后复习当天的内容非常有必要。</p><p> 通过复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且掌握当天所学的知识,为做当天的作业扫除障碍。孩子养成这种好习惯,有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写作业时间。</p><p> 因此建议家长,在开学第一个月,要让孩子每天把当天的知识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归纳总结。</p><p><b> 3、敢于提问的习惯</b></p><p>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因此,家长要多鼓励孩子敢于提问,主动学习,主动解决问题,孩子才会对学习富有兴趣和动力。</p><p><b> 4、整理笔记的习惯</b></p><p> 课堂听课这一环节好了,便是课后的消化、理解以及巩固。</p><p> 有两种途径:整理笔记和做相关作业。而整理笔记应该在写作业前,因为整理的过程便是对知识点重新回放的过程。笔记整理好了,做作业才能得心应手,学习起来才会轻松。</p><p><b> 5、养成阅读的习惯</b></p><p> 喜欢阅读的孩子,兴趣会更加广泛,也更加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通过阅读,可以积累词汇、增强语感、提高理解能力以及提升写作水平。</p><p> 因此在开学第一个月,一定要养成孩子阅读的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在这里,建议家长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看看书,可以讨论书中情节,各自发表看法。</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三、要狠抓能力培养</b></p><p>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将来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长大后有出息。</p><p>于是开学了,各位家长都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好好听讲。</p><p> 等到孩子放学后,家长便会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作业会做吗?但是,孩子对新知识掌握不了,不会写作业,要如何提高学习成绩呢?</p><p> 其实,只要拥有这五种能力,孩子在学习上一定轻松自如,成绩会慢慢提升。</p><p><b> 1、学习力</b></p><p> 过去,一个人全部知识的80%是在学校学习阶段获得的,其余20%则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而现在完全相反,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过20%,80%的知识需要在漫长一生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获得。</p><p> 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如果想要让孩子学好,必须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孩子,从而唤醒孩子自我学习的意识。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并且发挥自身的学习力来解决问题。</p><p><b> 2、专注力</b></p><p> 专注力,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基本的能力。专注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智力发展以及对知识的吸收。</p><p> 家长要意识到,专注力并不完全是孩子的天性,更多的是经过后天的培养而形成的一种能力。</p><p> 因此,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下手,逐渐培养孩子的专注力。</p><p><b> 3、抗挫折力</b></p><p> 每个孩子在学习中,或多或少会产生挫败感,程度不同结果也不同。</p><p> 孩子产生挫败感,更多是出现在学习成绩上,成绩不理想,更容易产生挫败感。有些孩子因为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就会自暴自弃,甚至出现逃避现实沉迷游戏等情况。</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因此在开学第一个月,家长一定要增强孩子的抗挫折力,告诉孩子你的抗挫折力有多强,成长便有多快。</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但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多地给孩子挫折,这也会适得其反。</b></p><p> 抗挫折力增强了,孩子即使第一次月考考得不理想,也能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p><p><b> 4、适应力</b></p><p> 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要适应不同的环境以及陌生的人际关系。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着孩子又进入了新的环境中学习。这时候,孩子往往就会对突然改变的环境,出现情绪不佳的表现,影响学习。因此,培养孩子的适应力显得尤为重要。</p><p><b> 5、思考力</b></p><p> 思考力,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核心。拥有思考力,在学习上便敢于提问,敢于质疑,自主解决问题。因此,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思考力。</p><p> 培养思考力,需要一定的环境,在一个提倡思考的环境里,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什么叫独立思考。</p><p> </p> <p>  新学期已如期而至,让我们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的开始,成就更优秀的自己!</p>

孩子

学习

开学

新学期

家长

习惯

作息时间

知识

调整

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