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好友郭颂,我唱一首《乌苏里船歌》!

纽约天下蓝天

<p class="ql-block">当我每次唱起《乌苏里船歌》时,都不由自主想起与郭大哥在北京、南宁、防城、东兴、越南相处的日日夜夜。</p> <p class="ql-block">我的好朋友郭颂是中国男高音歌唱家、民歌演唱家。他出生于1931年,是辽宁沈阳人,逝于2016年5月19日,终年85岁。我喜欢唱歌,在纽约我常唱《乌苏里船歌》,籍以表达我对郭颂大哥的深深的怀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1994年,为了把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一次纪念活动搞好,我专程到北京邀请一批首都文艺界名人到南宁演出。经朋友介绍,在北京,我见到了郭颂老师。我在一家酒楼请他吃了一餐饭。席间我俩相见如故,侃侃而谈,气氛十分融洽。我叫他郭大哥,他称我梁老弟,我们俩成了忘年交。</p> <p>他具有东北汉子的豪气、直爽,席间,我们谈古论今,百无禁忌,无所不谈,相见恨晚。他说:“梁老弟,你当官不象官,什么都敢讲,文人本性不改”。</p> <p class="ql-block">我说:“我历来对当官没什么特别兴趣,以前在学校教了十多年的书,现在误入官道,说不定那天就回学校重拾教鞭了”。</p> <p class="ql-block">在南宁的那场演出前,我到后台看望郭颂老师和演员们。在后台,我见郭颂老师正在吊嗓子。就好奇地问:“你声音这么棒,为什么还要吊嗓子?”郭颂老师说:“我们吃这碗饭的,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上台前不过一遍,很容易忘词或唱破嗓子,如果把演出搞砸了,我对不起观众。”</p> <p>他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当晚的演出十分成功,郭颂老师被热情观众的掌声一次次上台演唱。</p> <p class="ql-block">南宁演出后,我又陪同郭颂老师和北京来的艺术家到防城港东兴市游览,并到对河的越南万柱参观。回程路上,途径江山半岛时,郭颂对我说:”听说你在防城当县太爷时,还在这个岛上当过首任岛主,什么时候,你这个老岛主请我们上岛一游呀”。</p> <p class="ql-block">我说:“现在岛上宾馆和旅游设施还没有搞好,等搞好以后,我请你来岛上住一段时间,请你看看秦时潭逢古运河、世界第一滩大平坡白浪滩”。可惜,我在1995年离开中国到了美国,后来防城江山半岛经过建设变成了一个4A旅游区,但我对带他上岛一游的这一承诺由于种种原因却没能兑现,成为我终生的憾事。</p> <p>郭颂历任黑龙江省歌舞团独唱演员、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黑龙江分会副主席。是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以演唱东北民歌著称。</p> <p>作品有</p><p>《新货郎》、《乌苏里船歌》、《我爱这些年轻人》、《越走越亮堂》、《串门》、《甜透了咱心窝》、《山水醉了咱赫哲人》、《笑开了满睑花皱纹》、《大顶子山高又高》、《月牙五更》&nbsp;、《王二姐思夫》、&nbsp;《&nbsp;瞧情郎》、&nbsp;《迷人的夜晚》等,共创作歌曲50余首。</p> <p>听说《越走越亮堂》这首歌,在当年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接待朝鲜贵宾时,郭颂当场演唱了这首歌。演唱结束后,周总理把他叫到身边,说这首歌很好,表现了丰收后农民的喜悦心情,要是再能表现一下对今后生产发展的畅想就更好了。</p> <p>后来,这首歌曲先在黑龙江电台播出,后在北京演出,再后来又到国内外各地演出,获得了一致好评,还获得了全国优秀音乐创作奖。</p> <p>如今,歌圣已逝,但歌声尤存。我饱含深情唱上他最著名的《乌苏里船歌》,借以怀念郭颂好友。</p> <p class="ql-block">郭大哥,你的绕梁之音,不但在华夏大地永久颂唱,也通过我在纽约的传唱,在大西洋海岸回响!</p> <p class="ql-block">纽约天下蓝天 </p><p class="ql-block">2020年5月31日写于纽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